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史上最强脑补天团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李世民:朕的贞观群聊被剧透了》最新章节!
汉王府。
夜色如墨,灯火在风中摇曳,将李元昌的影子在墙壁上拉扯得忽长忽短,如同他此刻焦躁不安的内心。
他背着手,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那块从东宫递出来的丝绢,就摊在桌案上,仿佛一块烙铁,烫得他不敢多看一眼。
派人去问候那个废太子,本是一步闲棋,一记精妙的试探。
皇帝兄长最近的行为实在古怪。废黜太子的理由更是牵强附会,漏洞百出。满朝文武,噤若寒蝉,这里面一定有事。
李元昌不相信李承乾会谋反。但他相信,一个被废黜、被冤枉的太子,是天下间最优质的政治筹码。
他想做的,是那个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为侄儿说话”的贤明皇叔。他要以此为契机,重新回到长安的权力中心,而不是当一个富贵闲人。
可他万万没想到,钓上来的不是一条试探的小鱼,而是一头濒死的巨鲸。
“救我。”
那血写的字,潦草而绝望,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腥气。
李元昌停下脚步,死死盯着那个字。
这已经不是试探了。这是求救,是托付,是……邀请他共赴一场豪赌的请柬。
赌注是身家性命,是李氏的江山。
他的心腹,那个从东宫回来的老仆,躬身站在一旁,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了:“王爷,这……这可如何是好?要不……就当没收到过?”
李元昌猛然回头,眼神锐利如刀。
当没收到过?
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这丝绢既然能从戒备森严的东宫送出来,就说明里面有李承乾的心腹。自己派去的人,也早已暴露在某些视线之下。
现在把这东西烧了,假装无事发生?
只怕明天,皇帝兄长就会“无意中”搜出另一份“汉王与废太子勾结”的铁证!
到那时,他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
李承乾这一手“救我”,看似是求生,实则是把他李元昌也从岸上拖下了水!
好一个太子殿下!身处绝境,竟还有这等心机!
李元昌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快步走到桌案前,用两根手指,小心翼翼地捏起那块丝绢,仿佛捏着一条毒蛇。
他不能回应,更不能拒绝。
他必须等。等一个能看清局势的机会。
他将丝绢折叠好,放入一个沉重的铁盒,锁上,然后将铁盒藏入书房最隐秘的夹层里。
“从今天起,府中上下,任何人不得再议论东宫之事。”他声音嘶哑,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违者,杖毙。”
老仆身体一抖,立刻跪下:“奴婢遵命!”
书房内,重归寂静。
李元昌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那里是皇宫的方向。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走在悬崖峭壁上的赌徒。
脚下是万丈深渊,而手中这唯一的筹码,却不知是救命的绳索,还是催命的符咒。
……
凉州,大都督府。
风沙卷着草屑,拍打在窗棂上,发出单调而枯燥的声响。
侯君集正烦躁地擦拭着他的宝刀。
长安的繁华,朝堂的荣耀,仿佛都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他,堂堂宿国公,陈州刺史,被扔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与沙子和胡人为伍。
功高震主?
他心中冷笑。当年跟着陛下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时候,怎么不说功高震主?如今太平了,就嫌他这把刀太锋利,要藏在边疆的鞘里,任其生锈?
他不服。
他胸中有韬略万千,他自比卫青、霍去病,他本该在更大的舞台上,开疆拓土,封妻荫子!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神色激动地冲了进来。
“大将军!京城来的!陛下的敕令!”
侯君集擦刀的手猛然一顿,他缓缓抬起头,眼中迸发出惊人的光芒。
来了!
他几乎是抢过了那卷明黄的敕令,展开。
“……命侯君集即刻从凉州返回京城,另有任用。”
短短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砸在他的心上。
另有任用?
在太子刚刚被废的这个节骨眼上?
侯君集不是蠢人。他与太子李承乾私交甚笃,在军中更是太子一派公认的领袖。陛下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此刻召他回京,绝不是什么好事。
这要么是一场清算,要把他这个“太子党羽”一并拿下。
要么……
就是太子殿下那边,需要他了!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
废太子,心有不甘,欲效仿玄武门故事,也不是不可能!
若真如此,他侯君集,就是新朝的李靖、李勣!
风险巨大,但回报……同样巨大!
侯君集攥紧了敕令,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血在沸腾,那沉寂已久的野心,像一头被唤醒的饿狼,在他体内咆哮。
去他娘的凉州风沙!
老子要回长安!
“来人!”他大吼一声,将宝刀重重插回刀鞘,“备最好的马!本将军要即刻返回京城!”
他要亲眼去看看,长安城里,到底是谁,在呼唤他这把最锋利的刀!
……
东宫,承恩殿。
李承乾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
他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野兽,在小小的殿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踩在自己脆弱的神经上。
那封血书送出去后,时间就变得无比漫长。
每一声风响,他都以为是皇叔派来的人。
每一次脚步声靠近,他又怕是父皇派来的禁军。
希望和恐惧,像两只手,反复撕扯着他的灵魂。
皇叔会帮他吗?
他会不会拿着那块丝绢,去向父皇告密,以换取更大的荣宠?
不……不会的。
李承乾拼命告诉自己。
汉王皇叔素有贤名,又一向与父皇政见不合。他是唯一可能同情自己遭遇的人。
他现在一定在想办法,一定在联络朝中旧臣,准备集体向父皇进谏!
对,一定是这样!
他必须相信这一点。
这是他唯一的生路。
他停下脚步,扶着冰冷的廊柱,大口喘息。殿外的阳光透过窗格照进来,在他苍白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不知道,他寄予厚望的皇叔,此刻正将他的求救信当成烫手山芋,藏在密室里,等待时机。
他更不知道,他曾经敬仰的沙场宿将侯君集,正带着满腔的野心与误解,快马加鞭,奔赴一场他自己想象出来的“盛宴”。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他的父皇,正坐在甘露殿内,冷漠地看着棋盘上的一颗颗棋子,按照他“预知”的轨迹,缓缓移动到该去的位置。
信息,在每一层之间都出现了致命的断裂和扭曲。
一个绝望的求救,被解读为谋反的信号。
一个中立的试探,被视为结党的铁证。
一道冰冷的圣旨,被当成了起事的号角。
一个本不存在的阴谋,就在这重重误解的层层叠加之下,被所有人合力,一点点推向了现实。
李承乾望着窗外,眼中仅存的一点光,正在慢慢熄灭。
他感觉自己坠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罗网,而织网的人,是他最敬爱的父亲。
为什么?
父皇,你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他想不通。
也永远不会有人来告诉他答案。
读者老爷们!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求月票!
汉王府。
夜色如墨,灯火在风中摇曳,将李元昌的影子在墙壁上拉扯得忽长忽短,如同他此刻焦躁不安的内心。
他背着手,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那块从东宫递出来的丝绢,就摊在桌案上,仿佛一块烙铁,烫得他不敢多看一眼。
派人去问候那个废太子,本是一步闲棋,一记精妙的试探。
皇帝兄长最近的行为实在古怪。废黜太子的理由更是牵强附会,漏洞百出。满朝文武,噤若寒蝉,这里面一定有事。
李元昌不相信李承乾会谋反。但他相信,一个被废黜、被冤枉的太子,是天下间最优质的政治筹码。
他想做的,是那个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为侄儿说话”的贤明皇叔。他要以此为契机,重新回到长安的权力中心,而不是当一个富贵闲人。
可他万万没想到,钓上来的不是一条试探的小鱼,而是一头濒死的巨鲸。
“救我。”
那血写的字,潦草而绝望,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腥气。
李元昌停下脚步,死死盯着那个字。
这已经不是试探了。这是求救,是托付,是……邀请他共赴一场豪赌的请柬。
赌注是身家性命,是李氏的江山。
他的心腹,那个从东宫回来的老仆,躬身站在一旁,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了:“王爷,这……这可如何是好?要不……就当没收到过?”
李元昌猛然回头,眼神锐利如刀。
当没收到过?
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这丝绢既然能从戒备森严的东宫送出来,就说明里面有李承乾的心腹。自己派去的人,也早已暴露在某些视线之下。
现在把这东西烧了,假装无事发生?
只怕明天,皇帝兄长就会“无意中”搜出另一份“汉王与废太子勾结”的铁证!
到那时,他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
李承乾这一手“救我”,看似是求生,实则是把他李元昌也从岸上拖下了水!
好一个太子殿下!身处绝境,竟还有这等心机!
李元昌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快步走到桌案前,用两根手指,小心翼翼地捏起那块丝绢,仿佛捏着一条毒蛇。
他不能回应,更不能拒绝。
他必须等。等一个能看清局势的机会。
他将丝绢折叠好,放入一个沉重的铁盒,锁上,然后将铁盒藏入书房最隐秘的夹层里。
“从今天起,府中上下,任何人不得再议论东宫之事。”他声音嘶哑,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违者,杖毙。”
老仆身体一抖,立刻跪下:“奴婢遵命!”
书房内,重归寂静。
李元昌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那里是皇宫的方向。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走在悬崖峭壁上的赌徒。
脚下是万丈深渊,而手中这唯一的筹码,却不知是救命的绳索,还是催命的符咒。
……
凉州,大都督府。
风沙卷着草屑,拍打在窗棂上,发出单调而枯燥的声响。
侯君集正烦躁地擦拭着他的宝刀。
长安的繁华,朝堂的荣耀,仿佛都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他,堂堂宿国公,陈州刺史,被扔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与沙子和胡人为伍。
功高震主?
他心中冷笑。当年跟着陛下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时候,怎么不说功高震主?如今太平了,就嫌他这把刀太锋利,要藏在边疆的鞘里,任其生锈?
他不服。
他胸中有韬略万千,他自比卫青、霍去病,他本该在更大的舞台上,开疆拓土,封妻荫子!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神色激动地冲了进来。
“大将军!京城来的!陛下的敕令!”
侯君集擦刀的手猛然一顿,他缓缓抬起头,眼中迸发出惊人的光芒。
来了!
他几乎是抢过了那卷明黄的敕令,展开。
“……命侯君集即刻从凉州返回京城,另有任用。”
短短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砸在他的心上。
另有任用?
在太子刚刚被废的这个节骨眼上?
侯君集不是蠢人。他与太子李承乾私交甚笃,在军中更是太子一派公认的领袖。陛下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此刻召他回京,绝不是什么好事。
这要么是一场清算,要把他这个“太子党羽”一并拿下。
要么……
就是太子殿下那边,需要他了!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
废太子,心有不甘,欲效仿玄武门故事,也不是不可能!
若真如此,他侯君集,就是新朝的李靖、李勣!
风险巨大,但回报……同样巨大!
侯君集攥紧了敕令,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血在沸腾,那沉寂已久的野心,像一头被唤醒的饿狼,在他体内咆哮。
去他娘的凉州风沙!
老子要回长安!
“来人!”他大吼一声,将宝刀重重插回刀鞘,“备最好的马!本将军要即刻返回京城!”
他要亲眼去看看,长安城里,到底是谁,在呼唤他这把最锋利的刀!
……
东宫,承恩殿。
李承乾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
他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野兽,在小小的殿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踩在自己脆弱的神经上。
那封血书送出去后,时间就变得无比漫长。
每一声风响,他都以为是皇叔派来的人。
每一次脚步声靠近,他又怕是父皇派来的禁军。
希望和恐惧,像两只手,反复撕扯着他的灵魂。
皇叔会帮他吗?
他会不会拿着那块丝绢,去向父皇告密,以换取更大的荣宠?
不……不会的。
李承乾拼命告诉自己。
汉王皇叔素有贤名,又一向与父皇政见不合。他是唯一可能同情自己遭遇的人。
他现在一定在想办法,一定在联络朝中旧臣,准备集体向父皇进谏!
对,一定是这样!
他必须相信这一点。
这是他唯一的生路。
他停下脚步,扶着冰冷的廊柱,大口喘息。殿外的阳光透过窗格照进来,在他苍白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不知道,他寄予厚望的皇叔,此刻正将他的求救信当成烫手山芋,藏在密室里,等待时机。
他更不知道,他曾经敬仰的沙场宿将侯君集,正带着满腔的野心与误解,快马加鞭,奔赴一场他自己想象出来的“盛宴”。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他的父皇,正坐在甘露殿内,冷漠地看着棋盘上的一颗颗棋子,按照他“预知”的轨迹,缓缓移动到该去的位置。
信息,在每一层之间都出现了致命的断裂和扭曲。
一个绝望的求救,被解读为谋反的信号。
一个中立的试探,被视为结党的铁证。
一道冰冷的圣旨,被当成了起事的号角。
一个本不存在的阴谋,就在这重重误解的层层叠加之下,被所有人合力,一点点推向了现实。
李承乾望着窗外,眼中仅存的一点光,正在慢慢熄灭。
他感觉自己坠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罗网,而织网的人,是他最敬爱的父亲。
为什么?
父皇,你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他想不通。
也永远不会有人来告诉他答案。
读者老爷们!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