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烬余香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大明风云之权谋与江山》最新章节!
徐妙锦的死讯被压了下来,只在小范围流传——官方文书称,徐府小姐因“遇刺受惊,染疾而亡”。出殡那日,林羽乔装成送葬队伍里的杂役,看着那口薄棺从徐府抬出,棺木缝隙里,竟飘出半片干枯的并蒂莲花瓣,落在青石板上,被往来马蹄碾碎。
他攥紧袖中那枚断裂的“羽”字玉珏,暗纹虽毁,却仍能摸到徐妙锦塞给他时,指尖残留的温度。三日前,朱高燧被擒后,从其府中搜出的密信里,赫然写着“除徐女,断林羽臂膀”——原来从一开始,赵王的目标就不仅是皇位,更想借徐妙锦的死,彻底击垮林羽。
“林大人。”身后传来低唤,姚广孝不知何时也混在人群中,老和尚一身粗布僧衣,拂尘藏在袖中,“陛下召你去武英殿。”
武英殿内,朱棣正对着一幅《江山图》出神。画上的应天府被朱砂圈出,旁边题着“莲花落处,根基永固”。见林羽进来,皇帝指了指案上的卷宗:“朱高燧招了,他调换虎符、构陷徐辉祖,都是为了挑起东宫与武将的矛盾。只是他没想到,徐妙锦会留后手。”
卷宗里夹着一张纸,是徐妙锦托人递到东宫的亲笔信,上面列着赵王安插在京营的所有死士姓名,末尾注着:“以莲为信,可辨真伪。”
“她怎么会知道这些?”林羽不解。徐妙锦深居徐府,怎会对军中布防了如指掌?
“因为她是徐达的女儿。”朱棣放下画笔,墨滴落在“应天”二字上,晕开一片深色,“徐达当年征战时,常把军务记在账本里,徐家书房的《永乐大典》,藏着的不是编排顺序,是军防图。”
林羽猛地想起徐府书房的书卷——那些看似按《永乐大典》排列的典籍,原来每一卷的位置,都对应着一处关隘的布防。徐妙锦转身时的暗示,从来都不是账簿,而是这份父辈留下的兵防秘图。
“徐辉祖被解职了,”皇帝继续道,“保留爵位,逐出京城。这是徐家最后的体面,也是徐妙锦用命换来的。”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现在,该算你的账了。”
林羽挺直脊背:“臣愿领罚。”
“罚你?”朱棣冷笑,“朕要你查清,张尚书自缢案的真相。那半朵并蒂莲,不是指向徐家,是指向宫里的人。”他将一枚龙纹令牌扔过来,“持此令,可查内宫十二监,包括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
林羽接住令牌,入手冰凉。王振是东宫旧人,近年来深得朱棣信任,怎么会与张尚书之死有关?
“张尚书死前,给太子递过密信,”姚广孝不知何时出现在殿内,“信里只写了‘莲心苦’三字。”
莲心苦。林羽咀嚼着这三个字,突然想起徐妙锦锦帕上的并蒂莲——那莲花的花心,是用极细的金线绣的,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他忙从怀中取出那半块被朱高燧摔碎的“燧”字玉珏,拼合后对着光看,玉珏内侧的人名中,“王振”二字被朱砂圈出,旁边画着一朵极小的莲花。
原来如此。张尚书发现王振与赵王勾结,却不敢明言,只能借“莲心苦”暗示——莲花的中心,藏着最苦的阴谋。
三日后,林羽借查案为由闯入司礼监,在王振的卧房暗格里,搜出了另一半并蒂莲锦帕。这半块帕子上,绣着的不是并蒂莲,而是一朵孤零零的莲花,花茎处用墨写着“宁王”二字。
“这是赵王的手笔。”王振被擒时面不改色,“他想让你以为,是宁王买通咱家陷害徐家。可惜啊,徐小姐太聪明,她早就发现咱家袖中的帕子,才故意在你面前演了那场戏。”
林羽心头一震。徐妙锦夺下黑衣人的半块帕子,说对方喊“宁王饶命”,原来不是演戏,是早已识破赵王嫁祸宁王的计谋,故意将线索引向王振。
“她还留了东西给你。”王振突然笑起来,笑得癫狂,“在庆寿寺药师殿的佛像肚子里,是她亲手画的王振党羽图。她说,林羽定会找到的。”
林羽冲出司礼监,快马加鞭赶往庆寿寺。药师殿的废墟还未清理,他爬上坍塌的佛像,果然在中空的佛腹里,摸到一卷画轴。展开一看,上面用胭脂勾勒出数十个名字,每个名字旁都画着小小的莲花,最后一笔落在“林羽”二字上,旁边画着一朵完整的并蒂莲。
画轴的末尾,题着一行小字:“莲花开谢,终有归处。君若安好,便是余香。”
字迹已有些模糊,像是被泪水浸过。林羽捧着画轴,站在残破的药师殿里,望着窗外掠过的白鸽,突然想起徐妙锦浇花时的模样——那时阳光正好,她指尖的水珠落在花瓣上,晶莹剔透,仿佛从未沾染过权谋与血腥。
他将画轴收好,转身走出寺院。京城里的风依旧喧嚣,只是那风里,似乎还带着淡淡的栀子花香,如同一朵凋零的白莲花,纵然化作灰烬,也要在风里留下最后的芬芳。
而这场围绕宁王、赵王展开的权谋棋局,终于在一朵莲花的凋零中,落下了又一枚沉甸甸的棋子。只是林羽知道,这还不是结局——画轴上的名字,还有一半未曾划去,而朱棣案头的《江山图》上,朱砂圈出的应天府旁,又添了一个小小的“羽”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徐妙锦的死讯被压了下来,只在小范围流传——官方文书称,徐府小姐因“遇刺受惊,染疾而亡”。出殡那日,林羽乔装成送葬队伍里的杂役,看着那口薄棺从徐府抬出,棺木缝隙里,竟飘出半片干枯的并蒂莲花瓣,落在青石板上,被往来马蹄碾碎。
他攥紧袖中那枚断裂的“羽”字玉珏,暗纹虽毁,却仍能摸到徐妙锦塞给他时,指尖残留的温度。三日前,朱高燧被擒后,从其府中搜出的密信里,赫然写着“除徐女,断林羽臂膀”——原来从一开始,赵王的目标就不仅是皇位,更想借徐妙锦的死,彻底击垮林羽。
“林大人。”身后传来低唤,姚广孝不知何时也混在人群中,老和尚一身粗布僧衣,拂尘藏在袖中,“陛下召你去武英殿。”
武英殿内,朱棣正对着一幅《江山图》出神。画上的应天府被朱砂圈出,旁边题着“莲花落处,根基永固”。见林羽进来,皇帝指了指案上的卷宗:“朱高燧招了,他调换虎符、构陷徐辉祖,都是为了挑起东宫与武将的矛盾。只是他没想到,徐妙锦会留后手。”
卷宗里夹着一张纸,是徐妙锦托人递到东宫的亲笔信,上面列着赵王安插在京营的所有死士姓名,末尾注着:“以莲为信,可辨真伪。”
“她怎么会知道这些?”林羽不解。徐妙锦深居徐府,怎会对军中布防了如指掌?
“因为她是徐达的女儿。”朱棣放下画笔,墨滴落在“应天”二字上,晕开一片深色,“徐达当年征战时,常把军务记在账本里,徐家书房的《永乐大典》,藏着的不是编排顺序,是军防图。”
林羽猛地想起徐府书房的书卷——那些看似按《永乐大典》排列的典籍,原来每一卷的位置,都对应着一处关隘的布防。徐妙锦转身时的暗示,从来都不是账簿,而是这份父辈留下的兵防秘图。
“徐辉祖被解职了,”皇帝继续道,“保留爵位,逐出京城。这是徐家最后的体面,也是徐妙锦用命换来的。”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现在,该算你的账了。”
林羽挺直脊背:“臣愿领罚。”
“罚你?”朱棣冷笑,“朕要你查清,张尚书自缢案的真相。那半朵并蒂莲,不是指向徐家,是指向宫里的人。”他将一枚龙纹令牌扔过来,“持此令,可查内宫十二监,包括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
林羽接住令牌,入手冰凉。王振是东宫旧人,近年来深得朱棣信任,怎么会与张尚书之死有关?
“张尚书死前,给太子递过密信,”姚广孝不知何时出现在殿内,“信里只写了‘莲心苦’三字。”
莲心苦。林羽咀嚼着这三个字,突然想起徐妙锦锦帕上的并蒂莲——那莲花的花心,是用极细的金线绣的,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他忙从怀中取出那半块被朱高燧摔碎的“燧”字玉珏,拼合后对着光看,玉珏内侧的人名中,“王振”二字被朱砂圈出,旁边画着一朵极小的莲花。
原来如此。张尚书发现王振与赵王勾结,却不敢明言,只能借“莲心苦”暗示——莲花的中心,藏着最苦的阴谋。
三日后,林羽借查案为由闯入司礼监,在王振的卧房暗格里,搜出了另一半并蒂莲锦帕。这半块帕子上,绣着的不是并蒂莲,而是一朵孤零零的莲花,花茎处用墨写着“宁王”二字。
“这是赵王的手笔。”王振被擒时面不改色,“他想让你以为,是宁王买通咱家陷害徐家。可惜啊,徐小姐太聪明,她早就发现咱家袖中的帕子,才故意在你面前演了那场戏。”
林羽心头一震。徐妙锦夺下黑衣人的半块帕子,说对方喊“宁王饶命”,原来不是演戏,是早已识破赵王嫁祸宁王的计谋,故意将线索引向王振。
“她还留了东西给你。”王振突然笑起来,笑得癫狂,“在庆寿寺药师殿的佛像肚子里,是她亲手画的王振党羽图。她说,林羽定会找到的。”
林羽冲出司礼监,快马加鞭赶往庆寿寺。药师殿的废墟还未清理,他爬上坍塌的佛像,果然在中空的佛腹里,摸到一卷画轴。展开一看,上面用胭脂勾勒出数十个名字,每个名字旁都画着小小的莲花,最后一笔落在“林羽”二字上,旁边画着一朵完整的并蒂莲。
画轴的末尾,题着一行小字:“莲花开谢,终有归处。君若安好,便是余香。”
字迹已有些模糊,像是被泪水浸过。林羽捧着画轴,站在残破的药师殿里,望着窗外掠过的白鸽,突然想起徐妙锦浇花时的模样——那时阳光正好,她指尖的水珠落在花瓣上,晶莹剔透,仿佛从未沾染过权谋与血腥。
他将画轴收好,转身走出寺院。京城里的风依旧喧嚣,只是那风里,似乎还带着淡淡的栀子花香,如同一朵凋零的白莲花,纵然化作灰烬,也要在风里留下最后的芬芳。
而这场围绕宁王、赵王展开的权谋棋局,终于在一朵莲花的凋零中,落下了又一枚沉甸甸的棋子。只是林羽知道,这还不是结局——画轴上的名字,还有一半未曾划去,而朱棣案头的《江山图》上,朱砂圈出的应天府旁,又添了一个小小的“羽”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