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莲心,双玉合璧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大明风云之权谋与江山》最新章节!
雁门关的厮杀持续了整整一夜。
林羽提着染血的长刀回到城楼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镇国将军正站在垛口旁,看着匈奴兵狼狈撤退的背影,甲胄上的血冻成了暗红的冰碴。
“道衍大师呢?”林羽问。
“凌晨就带着赵勇走了。”镇国将军递给他一个水囊,“说要赶在早朝前提审张祥的党羽,还塞给我这个,让转交指挥使。”
那是个小小的锦囊,里面装着半块玉佩——与林羽颈间的并蒂莲玉佩恰好能拼合成完整的一朵,玉缝里还嵌着张极小的羊皮纸,上面用朱砂画着江南水师的布防图。
林羽捏着合二为一的玉佩,忽然想起道衍在城楼说的话。原来徐侍郎留下的不是兵符,而是能调动江南水师的密图,这才是张祥与宁王旧部真正觊觎的东西。
“赵勇怎么样?”
“受了点皮外伤,硬气得很,被匈奴捆了三天,愣是没吐一个字。”镇国将军笑了笑,拍着林羽的肩膀,“道衍大师说,等京里的事了了,就让你回莲安堂。毕竟……”他看向林羽手里的玉佩,“这天下,总得有人守边关,也总得有人守着烟火气。”
林羽望着荒原尽头的晨曦,忽然觉得肩胛的伤口不那么疼了。
三日后,京中传来捷报:张祥及其党羽被一网打尽,宁王旧部的名单被抄出,江南水师按密图布防,彻底切断了匈奴与内地的联系。朱棣下旨嘉奖雁门关将士,特准林羽“事毕归乡,永享太平”。
消息传到莲安堂时,徐妙锦正在给莲池破冰。
阿珠举着捷报冲进院子,额角还沾着冰碴:“婶婶!林叔叔要回来了!京里来的官差说,他打退了匈奴,陛下让他回家了!”
徐妙锦手里的木槌“哐当”掉在地上,看着捷报上“林羽”二字,忽然蹲下身,捂住脸笑了起来,眼泪却从指缝里淌出来,滴在刚融的池水里,漾开一圈圈暖纹。
小宝跑过来,指着池里刚冒头的莲芽:“婶婶你看,莲花开了!林叔叔说过,等莲花开,他就回来剥莲子给我们吃。”
徐妙锦点头,伸手摸了摸池边的泥土。张老爹的坟前新栽了几株蔷薇,是赵勇派人送来的,说林羽特意嘱咐,要种在能看见莲池的地方。
半月后,林羽骑着一匹老马回到莲安堂。
他没穿官服,还是那件洗得发白的青布衫,肩胛的伤口还没完全好,走路时微微有些跛,却挡不住眼里的光。刚到院门口,就看见徐妙锦站在莲池边,穿着件浅碧色的布裙,鬓角别着朵新摘的蔷薇,像幅等了他许久的画。
“我回来了。”林羽开口,声音有些哑。
徐妙锦转身,眼眶红红的,却笑着说:“回来就好,莲子羹刚熬好,还热着呢。”
孩子们扑上来抱住他的腿,阿珠举着那支莲花银簪:“林叔叔你看,我把它擦得亮亮的!”小宝则拽着他的衣角往堂屋跑:“叔叔快进来,婶婶给你留了最大的莲蓬!”
林羽被他们拉着往里走,路过张老爹的坟时,他停下脚步,深深鞠了一躬。坟前的蔷薇开得正好,粉白的花瓣在风里轻轻晃,像张老爹在笑。
堂屋的桌上摆着莲子羹,甜香漫开来。林羽坐下时,徐妙锦忽然从怀里掏出个东西——是那枚合二为一的并蒂莲玉佩,被她用红绳系成了个平安结。
“道衍大师派人送来的,”她把玉佩放在他掌心,“他说,这玉佩能护平安,往后……再也不用分开了。”
林羽握紧玉佩,掌心的温度透过玉质传过去,暖得像春阳。他看着徐妙锦,忽然想起在雁门关的烽火里,支撑他砍杀的,从来不是功名,而是此刻眼前的人,是这满室的烟火,是这池等了他许久的莲。
檐角的风铃叮当作响,是新换的,声音清脆得像银铃。远处的山林里传来鹧鸪的啼叫,清越得很。林羽舀起一勺莲子羹,吹了吹,递到徐妙锦嘴边,像极了当年在莲安堂,她喂他吃赤豆糕的模样。
“尝尝?”
徐妙锦张嘴接住,甜香在舌尖漫开时,她看见林羽的眼里映着自己的影子,映着满池的莲,映着往后无数个安稳的春天。
这天下很大,有边关的烽火,有朝堂的风云,可对他们来说,最好的江山,不过是这方小院,是彼此眼里的光,是碗里冒着热气的莲子羹,是那句等了太久的——
“我回来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雁门关的厮杀持续了整整一夜。
林羽提着染血的长刀回到城楼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镇国将军正站在垛口旁,看着匈奴兵狼狈撤退的背影,甲胄上的血冻成了暗红的冰碴。
“道衍大师呢?”林羽问。
“凌晨就带着赵勇走了。”镇国将军递给他一个水囊,“说要赶在早朝前提审张祥的党羽,还塞给我这个,让转交指挥使。”
那是个小小的锦囊,里面装着半块玉佩——与林羽颈间的并蒂莲玉佩恰好能拼合成完整的一朵,玉缝里还嵌着张极小的羊皮纸,上面用朱砂画着江南水师的布防图。
林羽捏着合二为一的玉佩,忽然想起道衍在城楼说的话。原来徐侍郎留下的不是兵符,而是能调动江南水师的密图,这才是张祥与宁王旧部真正觊觎的东西。
“赵勇怎么样?”
“受了点皮外伤,硬气得很,被匈奴捆了三天,愣是没吐一个字。”镇国将军笑了笑,拍着林羽的肩膀,“道衍大师说,等京里的事了了,就让你回莲安堂。毕竟……”他看向林羽手里的玉佩,“这天下,总得有人守边关,也总得有人守着烟火气。”
林羽望着荒原尽头的晨曦,忽然觉得肩胛的伤口不那么疼了。
三日后,京中传来捷报:张祥及其党羽被一网打尽,宁王旧部的名单被抄出,江南水师按密图布防,彻底切断了匈奴与内地的联系。朱棣下旨嘉奖雁门关将士,特准林羽“事毕归乡,永享太平”。
消息传到莲安堂时,徐妙锦正在给莲池破冰。
阿珠举着捷报冲进院子,额角还沾着冰碴:“婶婶!林叔叔要回来了!京里来的官差说,他打退了匈奴,陛下让他回家了!”
徐妙锦手里的木槌“哐当”掉在地上,看着捷报上“林羽”二字,忽然蹲下身,捂住脸笑了起来,眼泪却从指缝里淌出来,滴在刚融的池水里,漾开一圈圈暖纹。
小宝跑过来,指着池里刚冒头的莲芽:“婶婶你看,莲花开了!林叔叔说过,等莲花开,他就回来剥莲子给我们吃。”
徐妙锦点头,伸手摸了摸池边的泥土。张老爹的坟前新栽了几株蔷薇,是赵勇派人送来的,说林羽特意嘱咐,要种在能看见莲池的地方。
半月后,林羽骑着一匹老马回到莲安堂。
他没穿官服,还是那件洗得发白的青布衫,肩胛的伤口还没完全好,走路时微微有些跛,却挡不住眼里的光。刚到院门口,就看见徐妙锦站在莲池边,穿着件浅碧色的布裙,鬓角别着朵新摘的蔷薇,像幅等了他许久的画。
“我回来了。”林羽开口,声音有些哑。
徐妙锦转身,眼眶红红的,却笑着说:“回来就好,莲子羹刚熬好,还热着呢。”
孩子们扑上来抱住他的腿,阿珠举着那支莲花银簪:“林叔叔你看,我把它擦得亮亮的!”小宝则拽着他的衣角往堂屋跑:“叔叔快进来,婶婶给你留了最大的莲蓬!”
林羽被他们拉着往里走,路过张老爹的坟时,他停下脚步,深深鞠了一躬。坟前的蔷薇开得正好,粉白的花瓣在风里轻轻晃,像张老爹在笑。
堂屋的桌上摆着莲子羹,甜香漫开来。林羽坐下时,徐妙锦忽然从怀里掏出个东西——是那枚合二为一的并蒂莲玉佩,被她用红绳系成了个平安结。
“道衍大师派人送来的,”她把玉佩放在他掌心,“他说,这玉佩能护平安,往后……再也不用分开了。”
林羽握紧玉佩,掌心的温度透过玉质传过去,暖得像春阳。他看着徐妙锦,忽然想起在雁门关的烽火里,支撑他砍杀的,从来不是功名,而是此刻眼前的人,是这满室的烟火,是这池等了他许久的莲。
檐角的风铃叮当作响,是新换的,声音清脆得像银铃。远处的山林里传来鹧鸪的啼叫,清越得很。林羽舀起一勺莲子羹,吹了吹,递到徐妙锦嘴边,像极了当年在莲安堂,她喂他吃赤豆糕的模样。
“尝尝?”
徐妙锦张嘴接住,甜香在舌尖漫开时,她看见林羽的眼里映着自己的影子,映着满池的莲,映着往后无数个安稳的春天。
这天下很大,有边关的烽火,有朝堂的风云,可对他们来说,最好的江山,不过是这方小院,是彼此眼里的光,是碗里冒着热气的莲子羹,是那句等了太久的——
“我回来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