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封奏折,直达天听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摸鱼皇城司,陛下求我当酷吏》最新章节!
皇城,御书房。
殿内没有点太多灯烛,光线显得有些昏暗
整个书房,冷如冰窖。
大夏王朝的皇帝,夏启,正坐在那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后。
他年近四十,面容轮廓分明,眉宇间积郁着长年累月操劳国事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却依旧深邃,藏着不容侵犯的威严。
他面沉似水,一言不发。
“啪!”
一份奏折被他狠狠摔在地上,那清脆的响声在寂静的御书房内炸开
站在书案旁侍立的,是皇帝身边的心腹太监,司礼监秉笔、东厂提督王德。
他穿着一身暗红色蟒袍,身形微躬,眼观鼻,鼻观心,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即便是他,在这一声脆响之下,肩膀也不可抑制地抖动了一下。
皇帝发怒了。
不是寻常的恼火,而是那种压抑到了极点,即将喷薄而出的雷霆之怒。
“废物!”
夏启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蚀骨的冰冷。
“北境防线,军备废弛,送上来的账册天花乱坠!朕拨下去的修缮军械的银子,到了底下,就变成了一堆朽木和钝刀!问责的奏报发下去半个月,皇城司给朕的回报,是查无实据!”
他伸手指着地上另一份奏折,那是丞相领衔的内阁递上来的。
“户部亏空,查来查去,最后只抓了几个胥吏顶罪!背后那些蛀虫,一个都动不了!朕的这位丞相,真是朕的好臂膀,把所有事情都处置得‘井井有条!’”
夏启的胸膛剧烈起伏,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化为实质。
文官集团以丞相为首,结党营私,盘根错节。
几位成年的皇子,也各自拉拢势力,搅动朝局。
而他手中最锋利的刀,本该是皇城司,如今却也锈迹斑斑,甚至刀刃都卷了。
被各方势力渗透得千疮百孔,办事不力
他迫切需要一把新的刀。
一把不属于任何派系,不被任何人情世故束缚,只听命于他一人的快刀!
可这样的刀,又去哪里找?
就在御书房内的气氛压抑到极致时,殿外传来小太监细微的通传声。
“陛下,北衙急奏。”
王德抬起眼皮,看了一眼夏启的脸色,然后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片刻后,捧着一封盖着火漆的奏报走了进来。
他将奏报轻轻放在御案一角,一言不发,退回原位。
夏启看都没看那封奏报,他现在对皇城司送上来的任何东西,都充满了厌恶。
又是哪里的案子办砸了?还是又在哭诉人手不足,经费不够?
他没有动。
王德也没有催促。
时间在沉默中流逝,龙涎香的烟气在空中盘旋,聚了又散。
终于,夏启长出了一口气,似乎是想从那股无力的愤怒中挣脱出来。
他随手拿起了那份奏报,动作随意地拆开了封口。
起初,他的表情依旧是冷漠而不耐烦的。
工部侍郎坠楼案,破了?
呵,总算办成了一件事。
他的目光快速扫过奏报,当看到贪腐河堤工程、缉拿工部主事李斌等内容时,他那紧锁的眉头,稍微松动了些许。
这个张烈,还算有几分能力。
但当他的视线继续下移,落在那段被张烈反复斟酌过的文字上时,他的动作,停顿了。
“……案情胶着之际,幸得市井高人匿名信相助,以闻所未闻之奇法,破解凶徒诡计……”
市井高人?
闻所未闻之奇法?
夏启的眼睛眯了起来,手指无意识地在奏报的纸页上轻轻敲击。
他将这份奏报,从头到尾,又仔细看了一遍。
一个工部侍郎,在青楼坠楼。
皇城司初步断定为自杀。
然后,调查方向莫名转向了河堤贪腐案。
抓住了有完美不在场证明的真凶。
最后,依靠一封匿名信里描述的“冰块融化,延迟杀人”的机关,才最终定案。
整件事,透着一股离奇。
而所有离奇的关键点,都指向了那个含糊不清的称谓——市井高人。
夏启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个匪夷所思的杀人手法。如此简单,又如此巧妙,完全超出了这个时代所有人的认知范畴。
这绝不是一个普通人能想出来的。
那个高人,甚至连凶器藏在第几根房梁都一清二楚。
这哪里是推断?
这简直是洞若观火!
此刻,在京城另一端。
“晚来风”酒馆的后院里,林舟正无比惬意地躺在一张吱呀作响的竹制摇椅上。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透过葡萄藤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
他手里攥着一把刚刚盘点完的铜钱,叮当作响,那是他最爱听的音乐。
这次的风波,非但没让酒馆生意变差,反而因为成了“奇案发生地”,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前来喝酒打探,营业额暴涨了三成。
“舒坦!”
林舟美滋滋地哼着小曲,盘算着明天是去城西的“百灵苑”听新来的姑娘唱小曲,还是去城南的“瓦子巷”看一场惊险刺激的胸口碎大石。
这种数钱数到手软,然后躺平摸鱼的日子,简直是神仙过的。
他完全不知道,自己随手丢出去的一封匿名信,此刻正被帝国最高统治者,拿在手中,反复揣摩。
御书房内。
夏启将张烈的奏报轻轻放下,之前那股暴戾的怒气,已经消失无踪
他紧锁的眉头,彻底舒展开来。
朝堂之上,丞相那些人,此刻怕是还在为损失了一个工部主事而恼怒,他们只会把这当成是皇城司的一次偶然,一次狗屎运,根本不会把事情同一个不知名的酒馆老板联系起来。
这种信息的不对等,正是他最喜欢的局面。
一个不属于任何派系、身家清白、手段莫测,还懂得藏拙的奇人。
这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那把刀吗?
夏启的指节,在御案上敲出富有节奏的声响,一下,又一下。
他那张冷峻的脸上,慢慢浮现出一丝玩味的笑意。
“市井高人?”
他轻声念叨着,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权威。
“有点意思。”
他抬起头,看向一直沉默侍立的王德。
“王德。”
“奴婢在。”王德躬下身,声音谦卑。
夏启的目光,落在那份奏报上,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给朕去查查。”
“这个高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王德深深地低下头,苍老的面容上,看不出任何情绪。
“奴婢遵旨。”
他的声音落下,眼中却闪过一道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精光。
他跟在陛下身边几十年,太了解这位帝王了。
陛下这不是在问询,而是在下令。
他找到了一个新的“玩具”,或者说,一把他认为会很好用的“刀”。
而这把刀,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被握住。
整个事件的性质,在这一刻,被彻底改变。
林舟,从一个只想独善其身、被动自保的局外人,瞬间变成了被至高皇权直接锁定的目标。
他的命运,即将被一股无可抗拒的力量,强行扭转。
王德躬身退下,御书房内只剩下夏启一人。
他拿起那份奏报,再次细细品读,脸上的笑意愈发浓厚。
该派谁去呢?
直接让皇城司去请,怕是会吓到这条有趣的鱼。
派个蠢笨的武夫去,可能会把事情搞砸。
派个精明的文臣去,又容易打草惊蛇,让丞相那边的人察觉。
夏启的手指,在御案上停住了。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刁蛮任性,却又聪慧过人的身影。
或许,让她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皇城,御书房。
殿内没有点太多灯烛,光线显得有些昏暗
整个书房,冷如冰窖。
大夏王朝的皇帝,夏启,正坐在那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后。
他年近四十,面容轮廓分明,眉宇间积郁着长年累月操劳国事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却依旧深邃,藏着不容侵犯的威严。
他面沉似水,一言不发。
“啪!”
一份奏折被他狠狠摔在地上,那清脆的响声在寂静的御书房内炸开
站在书案旁侍立的,是皇帝身边的心腹太监,司礼监秉笔、东厂提督王德。
他穿着一身暗红色蟒袍,身形微躬,眼观鼻,鼻观心,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即便是他,在这一声脆响之下,肩膀也不可抑制地抖动了一下。
皇帝发怒了。
不是寻常的恼火,而是那种压抑到了极点,即将喷薄而出的雷霆之怒。
“废物!”
夏启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蚀骨的冰冷。
“北境防线,军备废弛,送上来的账册天花乱坠!朕拨下去的修缮军械的银子,到了底下,就变成了一堆朽木和钝刀!问责的奏报发下去半个月,皇城司给朕的回报,是查无实据!”
他伸手指着地上另一份奏折,那是丞相领衔的内阁递上来的。
“户部亏空,查来查去,最后只抓了几个胥吏顶罪!背后那些蛀虫,一个都动不了!朕的这位丞相,真是朕的好臂膀,把所有事情都处置得‘井井有条!’”
夏启的胸膛剧烈起伏,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化为实质。
文官集团以丞相为首,结党营私,盘根错节。
几位成年的皇子,也各自拉拢势力,搅动朝局。
而他手中最锋利的刀,本该是皇城司,如今却也锈迹斑斑,甚至刀刃都卷了。
被各方势力渗透得千疮百孔,办事不力
他迫切需要一把新的刀。
一把不属于任何派系,不被任何人情世故束缚,只听命于他一人的快刀!
可这样的刀,又去哪里找?
就在御书房内的气氛压抑到极致时,殿外传来小太监细微的通传声。
“陛下,北衙急奏。”
王德抬起眼皮,看了一眼夏启的脸色,然后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片刻后,捧着一封盖着火漆的奏报走了进来。
他将奏报轻轻放在御案一角,一言不发,退回原位。
夏启看都没看那封奏报,他现在对皇城司送上来的任何东西,都充满了厌恶。
又是哪里的案子办砸了?还是又在哭诉人手不足,经费不够?
他没有动。
王德也没有催促。
时间在沉默中流逝,龙涎香的烟气在空中盘旋,聚了又散。
终于,夏启长出了一口气,似乎是想从那股无力的愤怒中挣脱出来。
他随手拿起了那份奏报,动作随意地拆开了封口。
起初,他的表情依旧是冷漠而不耐烦的。
工部侍郎坠楼案,破了?
呵,总算办成了一件事。
他的目光快速扫过奏报,当看到贪腐河堤工程、缉拿工部主事李斌等内容时,他那紧锁的眉头,稍微松动了些许。
这个张烈,还算有几分能力。
但当他的视线继续下移,落在那段被张烈反复斟酌过的文字上时,他的动作,停顿了。
“……案情胶着之际,幸得市井高人匿名信相助,以闻所未闻之奇法,破解凶徒诡计……”
市井高人?
闻所未闻之奇法?
夏启的眼睛眯了起来,手指无意识地在奏报的纸页上轻轻敲击。
他将这份奏报,从头到尾,又仔细看了一遍。
一个工部侍郎,在青楼坠楼。
皇城司初步断定为自杀。
然后,调查方向莫名转向了河堤贪腐案。
抓住了有完美不在场证明的真凶。
最后,依靠一封匿名信里描述的“冰块融化,延迟杀人”的机关,才最终定案。
整件事,透着一股离奇。
而所有离奇的关键点,都指向了那个含糊不清的称谓——市井高人。
夏启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个匪夷所思的杀人手法。如此简单,又如此巧妙,完全超出了这个时代所有人的认知范畴。
这绝不是一个普通人能想出来的。
那个高人,甚至连凶器藏在第几根房梁都一清二楚。
这哪里是推断?
这简直是洞若观火!
此刻,在京城另一端。
“晚来风”酒馆的后院里,林舟正无比惬意地躺在一张吱呀作响的竹制摇椅上。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透过葡萄藤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
他手里攥着一把刚刚盘点完的铜钱,叮当作响,那是他最爱听的音乐。
这次的风波,非但没让酒馆生意变差,反而因为成了“奇案发生地”,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前来喝酒打探,营业额暴涨了三成。
“舒坦!”
林舟美滋滋地哼着小曲,盘算着明天是去城西的“百灵苑”听新来的姑娘唱小曲,还是去城南的“瓦子巷”看一场惊险刺激的胸口碎大石。
这种数钱数到手软,然后躺平摸鱼的日子,简直是神仙过的。
他完全不知道,自己随手丢出去的一封匿名信,此刻正被帝国最高统治者,拿在手中,反复揣摩。
御书房内。
夏启将张烈的奏报轻轻放下,之前那股暴戾的怒气,已经消失无踪
他紧锁的眉头,彻底舒展开来。
朝堂之上,丞相那些人,此刻怕是还在为损失了一个工部主事而恼怒,他们只会把这当成是皇城司的一次偶然,一次狗屎运,根本不会把事情同一个不知名的酒馆老板联系起来。
这种信息的不对等,正是他最喜欢的局面。
一个不属于任何派系、身家清白、手段莫测,还懂得藏拙的奇人。
这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那把刀吗?
夏启的指节,在御案上敲出富有节奏的声响,一下,又一下。
他那张冷峻的脸上,慢慢浮现出一丝玩味的笑意。
“市井高人?”
他轻声念叨着,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权威。
“有点意思。”
他抬起头,看向一直沉默侍立的王德。
“王德。”
“奴婢在。”王德躬下身,声音谦卑。
夏启的目光,落在那份奏报上,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给朕去查查。”
“这个高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王德深深地低下头,苍老的面容上,看不出任何情绪。
“奴婢遵旨。”
他的声音落下,眼中却闪过一道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精光。
他跟在陛下身边几十年,太了解这位帝王了。
陛下这不是在问询,而是在下令。
他找到了一个新的“玩具”,或者说,一把他认为会很好用的“刀”。
而这把刀,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被握住。
整个事件的性质,在这一刻,被彻底改变。
林舟,从一个只想独善其身、被动自保的局外人,瞬间变成了被至高皇权直接锁定的目标。
他的命运,即将被一股无可抗拒的力量,强行扭转。
王德躬身退下,御书房内只剩下夏启一人。
他拿起那份奏报,再次细细品读,脸上的笑意愈发浓厚。
该派谁去呢?
直接让皇城司去请,怕是会吓到这条有趣的鱼。
派个蠢笨的武夫去,可能会把事情搞砸。
派个精明的文臣去,又容易打草惊蛇,让丞相那边的人察觉。
夏启的手指,在御案上停住了。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刁蛮任性,却又聪慧过人的身影。
或许,让她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