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风云之权谋与江山

池边新绿,檐下暖阳

大明风云之权谋与江山 唯i爱u 11.39万 2025-07-09 20:23:54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大明风云之权谋与江山》最新章节!
  入春后的第一场雨,淅淅沥沥打在义庄的青瓦上。徐妙锦推开窗,见莲池边的泥土润得发黑,去年埋下的藕种该是醒了。她转身时,瞥见案上放着个素面瓷瓶,里面插着两枝初绽的玉兰,是林羽今早从后园折的,花瓣上还沾着雨珠。

“老兵来报,城西的莲田冒出新芽了,”林羽端着两碗粥走进来,粗瓷碗里飘着莲子的清香,“张老爹说比往年早了三日,许是今年的雨水暖。”

徐妙锦接过粥碗,指尖触到碗沿的温热。张老爹原是军中的伙夫,当年跟着林羽出生入死,腿上留了箭伤,去年冬天来义庄养着,如今倒成了种莲的好手。她想起他第一次下池挖藕时,瘸着腿却不肯歇,说这活计比扛枪舒坦,眼里的光比炭火还亮。

“孩子们吵着要去看新芽,”她舀了勺粥,莲子煮得绵烂,“我让莲安堂的阿姊蒸了青团,裹了莲蓉馅,正好带去当晌午的点心。”

林羽笑起来,眼角的纹路在晨光里格外清晰。他还记得去年孩子们第一次吃莲蓉青团,黏得嘴角都是绿,徐妙锦拿着帕子一个个擦,耐心得像在呵护刚抽芽的莲。那时他便想,这世间最软的,大抵就是她擦过孩子嘴角的帕子,和此刻碗里熬化的莲心。

到了莲田,雨已经停了。孩子们脱了鞋踩在田埂上,指着泥里冒出的嫩白芽尖惊呼。张老爹蹲在田边,手里捏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给新芽培土,嘴里念叨着:“慢些长,慢些长,等晒够了太阳,给孩子们结满池的莲蓬。”

徐妙锦坐在田埂的竹凳上,看林羽被孩子们缠着教写“莲”字。他捡了根树枝在泥地上划,一笔一画都认真,袖口沾了泥也不顾,倒比当年在公堂上审案时更专注。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趁他不注意,把青团往他嘴边送,绿糊糊的馅蹭在他下巴上,惹得满田埂的人都笑。

“这丫头,跟你小时候一个样。”徐妙锦递过帕子,眼里的笑意漫出来。那姑娘是去年冬天被遗弃在义庄门口的,眉眼间竟有几分像年轻时的自己,如今却成了最黏林羽的一个。

林羽接过帕子擦脸,帕子上还留着她绣的并蒂莲,针脚被洗得发浅,却比任何锦缎都熨帖。他想起前几日收到京城的信,说新帝有意调他回京任大理寺卿,他没拆信,直接让信使带回了——这田埂上的泥香,比金銮殿的熏香更让人心安。

午后放晴,阳光透过云层落在莲田上。徐妙锦蹲在池边,看水里的新芽映着云影,突然被人握住了手。林羽的掌心带着薄茧,是常年握笔和佩刀磨出来的,此刻却轻轻包着她的手,往泥里栽下一株新莲。

“这是苏州来的‘醉杨妃’,”他声音压得低,像怕惊了刚醒的嫩芽,“花是粉白的,开得大,说是能映得半边池都红。”

徐妙锦指尖碰了碰芽尖,软得像婴儿的睫毛。她想起去年冬天,他冒雪去苏州寻莲种,回来时靴底结着冰,却献宝似的捧着装种子的木盒,说要让她的莲池开出天下最美的花。那时她便知,有些心意,从不用挂在嘴边,就像这埋在泥里的莲种,默默等着春醒。

入夏时,莲田真的成了花的海。粉白的“醉杨妃”开得最盛,孩子们划着小木盆穿梭在花间,摘了莲蓬往岸上抛,徐妙锦和林羽坐在柳荫下捡莲子,指尖碰着指尖,沾着莲茎的黏液,倒比蜜还甜。

有日傍晚,老兵们在檐下摆了桌,端上刚炖好的莲藕排骨汤。张老爹喝多了几杯,红着脸说:“林大人,徐姑娘,你们就结了亲吧,让孩子们也有个正经的爹娘。”

孩子们跟着起哄,拍着小手喊“成亲”“成亲”。徐妙锦的脸腾地红了,低头剥着莲子,指尖却有些发颤。林羽看她耳尖红得像池里的红鲤,突然站起身,拿起桌上的酒碗一饮而尽。

“等秋收了莲子,”他声音带着点酒气,却格外清亮,“我就用新收的莲籽做聘礼,八抬大轿娶徐姑娘过门。”

满院的人都笑起来,张老爹笑得直拍大腿,孩子们跑着去莲池边采花,说要给徐姐姐编花轿。徐妙锦抬头时,正撞见林羽望过来的眼,那里面的光,比夏夜的星光还亮,比盛开的“醉杨妃”还暖。

秋分时,义庄的晒谷场晒满了莲子。徐妙锦坐在竹匾旁挑拣,把饱满的籽儿留着做种,瘪的就拿去熬粥。林羽在一旁编竹筐,篾条在他手里翻飞,很快就成了个圆滚滚的筐,上面还别出心裁地编了朵莲。

“这筐用来装嫁妆正好,”他把竹筐递过来,眼里带着笑,“装你的绣绷,装孩子们的虎头鞋,再装两斤新茶,够了。”

徐妙锦接过竹筐,指尖划过篾条编的花瓣,突然想起初见他时,他穿着锦衣卫的飞鱼服,腰间佩着绣春刀,眼神冷得像冬雪。谁能想到,当年那个让人望而生畏的缇骑,如今会坐在晒谷场编竹筐,还把她的绣绷算进嫁妆里。

冬月初八,是个响晴的日子。义庄的门楣上挂了红绸,孩子们穿着新做的棉袄,手里举着并蒂莲剪纸。林羽穿着件月白长衫,没戴官帽,只在腰间系了条红带,上面坠着个小小的铜印——那是他当年查案时得的信物,如今却成了系红带的坠子。

徐妙锦走出房门时,头上插着那支木簪,身上的红袄是老兵家的媳妇们一起缝的,袖口绣着并蒂莲。林羽走上前,替她拢了拢鬓边的碎发,动作轻柔得像在拂去莲瓣上的露水。

“走吧,”他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烫得她心头发颤,“去给孩子们敬杯茶。”

院子里摆着张八仙桌,上面放着两盏热茶,是用今年的新莲泡的。孩子们排着队喊“爹爹”“娘亲”,声音脆得像莲蓬裂开的响。徐妙锦弯腰把最小的孩子抱起来,林羽在一旁给老兵们递烟袋,阳光落在他们身上,暖得像檐下晒着的莲子。

傍晚时,宾客散尽,孩子们也睡熟了。林羽抱着徐妙锦坐在莲池边的石凳上,池里的枯莲杆上还留着残雪,却已有新的芽尖在泥里酝酿。他低头吻她的发顶,闻到熟悉的莲香,混着阳光的味道,是他等了太久的安稳。

“你看,”徐妙锦指着池面,月光在冰上碎成一片,“明年的莲,该是最好的一茬。”

林羽嗯了一声,把她抱得更紧些。檐下的红灯笼晃着暖光,映着窗纸上的并蒂莲剪纸,像把岁月都剪成了圆满的模样。他知道,往后的每一个春夏秋冬,都会有她在莲池边等他,有孩子们的笑声作伴,有老兵们的烟袋香萦绕,这便是他用半生奔波换来的,最踏实的人间。

就像这池里的莲,熬过寒冬,沐过春雨,终将在烟火里,结出最饱满的籽,开出最温柔的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