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一堂课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带着任务去三国》最新章节!
谭建突然想到,如果是黄旭要针对梁家,会不会也这样问他呢?
不会。
黄旭肯定不会问他是不是黄厚德的人,而是问他,是不是风林农场的人。
这细微的差别可重要了。
黄厚德认为人人平等,大家不分高低贵贱,都是风林农场的人。
而梁家人却认为谭叔顺过去是梁家的人,是梁家的仆从。
一个是要求他忠于大家共同的目标或组织,另一个则是要求他效忠于某个人或家族。
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想到这里,他越发清醒。
“梁家主,我既不是梁家的人,也不是黄厚德的人,我只属于我自己。”
…
梁业听到他这样的回答,笑了。
他想,既然不是黄厚德的人,那就表示没有效忠于黄厚德。
也就是说,他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
这意味着,只要给他足够的利益,他就会替梁家办事啦。
“黄厚德发明了连珠驽箭和一种手投炸弹,这对我梁家以及连道的各大家族都是个大威胁,包括你谭家。我想请你想办法将这两种杀器的制作方法给弄来,梁家可以付你万两白银。”
听到梁业的话,谭建心想,果然,这是要自己背叛出卖风林农场。
他果断地摇了摇头道:
“梁家主,我现在担任风林农场的后勤部长,我不能出卖风林农场。”
梁业听他拒绝,便恼怒问道:
“这两个月来,你带着梁家工匠,帮着那黄厚德建风林农场,顺风顺水的,那是因为有梁家的支持才能如此。梁家又出人力又出钱粮,你是不是认为这是那黄厚德应该得的?”
谭建又摇了摇头,道:
“人力上梁家是帮了忙,但钱粮是黄厚德用那豆腐技术换来的,而对于工匠们的劳作,风林农场也付了相应的工资。”
梁业嘲讽道:
“你不是只属于你自己吗?那就不存在出卖。我答应付你万两白银,那是对你的报酬。”
“我是农场的后勤部长,我属于风林农场。我得忠于自己职责,维护农场的利益。”
…
在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风林小学正式开学了。
这天下午,黄旭准备去给孩子们上第一堂课自然课。
为了这门课,他专门找木工师傅做了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并借助记忆,大致画出了这时期世界各国的具体位置与形状。
从天竺到贵霜帝国,再到罗马帝国,他都有标记。
为了更好描述,他甚至还带了一只很小的虫子。
…
黄旭进了教室,看了下里面的孩子,发现年纪大大小小都有。
又数了数,得出到了52人。
学校这次招了三个班,看来有自己忙的时候了。
“同学们,首先,我们互相认识一下。我叫黄旭,字厚德,你们以后可以叫我黄老师。”
这时,只见前面的一个小子站了起来,大声喊道:
“黄老师好,我们都知道您是我们的家主。”
可能是家里人有教导,这小子胆子是大,但语气中根本没因黄旭长得嫩而有半点轻视。
黄旭两手靠背,装成大人模样,微笑着点头道:
“以后,不管什么时候,我都是你们的老师。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呢?”
“黄老师,我叫石春。”
“石春同学好。大家都要向他学习,主动站起来介绍自己。”
黄旭看向其他同学,鼓励道。
“老师,我叫向华。”
“老师,我叫朱进。”
……
“老师,我叫小草。”
……
在黄旭的鼓动下,很快,大家争先恐后地将各自的名字报完了。
…
这时,黄旭将若大的地球仪搬到了讲台上,占满了整个讲台。
“同学们,知道我们站在什么地方,我们站的地下是个什么形状吗?”
“天圆地方,老师,我们地下是方的。”
黄旭没想到还真有人能回答,这发言的,正是石春。
要知道,这时候,他能知道天圆地方的宇宙学,已经很不错了。
想来这石春应有高人指点过啊。
…
黄旭也没太啰嗦,直接指着台上的地球仪道:
“同学们,我们的地下是个球,叫地球。”
“老师,那为何我们觉得地下是平的呢?”
有人问道。
黄旭将小虫子拿出来,放在地球仪上,道:
“因为地球太大了,而我们人的活动范围太小了,所以看上去是平的。”
他接着道:
“大家看,这小虫子爬得很慢,活动范围很小。如果你就是这个小虫子,是不是看上去地下就是平的?”
过了一阵,看大家都能理解了,黄旭又接着道:
“大家想想,既然地球是个球,那为何站在上面的人不掉下去呢?”
不等有人抢答,黄旭便直接解释道:
“那是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什么叫万有引力?就是指物体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人和地球之间的引力叫做重力。重力是人与地球之间万有引力的具体表现。”
…
接着,黄旭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将重力通过球心,并与地球支撑力保持平衡的原理讲给大家听。
不知不觉,时间已过去三刻钟,教室外面响起了哨子声。
第一堂课结束了。
为了教学,也为了省铁,黄旭发明了简易版的哨子,这样一来,上下课统一时间也就方便了。
为何说是简易版哨子呢?
因为没有塑料球,只能搞个木球代替。
…
就在黄旭走出教室时,看到了蔡邕。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看样子,他这个教育部长兼校长一直在外面听课了。
在办事能力上,蔡邕从来都没将黄旭当成少年来看。
因此,他对黄旭上课还是抱有很大期待的。
不过,还是出事了。
这黄厚德讲的内容,值得深究啊。
连他这个读了几十年书的人,都听不懂啊。
…
“厚德,你讲的这个自然课程,是什么学说?怎么这么离经叛道啊。”
蔡邕这话讲得随意,却有了指责之意。
“什么离经叛道?这就是简学的宇宙观。天圆地方的学说是错误的,只有简学才是经得起实验考证的。”
黄旭在科学方面的态度却是很坚决,不想忽悠过去。
蔡邕自然也不服气,便反驳道:
“那你讲怎么验证你的简学,证明地下是个球?”
黄旭只得再次将地球仪拿出来,指着大汉的位置道:
“蔡伯,世界这么大,其实大汉只占这么一点点。如果我们坐船一直往东,过了太平洋就到美洲,再往东就到了欧洲,再往东,就又回到了大汉。”
“如果你去大海航行,你会发现远处的船向你驶来时,你会先看到桅杆,近了后才能看到船体,这证明了水面是个弧面。这些事情,我师父就验证过。”
“还有,我刚才讲的重力,是可以测出来的。甚至地球与月亮之间的万有引力,也是可以测出来的?”
蔡邕不信,质疑道:
“既然地球与月亮之间有你说的万有引力,那为何月亮不掉在地球上?”
这回黄旭都懒得说了,只见他从口袋中掏出一根绳子,绑了一块小石头,开始挥舞起来。
很快,小石头飘了起来,绕着他的手划起了圈。
“蔡伯,这小石头就是月亮,我的手是地球,月亮绕着地球转,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个平衡。月亮每绕地球一个圈,以太阳为参照,就是一个朔望月的时间。”
…
蔡邕不再做声了。
他觉得这世界要变了。
在“简学”面前,他简直就是小学生了,得去上启蒙班。
“厚德,那世界这么大,为何没人去看看?”
“蔡伯,是世界的科技水平太低了。你想,如果能发明一个日行千里的飞行器,飞上天空,是不是就可以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了?”
“人真的能上天?”
蔡邕的三观快要被颠覆了。
黄旭笑道:
“那当然,以后我会将你送上天看看,让你亲自去看看。”
他算了一下,蔡邕现在就五十六岁,再活十年,也就六十六岁。
十年时间,要发明飞机是有难度,但做出个飞行汽艇还是没问题的。
谭建突然想到,如果是黄旭要针对梁家,会不会也这样问他呢?
不会。
黄旭肯定不会问他是不是黄厚德的人,而是问他,是不是风林农场的人。
这细微的差别可重要了。
黄厚德认为人人平等,大家不分高低贵贱,都是风林农场的人。
而梁家人却认为谭叔顺过去是梁家的人,是梁家的仆从。
一个是要求他忠于大家共同的目标或组织,另一个则是要求他效忠于某个人或家族。
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想到这里,他越发清醒。
“梁家主,我既不是梁家的人,也不是黄厚德的人,我只属于我自己。”
…
梁业听到他这样的回答,笑了。
他想,既然不是黄厚德的人,那就表示没有效忠于黄厚德。
也就是说,他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
这意味着,只要给他足够的利益,他就会替梁家办事啦。
“黄厚德发明了连珠驽箭和一种手投炸弹,这对我梁家以及连道的各大家族都是个大威胁,包括你谭家。我想请你想办法将这两种杀器的制作方法给弄来,梁家可以付你万两白银。”
听到梁业的话,谭建心想,果然,这是要自己背叛出卖风林农场。
他果断地摇了摇头道:
“梁家主,我现在担任风林农场的后勤部长,我不能出卖风林农场。”
梁业听他拒绝,便恼怒问道:
“这两个月来,你带着梁家工匠,帮着那黄厚德建风林农场,顺风顺水的,那是因为有梁家的支持才能如此。梁家又出人力又出钱粮,你是不是认为这是那黄厚德应该得的?”
谭建又摇了摇头,道:
“人力上梁家是帮了忙,但钱粮是黄厚德用那豆腐技术换来的,而对于工匠们的劳作,风林农场也付了相应的工资。”
梁业嘲讽道:
“你不是只属于你自己吗?那就不存在出卖。我答应付你万两白银,那是对你的报酬。”
“我是农场的后勤部长,我属于风林农场。我得忠于自己职责,维护农场的利益。”
…
在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风林小学正式开学了。
这天下午,黄旭准备去给孩子们上第一堂课自然课。
为了这门课,他专门找木工师傅做了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并借助记忆,大致画出了这时期世界各国的具体位置与形状。
从天竺到贵霜帝国,再到罗马帝国,他都有标记。
为了更好描述,他甚至还带了一只很小的虫子。
…
黄旭进了教室,看了下里面的孩子,发现年纪大大小小都有。
又数了数,得出到了52人。
学校这次招了三个班,看来有自己忙的时候了。
“同学们,首先,我们互相认识一下。我叫黄旭,字厚德,你们以后可以叫我黄老师。”
这时,只见前面的一个小子站了起来,大声喊道:
“黄老师好,我们都知道您是我们的家主。”
可能是家里人有教导,这小子胆子是大,但语气中根本没因黄旭长得嫩而有半点轻视。
黄旭两手靠背,装成大人模样,微笑着点头道:
“以后,不管什么时候,我都是你们的老师。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呢?”
“黄老师,我叫石春。”
“石春同学好。大家都要向他学习,主动站起来介绍自己。”
黄旭看向其他同学,鼓励道。
“老师,我叫向华。”
“老师,我叫朱进。”
……
“老师,我叫小草。”
……
在黄旭的鼓动下,很快,大家争先恐后地将各自的名字报完了。
…
这时,黄旭将若大的地球仪搬到了讲台上,占满了整个讲台。
“同学们,知道我们站在什么地方,我们站的地下是个什么形状吗?”
“天圆地方,老师,我们地下是方的。”
黄旭没想到还真有人能回答,这发言的,正是石春。
要知道,这时候,他能知道天圆地方的宇宙学,已经很不错了。
想来这石春应有高人指点过啊。
…
黄旭也没太啰嗦,直接指着台上的地球仪道:
“同学们,我们的地下是个球,叫地球。”
“老师,那为何我们觉得地下是平的呢?”
有人问道。
黄旭将小虫子拿出来,放在地球仪上,道:
“因为地球太大了,而我们人的活动范围太小了,所以看上去是平的。”
他接着道:
“大家看,这小虫子爬得很慢,活动范围很小。如果你就是这个小虫子,是不是看上去地下就是平的?”
过了一阵,看大家都能理解了,黄旭又接着道:
“大家想想,既然地球是个球,那为何站在上面的人不掉下去呢?”
不等有人抢答,黄旭便直接解释道:
“那是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什么叫万有引力?就是指物体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人和地球之间的引力叫做重力。重力是人与地球之间万有引力的具体表现。”
…
接着,黄旭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将重力通过球心,并与地球支撑力保持平衡的原理讲给大家听。
不知不觉,时间已过去三刻钟,教室外面响起了哨子声。
第一堂课结束了。
为了教学,也为了省铁,黄旭发明了简易版的哨子,这样一来,上下课统一时间也就方便了。
为何说是简易版哨子呢?
因为没有塑料球,只能搞个木球代替。
…
就在黄旭走出教室时,看到了蔡邕。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看样子,他这个教育部长兼校长一直在外面听课了。
在办事能力上,蔡邕从来都没将黄旭当成少年来看。
因此,他对黄旭上课还是抱有很大期待的。
不过,还是出事了。
这黄厚德讲的内容,值得深究啊。
连他这个读了几十年书的人,都听不懂啊。
…
“厚德,你讲的这个自然课程,是什么学说?怎么这么离经叛道啊。”
蔡邕这话讲得随意,却有了指责之意。
“什么离经叛道?这就是简学的宇宙观。天圆地方的学说是错误的,只有简学才是经得起实验考证的。”
黄旭在科学方面的态度却是很坚决,不想忽悠过去。
蔡邕自然也不服气,便反驳道:
“那你讲怎么验证你的简学,证明地下是个球?”
黄旭只得再次将地球仪拿出来,指着大汉的位置道:
“蔡伯,世界这么大,其实大汉只占这么一点点。如果我们坐船一直往东,过了太平洋就到美洲,再往东就到了欧洲,再往东,就又回到了大汉。”
“如果你去大海航行,你会发现远处的船向你驶来时,你会先看到桅杆,近了后才能看到船体,这证明了水面是个弧面。这些事情,我师父就验证过。”
“还有,我刚才讲的重力,是可以测出来的。甚至地球与月亮之间的万有引力,也是可以测出来的?”
蔡邕不信,质疑道:
“既然地球与月亮之间有你说的万有引力,那为何月亮不掉在地球上?”
这回黄旭都懒得说了,只见他从口袋中掏出一根绳子,绑了一块小石头,开始挥舞起来。
很快,小石头飘了起来,绕着他的手划起了圈。
“蔡伯,这小石头就是月亮,我的手是地球,月亮绕着地球转,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个平衡。月亮每绕地球一个圈,以太阳为参照,就是一个朔望月的时间。”
…
蔡邕不再做声了。
他觉得这世界要变了。
在“简学”面前,他简直就是小学生了,得去上启蒙班。
“厚德,那世界这么大,为何没人去看看?”
“蔡伯,是世界的科技水平太低了。你想,如果能发明一个日行千里的飞行器,飞上天空,是不是就可以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了?”
“人真的能上天?”
蔡邕的三观快要被颠覆了。
黄旭笑道:
“那当然,以后我会将你送上天看看,让你亲自去看看。”
他算了一下,蔡邕现在就五十六岁,再活十年,也就六十六岁。
十年时间,要发明飞机是有难度,但做出个飞行汽艇还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