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汹涌,密证暗藏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大明风云之权谋与江山》最新章节!
入秋的京城总爱起雾,林羽踩着朝露走进督察院时,檐角的铜铃裹在雾里,连响声都变得沉闷。他刚坐下,属官就捧着摞卷宗进来,最上面那本标着“湖广漕运亏空案”,封皮边角已经磨得起毛。
“大人,这案子查了三月,总觉得哪里不对。”属官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叫周砚,是道衍大师举荐的,据说祖上曾在户部当差,对钱粮账目极敏感,“湖广巡抚报上来的损耗,比往年多了三成,可漕船的勘验记录却全是‘完好’。”
林羽翻开卷宗,指尖划过漕船押运官的签名。张成,这个名字在汉王朱高煦的党羽名单里见过,是去年刚提拔的湖广都指挥使。他用朱笔在名字下画了道线:“去查张成近半年的行踪,尤其是他与京城的往来信件。”
周砚应声退下时,林羽从抽屉里取出个紫檀木盒。打开来看,里面是半枚虎符,是前几日从一个被处决的宁王旧部家中搜出的。符上刻着“汉”字,显然是汉王私铸的兵符,只是另一半还没找到。
“林大人倒是清闲。”门外传来个沙哑的声音,赵勇裹着身寒气走进来,肩上落着层薄霜,“刚从通州回来,那边的卫所最近调了不少兵,说是演练,却都往京城方向挪了挪。”
林羽的手指在虎符上敲了敲:“汉王在通州有私兵?”
“何止通州。”赵勇往火盆里添了块炭,火星子溅起来,映得他脸上的刀疤忽明忽暗,“我让镖局的兄弟去查了,顺天、永平的卫所都有动静,粮草调动得尤其频繁,像是在囤货。”
炭火噼啪作响,林羽望着窗外的浓雾出神。自上月参倒太子太傅,朱棣虽未明着表态,却赏了他串珊瑚朝珠,这是默许他继续查下去的意思。如今看来,汉王的动作比预想中更快,怕是等不到明年春耕就要动手。
“对了,”赵勇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嫂子让我给你带的,说是新晒的莲子,让你泡水喝,败败火气。”
林羽打开纸包,莲子的清香混着炭火的气息飘出来,让他想起莲安堂的池边,徐妙锦蹲在青石板上剥莲子的样子。她总爱把最饱满的那颗留给他,说男人在外奔波,得吃点好的补补。
“周砚查到张成常去城南的醉仙楼。”林羽把莲子倒进茶罐,“说是每月十五都要和个穿黑袍的人见面,形迹很是可疑。”
“我去盯着。”赵勇站起身,手按在腰间的弯刀上,“正好镖局在那边有个分舵,方便行事。”
林羽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枚腰牌递给赵勇:“若是遇到麻烦,亮这个牌子,督察院的人会接应你。”这是朱棣特赐的金牌,见牌如见驾,寻常官员不敢阻拦。
赵勇走后,周砚匆匆回来,手里拿着张纸:“大人,查到了!张成每月十五去醉仙楼,都是为了见这个人——前军都督府佥事李肃,是汉王的亲卫统领!”
林羽的目光落在纸上“李肃”两个字上。此人曾在雁门关与他交过手,刀法狠辣,当年若不是他侥幸避开,怕是早已成了刀下亡魂。前军都督府掌管京畿卫戍,李肃私会漕运官,绝非寻常应酬。
“备车,去醉仙楼。”林羽抓起官帽,指尖有些发颤。他知道这一去凶险,李肃是个亡命之徒,一旦被识破身份,怕是很难活着出来。但他必须去,那半枚虎符的另一半,很可能就在李肃手里。
醉仙楼的二楼临窗位置,李肃正把玩着个白玉酒杯。他对面坐着的张成满头是汗,手里的茶杯碰得桌面叮当作响:“李大人,那批粮草真的要从漕运走?万一被督察院的人查到……”
“查到又如何?”李肃冷笑一声,往窗外瞥了眼,“林羽不过是个乡野匹夫,侥幸得了陛下赏识,真当自己是根葱了?”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锦袋,推到张成面前,“这里面是五千两银票,事成之后,另有重谢。”
张成刚要去拿锦袋,就听楼下传来店小二的吆喝:“楼上的客官,您要的莲子羹来了!”只见个穿青布短打的伙计端着个木盘上来,头上戴着顶旧毡帽,帽檐压得很低。
李肃的手瞬间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这伙计的步态沉稳,不像是常年端盘子的人。更可疑的是,他端着的莲子羹,香气竟有些熟悉——像极了当年在关外,徐妙锦给林羽熬的那味。
“客官慢用。”伙计把莲子羹放在桌上,转身要走时,李肃突然拔刀砍过来:“林羽,你果然来了!”
刀锋离颈侧只剩寸许时,林羽猛地矮身,手里的托盘狠狠砸在李肃手腕上。只听哐当一声,弯刀掉在地上,他顺势抓住李肃的胳膊,反手扣住脉门:“李统领,别来无恙?”
张成吓得瘫在椅子上,尿水顺着裤腿流下来。林羽一脚把他踹到墙角,目光死死盯着李肃:“另一半虎符在哪里?”
李肃啐了口血沫:“痴心妄想!”他突然发力挣脱,往窗外跳去。林羽早有防备,一把扯住他的腰带,两人扭打在一起,撞翻了桌椅,碗碟碎了一地。
“抓刺客!”楼下传来赵勇的喊声。原来他不放心,悄悄带了镖局的兄弟守在楼下。李肃见状不妙,从怀里掏出个东西往火盆里扔,林羽眼疾手快,一把抢过来——正是那半枚虎符!
“给我拿下!”林羽把虎符揣进怀里,一脚踹倒李肃。赵勇带着人冲上来,三下五除二就把李肃捆了个结实。张成缩在墙角发抖,嘴里不停喊着“饶命”。
回到督察院时,天已经黑透了。林羽把两半虎符拼在一起,严丝合缝,龙纹相连,正是汉王私铸的调兵符。周砚捧着卷宗进来,脸色发白:“大人,查到了!李肃近半年调动了三万卫戍军,粮草全是从湖广漕运走的,目的地是……通州卫!”
林羽的手指在案几上敲着,心里盘算着。三万兵力,加上通州卫原有的驻军,足以包围皇宫。汉王选在这个时候动手,怕是算准了朱棣近日龙体欠安,太子监国又缺乏经验。
“把这些证据整理好,今夜呈给陛下。”林羽站起身,后背的衣衫已被冷汗浸透,“告诉赵勇,让他盯紧通州卫,一旦有异动,立刻回报。”
周砚刚走,道衍大师就来了。老和尚看着案几上的虎符,叹了口气:“该来的,终究是来了。”他从袖中取出封信,“这是徐姑娘托贫僧转交的,说莲安堂的晚莲开了,比往年更艳些。”
林羽拆开信,徐妙锦的字迹娟秀,说小宝把新收的莲子装了满满三罐,阿珠绣了对莲纹香囊,让赵勇带来给他。还说池边的青石板被雨水泡得发潮,等他回去,要一起重新铺过。
他把信贴在胸口,眼眶有些发热。原来不管他在京城经历多少刀光剑影,莲安堂的日子总在那里,像池里的莲,安静地开着,等着他回去。
“明日早朝,就是收网的时候了。”林羽把虎符放进木盒,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他知道,过了明天,京城的天就要变了。而他,必须站到最后,为了身后的莲安堂,为了那个等他回去铺青石板的人。
窗外的雾渐渐散了,露出半轮明月。林羽望着月亮,想起莲安堂的夜晚,徐妙锦总爱坐在池边,说月光落在荷叶上,像撒了层碎银子。那时的安稳,如今成了他披荆斩棘的勇气。
他提笔写下最后一份卷宗,封皮上写着“汉王朱高煦谋反证据”。烛火摇曳中,他的影子映在墙上,坚定而决绝。这场博弈,他必须赢,也只能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入秋的京城总爱起雾,林羽踩着朝露走进督察院时,檐角的铜铃裹在雾里,连响声都变得沉闷。他刚坐下,属官就捧着摞卷宗进来,最上面那本标着“湖广漕运亏空案”,封皮边角已经磨得起毛。
“大人,这案子查了三月,总觉得哪里不对。”属官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叫周砚,是道衍大师举荐的,据说祖上曾在户部当差,对钱粮账目极敏感,“湖广巡抚报上来的损耗,比往年多了三成,可漕船的勘验记录却全是‘完好’。”
林羽翻开卷宗,指尖划过漕船押运官的签名。张成,这个名字在汉王朱高煦的党羽名单里见过,是去年刚提拔的湖广都指挥使。他用朱笔在名字下画了道线:“去查张成近半年的行踪,尤其是他与京城的往来信件。”
周砚应声退下时,林羽从抽屉里取出个紫檀木盒。打开来看,里面是半枚虎符,是前几日从一个被处决的宁王旧部家中搜出的。符上刻着“汉”字,显然是汉王私铸的兵符,只是另一半还没找到。
“林大人倒是清闲。”门外传来个沙哑的声音,赵勇裹着身寒气走进来,肩上落着层薄霜,“刚从通州回来,那边的卫所最近调了不少兵,说是演练,却都往京城方向挪了挪。”
林羽的手指在虎符上敲了敲:“汉王在通州有私兵?”
“何止通州。”赵勇往火盆里添了块炭,火星子溅起来,映得他脸上的刀疤忽明忽暗,“我让镖局的兄弟去查了,顺天、永平的卫所都有动静,粮草调动得尤其频繁,像是在囤货。”
炭火噼啪作响,林羽望着窗外的浓雾出神。自上月参倒太子太傅,朱棣虽未明着表态,却赏了他串珊瑚朝珠,这是默许他继续查下去的意思。如今看来,汉王的动作比预想中更快,怕是等不到明年春耕就要动手。
“对了,”赵勇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嫂子让我给你带的,说是新晒的莲子,让你泡水喝,败败火气。”
林羽打开纸包,莲子的清香混着炭火的气息飘出来,让他想起莲安堂的池边,徐妙锦蹲在青石板上剥莲子的样子。她总爱把最饱满的那颗留给他,说男人在外奔波,得吃点好的补补。
“周砚查到张成常去城南的醉仙楼。”林羽把莲子倒进茶罐,“说是每月十五都要和个穿黑袍的人见面,形迹很是可疑。”
“我去盯着。”赵勇站起身,手按在腰间的弯刀上,“正好镖局在那边有个分舵,方便行事。”
林羽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枚腰牌递给赵勇:“若是遇到麻烦,亮这个牌子,督察院的人会接应你。”这是朱棣特赐的金牌,见牌如见驾,寻常官员不敢阻拦。
赵勇走后,周砚匆匆回来,手里拿着张纸:“大人,查到了!张成每月十五去醉仙楼,都是为了见这个人——前军都督府佥事李肃,是汉王的亲卫统领!”
林羽的目光落在纸上“李肃”两个字上。此人曾在雁门关与他交过手,刀法狠辣,当年若不是他侥幸避开,怕是早已成了刀下亡魂。前军都督府掌管京畿卫戍,李肃私会漕运官,绝非寻常应酬。
“备车,去醉仙楼。”林羽抓起官帽,指尖有些发颤。他知道这一去凶险,李肃是个亡命之徒,一旦被识破身份,怕是很难活着出来。但他必须去,那半枚虎符的另一半,很可能就在李肃手里。
醉仙楼的二楼临窗位置,李肃正把玩着个白玉酒杯。他对面坐着的张成满头是汗,手里的茶杯碰得桌面叮当作响:“李大人,那批粮草真的要从漕运走?万一被督察院的人查到……”
“查到又如何?”李肃冷笑一声,往窗外瞥了眼,“林羽不过是个乡野匹夫,侥幸得了陛下赏识,真当自己是根葱了?”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锦袋,推到张成面前,“这里面是五千两银票,事成之后,另有重谢。”
张成刚要去拿锦袋,就听楼下传来店小二的吆喝:“楼上的客官,您要的莲子羹来了!”只见个穿青布短打的伙计端着个木盘上来,头上戴着顶旧毡帽,帽檐压得很低。
李肃的手瞬间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这伙计的步态沉稳,不像是常年端盘子的人。更可疑的是,他端着的莲子羹,香气竟有些熟悉——像极了当年在关外,徐妙锦给林羽熬的那味。
“客官慢用。”伙计把莲子羹放在桌上,转身要走时,李肃突然拔刀砍过来:“林羽,你果然来了!”
刀锋离颈侧只剩寸许时,林羽猛地矮身,手里的托盘狠狠砸在李肃手腕上。只听哐当一声,弯刀掉在地上,他顺势抓住李肃的胳膊,反手扣住脉门:“李统领,别来无恙?”
张成吓得瘫在椅子上,尿水顺着裤腿流下来。林羽一脚把他踹到墙角,目光死死盯着李肃:“另一半虎符在哪里?”
李肃啐了口血沫:“痴心妄想!”他突然发力挣脱,往窗外跳去。林羽早有防备,一把扯住他的腰带,两人扭打在一起,撞翻了桌椅,碗碟碎了一地。
“抓刺客!”楼下传来赵勇的喊声。原来他不放心,悄悄带了镖局的兄弟守在楼下。李肃见状不妙,从怀里掏出个东西往火盆里扔,林羽眼疾手快,一把抢过来——正是那半枚虎符!
“给我拿下!”林羽把虎符揣进怀里,一脚踹倒李肃。赵勇带着人冲上来,三下五除二就把李肃捆了个结实。张成缩在墙角发抖,嘴里不停喊着“饶命”。
回到督察院时,天已经黑透了。林羽把两半虎符拼在一起,严丝合缝,龙纹相连,正是汉王私铸的调兵符。周砚捧着卷宗进来,脸色发白:“大人,查到了!李肃近半年调动了三万卫戍军,粮草全是从湖广漕运走的,目的地是……通州卫!”
林羽的手指在案几上敲着,心里盘算着。三万兵力,加上通州卫原有的驻军,足以包围皇宫。汉王选在这个时候动手,怕是算准了朱棣近日龙体欠安,太子监国又缺乏经验。
“把这些证据整理好,今夜呈给陛下。”林羽站起身,后背的衣衫已被冷汗浸透,“告诉赵勇,让他盯紧通州卫,一旦有异动,立刻回报。”
周砚刚走,道衍大师就来了。老和尚看着案几上的虎符,叹了口气:“该来的,终究是来了。”他从袖中取出封信,“这是徐姑娘托贫僧转交的,说莲安堂的晚莲开了,比往年更艳些。”
林羽拆开信,徐妙锦的字迹娟秀,说小宝把新收的莲子装了满满三罐,阿珠绣了对莲纹香囊,让赵勇带来给他。还说池边的青石板被雨水泡得发潮,等他回去,要一起重新铺过。
他把信贴在胸口,眼眶有些发热。原来不管他在京城经历多少刀光剑影,莲安堂的日子总在那里,像池里的莲,安静地开着,等着他回去。
“明日早朝,就是收网的时候了。”林羽把虎符放进木盒,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他知道,过了明天,京城的天就要变了。而他,必须站到最后,为了身后的莲安堂,为了那个等他回去铺青石板的人。
窗外的雾渐渐散了,露出半轮明月。林羽望着月亮,想起莲安堂的夜晚,徐妙锦总爱坐在池边,说月光落在荷叶上,像撒了层碎银子。那时的安稳,如今成了他披荆斩棘的勇气。
他提笔写下最后一份卷宗,封皮上写着“汉王朱高煦谋反证据”。烛火摇曳中,他的影子映在墙上,坚定而决绝。这场博弈,他必须赢,也只能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