第13章 全员恶人,剧本杀启动!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李世民:朕的贞观群聊被剧透了》最新章节!
长风从北方卷来,掠过渭水,灌入长安。
甘露殿内,烛火摇曳,映着李世民那张看不出喜怒的脸。
他的指尖在一枚黑玉棋子上轻轻摩挲,棋子温润,心却冰冷。
眼前,半透明的光幕上,那些来自后世的“神仙”依旧在喋喋不休。
【键盘史官】:啧啧,大唐第一倒霉蛋太子,亲爹一手逼反,也是没谁了。李二这被害妄想症,建议直接送安定医院。
【洛阳牡丹】:皇帝哥哥心里一定很难过吧……毕竟是自己最疼爱的儿子呢。唉,要是换成雉奴弟弟,那么乖巧孝顺,肯定不会让父皇这么伤心的。
李世民的眼角抽动了一下。
逼反?
朕这是拨乱反正,是剪除羽翼未丰的祸根!
他仿佛能看见历史长河中那个不孝子身披甲胄,引兵冲向太极宫的画面。那是“天道”预设的结局,他现在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将那脓包提前挤破,免得日后溃烂全身。
他的目光落回棋盘。
棋盘之上,一枚代表“侯”的棋子,正从西北边陲,沿着一条孤绝的路线,向着棋局中心——长安,疾速挺进。
来吧。
来吧,朕最锋利的刀。
让朕看看,你这把刀,究竟会砍向谁。
他将那枚黑玉棋子重重按下,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声音不大,却像一道惊雷,在这死寂的殿中炸开。殿外的内侍黄门浑身一颤,将头埋得更低了。他们只觉得今日的陛下,比玄武门那天还要可怕。
李世民却不知道,他眼中这枚忠心耿耿、用来“平叛”的棋子,此刻正怀揣着一颗“从龙”之心,将他本人视作了即将被推翻的旧主。
……
官道之上,烟尘滚滚。
八百里加急的驿马,口喷白沫,四蹄翻飞,仿佛下一秒就要力竭倒毙。
侯君集伏在马背上,面庞被烈风刮得如同刀割。
他不在乎。
他浑身的血液都在燃烧,一颗心烫得几乎要灼穿胸膛。
长安!
太子!
他脑中反复回响着这两个词。
曾经,他对太子李承乾的印象,是一个温文尔雅、有些优柔寡断的储君。可如今,他将记忆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翻了出来,用野心的火焰重新淬炼。
太子殿下曾称赞他勇武,说他是大唐的擎天玉柱。
——看,殿下早就在向我示好!
太子殿下曾在他出征前,赐下美酒,说朝中奸佞当道,边疆全赖将军。
——这是暗示!他早就对朝局不满了!
甚至太子跛足后,那日渐阴郁的眼神,在侯君集此刻的回忆里,也化作了隐忍不发的雄主之姿!
他越想越激动,越想越觉得天命在兹。
什么凉州都督?什么为国戍边?
狗屁!
皇帝分明是忌惮他的功劳,将他远远打发,好让那些世家门阀的小人窃据高位!
而太子殿下,才是那个真正懂得赏识他、需要他的人!
这道敕令,绝不是皇帝的本意。
一定是太子殿下,用某种巧妙的手段,借皇帝之手将他调回京城!
何等魄力!何等智谋!
侯君集甚至能想象出那幅画面:太子被软禁东宫,处境艰难,却依旧能运筹帷幄,撬动朝局,将他这枚最重要的棋子,从千里之外召回!
“驾!”
他怒吼一声,马鞭狠狠抽在马股上。
快!
再快一点!
莫要误了殿下的“玄武门”之期!
他身后,亲兵们面面相觑,完全不明白自家将军为何突然发疯。可那股冲天的杀气,让他们不敢有丝毫怠慢,只能拼命策马跟上。
……
东宫,死一般的寂静。
李承乾已经不再踱步了。
他静静坐在冰冷的地面上,背靠着廊柱,双目无神,望着庭院中那棵枯死的槐树。
最后的希望,破灭了。
方才,他最信任的内侍官冒死传来消息:东宫外的禁卫,在一炷香前,又增加了一倍。
领头的,是丘行恭。
那个在玄武门,亲手斩下他叔父李元吉头颅的刽子?。
父皇,派了一个屠戮过李氏宗亲的刽子手,来看守他的东宫。
这已经不是警告,也不是试探。
这是宣告。
李承乾忽然很想笑。
他想笑自己的天真。还以为皇叔会帮忙,还以为朝中大臣会进谏。
原来,在父皇的雷霆之威下,所有人都是缩头乌龟。
不。
还有一个不是。
他自己。
他慢慢低下头,看着自己的双手。这双手,曾经握过笔,批阅过奏章;也曾扶过犁,在田间感受过稼穑之乐。
他从未想过,这双手有一天,需要去握刀。
不是为了杀敌,而是为了自保。
绝望,像潮水般退去,露出了底下坚硬冰冷的礁石——那是被逼到绝境后,滋生出的疯狂恨意。
为什么?
父皇,你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这个盘旋了无数日夜的问题,此刻,他忽然不想知道了。
答案已经不重要了。
他缓缓站起身,因为久坐,双腿一阵发麻,那个残疾的右脚更是传来锥心的疼痛。
他却仿佛感觉不到。
他一步一步,走回殿内,走到书案前。
他铺开一张新的白绢,拿起笔,这一次,他没有蘸墨,而是用一把小刀,划开了自己的指尖。
血,滴落在白绢上,迅速晕开。
他不再写什么“救我”,也不再写什么“儿臣冤枉”。
他用血,只写了两个字。
反了。
写完,他将血书吹干,小心折好,递给身边早已吓得面无人色的心腹。
“送去汉王府。”
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告诉皇叔,要么一起活,要么……就等着给我收尸,然后他自己再被父皇清算。”
这不再是求救。
这是裹挟,是绑架,是最后的赌博。
他将唯一的筹码,连同自己的性命,一同推上了赌桌。
……
长安城,汉王府。
李元昌正坐立不安。
那封来自东宫的血书,像一块烙铁,揣在他怀里,烫得他五脏六腑都在疼。
帮?怎么帮?拿什么帮?
冲进皇宫去跟二哥讲道理?怕是刚进宫门,自己就要被当成太子同党给砍了。
不帮?
太子的下场可想而知。下一个,会不会就轮到他这个“知情不报”的亲王?
他正左右为难,心腹管家匆匆来报。
“王爷,东宫又来人了!”
李元昌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当他看到那封新的血书,看到那两个杀气腾腾的字时,他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没站稳。
疯了!
太子真的疯了!
这已经不是烫手山芋了,这是催命符!
他拿着那封血书,手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
管家在一旁低声说:“王爷,来人还带了一句话……”
管家将李承乾那句“一起活,或者一起死”的话,原封不动地复述了一遍。
李元昌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明白,他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从他收下第一封血书,犹豫不决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被卷入了这场漩涡的中心。
现在,李承乾是把他死死绑在了自己这条即将沉没的船上。
“备车!”
李元昌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去……去兵部尚书府!”
事到如今,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他要去见一个人。
一个他二哥绝对想不到,会和他站在一起的人。
侯君集。
读者老爷们!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求月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长风从北方卷来,掠过渭水,灌入长安。
甘露殿内,烛火摇曳,映着李世民那张看不出喜怒的脸。
他的指尖在一枚黑玉棋子上轻轻摩挲,棋子温润,心却冰冷。
眼前,半透明的光幕上,那些来自后世的“神仙”依旧在喋喋不休。
【键盘史官】:啧啧,大唐第一倒霉蛋太子,亲爹一手逼反,也是没谁了。李二这被害妄想症,建议直接送安定医院。
【洛阳牡丹】:皇帝哥哥心里一定很难过吧……毕竟是自己最疼爱的儿子呢。唉,要是换成雉奴弟弟,那么乖巧孝顺,肯定不会让父皇这么伤心的。
李世民的眼角抽动了一下。
逼反?
朕这是拨乱反正,是剪除羽翼未丰的祸根!
他仿佛能看见历史长河中那个不孝子身披甲胄,引兵冲向太极宫的画面。那是“天道”预设的结局,他现在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将那脓包提前挤破,免得日后溃烂全身。
他的目光落回棋盘。
棋盘之上,一枚代表“侯”的棋子,正从西北边陲,沿着一条孤绝的路线,向着棋局中心——长安,疾速挺进。
来吧。
来吧,朕最锋利的刀。
让朕看看,你这把刀,究竟会砍向谁。
他将那枚黑玉棋子重重按下,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声音不大,却像一道惊雷,在这死寂的殿中炸开。殿外的内侍黄门浑身一颤,将头埋得更低了。他们只觉得今日的陛下,比玄武门那天还要可怕。
李世民却不知道,他眼中这枚忠心耿耿、用来“平叛”的棋子,此刻正怀揣着一颗“从龙”之心,将他本人视作了即将被推翻的旧主。
……
官道之上,烟尘滚滚。
八百里加急的驿马,口喷白沫,四蹄翻飞,仿佛下一秒就要力竭倒毙。
侯君集伏在马背上,面庞被烈风刮得如同刀割。
他不在乎。
他浑身的血液都在燃烧,一颗心烫得几乎要灼穿胸膛。
长安!
太子!
他脑中反复回响着这两个词。
曾经,他对太子李承乾的印象,是一个温文尔雅、有些优柔寡断的储君。可如今,他将记忆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翻了出来,用野心的火焰重新淬炼。
太子殿下曾称赞他勇武,说他是大唐的擎天玉柱。
——看,殿下早就在向我示好!
太子殿下曾在他出征前,赐下美酒,说朝中奸佞当道,边疆全赖将军。
——这是暗示!他早就对朝局不满了!
甚至太子跛足后,那日渐阴郁的眼神,在侯君集此刻的回忆里,也化作了隐忍不发的雄主之姿!
他越想越激动,越想越觉得天命在兹。
什么凉州都督?什么为国戍边?
狗屁!
皇帝分明是忌惮他的功劳,将他远远打发,好让那些世家门阀的小人窃据高位!
而太子殿下,才是那个真正懂得赏识他、需要他的人!
这道敕令,绝不是皇帝的本意。
一定是太子殿下,用某种巧妙的手段,借皇帝之手将他调回京城!
何等魄力!何等智谋!
侯君集甚至能想象出那幅画面:太子被软禁东宫,处境艰难,却依旧能运筹帷幄,撬动朝局,将他这枚最重要的棋子,从千里之外召回!
“驾!”
他怒吼一声,马鞭狠狠抽在马股上。
快!
再快一点!
莫要误了殿下的“玄武门”之期!
他身后,亲兵们面面相觑,完全不明白自家将军为何突然发疯。可那股冲天的杀气,让他们不敢有丝毫怠慢,只能拼命策马跟上。
……
东宫,死一般的寂静。
李承乾已经不再踱步了。
他静静坐在冰冷的地面上,背靠着廊柱,双目无神,望着庭院中那棵枯死的槐树。
最后的希望,破灭了。
方才,他最信任的内侍官冒死传来消息:东宫外的禁卫,在一炷香前,又增加了一倍。
领头的,是丘行恭。
那个在玄武门,亲手斩下他叔父李元吉头颅的刽子?。
父皇,派了一个屠戮过李氏宗亲的刽子手,来看守他的东宫。
这已经不是警告,也不是试探。
这是宣告。
李承乾忽然很想笑。
他想笑自己的天真。还以为皇叔会帮忙,还以为朝中大臣会进谏。
原来,在父皇的雷霆之威下,所有人都是缩头乌龟。
不。
还有一个不是。
他自己。
他慢慢低下头,看着自己的双手。这双手,曾经握过笔,批阅过奏章;也曾扶过犁,在田间感受过稼穑之乐。
他从未想过,这双手有一天,需要去握刀。
不是为了杀敌,而是为了自保。
绝望,像潮水般退去,露出了底下坚硬冰冷的礁石——那是被逼到绝境后,滋生出的疯狂恨意。
为什么?
父皇,你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这个盘旋了无数日夜的问题,此刻,他忽然不想知道了。
答案已经不重要了。
他缓缓站起身,因为久坐,双腿一阵发麻,那个残疾的右脚更是传来锥心的疼痛。
他却仿佛感觉不到。
他一步一步,走回殿内,走到书案前。
他铺开一张新的白绢,拿起笔,这一次,他没有蘸墨,而是用一把小刀,划开了自己的指尖。
血,滴落在白绢上,迅速晕开。
他不再写什么“救我”,也不再写什么“儿臣冤枉”。
他用血,只写了两个字。
反了。
写完,他将血书吹干,小心折好,递给身边早已吓得面无人色的心腹。
“送去汉王府。”
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告诉皇叔,要么一起活,要么……就等着给我收尸,然后他自己再被父皇清算。”
这不再是求救。
这是裹挟,是绑架,是最后的赌博。
他将唯一的筹码,连同自己的性命,一同推上了赌桌。
……
长安城,汉王府。
李元昌正坐立不安。
那封来自东宫的血书,像一块烙铁,揣在他怀里,烫得他五脏六腑都在疼。
帮?怎么帮?拿什么帮?
冲进皇宫去跟二哥讲道理?怕是刚进宫门,自己就要被当成太子同党给砍了。
不帮?
太子的下场可想而知。下一个,会不会就轮到他这个“知情不报”的亲王?
他正左右为难,心腹管家匆匆来报。
“王爷,东宫又来人了!”
李元昌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当他看到那封新的血书,看到那两个杀气腾腾的字时,他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没站稳。
疯了!
太子真的疯了!
这已经不是烫手山芋了,这是催命符!
他拿着那封血书,手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
管家在一旁低声说:“王爷,来人还带了一句话……”
管家将李承乾那句“一起活,或者一起死”的话,原封不动地复述了一遍。
李元昌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明白,他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从他收下第一封血书,犹豫不决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被卷入了这场漩涡的中心。
现在,李承乾是把他死死绑在了自己这条即将沉没的船上。
“备车!”
李元昌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去……去兵部尚书府!”
事到如今,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他要去见一个人。
一个他二哥绝对想不到,会和他站在一起的人。
侯君集。
读者老爷们!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求月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