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八零小馆主:开局抽奖得祖传菜谱

第60章 真假一锅炖,谁在说谎?

八零小馆主:开局抽奖得祖传菜谱 枫枫锋疯疯... 43.72万 2025-07-08 20:10:23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八零小馆主:开局抽奖得祖传菜谱》最新章节!
  青石板路被日头晒得发烫,陆言刚把帆布包塞进二八车后座,张婶就攥着洗到发白的蓝布围裙从门洞里钻出来。

她眼角的皱纹堆成朵花,可声音里带着颤:小陆啊,我刚在传达室听广播说那啥纪录片......不会真跟咱福来居有关吧?

陆言正跨上自行车,闻言停住动作。

他仰头看了眼墙上的电子钟——七点五十,离去派出所还有十分钟。

阳光透过槐树叶洒在张婶脸上,能看见她鬓角沾着的面粉渣,是刚蒸完馒头来的。婶子您放心,咱灶上的东西,我比谁都清楚。他弯腰从车筐里摸出个油纸包,昨儿新卤的酱牛肉,给您家小孙子尝尝。

张婶接过去,手指却没松开他车把:可那广播里说隐患...

清欢!巷口传来脆生生的唤声,苏清欢拎着竹篮从济仁堂拐出来,月白的确良衬衫下摆沾着点药渍。

她走到近前,把竹篮往陆言车筐里一放——是刚摘的嫩黄瓜,带着露水。张婶,我替小陆应您,要是真有问题,我陪他去电视台当面掰扯。她眼尾微挑,倒比平时多了几分利落。

陆言望着她耳后泛红的碎发,突然想起昨夜系统商城新刷出的望闻问切菜谱碎片。

他摸了摸兜里的水果糖纸,甜意还残留在舌尖:婶子,您且看今晚八点。

要是福来居真有问题......他故意拖长音调,我把招牌摘了给您当搓衣板。

张婶被逗得笑出声,松开手:去去去,别油嘴滑舌。

陆言蹬着车往派出所去,风掀起他的白背心下摆。

BP机在裤兜震了两下,是苏清欢发来的:我让爷爷问了药铺老客,那纪录片制作方跟得月楼有关系。他捏着BP机,指节泛白——得月楼是前儿刚在胡同口开分店的连锁饭庄,前晚还派人来谈收购,被他用爷爷说福来居只传陆家人顶了回去。

傍晚六点,福来居的八仙桌全被街坊占满了。

李阿姨搬来自家十四寸黑白电视,天线绑着根竹竿支在窗外;王大爷拎来二锅头,说要是小陆受委屈,咱集体去砸电视台;张婶把酱牛肉切了盘,非让陆言坐主位。

苏清欢蹲在他脚边擦桌子,指甲盖蹭到他布鞋上:等会要是播咱们的问题,你先别说话。她声音轻得像猫尾巴扫过心尖,我数过,得月楼上个月从城南菜贩子那儿进了三车黄豆,那贩子的仓库......

开始了!

开始了!王大爷拍着桌子,雪花点里映出《京味儿》的片头。

陆言坐直身子,后颈的汗顺着脊椎往下淌——系统面板在视网膜上跳动,食运值 3的提示不断闪过,是街坊们的期待值。

前二十分钟都在拍老北京炸酱面,镜头扫过福来居的砖雕门楣时,陆言听见李阿姨抽了抽鼻子。

直到画面切到后厨,那块发霉的豆腐哐当砸在镜头前。

旁白的声音像浸了冰碴:传统手作虽好,可此类不明食材是否经过严格检测?

消费者的健康谁来保障?

放屁!李阿姨抄起茶碗就要砸电视,被张婶死死抱住。

王大爷的二锅头瓶当啷掉在地上,酒液在青石板上洇开个酒坑。

陆言盯着屏幕里的霉斑,喉咙发紧——那豆腐的纹路比福来居的粗,霉点是暗绿色的,而他今早送检的样本,霉菌是灰黑色。

系统,启动食材识别术。他在桌下捏紧拳头,视网膜上立刻弹出数据流:黄豆产地:城南后屯;浸泡时间:48小时;储存温度:28℃......后屯?

那是得月楼的供货点!

他猛地站起来,木椅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婶子们,这豆腐不是福来居的。

满屋子的嘈杂突然静了。

苏清欢抓住他手腕,掌心的温度透过衬衫渗进来:我就说他们动了手脚。

陆言摸出BP机,快速按出林导的号码。

电话接通时,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抖:林导,我是福来居的陆言。

您给我十分钟,我能证明那豆腐是伪造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三秒,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小陆啊,我做了二十年老北京饮食纪录片......

我有检测报告,有进货单,还有系统......陆言突然顿住,喉结动了动,我有街坊作证。他望向满屋子红着眼的邻居,李阿姨脸上还挂着泪,王大爷正弯腰捡酒瓶子,张婶把凉了的酱牛肉往他碗里拨。

八点四十,加个特别环节。林导的声音里有了笑意,我让导播给你留个镜头。

陆言挂了电话,窗外的晚霞把福来居的招牌染成金红色。

他低头看表,指针正指向七点五十。

苏清欢往他手里塞了颗新的水果糖,这次是粉色的:甜的。

今晚。他望着满屋子攥着擀面杖、菜铲子的街坊,突然笑出声,得让他们看看,福来居的灶王爷,护的是谁。七点五十八分,福来居的八仙桌被挤得满满当当。

李阿姨把电视天线的竹竿又往上挑了三寸,雪花点里终于显出“京味儿”的片头时,王大爷的二锅头在桌上碰出脆响:“小陆,咱等你掀他们老底儿呢!”

陆言站在灶台前,掌心的水果糖纸被攥出褶皱。

苏清欢悄悄往他后腰塞了个暖水袋——这是她从济仁堂顺来的,说“紧张时捂着舒服”。

他低头看了眼案板上的玻璃罐,里面泡着今早刚做的卤水豆腐,嫩得能颤出水光。

系统面板在视网膜上跳着“食运值 20”的提示,是街坊们攥着擀面杖的手、李阿姨泛红的眼眶、张婶偷偷抹掉的眼泪。

“各位观众,刚才我们看到了传统手作可能存在的卫生隐患——”旁白的尾音还没散,陆言突然抄起玻璃罐大步走到镜头前。

林导的画外音带着点慌乱:“小陆同志,您这是?”

“林导,我给您看样东西。”陆言把玻璃罐举到镜头前,豆腐在清水里晃出细白的涟漪,“这是福来居今早刚磨的卤水豆腐,黄豆是前儿在后海粮站进的,票据在您助理那儿。”他指节敲了敲罐身,“再看节目里那块——”他摸出手机翻出照片,屏幕里霉豆腐的暗绿斑点刺得人眼睛疼,“我们用的东北黄豆蛋白含量高,泡发八小时就磨,您看这纹路。”他把玻璃罐和照片并排,“节目里的豆腐泡了快两天,黄豆是城南后屯的——”他故意顿了顿,“得月楼上个月刚在那儿签了供货合同吧?”

满屋子抽气声。

李阿姨“哐当”放下茶碗,围裙带子都挣断了:“我就说!昨儿我还在福来居买了半斤炸酱,搁我家冰箱呢!”她转身冲进里屋,再出来时举着个白瓷饭盒,“要是真有问题,我现在就吃给他们看!”

“婶子使不得!”张婶扑过去要拦,李阿姨已经挖了勺炸酱抹在馒头片上。

她咬下一大口,腮帮子鼓得像仓鼠,嚼了五下突然瞪圆眼睛:“嘿!香得很!”她举着馒头冲镜头晃,“你们说有隐患?我李桂兰吃了三十年福来居,现在六十五,血压血糖全正常!”

王大爷拍着桌子笑出眼泪:“老嫂子你慢点,别噎着!”他抄起酒瓶子灌了口,“我补充个证据——前儿小陆说要送检,我跟他一块儿去的质检所。报告上写得清楚,菌落数比国营食堂还低!”他从裤兜掏出皱巴巴的纸,抖得哗啦响,“我念给你们听啊:‘福来居豆制品......’”

林导的画外音突然带了笑:“各位观众,看来我们收到了新的证据。现在插播福来居的特别环节——”

电视屏幕突然一花,换成了福来居的实时画面。

陆言看见右下角的数字在疯涨:1万、5万、10万......手机在裤兜里震得发烫,全是苏清欢转发的观众留言:“这才是老北京的烟火气!”“小老板帅炸了!”“得月楼搞阴的吧?”

电话铃声在此时炸响。

林导接起后脸色一变,冲陆言比了个“OK”的手势:“台长说,观众留言已经挤爆直播间了,问能不能把特别环节延长到半小时?”

陆言回头看了眼身后的街坊。

张婶正往他碗里塞酱牛肉,李阿姨举着馒头跟镜头比划,王大爷的二锅头瓶底已经见了底。

苏清欢站在他身侧,月白衬衫被灶火映得发红,眼尾的细痣跟着笑纹漾开:“你看,大家都在呢。”

他突然就不紧张了。

抓起案板上的擀面杖敲了敲桌沿,京片子拉得老长:“各位观众,咱福来居开在胡同里二十年,靠的是街坊的信任。要是真有问题,您现在就来砸我招牌——”他指了指门外的“福来居”木匾,“可要是没问题......”他冲镜头挑眉,“得月楼的赵老板,您欠我们个道歉吧?”

深夜十一点,福来居的灯还亮着。

陆言蹲在门槛上剥蒜,面前堆了小山似的蒜皮。

苏清欢坐在他旁边择韭菜,竹篮里的嫩叶子沾着水,在月光下泛着青。

店堂里,李阿姨正帮着擦桌子,王大爷抱着空酒瓶子打呼噜,张婶把没吃完的酱牛肉用保鲜膜裹了十层。

寻呼机在裤兜震得生疼。

陆言摸出来,是林导的短信:“台长说要做‘胡同小馆’系列,首集定你家。”他把寻呼机往苏清欢怀里一塞,蒜臼子捣得咚咚响:“看见没?咱这叫什么?”

“叫什么?”

“叫——”他故意拖长音,“邪不压正!”

后巷突然传来“哗啦”一声响。

苏清欢攥住他胳膊,韭菜叶扫过他手背:“是得月楼的人?”

陆言抄起擀面杖就要冲出去,却见老陈缩着脖子从黑影里钻出来。

老陈是胡同口修自行车的,平时总板着脸。

此刻他怀里抱着个蓝布包,见陆言看过来,喉结动了动:“小陆啊......”

“陈叔?”

老陈没接话,蹲在墙角摸出个皱巴巴的账本。

月光照在纸页上,能看见密密麻麻的数字。

他翻到某一页,抬头时眼里泛着光:“我想跟你商量个事儿......”

陆言刚要问,苏清欢突然拽了拽他衣角。

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店堂里的电视还没关,滚动的观众留言里,有条特别醒目:“福来居,我们明儿早来排队!”

远处传来悠长的胡同梆子声,敲过了子时。

陆言望着满墙被街坊们贴满的感谢信,突然笑出了声。

他把蒜臼子里的蒜泥往锅里一倒,热油滋啦作响,香气裹着晚风扑进后巷。

老陈的账本在月光下翻了一页,笔尖停在“合作”两个字上,墨迹还没干。

作者按:如果觉得故事还可以,求鲜花、打赏、收藏、月票,您的支持是作者的创作动力,谢谢!!作者会以爆更答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