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账潮来临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饿死矿山你不管,我称帝了你哭什么?》最新章节!
“我今天不贴,是因为太后还认账。”
“但他们要再装聋,那这些账——不贴我也拦不住了。”
当天傍晚,命律堂门口多了一只木箱,刻着四个字:
【自投命账】
底下一块小牌子,写着:
【你若有命无账,请写于此。】
【命律堂,不再独记,但仍敢复核。】
【写者多,账未死。】
【命若压不住,我们便接着写。】
赵五看着这块牌子,嘴唇动了动,最后啥也没说。
他只是回去,点了灯,开始重新整理那本《命账·外卷》。
他知道,这本账,真成了火。
那只刻着“自投命账”的木箱,三天没换地方,五天后就装满了。
第六天一早,赵五提着新箱子过来,一脸麻了。
“副郎,这帮人是疯了吧?”
“你猜今天几页?”
赵毅没抬头:“三十?”
赵五:“六百一十三。”
赵毅放下手里卷宗,皱了皱眉:“抄账还是写账?”
赵五:“都有。你别说,有些写得比我们还专业,连药剂编号、服用时间、死者体重、尸检情况都写得一清二楚。”
“还有几个,直接把验尸图都画上了。”
赵毅翻了翻其中一页:
【死者:马通】
【身份:边镇后营兵】
【药:骨化露副型五】
【症状:服后躁狂,砸头自尽】
【验尸:左额塌陷,头骨碎裂】
【原单位回复:伤亡属常规战损】
【账号:无】
【赔银:无】
【写账者:马通之弟,马连】
【落字:我知他疯不是上阵,是喂药。】
赵毅盯着最后一行字看了半天。
赵五凑过来:“副郎……这是真事吧?”
赵毅点头:“我见过这批药,当时是紧急调边军测试新型镇静剂。骨化露副五,从没批文。”
“但确实发了。”
“这人,是真的。”
赵五坐那骂了句:“妈的。”
“咱不收账的时候,他们骂咱冷血;咱收了,他们一页一页往里扔,现在这命律堂都快成万人坟了。”
“你说咱还管不管?”
赵毅没说话,只把那一叠“兵账”单独放一堆,封签:
【边营账·自投】
然后他站起来,看了看堂外,沉声一句:
“从今天起,把账分档。”
“百姓命账归百姓,自称药奴的归旧库,边营案分卷,再设一档‘伪账暂核’。”
赵五问:“那伪账怎么判?”
赵毅:“三人小组,命律堂一个,太医院一个,户部一个,谁不来就记一笔‘拒核账’。”
“每拒一次,我就把他的名字贴在‘不愿查账’榜上。”
赵五张了张嘴,最后只吐出一句:“你是真的打算把这个账火……烧到底了?”
赵毅说:“不是我要烧。”
“是他们本来就点着了,我只是没躲。”
“现在火大了,我就站在正中,看谁敢泼冷水。”
第三天,赵毅发出“命律复燃告示”:
【因民间自投命账数量剧增,命律堂决定设立复核榜,公开核实所有来账。】
【真实者,补账;虚伪者,剔除;拒核者,记名。】
【账非为乱,而为清;命非为扰,而为正。】
榜一出,朝堂第一炸的,是户部。
“这不是账,是闹剧!”
“人人都能写命账?那朝廷还算什么?以后是不是死人没户口也能逼官员赔银了?”
刑部也来了章:“命账制度已形变,请即刻收箱止贴,防范‘账潮失控’。”
太医院反应最激烈:“赵毅已非封章之人,却仍行命律之事,乃越职自行,属擅设机构。”
赵五捧着这三封章,脸都青了:“副郎,他们这意思,是要来断你手断你脚啊。”
赵毅问:“他们说我收账?”
赵五:“是,说你收。”
赵毅淡淡回:“那就对了。”
“我就收。”
“你不收,他们就全死。”
“我收——起码还能活在账里。”
当晚,命律堂门口,挂出三块新榜:
【第一榜:民自投账】
【第二榜:官拒核账】
【第三榜:假账误命榜】
赵五贴完最后一张,抬头看赵毅:“你是不是早就准备好这一天了?”
赵毅说:“我早就知道,命账这事,要想真活下去——得脱了章。”
“只有百姓记住,自己能写,自己能认,账才不是他们封的玩意。”
“账从官出,是律。”
“账从民起,才是命。”
第二日,南城菜市口,一位老太太把儿子死因写在小布条上,贴在灯柱上。
她不会写太多,只写了一句话:
【我儿是药吃死的,不赔也得认。】
【没账的命,我也写了。】
【管你认不认,我认。】
此话传遍坊间。
几位读书人集资印成百字命牌,义务挂在街头。
“写账不用官批。”
“写命不用签字。”
“你信你写的,就比谁都管用。”
命账,开始彻底脱离了章印。
命律堂,也不再是唯一的账堂。
但赵毅没慌。
他只是那天站在自投箱前,贴出一句话:
【若账潮来,我在此守。】
【来者可写,我者可核。】
【你敢写,我就敢认。】
【账,不死。】
命律堂自投箱挂了不到十天,账已经堆到堂前铺满一地。
百姓还在投,南来北往、老的少的、真的假的,什么都有。
赵五翻完一天账,整个人躺地上喘气:“副郎,这不是查账了,是在筛命。”
“今天四百六十页账,我们核掉两百,剩下的还没来得及看,就来了封弹章。”
赵毅坐在案后:“谁弹的?”
赵五脸色难看:“不是三部,是一个郡。”
“青州布政使直接上折说,命律堂放任‘伪命账泛滥’,导致青州一百多宗‘无尸账’扰乱衙门,百姓开始自贴账讨银。”
“还有一个人,拿着写死亲爹的账去地方兵司逼赔,结果他爹压根还活着,正在家种地。”
赵毅把那张弹章看了两遍,手指在桌面点了点。
“来了。”
赵五:“啥来了?”
赵毅看着他:“账潮的第一个溃口。”
“假账。”
“伪命。”
“最脏也最难躲的一刀。”
赵五愣了一下:“那你打算怎么办?”
“真要查这事,咱命律堂得砍掉一半自己收的账。”
“你前面刚贴了‘写者皆可认’,现在要是一刀全封,那你写出去的那句话就成了空话。”
“我今天不贴,是因为太后还认账。”
“但他们要再装聋,那这些账——不贴我也拦不住了。”
当天傍晚,命律堂门口多了一只木箱,刻着四个字:
【自投命账】
底下一块小牌子,写着:
【你若有命无账,请写于此。】
【命律堂,不再独记,但仍敢复核。】
【写者多,账未死。】
【命若压不住,我们便接着写。】
赵五看着这块牌子,嘴唇动了动,最后啥也没说。
他只是回去,点了灯,开始重新整理那本《命账·外卷》。
他知道,这本账,真成了火。
那只刻着“自投命账”的木箱,三天没换地方,五天后就装满了。
第六天一早,赵五提着新箱子过来,一脸麻了。
“副郎,这帮人是疯了吧?”
“你猜今天几页?”
赵毅没抬头:“三十?”
赵五:“六百一十三。”
赵毅放下手里卷宗,皱了皱眉:“抄账还是写账?”
赵五:“都有。你别说,有些写得比我们还专业,连药剂编号、服用时间、死者体重、尸检情况都写得一清二楚。”
“还有几个,直接把验尸图都画上了。”
赵毅翻了翻其中一页:
【死者:马通】
【身份:边镇后营兵】
【药:骨化露副型五】
【症状:服后躁狂,砸头自尽】
【验尸:左额塌陷,头骨碎裂】
【原单位回复:伤亡属常规战损】
【账号:无】
【赔银:无】
【写账者:马通之弟,马连】
【落字:我知他疯不是上阵,是喂药。】
赵毅盯着最后一行字看了半天。
赵五凑过来:“副郎……这是真事吧?”
赵毅点头:“我见过这批药,当时是紧急调边军测试新型镇静剂。骨化露副五,从没批文。”
“但确实发了。”
“这人,是真的。”
赵五坐那骂了句:“妈的。”
“咱不收账的时候,他们骂咱冷血;咱收了,他们一页一页往里扔,现在这命律堂都快成万人坟了。”
“你说咱还管不管?”
赵毅没说话,只把那一叠“兵账”单独放一堆,封签:
【边营账·自投】
然后他站起来,看了看堂外,沉声一句:
“从今天起,把账分档。”
“百姓命账归百姓,自称药奴的归旧库,边营案分卷,再设一档‘伪账暂核’。”
赵五问:“那伪账怎么判?”
赵毅:“三人小组,命律堂一个,太医院一个,户部一个,谁不来就记一笔‘拒核账’。”
“每拒一次,我就把他的名字贴在‘不愿查账’榜上。”
赵五张了张嘴,最后只吐出一句:“你是真的打算把这个账火……烧到底了?”
赵毅说:“不是我要烧。”
“是他们本来就点着了,我只是没躲。”
“现在火大了,我就站在正中,看谁敢泼冷水。”
第三天,赵毅发出“命律复燃告示”:
【因民间自投命账数量剧增,命律堂决定设立复核榜,公开核实所有来账。】
【真实者,补账;虚伪者,剔除;拒核者,记名。】
【账非为乱,而为清;命非为扰,而为正。】
榜一出,朝堂第一炸的,是户部。
“这不是账,是闹剧!”
“人人都能写命账?那朝廷还算什么?以后是不是死人没户口也能逼官员赔银了?”
刑部也来了章:“命账制度已形变,请即刻收箱止贴,防范‘账潮失控’。”
太医院反应最激烈:“赵毅已非封章之人,却仍行命律之事,乃越职自行,属擅设机构。”
赵五捧着这三封章,脸都青了:“副郎,他们这意思,是要来断你手断你脚啊。”
赵毅问:“他们说我收账?”
赵五:“是,说你收。”
赵毅淡淡回:“那就对了。”
“我就收。”
“你不收,他们就全死。”
“我收——起码还能活在账里。”
当晚,命律堂门口,挂出三块新榜:
【第一榜:民自投账】
【第二榜:官拒核账】
【第三榜:假账误命榜】
赵五贴完最后一张,抬头看赵毅:“你是不是早就准备好这一天了?”
赵毅说:“我早就知道,命账这事,要想真活下去——得脱了章。”
“只有百姓记住,自己能写,自己能认,账才不是他们封的玩意。”
“账从官出,是律。”
“账从民起,才是命。”
第二日,南城菜市口,一位老太太把儿子死因写在小布条上,贴在灯柱上。
她不会写太多,只写了一句话:
【我儿是药吃死的,不赔也得认。】
【没账的命,我也写了。】
【管你认不认,我认。】
此话传遍坊间。
几位读书人集资印成百字命牌,义务挂在街头。
“写账不用官批。”
“写命不用签字。”
“你信你写的,就比谁都管用。”
命账,开始彻底脱离了章印。
命律堂,也不再是唯一的账堂。
但赵毅没慌。
他只是那天站在自投箱前,贴出一句话:
【若账潮来,我在此守。】
【来者可写,我者可核。】
【你敢写,我就敢认。】
【账,不死。】
命律堂自投箱挂了不到十天,账已经堆到堂前铺满一地。
百姓还在投,南来北往、老的少的、真的假的,什么都有。
赵五翻完一天账,整个人躺地上喘气:“副郎,这不是查账了,是在筛命。”
“今天四百六十页账,我们核掉两百,剩下的还没来得及看,就来了封弹章。”
赵毅坐在案后:“谁弹的?”
赵五脸色难看:“不是三部,是一个郡。”
“青州布政使直接上折说,命律堂放任‘伪命账泛滥’,导致青州一百多宗‘无尸账’扰乱衙门,百姓开始自贴账讨银。”
“还有一个人,拿着写死亲爹的账去地方兵司逼赔,结果他爹压根还活着,正在家种地。”
赵毅把那张弹章看了两遍,手指在桌面点了点。
“来了。”
赵五:“啥来了?”
赵毅看着他:“账潮的第一个溃口。”
“假账。”
“伪命。”
“最脏也最难躲的一刀。”
赵五愣了一下:“那你打算怎么办?”
“真要查这事,咱命律堂得砍掉一半自己收的账。”
“你前面刚贴了‘写者皆可认’,现在要是一刀全封,那你写出去的那句话就成了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