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乱账不认,命账不死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饿死矿山你不管,我称帝了你哭什么?》最新章节!
赵毅坐回桌前,没说话。
他手指一下一下敲着那本账册,像是在数。
过了一会儿,他抬头看赵五。
“我不会全封。”
“我要开榜——专门收伪账。”
赵五差点没跳起来:“你疯了吧?你知道现在这些账有多乱?你再开榜,不是等着他们递刀子?”
赵毅说:“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命律堂认的是命,不是谎。”
“但只要有人说这命是真的,那我就核。”
“假的,我自己揭。”
“真的,我就贴上去。”
赵五瞪着他:“你这是把自己当祭旗。”
赵毅低头写了四个字,写完还真就贴门口去了。
【辨账榜启】
赵五看完那行字,有点发懵:“你还真贴?”
赵毅点头。
“只要账还活着,就不能让它死在谎里。”
第二天清晨,“辨账榜”三字贴出来,京里茶馆全传疯了。
有说赵副郎疯了的,有说命律堂终于认虚账的,也有百姓开始翻自己家的旧账本,想看看能不能“趁乱补命”。
到午时,第一批“伪账自投卷”送到了命律堂门口。
十六本。
赵五拿着那堆账看了半天:“这你也收?有一个连死者名都写错了,还有人写‘某日梦见爹说他死在试药上’,你信这个?”
赵毅扫一眼:“假的我不认,但我得翻。”
“梦是假的,梦里提到的药方可能是真的。”
“我查。”
赵五咬牙:“你真要一本一本看?”
“全看。”
“我把命账开出来,不是为了让人随便撒谎。”
“但也不是为了堵人命。”
下午,赵毅写下第一条“伪账核令”。
【即日起,凡投账不实者,须三人作证,或账中自供核实药名编号,否则视为“伪命账”,由命律堂回封】
【核实属实者,补账入卷,记为“误录”】
【拒不核实者,挂榜三日,罚银五十】
这榜一出,三部瞬间哑火了。
户部本来准备下一道封账文,这下直接卡住了。
你说命律堂收账,他们收的都是假账。
现在人家自己核了,还罚伪账。
你再封,百姓就觉得你是怕。
尚药局的人直接跑来问赵毅:“你是不是打算把整个账潮都当成你的?”
赵毅说:“不,我就把假的踢出去,真的——留下。”
“账不能假,但也不能不写。”
第三天,命律堂门口开始排队。
不是来告状的,是来作证的。
有老兵说自己亲眼看见那批“净骨散”发下去时,有人狂躁发疯;
有店铺伙计说他家老娘吃的“定脑汤”根本不是药,是用来麻醉试药人的。
赵五看得头皮发麻:“副郎……这叫啥?这叫‘自发核命’?”
“你把人都逼疯了。”
赵毅却只在那坐着,一笔一划把人讲的、说的、签的,全誊进账里。
然后写下一句:
【此账无凭,唯证作据】
【若日后查证属实,转为命外卷】
【若作伪,将全责记名】
写完,他把那页钉在“辨账榜”底下。
榜尾那句写得扎眼:
【命账不可乱写,命亦不可不记】
【写伪者罚,识命者存】
第五天,太医院那边终于坐不住了。
一个药吏偷偷递了封信给赵五,里面是一份账本抄录件,上头写着:
【编号J-23,骨化露·四型,试药后七日亡】
【验尸结论:脑溢血,内库走赔,无户籍】
赵五拿给赵毅看:“副郎,这不是我们贴过的那页吗?怎么他们现在才送来?”
赵毅把那封信压在账下,说:“因为他们怕这人是真的。”
“这就是‘真账里掺假,假账里藏真’。”
“我要一个一个刨出来。”
下午,赵毅干脆写了一行红字挂门口:
【辨账三日,实账存,伪账封,未裁者候核】
【若三日不敢核者,视为自认伪账】
赵五凑过来看那行字,嘟囔一句:“你这不就是给他们下最后通牒?”
赵毅点头:“没错。”
“命账要活,不靠命律堂。”
“得靠——谁敢认。”
第七天,有人把一叠新账放在命律堂门口,底下压着一句话:
【若朝不认,我自认】
【若账有错,我受罚】
【但命不能不写】
赵五一看这行字,直接说了句:“这账,咱收。”
赵毅拿起那叠账,一页页翻,翻到第七页时停了。
“这个账,是对的。”
“我记得三年前,这个编号,在药库失过踪。”
“但没进账。”
“现在找回来了。”
他把那一页誊下来,补进账卷里,写了一行:
【此为三年前失账,今由无名者补录】
【若人无名,账代记】
【若命无人认,账记代认】
赵五看着那一行,叹了口气:“副郎,你不当官太可惜了。”
赵毅淡淡说:“我不是官。”
“我是账人。”
“账还在,我就在。”
“账若死了,我不活。”
晚上,凤仪宫送来一道新令。
不是封账,是……
【命律堂辨账之举,虽涉混乱,亦显存命之志】
【可设“辨命榜”,由内阁三员、命律堂二员共署】
【凡自投命账,均可由此榜核实,属实则存,不实则封】
赵五拿着那封诏令,手一抖:“副郎,你真的把‘辨账’这件事,从闹剧写成制度了……”
赵毅点头:“我不写制度。”
“我只记——账。”
“是他们要看清楚,是谁把命写活的。”
“又是谁,想让命死在纸里。”
赵五把凤仪宫那道“辨命榜制”来回翻了五遍,最后憋不住问了一句:“副郎,你觉得这玩意,是太后真想帮你,还是想管你?”
赵毅盯着那行“由内阁三员共署”看了半晌,回得干脆:“想管。”
“但她知道,管不住。”
“所以换了个法子——跟着一起盯。”
赵五皱眉:“这三员是来帮你核账的?”
“不是,是来管我怎么核账的。”
“她给我留个台阶,但也给自己留了道门。”
“这门要是被踹开了,她就能说——不是她封账,是账核不过。”
“这门要是站住了,她就能说——是她留人帮我撑着。”
赵五抿嘴:“你真能看明白她这点心思?”
赵毅:“我不看心思,我看章。”
赵毅坐回桌前,没说话。
他手指一下一下敲着那本账册,像是在数。
过了一会儿,他抬头看赵五。
“我不会全封。”
“我要开榜——专门收伪账。”
赵五差点没跳起来:“你疯了吧?你知道现在这些账有多乱?你再开榜,不是等着他们递刀子?”
赵毅说:“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命律堂认的是命,不是谎。”
“但只要有人说这命是真的,那我就核。”
“假的,我自己揭。”
“真的,我就贴上去。”
赵五瞪着他:“你这是把自己当祭旗。”
赵毅低头写了四个字,写完还真就贴门口去了。
【辨账榜启】
赵五看完那行字,有点发懵:“你还真贴?”
赵毅点头。
“只要账还活着,就不能让它死在谎里。”
第二天清晨,“辨账榜”三字贴出来,京里茶馆全传疯了。
有说赵副郎疯了的,有说命律堂终于认虚账的,也有百姓开始翻自己家的旧账本,想看看能不能“趁乱补命”。
到午时,第一批“伪账自投卷”送到了命律堂门口。
十六本。
赵五拿着那堆账看了半天:“这你也收?有一个连死者名都写错了,还有人写‘某日梦见爹说他死在试药上’,你信这个?”
赵毅扫一眼:“假的我不认,但我得翻。”
“梦是假的,梦里提到的药方可能是真的。”
“我查。”
赵五咬牙:“你真要一本一本看?”
“全看。”
“我把命账开出来,不是为了让人随便撒谎。”
“但也不是为了堵人命。”
下午,赵毅写下第一条“伪账核令”。
【即日起,凡投账不实者,须三人作证,或账中自供核实药名编号,否则视为“伪命账”,由命律堂回封】
【核实属实者,补账入卷,记为“误录”】
【拒不核实者,挂榜三日,罚银五十】
这榜一出,三部瞬间哑火了。
户部本来准备下一道封账文,这下直接卡住了。
你说命律堂收账,他们收的都是假账。
现在人家自己核了,还罚伪账。
你再封,百姓就觉得你是怕。
尚药局的人直接跑来问赵毅:“你是不是打算把整个账潮都当成你的?”
赵毅说:“不,我就把假的踢出去,真的——留下。”
“账不能假,但也不能不写。”
第三天,命律堂门口开始排队。
不是来告状的,是来作证的。
有老兵说自己亲眼看见那批“净骨散”发下去时,有人狂躁发疯;
有店铺伙计说他家老娘吃的“定脑汤”根本不是药,是用来麻醉试药人的。
赵五看得头皮发麻:“副郎……这叫啥?这叫‘自发核命’?”
“你把人都逼疯了。”
赵毅却只在那坐着,一笔一划把人讲的、说的、签的,全誊进账里。
然后写下一句:
【此账无凭,唯证作据】
【若日后查证属实,转为命外卷】
【若作伪,将全责记名】
写完,他把那页钉在“辨账榜”底下。
榜尾那句写得扎眼:
【命账不可乱写,命亦不可不记】
【写伪者罚,识命者存】
第五天,太医院那边终于坐不住了。
一个药吏偷偷递了封信给赵五,里面是一份账本抄录件,上头写着:
【编号J-23,骨化露·四型,试药后七日亡】
【验尸结论:脑溢血,内库走赔,无户籍】
赵五拿给赵毅看:“副郎,这不是我们贴过的那页吗?怎么他们现在才送来?”
赵毅把那封信压在账下,说:“因为他们怕这人是真的。”
“这就是‘真账里掺假,假账里藏真’。”
“我要一个一个刨出来。”
下午,赵毅干脆写了一行红字挂门口:
【辨账三日,实账存,伪账封,未裁者候核】
【若三日不敢核者,视为自认伪账】
赵五凑过来看那行字,嘟囔一句:“你这不就是给他们下最后通牒?”
赵毅点头:“没错。”
“命账要活,不靠命律堂。”
“得靠——谁敢认。”
第七天,有人把一叠新账放在命律堂门口,底下压着一句话:
【若朝不认,我自认】
【若账有错,我受罚】
【但命不能不写】
赵五一看这行字,直接说了句:“这账,咱收。”
赵毅拿起那叠账,一页页翻,翻到第七页时停了。
“这个账,是对的。”
“我记得三年前,这个编号,在药库失过踪。”
“但没进账。”
“现在找回来了。”
他把那一页誊下来,补进账卷里,写了一行:
【此为三年前失账,今由无名者补录】
【若人无名,账代记】
【若命无人认,账记代认】
赵五看着那一行,叹了口气:“副郎,你不当官太可惜了。”
赵毅淡淡说:“我不是官。”
“我是账人。”
“账还在,我就在。”
“账若死了,我不活。”
晚上,凤仪宫送来一道新令。
不是封账,是……
【命律堂辨账之举,虽涉混乱,亦显存命之志】
【可设“辨命榜”,由内阁三员、命律堂二员共署】
【凡自投命账,均可由此榜核实,属实则存,不实则封】
赵五拿着那封诏令,手一抖:“副郎,你真的把‘辨账’这件事,从闹剧写成制度了……”
赵毅点头:“我不写制度。”
“我只记——账。”
“是他们要看清楚,是谁把命写活的。”
“又是谁,想让命死在纸里。”
赵五把凤仪宫那道“辨命榜制”来回翻了五遍,最后憋不住问了一句:“副郎,你觉得这玩意,是太后真想帮你,还是想管你?”
赵毅盯着那行“由内阁三员共署”看了半晌,回得干脆:“想管。”
“但她知道,管不住。”
“所以换了个法子——跟着一起盯。”
赵五皱眉:“这三员是来帮你核账的?”
“不是,是来管我怎么核账的。”
“她给我留个台阶,但也给自己留了道门。”
“这门要是被踹开了,她就能说——不是她封账,是账核不过。”
“这门要是站住了,她就能说——是她留人帮我撑着。”
赵五抿嘴:“你真能看明白她这点心思?”
赵毅:“我不看心思,我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