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左右为难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带着任务去三国》最新章节!
连道,
梁家大堂。
“辉儿,黄厚德做的那两杀器,你查的怎样了?”
梁业这些天心情很不好。
老太爷对他很失望,认为他犹豫不决,不足以成事。
黄厚德发明的新技术,本应是梁家囊中之物,可如今煮熟的鸭子似乎要飞走了。
“阿翁,连道城里的每个铺子我都详细问过,值得怀疑的只有药铺,黄厚德在那里买过硝石和硫磺。另外,他还在路边摊上买了块矿石。风林农场自己生产的东西有石灰和东方玉液,石灰是用来给鱼池消毒的。谭叔顺买过的东西太多,那就不好查了。不过,大多是些工具与吃的东西”
“硝石与硫磺?那或许是可做爆炸之物的,可想来也应没那么厉害啊。”
“阿翁,这两样东西,我试过叫人调配,可也没什么爆炸效果。”
梁雄辉有些郁闷,他想,早知如此,还不如趁黄厚德在梁家时就下手了。
可老太爷那时还在乎梁家声誉,对蔡伯喈也有些忌惮。
如今看到蔡伯喈没去北方做中郎将了,这才想到放开手脚去做。
可有些迟了点啊。
…
梁雄辉接着介绍道:
“还有那连珠驽箭,是石光棍帮黄厚德打制的。可以我问他,他却说不出是什么东西。他只说黄厚德给了他那块矿石,然后就炒出了好钢。再用好钢打了几样怪东西,就不关他的事了。”
“辉儿,你去找文秀,看她能否帮忙找到黄厚德那两个杀器的制作方法。”
梁雄辉苦笑一声,道:
“阿翁,文秀不愿配合,还很反感我们这样做。”
梁雄辉对自家人的做法当然能理解,那个世家没做巧取豪夺的事呢?
再说,这是老太爷下定决心的主意啊。
不听也得听。
可二妹未经世事,她要顾全道义,还真不好过分指责她。
梁业也不愿采取过激手段,便无奈道:
“如今农场人口急增,口粮必定紧张。你去找谭叔顺,就说如果可以,梁家愿意用粮食换取制作杀器的办法。你要告诉他,这是梁家为了以后的自保而与农场的双赢交易。”
…
将近午时,梁二小姐忐忑不安地来到风林农场。
她有些害怕见到黄旭。
但逃避只会让事情更糟,那些不该发生的,她得及时阻止才行。
然而,当她来到农场大门外时,发现黄旭就在那棵大榕树下。
他在拿着布兜到处洒米,鬼鬼祟祟的。
“黄厚德,你这败……”
梁二小姐一声大喊。
“败家子”正要骂出口,却见黄旭伸出根手指在嘴边作“嘘”状。
她知道这手指代表什么意思,便停了下来,疑惑地看着这比自己都长得矮的小伙子,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
很快,兜里的粟米就被黄旭洒完了。
他也不跟梁二小姐解释,只是拿起一支喇叭形状的东西吹了起来。
梁二小姐正觉奇怪,却听到一声高吭的声音响起,犹如破晓的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
只见黄旭腮帮鼓胀,额角渗出细汗,奋力地吹奏起来。
她从未见过这样豪迈的乐器,发出如此炸裂般高吭的声音。
声音仿佛像凤凰振翅般倏然展开,然后是短促的嘀嘀声模仿麻雀啁啾,再然后又有布谷鸟的咕咕声与画眉的颤音交织。
更妙的是竟能同时迸出双音,仿佛黄鹂与杜鹃在枝头对答,突然所有鸟鸣收束成持续的高音,宛如百鸟齐喙的金色梧桐。
梁二小姐无法淡定了。
她发现不知哪里飞来了一只小鸟,停在了大坪前的榕树下,开始吃着刚才黄旭洒的粟米。
接着,又来了一只。
又来了一只
……
很快,周围的小鸟都飞来了。
…
黄旭并未停歇,他一遍又一遍地吹着《百鸟朝凤》这个曲子。
已经吃饱的小鸟也没飞走,飞到了榕树上不停欢快地鸣叫。
飞鸟越来越多。
从四周跑到大坪来看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
农场大门前很快形成一片人鸟欢腾的繁华景色。
许多正在涟水中行船的人也下了船,见证着这世间从未见过的人鸟共鸣。
大家好奇地看着黄旭正吹着的唢呐。
他们不知道是什么乐器,竟能发出如此洪亮的声音,还能引来无数飞鸟。
在他们心中,此时的黄旭如同天神。
…
梁二小姐当然更加好奇。
一瞬间,她好奇的眼光中似乎有了一丝崇拜。
这崇拜之心一旦产生,就越发不可抑止。
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
后来,她彻底迷失了自我。
…
“黄厚德,你吹的是什么?笛不像笛,箫不像箫的东西。怎么能发出这么大的声音?”
黄旭刚一停,梁二小姐立即凑上去问道。
黄旭笑道:
“这是唢呐,这苦竹杆子和铜喇叭都能起到扩音作用,所以声音很大。”
“那在箫尾加个铜喇叭,也能发出这么大的声音?”
梁二小姐看起来很有创造力啊。
可惜,黄旭摇了摇头。
他脱口而出道:
“不行的,这唢呐发声的是哨子,不是苦竹中的空气柱振动与谐振放大而发出的声音。”
他刚一讲完,立即醒悟过来。
这样高深的声学物理,梁二小姐只怕听不懂啊。
然而,梁二小姐不明觉厉,听到黄旭的解释后,眼里反而直冒金星。
她感叹着这人懂的可真多啊。
梁二小姐不知不觉上前拉住了黄旭的衣袖,萌萌地问道:
“厚德,那你刚才为何要洒米啊?”
黄旭连忙又嘘了一口,小声道:
“这事千万要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啊。这是吸引小鸟过来的方法。”
梁二小姐乖巧地点头,迷妹般问道:
“那你以后还吹这唢呐不?能不能教我?”
黄旭非常肯定地答道:
“以后每天都要在这里吹一次,直到中秋来临。”
说完,看了看她的小嘴,摇了摇头。
觉得教她就是画蛇添足了。
…
梁二小姐很是高兴。
如今她和黄厚德拥有了一个共同的秘密。
这吸引飞鸟的秘密将会瞒住世间所有的人,除了自己与他。
梁二小姐又很惭愧,她觉得自己应保住梁家的节操,不应欺瞒夺取本属于黄旭的风林农场。
她知道老太爷与大哥正在谋取黄旭发明的大杀器,还有整个风林农场。
要不要揭露老太爷与大哥的计划呢?
真是左右为难啊。
…
看着梁二小姐难得的如此乖巧,黄旭便一本正经问道:
“文秀,你是妇女主任,中秋要帮向老太爷办七十大寿,你能组织妇女们或是小朋友们一起表演两个节目不?”
“什么节目?”
黄旭见她一无所知,只好解释道:
“就是唱歌啊,唱曲之类的。可以是独唱,也可以是合唱。”
梁文秀终于反应过来,道:
“组织小朋友的节目容易点。不过要女子们上台唱曲,只怕她们不答应啊。她们又不是歌女。”
黄旭想了想,觉得唱曲就免了吧。
这东汉的曲子还比不上民国时曲子,有什么好听的?
再说,自己不是要让大家变成现代人吗?那就唱现代歌。
“我可以先教你歌曲,你再教她们。你可以答应她们,表演唱歌的人,每唱一次可以发三个肉陷包子。”
“什么肉陷包子?”
梁文秀上次开会她没到,后面又一直没来农场,所以对包子馒头一无所知。
“我发明的肉陷包子,你等下可以去食堂试一下味道。”
“那唱什么歌呢?”
黄旭笑道:
“小朋友就合唱个《歌声与微笑》吧。至于妇女们,可以唱《茉莉花》。”
…
感到左右为难的不只梁文秀一个,谭建此时也在进行天人交战。
“叔顺,在梁家做了十多年的门客,我梁家对你如何?”
梁业看着眼前这个管家,情真意切问道。
大清早,谭建就被梁雄辉请了过来,说有大事相商,听到原东家这样问道,他也只能恳切答道:
“东家将管家之职交给我,可见对我信任有加,谭某感激之心不变。”
“那黄厚德用个豆腐之技就换了我梁家五万亩田地,还外加一万两白银的钱粮。我梁家对他不虚吧?”
谭建点了点头,答道:
“在建风林农场时,梁家出钱粮又出人力,对黄厚德确实不错。”
“那你现在仍是梁家人还是成了黄厚德的人呢?”
梁业终于开门见山,要谭建做出选择了。
听了这话,谭建沉默了。
他原是梁家的门客,但如今却是风林农场的人。
如果讲自己仍是梁家人,那就意味着可能要背叛风林农场,背叛黄厚德。
要完全不讲梁家情面,那也是不行的。
这段时间以来,谭建受黄旭的影响很大。
最起码一点,他是赞成黄厚德人人平等的说法。
如果能当人,又有谁愿当狗呢?
在没有生命之忧的前提下,人身与意志的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现在,梁家主这一问,肯定是意有所指,自己该怎样回答呢?
真是左右为难啊。
连道,
梁家大堂。
“辉儿,黄厚德做的那两杀器,你查的怎样了?”
梁业这些天心情很不好。
老太爷对他很失望,认为他犹豫不决,不足以成事。
黄厚德发明的新技术,本应是梁家囊中之物,可如今煮熟的鸭子似乎要飞走了。
“阿翁,连道城里的每个铺子我都详细问过,值得怀疑的只有药铺,黄厚德在那里买过硝石和硫磺。另外,他还在路边摊上买了块矿石。风林农场自己生产的东西有石灰和东方玉液,石灰是用来给鱼池消毒的。谭叔顺买过的东西太多,那就不好查了。不过,大多是些工具与吃的东西”
“硝石与硫磺?那或许是可做爆炸之物的,可想来也应没那么厉害啊。”
“阿翁,这两样东西,我试过叫人调配,可也没什么爆炸效果。”
梁雄辉有些郁闷,他想,早知如此,还不如趁黄厚德在梁家时就下手了。
可老太爷那时还在乎梁家声誉,对蔡伯喈也有些忌惮。
如今看到蔡伯喈没去北方做中郎将了,这才想到放开手脚去做。
可有些迟了点啊。
…
梁雄辉接着介绍道:
“还有那连珠驽箭,是石光棍帮黄厚德打制的。可以我问他,他却说不出是什么东西。他只说黄厚德给了他那块矿石,然后就炒出了好钢。再用好钢打了几样怪东西,就不关他的事了。”
“辉儿,你去找文秀,看她能否帮忙找到黄厚德那两个杀器的制作方法。”
梁雄辉苦笑一声,道:
“阿翁,文秀不愿配合,还很反感我们这样做。”
梁雄辉对自家人的做法当然能理解,那个世家没做巧取豪夺的事呢?
再说,这是老太爷下定决心的主意啊。
不听也得听。
可二妹未经世事,她要顾全道义,还真不好过分指责她。
梁业也不愿采取过激手段,便无奈道:
“如今农场人口急增,口粮必定紧张。你去找谭叔顺,就说如果可以,梁家愿意用粮食换取制作杀器的办法。你要告诉他,这是梁家为了以后的自保而与农场的双赢交易。”
…
将近午时,梁二小姐忐忑不安地来到风林农场。
她有些害怕见到黄旭。
但逃避只会让事情更糟,那些不该发生的,她得及时阻止才行。
然而,当她来到农场大门外时,发现黄旭就在那棵大榕树下。
他在拿着布兜到处洒米,鬼鬼祟祟的。
“黄厚德,你这败……”
梁二小姐一声大喊。
“败家子”正要骂出口,却见黄旭伸出根手指在嘴边作“嘘”状。
她知道这手指代表什么意思,便停了下来,疑惑地看着这比自己都长得矮的小伙子,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
很快,兜里的粟米就被黄旭洒完了。
他也不跟梁二小姐解释,只是拿起一支喇叭形状的东西吹了起来。
梁二小姐正觉奇怪,却听到一声高吭的声音响起,犹如破晓的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
只见黄旭腮帮鼓胀,额角渗出细汗,奋力地吹奏起来。
她从未见过这样豪迈的乐器,发出如此炸裂般高吭的声音。
声音仿佛像凤凰振翅般倏然展开,然后是短促的嘀嘀声模仿麻雀啁啾,再然后又有布谷鸟的咕咕声与画眉的颤音交织。
更妙的是竟能同时迸出双音,仿佛黄鹂与杜鹃在枝头对答,突然所有鸟鸣收束成持续的高音,宛如百鸟齐喙的金色梧桐。
梁二小姐无法淡定了。
她发现不知哪里飞来了一只小鸟,停在了大坪前的榕树下,开始吃着刚才黄旭洒的粟米。
接着,又来了一只。
又来了一只
……
很快,周围的小鸟都飞来了。
…
黄旭并未停歇,他一遍又一遍地吹着《百鸟朝凤》这个曲子。
已经吃饱的小鸟也没飞走,飞到了榕树上不停欢快地鸣叫。
飞鸟越来越多。
从四周跑到大坪来看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
农场大门前很快形成一片人鸟欢腾的繁华景色。
许多正在涟水中行船的人也下了船,见证着这世间从未见过的人鸟共鸣。
大家好奇地看着黄旭正吹着的唢呐。
他们不知道是什么乐器,竟能发出如此洪亮的声音,还能引来无数飞鸟。
在他们心中,此时的黄旭如同天神。
…
梁二小姐当然更加好奇。
一瞬间,她好奇的眼光中似乎有了一丝崇拜。
这崇拜之心一旦产生,就越发不可抑止。
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
后来,她彻底迷失了自我。
…
“黄厚德,你吹的是什么?笛不像笛,箫不像箫的东西。怎么能发出这么大的声音?”
黄旭刚一停,梁二小姐立即凑上去问道。
黄旭笑道:
“这是唢呐,这苦竹杆子和铜喇叭都能起到扩音作用,所以声音很大。”
“那在箫尾加个铜喇叭,也能发出这么大的声音?”
梁二小姐看起来很有创造力啊。
可惜,黄旭摇了摇头。
他脱口而出道:
“不行的,这唢呐发声的是哨子,不是苦竹中的空气柱振动与谐振放大而发出的声音。”
他刚一讲完,立即醒悟过来。
这样高深的声学物理,梁二小姐只怕听不懂啊。
然而,梁二小姐不明觉厉,听到黄旭的解释后,眼里反而直冒金星。
她感叹着这人懂的可真多啊。
梁二小姐不知不觉上前拉住了黄旭的衣袖,萌萌地问道:
“厚德,那你刚才为何要洒米啊?”
黄旭连忙又嘘了一口,小声道:
“这事千万要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啊。这是吸引小鸟过来的方法。”
梁二小姐乖巧地点头,迷妹般问道:
“那你以后还吹这唢呐不?能不能教我?”
黄旭非常肯定地答道:
“以后每天都要在这里吹一次,直到中秋来临。”
说完,看了看她的小嘴,摇了摇头。
觉得教她就是画蛇添足了。
…
梁二小姐很是高兴。
如今她和黄厚德拥有了一个共同的秘密。
这吸引飞鸟的秘密将会瞒住世间所有的人,除了自己与他。
梁二小姐又很惭愧,她觉得自己应保住梁家的节操,不应欺瞒夺取本属于黄旭的风林农场。
她知道老太爷与大哥正在谋取黄旭发明的大杀器,还有整个风林农场。
要不要揭露老太爷与大哥的计划呢?
真是左右为难啊。
…
看着梁二小姐难得的如此乖巧,黄旭便一本正经问道:
“文秀,你是妇女主任,中秋要帮向老太爷办七十大寿,你能组织妇女们或是小朋友们一起表演两个节目不?”
“什么节目?”
黄旭见她一无所知,只好解释道:
“就是唱歌啊,唱曲之类的。可以是独唱,也可以是合唱。”
梁文秀终于反应过来,道:
“组织小朋友的节目容易点。不过要女子们上台唱曲,只怕她们不答应啊。她们又不是歌女。”
黄旭想了想,觉得唱曲就免了吧。
这东汉的曲子还比不上民国时曲子,有什么好听的?
再说,自己不是要让大家变成现代人吗?那就唱现代歌。
“我可以先教你歌曲,你再教她们。你可以答应她们,表演唱歌的人,每唱一次可以发三个肉陷包子。”
“什么肉陷包子?”
梁文秀上次开会她没到,后面又一直没来农场,所以对包子馒头一无所知。
“我发明的肉陷包子,你等下可以去食堂试一下味道。”
“那唱什么歌呢?”
黄旭笑道:
“小朋友就合唱个《歌声与微笑》吧。至于妇女们,可以唱《茉莉花》。”
…
感到左右为难的不只梁文秀一个,谭建此时也在进行天人交战。
“叔顺,在梁家做了十多年的门客,我梁家对你如何?”
梁业看着眼前这个管家,情真意切问道。
大清早,谭建就被梁雄辉请了过来,说有大事相商,听到原东家这样问道,他也只能恳切答道:
“东家将管家之职交给我,可见对我信任有加,谭某感激之心不变。”
“那黄厚德用个豆腐之技就换了我梁家五万亩田地,还外加一万两白银的钱粮。我梁家对他不虚吧?”
谭建点了点头,答道:
“在建风林农场时,梁家出钱粮又出人力,对黄厚德确实不错。”
“那你现在仍是梁家人还是成了黄厚德的人呢?”
梁业终于开门见山,要谭建做出选择了。
听了这话,谭建沉默了。
他原是梁家的门客,但如今却是风林农场的人。
如果讲自己仍是梁家人,那就意味着可能要背叛风林农场,背叛黄厚德。
要完全不讲梁家情面,那也是不行的。
这段时间以来,谭建受黄旭的影响很大。
最起码一点,他是赞成黄厚德人人平等的说法。
如果能当人,又有谁愿当狗呢?
在没有生命之忧的前提下,人身与意志的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现在,梁家主这一问,肯定是意有所指,自己该怎样回答呢?
真是左右为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