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风云之权谋与江山

莲池春深,岁月安稳

大明风云之权谋与江山 唯i爱u 11.39万 2025-07-09 20:24:27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大明风云之权谋与江山》最新章节!
  开春的时候,莲安堂的莲池冒出了新绿。

林羽蹲在池边,手里拿着小铲子给莲芽松土,徐妙锦端着木盆跟在后面,把去年晒干的莲子倒进水里。阳光落在他们身上,暖得让人想打瞌睡,檐角的风铃被风吹得叮当作响,混着孩子们的笑,像支轻快的曲子。

“林叔叔,你看我挖的蚯蚓!”小宝举着个竹筒跑过来,里面的蚯蚓扭来扭去,吓得徐妙锦往林羽身后躲了躲。

林羽笑着把他手里的竹筒拿过来:“放池里吧,给莲子当肥料。”他转头看徐妙锦,见她耳根红了,故意逗她,“当年在关外,你可不是怕虫子的人。”

“那时候是那时候,现在是现在。”徐妙锦瞪他一眼,嘴角却忍不住翘起来。自他从雁门关回来,就总爱提关外的事,说她当年女扮男装追马匪时多泼辣,说她第一次缝伤口把针落在他肉里时多慌张,说得孩子们捧着肚子笑,她却只能红着脸追打他。

阿珠坐在池边的青石板上,手里拿着针线绣东西。她绣的是朵并蒂莲,针脚比去年整齐多了,是徐妙锦手把手教的。“婶婶,等绣好了,给你和林叔叔做个新枕套。”她仰起脸,额角的浅疤在阳光下几乎看不见。

“好啊。”徐妙锦走过去,帮她理了理歪掉的线,“等夏末莲子熟了,咱们就做新枕套,再请镇上的王秀才来,补个正经的拜堂礼。”

林羽听到这话,手里的铲子顿了顿,耳根悄悄红了。道衍大师回京前提过,朱棣有意赐他良田美宅,让他留在京城任职,他却婉拒了。比起金銮殿的琉璃瓦,他更稀罕莲安堂的青石板,比起官服上的玉带,他更宝贝徐妙锦缝的布衫。

“拜堂时,我要牵红绸带!”小宝举着去年那半截红绸跑过来,绸带的豁口被徐妙锦用金线缝补好了,看着更喜庆了,“王秀才说,还要唱喜歌呢!”

林羽笑着揉了揉他的头,目光落在池对面的菜畦。那里种着徐妙锦爱吃的青菜,还有他从关外带回来的耐旱谷种,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就踏实。张老爹的坟前新栽了棵桃树,是他亲手种的,此刻开了满树的粉花,风吹过,花瓣落在坟前的石桌上,像铺了层胭脂。

“该做饭了。”徐妙锦拍了拍身上的土,“中午做你爱吃的莲子焖鸡。”

“我去抓鸡!”小宝自告奋勇,举着竹筐就往后院跑,却被阿珠一把拉住:“傻小子,那是下蛋鸡,不能吃!”

林羽看着他们拌嘴的样子,忽然觉得,这才是日子该有的模样。没有烽火,没有阴谋,只有柴米油盐的暖,和身边人的笑。

午后,赵勇带着镖局的兄弟来了。他脸上的刀疤淡了些,手里拎着两坛酒,说是道衍大师托他送来的,叫“莲心醉”,用江南的莲子酿的,最是醇厚。

“林大哥,京里的事都妥了。”赵勇灌了口酒,抹了把嘴,“张祥的党羽全被抄了,宁王旧部也抓得差不多了。道衍大师说,往后这天下,该安稳了。”

林羽给他倒了杯酒:“安稳就好。”

“对了,”赵勇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布包,“这是徐侍郎当年藏在江南的书信,道衍大师找到的,说让你交给嫂子。”

徐妙锦接过布包,手指有些发颤。里面是父母的亲笔信,说当年藏起兵符,是怕落入奸人之手,还说知道女儿性子倔,若有朝一日遇到能托付的人,定要好好过日子,别学他们,为了家国,亏欠了彼此。

“爹和娘……”徐妙锦的眼泪掉在信纸上,晕开了墨迹。

林羽握住她的手,轻声道:“他们看到现在的你,定会放心的。”

赵勇识趣地带着兄弟走了,临走时塞给小宝一把糖,说是从京城带来的,甜得很。

夕阳西下时,林羽和徐妙锦坐在池边的石凳上,看着孩子们在院子里放风筝。那风筝是林羽用竹篾做的,糊着徐妙锦剩下的浅碧色布角,像只展翅的鸟,在天上飞得很高。

“夏末拜堂时,就穿那件水绿色的布裙吧。”林羽忽然说,“你穿那个颜色,好看。”

徐妙锦的脸瞬间红了,低头看着池里的莲芽:“都听你的。”

“还要请镇上的人都来,”林羽继续说,“王秀才写婚书,赵勇当证婚人,孩子们牵着红绸带,张老爹坟前摆上双份的莲子羹……”

他絮絮叨叨地说着,徐妙锦静静听着,晚风吹过,池里的莲叶轻轻晃,像在应和。她忽然觉得,那些惊心动魄的过往,那些烽火狼烟的岁月,都成了这安稳日子的底色,让此刻的暖,显得格外珍贵。

夜色渐浓,林羽点亮院里的灯笼。橘黄色的光映着莲池,映着堂屋的窗,映着两人交握的手。檐角的风铃还在响,声音清脆得像在说:

往后的岁岁年年,都是这般好时节。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