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夏夜波澜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大虞女尊:大祭司强娶男甜宠》最新章节!
姬无名忽然指着祭坛方向,初升的太阳正照在三色风铃上:“你们看,风铃的影子投在地上,像极了我们三人的剪影”。
他从袖中展开新绣的帕子,上面绣着晨光中的祭坛:妘熊的剑插在中央,风昊的笔指向太阳,自己的帕子护着月神铃,“母妃说,男子的绣品见不得光,可我们的绣纹,却让太阳都亮了三分。”
暮色漫进神宫时,三星殿的灯烛次第亮起。妘熊在兵器架前打磨新制的玉兰花形剑穗,铠甲缝里还夹着巫祝留下的骨粉;风昊趴在案头修订《破邪典》,袖口的颜料渍被他画成了可爱的驱邪符。
姬无名蹲在暖炉前搅动药膳锅,雪松木香混着当归的甜苦在暖阁里漫开。绣绷上的春祭图已近完工,三色丝线在缎面织就的场景鲜活如昨:妘熊背靠背而立时,铠甲鳞纹间竟藏着极小的火焰暗纹,那是用他重剑淬火时的火星拓印的。
风昊的笔端滴着金粉,细看竟是用姜月眉间红痣的朱砂勾的边;而自己的帕角飘着木樨花香,针脚里缝着晒干的花瓣,轻轻一嗅便能想起春祭那日,姜月转身时月神袍带起的香风。
“无名的药膳,比神宫御膳房的还讲究。”姜月搁下《北疆屯田策》,指尖划过他新染金的绣针,针尖凝着极小的剑穗纹,是妘熊用铠甲残片磨了整夜的成果,“这针能绣出会发热的火焰,却熬不出苦药?”她望着药膳表面浮着的玉兰花瓣,忽然想起春祭时妘熊捡的剑穗,正是用这种花瓣编的。
姬无名慌忙吹了吹汤勺,耳尖被炉火烘得通红:“加了三朵新开的玉兰花,风昊说能败火。”他忽然从绣绷底下抽出张素笺,上面是风昊替他写的药膳方,末尾画着小剧场:妘熊举着鹿肉脯要往锅里丢,被他举着绣绷追得满殿跑,“神卫大人总说‘药补不如肉补’,可暑天吃鹿肉要上火的……”
更鼓响过二更,暑气稍褪。姬无名抱着新绣的剪影图钻进暖阁,月光透过竹帘,将绣绷上的场景映得发亮:妘熊歪靠祭坛,铠甲缝隙里露出半截风昊画的小太阳,那是用金粉画在他护心镜上的,说是“替大祭司晒暖铠甲”;自己坐在姜月身边,帕子上的“姜”字被汗水洇开,却恰好遮住她指尖的金粉,像朵会移动的小花开在素缎上。
三日后的未时,观星台的竹帘被暑气蒸得蔫哒哒的。姜月盯着《北疆屯田策》上晕开的墨团,太阳穴突突直跳,忽然听见竹帘“哗啦”一声,姬无名端着食盒踉跄闯入,绣着三色莲蓬的盒盖边缘还沾着水痕:“冰镇酸梅汤,加了风昊偷藏的薄荷脑!”他说话时,食盒里的冰块“咔嚓”裂开,溅出的水珠打湿了袖口的月神纹。
“慢些跑。”姜月接过青花瓷碗,碗沿插着的荷叶还带着月神泉的水汽,显然是妘熊潜水捞的。酸梅汤酸甜中带着薄荷的清凉,冰块撞击碗壁的声响里,她忽然看见食盒底层压着片鹿肉脯,被切成了小月亮形状,显然是姬无名偷偷留的,“神卫大人的心意,我收下了。”
铠甲撞竹帘的声响紧跟着传来,妘熊抱着半人高的青铜冰鉴跨进门,护腕上的水珠滴在青砖上,竟凝成小小的剑穗形状:“卑职怕小王爷的食盒挡不住暑气……”他小心翼翼放下冰鉴,里面整齐码着十二方丝帕,每方帕角都绣着极小的剑穗,针脚密得连暑气都钻不进去,“膳房说,用井水泡三个时辰,擦脸最凉快。”
风昊摇着新制的竹骨扇晃进来,扇面上的流萤竟会随着他的步伐明灭,那是用磷粉混着月神泉的荧光藻画的,每只流萤翅膀上还绣着姬无名的针脚:“神卫大人这冰鉴,怕是把演武场的冰窖搬空了?”他忽然凑近姜月,用扇柄轻点她额角,“朱砂都花成小狐狸了,我替你补补?”说着掏出狼毫,笔尖却蘸了薄荷水,在她眉间画了朵会发凉的小雪花。
观星台的日晷指针悄悄移动,暑气在冰鉴的凉意与酸梅汤的清甜中渐渐退去。姬无名跪坐在地,替姜月揉着发僵的手腕,指尖划过她掌心的薄茧,那是连日批阅屯田策留下的。
妘熊默默调整冰鉴的角度,让凉气正好拂过她写累的肩颈;风昊则摇着扇子,将《屯田策》上的“男子协理”条款念得抑扬顿挫,偶尔穿插几句打油诗,逗得姬无名耳尖发红。
“北疆的汉子们,如今都会绣屯田图了。”姜月摸着姬无名新绣的屯田纹护腕,麦浪间藏着妘熊的剑穗与风昊的笔锋,“他们说,男子握犁的手,也能握绣针,就像你们……”。
她望着三人,妘熊铠甲上的暑气凝成水珠,风昊扇面上的流萤停在姬无名发间,忽然轻笑,“用剑火、笔光、针暖,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酿成了独一无二的情诗。”
暮色漫进观星台时,姬无名的绣绷上多了新图:三人围坐在冰鉴旁,妘熊的重剑化作西瓜刀,风昊的折扇盛着酸梅汤,自己的绣绷兜着冰块,而姜月捧着青瓷碗,眉间红痣被他用银线绣成流萤的光。绣绷角落,风昊用金粉题了句:“暑气有三重,护你有三重,人间至味,是你眼中春。”
铜铃在晚风中轻响,送来月神泉的水汽。姜月望着案头三样“消夏信物”:妘熊的冰鉴剑穗、风昊的流萤折扇、姬无名的薄荷绣针,忽然觉得,这异世的酷暑严寒,早已在三人的守护里化作绕指柔。
姜月望着案头三样“解暑宝具”:妘熊用重剑削的玉竹凉席、风昊手绘的《消暑图》、姬无名绣到子夜的驱蚊帕,忽然轻笑:“北疆的屯田使说,男子下田有违‘男修女织’,你们说,该让他们看看神宫的‘三重解暑阵’吗?”
风昊的折扇“啪”地敲在凉席上,惊飞两只停在砚台边的苍蝇:“正该让他们瞧瞧!神卫大人的剑能劈冰川,小王爷的绣能引泉眼,我的笔……”他忽然在竹简空白处画了个戴斗笠的男子,腰间别着姬无名绣的护腕,“能把‘男修女织’改成‘男女同辉’。”
妘熊忽然单膝跪地,手中托着个漆木匣:“卑职查过,北疆的屯田军缺防水斗笠。”匣中整齐码着十二顶斗笠,竹篾间缠着姬无名的绣线,每顶斗笠内侧都刻着极小的“护”字,“无名说,绣线浸过桐油,比牛皮还结实。”
姬无名忽然从食盒底层摸出个锦囊,里面装着晒干的荷花、妘熊铠甲上的鳞纹片、还有风昊的狼毫笔灰:“这是‘三重消暑符’……”他耳尖发红,声音轻得像蝉鸣,“母妃说,集三人所长,能退千里暑气。”
申时末的雷阵雨来得猝不及防,观星台的雕花木窗被狂风撞得哐当作响。妘熊立刻起身,铠甲鳞纹在电光中泛着冷光,用重剑将青铜冰鉴抵住窗框。
风昊展开折扇,狼毫笔在窗纸上画满避雷符,每道符都化作蓝色流萤,顺着雨丝爬向檐角;姬无名则跪坐在姜月脚边,用驱蚊帕替她挡住溅来的雨点,帕角的荷花纹在雨幕中微微发亮。
“神卫大人,东边的窗棂在渗水!”风昊的声音混着雷声,他忽然看见妘熊的铠甲缝里漏出雨水,袖口的护腕却还牢牢护着姜月的竹简,“把你的护腕给我,我画道水幕符!”
妘熊耳尖骤红,慌忙解下护腕,里面的中衣早已湿透,却仍用身体挡住漏雨的墙角:“卑职的铠甲能挡箭,自然能挡雨……”他忽然瞥见姬无名的绣绷被雨水打湿,立刻抽出剑穗,用桐油绣线替少年绑紧绷架。
雷雨中,三人的身影在观星台交叠成盾:妘熊的剑穗扫过每道漏雨的缝隙,风昊的符纸在窗棂上织成水幕,姬无名的帕子擦干姜月案头的每滴雨水。
当第一声惊雷在头顶炸响时,姜月忽然发现,自己腕间的月神铃不知何时多了串新流苏,妘熊的剑穗穗尖、风昊的狼毫笔锋、姬无名的帕子边角,被三色丝线缠成了朵永不凋零的夏莲。
“雨停了。”姬无名望着窗外被洗得发亮的星空,忽然从食盒里取出温着的姜汤,“加了妘熊猎的野蜂蜜,还有风昊晒的陈皮。”他指尖划过姜月被雨水打湿的袖口,发现那里不知何时多了道风昊画的小暑符,“风昊说,姜汤配符纸,比任何解暑药都灵。”
风昊忽然瘫倒在凉席上,折扇敲着妘熊的铠甲:“神卫大人,你铠甲上的水都能养鱼了,还硬撑?”却在妘熊耳尖发红时,往他护腕里塞了张新画的驱寒符,“逗你的,小王爷的姜汤里加了三重护心丹,你的剑穗露、我的墨香、他的药草气。”
更鼓响过初更,观星台的暑气被雨水冲刷殆尽。妘熊坐在门槛上擦拭铠甲,剑穗上的夏莲纹在月光下泛着微光;风昊趴在案头补画《屯田策》,竹简空白处多了幅小画:姜月倚在妘熊的铠甲上打盹,姬无名跪着替她揉脚,而他自己则举着折扇当屏风,挡住最后的暑气。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姬无名忽然指着祭坛方向,初升的太阳正照在三色风铃上:“你们看,风铃的影子投在地上,像极了我们三人的剪影”。
他从袖中展开新绣的帕子,上面绣着晨光中的祭坛:妘熊的剑插在中央,风昊的笔指向太阳,自己的帕子护着月神铃,“母妃说,男子的绣品见不得光,可我们的绣纹,却让太阳都亮了三分。”
暮色漫进神宫时,三星殿的灯烛次第亮起。妘熊在兵器架前打磨新制的玉兰花形剑穗,铠甲缝里还夹着巫祝留下的骨粉;风昊趴在案头修订《破邪典》,袖口的颜料渍被他画成了可爱的驱邪符。
姬无名蹲在暖炉前搅动药膳锅,雪松木香混着当归的甜苦在暖阁里漫开。绣绷上的春祭图已近完工,三色丝线在缎面织就的场景鲜活如昨:妘熊背靠背而立时,铠甲鳞纹间竟藏着极小的火焰暗纹,那是用他重剑淬火时的火星拓印的。
风昊的笔端滴着金粉,细看竟是用姜月眉间红痣的朱砂勾的边;而自己的帕角飘着木樨花香,针脚里缝着晒干的花瓣,轻轻一嗅便能想起春祭那日,姜月转身时月神袍带起的香风。
“无名的药膳,比神宫御膳房的还讲究。”姜月搁下《北疆屯田策》,指尖划过他新染金的绣针,针尖凝着极小的剑穗纹,是妘熊用铠甲残片磨了整夜的成果,“这针能绣出会发热的火焰,却熬不出苦药?”她望着药膳表面浮着的玉兰花瓣,忽然想起春祭时妘熊捡的剑穗,正是用这种花瓣编的。
姬无名慌忙吹了吹汤勺,耳尖被炉火烘得通红:“加了三朵新开的玉兰花,风昊说能败火。”他忽然从绣绷底下抽出张素笺,上面是风昊替他写的药膳方,末尾画着小剧场:妘熊举着鹿肉脯要往锅里丢,被他举着绣绷追得满殿跑,“神卫大人总说‘药补不如肉补’,可暑天吃鹿肉要上火的……”
更鼓响过二更,暑气稍褪。姬无名抱着新绣的剪影图钻进暖阁,月光透过竹帘,将绣绷上的场景映得发亮:妘熊歪靠祭坛,铠甲缝隙里露出半截风昊画的小太阳,那是用金粉画在他护心镜上的,说是“替大祭司晒暖铠甲”;自己坐在姜月身边,帕子上的“姜”字被汗水洇开,却恰好遮住她指尖的金粉,像朵会移动的小花开在素缎上。
三日后的未时,观星台的竹帘被暑气蒸得蔫哒哒的。姜月盯着《北疆屯田策》上晕开的墨团,太阳穴突突直跳,忽然听见竹帘“哗啦”一声,姬无名端着食盒踉跄闯入,绣着三色莲蓬的盒盖边缘还沾着水痕:“冰镇酸梅汤,加了风昊偷藏的薄荷脑!”他说话时,食盒里的冰块“咔嚓”裂开,溅出的水珠打湿了袖口的月神纹。
“慢些跑。”姜月接过青花瓷碗,碗沿插着的荷叶还带着月神泉的水汽,显然是妘熊潜水捞的。酸梅汤酸甜中带着薄荷的清凉,冰块撞击碗壁的声响里,她忽然看见食盒底层压着片鹿肉脯,被切成了小月亮形状,显然是姬无名偷偷留的,“神卫大人的心意,我收下了。”
铠甲撞竹帘的声响紧跟着传来,妘熊抱着半人高的青铜冰鉴跨进门,护腕上的水珠滴在青砖上,竟凝成小小的剑穗形状:“卑职怕小王爷的食盒挡不住暑气……”他小心翼翼放下冰鉴,里面整齐码着十二方丝帕,每方帕角都绣着极小的剑穗,针脚密得连暑气都钻不进去,“膳房说,用井水泡三个时辰,擦脸最凉快。”
风昊摇着新制的竹骨扇晃进来,扇面上的流萤竟会随着他的步伐明灭,那是用磷粉混着月神泉的荧光藻画的,每只流萤翅膀上还绣着姬无名的针脚:“神卫大人这冰鉴,怕是把演武场的冰窖搬空了?”他忽然凑近姜月,用扇柄轻点她额角,“朱砂都花成小狐狸了,我替你补补?”说着掏出狼毫,笔尖却蘸了薄荷水,在她眉间画了朵会发凉的小雪花。
观星台的日晷指针悄悄移动,暑气在冰鉴的凉意与酸梅汤的清甜中渐渐退去。姬无名跪坐在地,替姜月揉着发僵的手腕,指尖划过她掌心的薄茧,那是连日批阅屯田策留下的。
妘熊默默调整冰鉴的角度,让凉气正好拂过她写累的肩颈;风昊则摇着扇子,将《屯田策》上的“男子协理”条款念得抑扬顿挫,偶尔穿插几句打油诗,逗得姬无名耳尖发红。
“北疆的汉子们,如今都会绣屯田图了。”姜月摸着姬无名新绣的屯田纹护腕,麦浪间藏着妘熊的剑穗与风昊的笔锋,“他们说,男子握犁的手,也能握绣针,就像你们……”。
她望着三人,妘熊铠甲上的暑气凝成水珠,风昊扇面上的流萤停在姬无名发间,忽然轻笑,“用剑火、笔光、针暖,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酿成了独一无二的情诗。”
暮色漫进观星台时,姬无名的绣绷上多了新图:三人围坐在冰鉴旁,妘熊的重剑化作西瓜刀,风昊的折扇盛着酸梅汤,自己的绣绷兜着冰块,而姜月捧着青瓷碗,眉间红痣被他用银线绣成流萤的光。绣绷角落,风昊用金粉题了句:“暑气有三重,护你有三重,人间至味,是你眼中春。”
铜铃在晚风中轻响,送来月神泉的水汽。姜月望着案头三样“消夏信物”:妘熊的冰鉴剑穗、风昊的流萤折扇、姬无名的薄荷绣针,忽然觉得,这异世的酷暑严寒,早已在三人的守护里化作绕指柔。
姜月望着案头三样“解暑宝具”:妘熊用重剑削的玉竹凉席、风昊手绘的《消暑图》、姬无名绣到子夜的驱蚊帕,忽然轻笑:“北疆的屯田使说,男子下田有违‘男修女织’,你们说,该让他们看看神宫的‘三重解暑阵’吗?”
风昊的折扇“啪”地敲在凉席上,惊飞两只停在砚台边的苍蝇:“正该让他们瞧瞧!神卫大人的剑能劈冰川,小王爷的绣能引泉眼,我的笔……”他忽然在竹简空白处画了个戴斗笠的男子,腰间别着姬无名绣的护腕,“能把‘男修女织’改成‘男女同辉’。”
妘熊忽然单膝跪地,手中托着个漆木匣:“卑职查过,北疆的屯田军缺防水斗笠。”匣中整齐码着十二顶斗笠,竹篾间缠着姬无名的绣线,每顶斗笠内侧都刻着极小的“护”字,“无名说,绣线浸过桐油,比牛皮还结实。”
姬无名忽然从食盒底层摸出个锦囊,里面装着晒干的荷花、妘熊铠甲上的鳞纹片、还有风昊的狼毫笔灰:“这是‘三重消暑符’……”他耳尖发红,声音轻得像蝉鸣,“母妃说,集三人所长,能退千里暑气。”
申时末的雷阵雨来得猝不及防,观星台的雕花木窗被狂风撞得哐当作响。妘熊立刻起身,铠甲鳞纹在电光中泛着冷光,用重剑将青铜冰鉴抵住窗框。
风昊展开折扇,狼毫笔在窗纸上画满避雷符,每道符都化作蓝色流萤,顺着雨丝爬向檐角;姬无名则跪坐在姜月脚边,用驱蚊帕替她挡住溅来的雨点,帕角的荷花纹在雨幕中微微发亮。
“神卫大人,东边的窗棂在渗水!”风昊的声音混着雷声,他忽然看见妘熊的铠甲缝里漏出雨水,袖口的护腕却还牢牢护着姜月的竹简,“把你的护腕给我,我画道水幕符!”
妘熊耳尖骤红,慌忙解下护腕,里面的中衣早已湿透,却仍用身体挡住漏雨的墙角:“卑职的铠甲能挡箭,自然能挡雨……”他忽然瞥见姬无名的绣绷被雨水打湿,立刻抽出剑穗,用桐油绣线替少年绑紧绷架。
雷雨中,三人的身影在观星台交叠成盾:妘熊的剑穗扫过每道漏雨的缝隙,风昊的符纸在窗棂上织成水幕,姬无名的帕子擦干姜月案头的每滴雨水。
当第一声惊雷在头顶炸响时,姜月忽然发现,自己腕间的月神铃不知何时多了串新流苏,妘熊的剑穗穗尖、风昊的狼毫笔锋、姬无名的帕子边角,被三色丝线缠成了朵永不凋零的夏莲。
“雨停了。”姬无名望着窗外被洗得发亮的星空,忽然从食盒里取出温着的姜汤,“加了妘熊猎的野蜂蜜,还有风昊晒的陈皮。”他指尖划过姜月被雨水打湿的袖口,发现那里不知何时多了道风昊画的小暑符,“风昊说,姜汤配符纸,比任何解暑药都灵。”
风昊忽然瘫倒在凉席上,折扇敲着妘熊的铠甲:“神卫大人,你铠甲上的水都能养鱼了,还硬撑?”却在妘熊耳尖发红时,往他护腕里塞了张新画的驱寒符,“逗你的,小王爷的姜汤里加了三重护心丹,你的剑穗露、我的墨香、他的药草气。”
更鼓响过初更,观星台的暑气被雨水冲刷殆尽。妘熊坐在门槛上擦拭铠甲,剑穗上的夏莲纹在月光下泛着微光;风昊趴在案头补画《屯田策》,竹简空白处多了幅小画:姜月倚在妘熊的铠甲上打盹,姬无名跪着替她揉脚,而他自己则举着折扇当屏风,挡住最后的暑气。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