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春祭热焰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大虞女尊:大祭司强娶男甜宠》最新章节!
姬无名跪在炭炉旁,雪水在陶壶里咕嘟作响。他往壶里添了三朵晒干的木樨花,又挖了勺妘熊猎来的野蜂蜜,那罐蜂蜜藏在兵器库的炭堆里,还是风昊用《武经总要》跟膳房换的。
茶汤的甜香混着雪气,在暖阁里织成张温柔的网,他忽然想起母妃教他的“雪水烹茶法”:“雪是月神的眼泪,要配上真心熬的蜜,才甜而不腻。”
“无名,”姜月忽然伸手替他拂去发顶的雪晶,指尖划过他冻红的耳尖,“你说,月神会喜欢我们准备的祭典吗?”她望着暖阁外的雪幕,祭服上的三重纹在火光下泛着微光,妘熊的雪松、风昊的冰晶、自己的梅枝,正随着她的呼吸轻轻起伏。
姬无名抬头,朱砂痣在炭火映照着像颗小太阳:“会的。”他指尖划过祭服上的针脚,雪松的松针里藏着妘熊铠甲的鳞粉,冰晶的棱角间嵌着风昊的金粉,梅枝的虬曲里缝着自己的药草汁。
“因为我们没按典籍上的‘三九严寒,神使必素’来,而是按心来”他望向正在掰柴的妘熊,铠甲缝里露出半截写着“姜”字的炭炉雕花,“妘熊的剑不只是劈开风雪,还劈开了千年的寒规;风昊的笔不只是写祝文,还写出了男子的温柔;我的针不只是织绣纹,还织出了人间的温暖。”
风昊忽然放下狼毫,从袖中掏出个竹筒:“差点忘了,这是我新创的‘雪夜三叠咒’。”竹筒里装着三种粉末,妘熊的铠甲研磨的银粉、姬无名的药草晒的金粉、还有他自己的墨锭磨的玄粉。
“等祭典时撒在烛台上,能让火光映出三星护月的天象。”他眨眼间在竹筒上画了幅速写:姜月站在中央,三人的影子化作雪松、冰晶、梅枝,共同托举着月神铃。
更鼓响过三更,妘熊忽然从铠甲暗袋掏出个锦囊,里面装着三枚雪晶,那是他在月神泉冰面上跪了整夜,用护腕接住的初雪:“母族传说,雪晶能保存最真的愿望。”他耳尖通红,声音轻得像雪,“我许的愿是……大祭司的祭典,能像这雪晶般透亮。”
姬无名忽然想起什么,从绣绷底下抽出张素缎,上面绣着今夜的场景:妘熊劈冰时铠甲上的冰棱、风昊画符时溅在袖口的墨点、自己煮茶时落在膝头的雪晶,而姜月坐在中央,眉间红痣被他用三色线绣成温暖的光源。缎面角落用极小的字写着:“三重寒夜里,我们是彼此的炭火。”
观星台的雪幕中,第一盏防风灯亮起。妘熊的剑穗在灯台上摇曳,穗尖的雪松纹扫过灯罩,投出细碎的影;风昊的祝文竹简被雪光映得发亮,“三星护月”的尾章写着“人间有暖,神谕自显”;姬无名的绣绷在祭服上泛着微光,梅枝上的半谢梅花,竟真的在风雪里散发着暖意。
姜月望着三人在风雪中的剪影,妘熊的铠甲映着灯烛,风昊的折扇摇着咒纹,姬无名的银梭还别在绣绷上。
所谓言情,从不是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而是当漫天风雪袭来时,有人用剑为你劈开寒夜,用笔为你点亮心灯,用针为你织就暖巢。这三重守护,比任何誓言都更滚烫,比任何神谕都更动人。
雪越下越密,暖阁内的炭火烧得更旺。姬无名的护颈帕不知何时绕上了姜月的脖颈,帕角的金粉小字在她低头时轻轻蹭过锁骨,像句没说出口的情话。
风昊的防雪符在窗上蹦跳着,妘熊的雪晶锦囊放在她案头,而她自己,正被这三重温暖紧紧裹住,在初雪的夜里,听见了人间最动人的神谕,是三人同步的心跳,是炭火的噼啪,是银针穿过缎面的轻响,共同谱成的、属于他们的春天。
神宫的玉兰刚绽开第一瓣,姜月便在《春祭仪轨》上发现了三处分页符,风昊的狼毫笔痕在“男子协理”条款旁画了串小铃铛,妘熊的剑穗印子压在“护坛武士”页脚,姬无名的绣线毛边粘在“祈年祝文”篇尾。她摸着泛黄的纸页,忽然听见殿外传来铠甲与玉兰花枝的碰撞声。
“神卫大人这是给玉兰树佩剑?”风昊的折扇敲着门框,袖口沾着新调的鹅黄颜料,“小王爷在花树下蹲了整宿,就为收集晨露给你调胭脂,你倒好,把铠甲挂在枝桠上练‘落花斩’。”
妘熊的耳尖从铠甲缝里透出红意,剑穗上勾着片完整的玉兰花瓣:“卑职、卑职怕花瓣落进大祭司的砚台……”他忽然注意到姜月案头的《边疆急报》,铠甲鳞纹在晨光下骤然绷紧,“女王召见你议北疆战事?”
姬无名抱着青瓷罐跌跌撞撞跑来,发带缠着几缕玉兰丝:“这是用晨露、妘熊的剑穗露、还有风昊的墨香泡的‘开年茶’……”他掀开罐盖,淡绿色的茶汤里漂着三瓣玉兰花,“喝了能让祝文的字像花开般顺溜。”
姜月望着案头三样“春日信物”:妘熊磨得发亮的护腕、风昊画废的十二张祈年图、姬无名绣到指尖发皱的“五谷符”,忽然轻笑:“北疆的战报说,游牧部落质疑我们的‘男子协理’是妖术,要派巫祝来神宫比试。”
风昊的折扇“啪”地收拢,眼尾泪痣在晨光下泛着锐光:“来得好。我正愁春祭的‘三才阵’缺个活靶子,神卫的剑护地脉,小王爷的绣镇巫毒,我的笔……”他忽然在姜月袖口画了只展翅的玉兰花,“写破他们的咒文。”
妘熊忽然单膝跪地,重剑杵在青砖上发出闷响:“卑职昨夜查过,巫祝的咒术离不开‘血、骨、发’。”他掏出个铅盒,里面装着三根编在一起的发丝,“无名说,把我们三人的‘根’缠在一起,比任何护符都牢。”
春祭前夜的观星台飘着细雪,姜月望着祭坛上的三重法器:妘熊用重剑削的桃木剑、风昊手绘的《三才护世图》、姬无名通宵绣的“万谷归仓”纹,忽然听见祭坛西侧传来咒文低吟。
“来了。”风昊的狼毫笔在图卷上点出金粉,“小王爷,把‘五谷符’撒向北斗方位;神卫大人,剑穗按《地脉十三式》扫祭坛边缘,他们想借春寒冻住地脉。”
姬无名的银梭划破夜空,绣着谷穗的符纸如候鸟般飞向指定方位,每片符角都沾着妘熊的铠甲鳞纹粉;妘熊的重剑带起罡风,剑穗上的春芽纹与地脉共鸣,祭坛青砖下透出淡淡金光;风昊则站在姜月身侧,狼毫笔随着她的步伐游走,将咒文化作朵朵玉兰花,飘向巫祝藏身的阴影。
“大祭司,小心!”妘熊的铠甲突然发出蜂鸣,他旋身挡在姜月面前,剑穗扫落三道飞来的骨箭。骨箭落地时发出蛇鸣般的嘶响,却在触到姬无名撒的谷粉后,化作点点荧光,那是用三人发丝煮过的“破邪粉”。
风昊忽然轻笑,展开袖中符纸:“他们偷了我的《巫祝密卷》,却不知我在‘血咒篇’留了后手。”符纸上的咒文遇血即燃,却在姜月眉间红痣的朱砂光下,显形为“同辉”二字,“神卫的剑、小王爷的绣、我的笔,本就是最好的破邪阵。”
巫祝的身影在晨光中现形时,姬无名忽然从祭坛下掏出个锦囊:“这是用春雪、妘熊的剑穗血、还有风昊的墨泪泡的‘醒神囊’……”他声音里带着颤抖,却坚定地挡在姜月身前,“母妃说,真心能破万邪。”
晨光穿透云层的瞬间,祭坛中央的月神铃突然发出清越的响。姜月望着三人:妘熊的铠甲裂了道缝,却仍牢牢护着她的后背;风昊的折扇断了两根扇骨,却还在画着最后的破邪符;姬无名的绣绷被骨箭划破,却用身体护住了祭坛上的五谷符。
“认输吧。”姜月的月神铃在晨风中轻晃,“你们的咒术,破不了人间的三重暖,护她的剑、明她的笔、暖她的心。”
巫祝们跪倒在祭坛前时,姬无名忽然发现,自己绣的“万谷归仓”纹不知何时多了道剑痕——是妘熊用身体挡住骨箭时,铠甲鳞纹在缎面留下的印记。风昊则在《巫祝密卷》空白处题了首诗:“三重焰起破春寒,剑笔针锋护月坛。若问神谕何处觅,人间烟火是心安。”
春祭结束的钟鼓响起时,三人挤在祭坛后的暖阁里。妘熊用姬无名的绣线缝补铠甲,针脚歪歪扭扭却格外结实;风昊在姜月祭服袖口补画玉兰花,每朵花蕊都藏着极小的三人剪影;姬无名则捧着青瓷罐,往每人杯中添了勺暖身的桂花酿。
“风大人的诗,该刻在神宫正门。”姜月摸着祭服上的剑痕绣纹,忽然想起昨夜妘熊在兵器库偷偷练习刺绣的模样,“神卫大人的针脚,比巫祝的咒文还难懂。”
妘熊耳尖爆红,铠甲发出“咔咔”轻响:“卑职、卑职只是不想让小王爷担心……”他忽然从铠甲内袋掏出个小玉瓶,里面装着金疮药,“无名熬药时,卑职偷偷加了雪狐胆驱寒”。
姬无名跪在炭炉旁,雪水在陶壶里咕嘟作响。他往壶里添了三朵晒干的木樨花,又挖了勺妘熊猎来的野蜂蜜,那罐蜂蜜藏在兵器库的炭堆里,还是风昊用《武经总要》跟膳房换的。
茶汤的甜香混着雪气,在暖阁里织成张温柔的网,他忽然想起母妃教他的“雪水烹茶法”:“雪是月神的眼泪,要配上真心熬的蜜,才甜而不腻。”
“无名,”姜月忽然伸手替他拂去发顶的雪晶,指尖划过他冻红的耳尖,“你说,月神会喜欢我们准备的祭典吗?”她望着暖阁外的雪幕,祭服上的三重纹在火光下泛着微光,妘熊的雪松、风昊的冰晶、自己的梅枝,正随着她的呼吸轻轻起伏。
姬无名抬头,朱砂痣在炭火映照着像颗小太阳:“会的。”他指尖划过祭服上的针脚,雪松的松针里藏着妘熊铠甲的鳞粉,冰晶的棱角间嵌着风昊的金粉,梅枝的虬曲里缝着自己的药草汁。
“因为我们没按典籍上的‘三九严寒,神使必素’来,而是按心来”他望向正在掰柴的妘熊,铠甲缝里露出半截写着“姜”字的炭炉雕花,“妘熊的剑不只是劈开风雪,还劈开了千年的寒规;风昊的笔不只是写祝文,还写出了男子的温柔;我的针不只是织绣纹,还织出了人间的温暖。”
风昊忽然放下狼毫,从袖中掏出个竹筒:“差点忘了,这是我新创的‘雪夜三叠咒’。”竹筒里装着三种粉末,妘熊的铠甲研磨的银粉、姬无名的药草晒的金粉、还有他自己的墨锭磨的玄粉。
“等祭典时撒在烛台上,能让火光映出三星护月的天象。”他眨眼间在竹筒上画了幅速写:姜月站在中央,三人的影子化作雪松、冰晶、梅枝,共同托举着月神铃。
更鼓响过三更,妘熊忽然从铠甲暗袋掏出个锦囊,里面装着三枚雪晶,那是他在月神泉冰面上跪了整夜,用护腕接住的初雪:“母族传说,雪晶能保存最真的愿望。”他耳尖通红,声音轻得像雪,“我许的愿是……大祭司的祭典,能像这雪晶般透亮。”
姬无名忽然想起什么,从绣绷底下抽出张素缎,上面绣着今夜的场景:妘熊劈冰时铠甲上的冰棱、风昊画符时溅在袖口的墨点、自己煮茶时落在膝头的雪晶,而姜月坐在中央,眉间红痣被他用三色线绣成温暖的光源。缎面角落用极小的字写着:“三重寒夜里,我们是彼此的炭火。”
观星台的雪幕中,第一盏防风灯亮起。妘熊的剑穗在灯台上摇曳,穗尖的雪松纹扫过灯罩,投出细碎的影;风昊的祝文竹简被雪光映得发亮,“三星护月”的尾章写着“人间有暖,神谕自显”;姬无名的绣绷在祭服上泛着微光,梅枝上的半谢梅花,竟真的在风雪里散发着暖意。
姜月望着三人在风雪中的剪影,妘熊的铠甲映着灯烛,风昊的折扇摇着咒纹,姬无名的银梭还别在绣绷上。
所谓言情,从不是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而是当漫天风雪袭来时,有人用剑为你劈开寒夜,用笔为你点亮心灯,用针为你织就暖巢。这三重守护,比任何誓言都更滚烫,比任何神谕都更动人。
雪越下越密,暖阁内的炭火烧得更旺。姬无名的护颈帕不知何时绕上了姜月的脖颈,帕角的金粉小字在她低头时轻轻蹭过锁骨,像句没说出口的情话。
风昊的防雪符在窗上蹦跳着,妘熊的雪晶锦囊放在她案头,而她自己,正被这三重温暖紧紧裹住,在初雪的夜里,听见了人间最动人的神谕,是三人同步的心跳,是炭火的噼啪,是银针穿过缎面的轻响,共同谱成的、属于他们的春天。
神宫的玉兰刚绽开第一瓣,姜月便在《春祭仪轨》上发现了三处分页符,风昊的狼毫笔痕在“男子协理”条款旁画了串小铃铛,妘熊的剑穗印子压在“护坛武士”页脚,姬无名的绣线毛边粘在“祈年祝文”篇尾。她摸着泛黄的纸页,忽然听见殿外传来铠甲与玉兰花枝的碰撞声。
“神卫大人这是给玉兰树佩剑?”风昊的折扇敲着门框,袖口沾着新调的鹅黄颜料,“小王爷在花树下蹲了整宿,就为收集晨露给你调胭脂,你倒好,把铠甲挂在枝桠上练‘落花斩’。”
妘熊的耳尖从铠甲缝里透出红意,剑穗上勾着片完整的玉兰花瓣:“卑职、卑职怕花瓣落进大祭司的砚台……”他忽然注意到姜月案头的《边疆急报》,铠甲鳞纹在晨光下骤然绷紧,“女王召见你议北疆战事?”
姬无名抱着青瓷罐跌跌撞撞跑来,发带缠着几缕玉兰丝:“这是用晨露、妘熊的剑穗露、还有风昊的墨香泡的‘开年茶’……”他掀开罐盖,淡绿色的茶汤里漂着三瓣玉兰花,“喝了能让祝文的字像花开般顺溜。”
姜月望着案头三样“春日信物”:妘熊磨得发亮的护腕、风昊画废的十二张祈年图、姬无名绣到指尖发皱的“五谷符”,忽然轻笑:“北疆的战报说,游牧部落质疑我们的‘男子协理’是妖术,要派巫祝来神宫比试。”
风昊的折扇“啪”地收拢,眼尾泪痣在晨光下泛着锐光:“来得好。我正愁春祭的‘三才阵’缺个活靶子,神卫的剑护地脉,小王爷的绣镇巫毒,我的笔……”他忽然在姜月袖口画了只展翅的玉兰花,“写破他们的咒文。”
妘熊忽然单膝跪地,重剑杵在青砖上发出闷响:“卑职昨夜查过,巫祝的咒术离不开‘血、骨、发’。”他掏出个铅盒,里面装着三根编在一起的发丝,“无名说,把我们三人的‘根’缠在一起,比任何护符都牢。”
春祭前夜的观星台飘着细雪,姜月望着祭坛上的三重法器:妘熊用重剑削的桃木剑、风昊手绘的《三才护世图》、姬无名通宵绣的“万谷归仓”纹,忽然听见祭坛西侧传来咒文低吟。
“来了。”风昊的狼毫笔在图卷上点出金粉,“小王爷,把‘五谷符’撒向北斗方位;神卫大人,剑穗按《地脉十三式》扫祭坛边缘,他们想借春寒冻住地脉。”
姬无名的银梭划破夜空,绣着谷穗的符纸如候鸟般飞向指定方位,每片符角都沾着妘熊的铠甲鳞纹粉;妘熊的重剑带起罡风,剑穗上的春芽纹与地脉共鸣,祭坛青砖下透出淡淡金光;风昊则站在姜月身侧,狼毫笔随着她的步伐游走,将咒文化作朵朵玉兰花,飘向巫祝藏身的阴影。
“大祭司,小心!”妘熊的铠甲突然发出蜂鸣,他旋身挡在姜月面前,剑穗扫落三道飞来的骨箭。骨箭落地时发出蛇鸣般的嘶响,却在触到姬无名撒的谷粉后,化作点点荧光,那是用三人发丝煮过的“破邪粉”。
风昊忽然轻笑,展开袖中符纸:“他们偷了我的《巫祝密卷》,却不知我在‘血咒篇’留了后手。”符纸上的咒文遇血即燃,却在姜月眉间红痣的朱砂光下,显形为“同辉”二字,“神卫的剑、小王爷的绣、我的笔,本就是最好的破邪阵。”
巫祝的身影在晨光中现形时,姬无名忽然从祭坛下掏出个锦囊:“这是用春雪、妘熊的剑穗血、还有风昊的墨泪泡的‘醒神囊’……”他声音里带着颤抖,却坚定地挡在姜月身前,“母妃说,真心能破万邪。”
晨光穿透云层的瞬间,祭坛中央的月神铃突然发出清越的响。姜月望着三人:妘熊的铠甲裂了道缝,却仍牢牢护着她的后背;风昊的折扇断了两根扇骨,却还在画着最后的破邪符;姬无名的绣绷被骨箭划破,却用身体护住了祭坛上的五谷符。
“认输吧。”姜月的月神铃在晨风中轻晃,“你们的咒术,破不了人间的三重暖,护她的剑、明她的笔、暖她的心。”
巫祝们跪倒在祭坛前时,姬无名忽然发现,自己绣的“万谷归仓”纹不知何时多了道剑痕——是妘熊用身体挡住骨箭时,铠甲鳞纹在缎面留下的印记。风昊则在《巫祝密卷》空白处题了首诗:“三重焰起破春寒,剑笔针锋护月坛。若问神谕何处觅,人间烟火是心安。”
春祭结束的钟鼓响起时,三人挤在祭坛后的暖阁里。妘熊用姬无名的绣线缝补铠甲,针脚歪歪扭扭却格外结实;风昊在姜月祭服袖口补画玉兰花,每朵花蕊都藏着极小的三人剪影;姬无名则捧着青瓷罐,往每人杯中添了勺暖身的桂花酿。
“风大人的诗,该刻在神宫正门。”姜月摸着祭服上的剑痕绣纹,忽然想起昨夜妘熊在兵器库偷偷练习刺绣的模样,“神卫大人的针脚,比巫祝的咒文还难懂。”
妘熊耳尖爆红,铠甲发出“咔咔”轻响:“卑职、卑职只是不想让小王爷担心……”他忽然从铠甲内袋掏出个小玉瓶,里面装着金疮药,“无名熬药时,卑职偷偷加了雪狐胆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