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境界
对于这个世界的修行境界,是徐明早就想要了解的事情。
只是从来没有听到其他人讨论,因此未曾寻到询问的契机。
没有想到,当初郝开全的那番话,竟然就透露了修行境界!
徐明立即躬身求问:“住持,这首诗该如何解释?”
“天下修行,加上妖物的修炼,一共有六种修行途径,”永礼道。
徐明点头,接过话:“我知道,儒、佛、道、武、魔、妖。”
“没错,”永礼肯定道,“但每种修行途径的原理和动机,均不一致,关口和瓶颈期对应的实力强弱,也不可一概而论,故而,每种修行途径,都有独立的境界划分。”
“请住持详细赐教。”
“我不是不愿意,只是对于其他途径的境界划分,我知道的未必准确,但六种途径虽然各有差异,却依然存在共通点。”
“这是在说,有一样的地方?”
“没错,每种途径,都有九个关口,”永礼颔首,“同样,也都有九种境界。”
“原来如此,以九个关口为节点,进行划分,这才得出九种境界。”
“就是这样。”
“可是,为何偏偏是九种?”徐明不解道。
永礼闻言摇头:“对此,我亦不知,我一生游历,也曾请教过许多人,但未得一位师者,可以给我准确的解答,要么信口胡诌,要么偏野谣传。”
面对永礼也不知道的事情,徐明陷入了沉思。
他总感觉“九”这个数字过于巧合,其中可能隐藏了什么更加深刻的秘密。
也许这件事,也要放在心上才行。
徐明暂时放下,回神徐明:“那么住持,就请赐教您知道的部分吧?”
“嗯……简而言之,佛门修行的境界划分,就藏在这首诗中。”
“是从其中,提取出九个词语的意思吗?”
“正是,”永礼点头,“境界从低到高,分别是,
“静心,舍身,合蕴,寂灭,小乘,乐隐,脱轮,超道,大乘。”
永礼口中的境界,果真在诗中均有体现。
但名字仅仅只是名字,与数字、符号之类的没有区别。
因此徐明马上就得出了下一个疑问:“这些境界,代表了什么?”
“拿静心来举例,世俗之中,满是诱惑,要想成为佛门修士,首先需要做到的,便是能够抛却杂念的静心。”
“只要能够抛却杂念,就能成为佛门修士?”
“当然还需要佛门的经书、功法作为辅佐,但静心是前提,也是瓶颈。”
徐明点头,不禁反思自己。
从表象来看,自己绝对属于佛门的修士,但是,他绝对不会认为自己能够时时抛去杂念。
如果静心是第一个境界所需达成的状态的话,徐明显然是不合格的。
故而又问道:“住持,你现在能够保持静心吗?”
“保持?很遗憾,我也做不到,”永礼道,“要想彻底舍弃欲望和诱惑,需要抵达一种无我的状态,在打坐参禅念经中,能有须臾时光进入其中,但要保持,对我来说依旧是个巨大的挑战。”
“也就是说,只需要暂时进入静心,便能抵达这种境界?”
“若要严格上讨论的话,自然没有这么简单,大概就是,能够在一定的辅助下,按照自己的意愿进入到那种状态中,便能成为修士了。”
“原来如此,”徐明点头。
“如果我的情报无误的话,魔修的第一个境界叫做‘动心’,正好与佛修相反,都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也许并非随口之言吧。”
“‘动心’的境界,难道是对诸世一切,都抱有欲望?”
“这老衲就不得而知了,魔修是邪门,人人得而诛之,流传的情报并不多啊。”
徐明点头,便接着之前的话题:“那佛门的第二个境界,是什么意思?”
“舍身,自然就是舍弃身体,但对这个境界内在的参悟,才是本真,”永礼道,“沙门论身,有地、水、火、风四大要素,乃是无常、不净的本源。
“求性空,舍肉身,济万民,度人间,方是这一境界的追求,达到舍身而不失身的水准,这与苦行有几分类似,是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徐明佛礼欠缺,自然有些难以领悟,便只能深问:“请住持为弟子说明白些。”
“简而言之,要达到这种境界,心性上必须要做到舍己,方能做到降低对肉身的依赖,因此,达到舍身之后,佛门弟子的自愈能力,将大幅提升。
“我所修为律宗,我宗理念与舍身这一境界的追求颇为相似,达到舍身后,我修行不到十年,我便已经抵达境界的尽头,准备冲关合蕴。”
“那是什么境界?”
“蕴,自然指五蕴,五蕴皆空,又是佛门的一个至高追求,只是这个‘合’字,我未能参悟得透,因此三次冲关,均以失败告终。”
徐明颔首:“那寂灭呢?”
“合蕴都没有悟透,又岂可窥往更高的境界?只不过,寂灭这个阶段,比较特殊,我倒是听到过传闻。”
“洗耳恭听!”
“道门修行,可得阳寿长生,而佛门却求不得高寿命,活到一百岁,就算是顶级长寿,然而,佛门却有独特的东西,叫做因果。”
“因果?”
“所谓因果报应,累世往随,只要修到寂灭,便可通过圆寂仪式种下因缘,待转世投胎,只要能够拾起前世之因,便可结出当世福果,接续前世修行。
“王朝第一的法师,长海师尊,听说就是个七世修行的高僧,通过一次次圆寂,方得抵达乐隐之境。”
这个情报对徐明意义非凡,寿命的问题,徐明早就考虑过,也是徐明最担心的。
虽然永礼的话让徐明长寿的想法落空,但却开辟了一条候补道路。
只要找到一条确保能够拾起前世之因的方法,徐明说不定能跨过时间这条大河。
当然,前提是,要修为境界达到寂灭才行。
因此确认自身现在的具体境界,并尽快提升修为,依旧现阶段的目标。
“住持,那其他的境界呢?”
“这我就不知道了,”永礼道,“其他的修行门路的境界,我连境界名称都没有听得太全。”
“你刚才不是说,就算是同一等级的境界,因为修行途径的不同,实力也存在天壤之别吗?”
“没错,拿第一阶段的境界来说,最强的,无疑是妖修。”
“那个境界叫什么?”
“不清楚,但是斩妖司的人应该知道,他们可是妖物专家啊。”
“其他的呢?”
“魔修的叫做动心,不过魔修的修士以正常的途径难以接触,至少对方很少直接宣扬自己是魔修,所以动心境界的修士,在其他同等级境界的修士中,实力处在何种位置,是个谜团,
“道修的叫练气,武修的叫隐元,儒修的叫修身。
“自然儒修最弱,听说直到第五个大境界前,儒修的身体和正面战斗能力与常人无异。
“剩下的三个境界,隐元期的修士整体上还是要强上一些,练气期和静心期,却难以分出高低,只能说各有千秋吧。”
徐明将这些牢牢记在心中,下次交手前,就可依靠这些情报,根据对方的修为境界,来决定是战是逃。
“住持,要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所处的境界?”
“要想准确判断,是很难的,但在一步步修行的过程中,通过感知自己的成长,便能大概摸准自己的修为境界。”
永礼的方法对徐明显然不适用,他的提升并非靠日积月累而达成的,而是借助系统的辅助。
因此,他需要更为直观的方式。
“难道没有其他更为方便的方法吗?”
“也不是没有,比如一些功法就能实现,”永礼道,“或者利用法宝、法器等修行道具,来辅助查看。我听说每一所斩妖司中,都有一件精准判断修为的宝物,你有机会可以去打听打听。”
“可我没有在城中见过斩妖司。”
“南方相对和平,斩妖司的数量自然也不多,殷州地界,就只有殷州城中有一所,就在丰凌郡东边五十里的地方。”
对此徐明肯定是了解,因为他最初的目标就是殷州城。
徐明已经多次听到关于斩妖司的事情了,这个组织之中,也许有值得徐明深挖的情报。
通过与永礼的这番交谈,徐明可谓收获颇丰,收获了大量情报。
本来还担心永礼会因为徐明私闯房间而发难,但没有想到,永礼竟然没有一旦嗔怒,意外祥和。
这就是真正修佛之人吗,也许,徐明对永礼的警惕,要降下一些呢?
不管如何,徐明来拜访永礼的最初目的,还没有实现。
他必须对永礼说:“住持,我有一事请求。”
“哦,对了,我只顾自己说个没完,完全没有顾及你是来找我有事了,抱歉。”
“住持言重了,这些本就是我想听的,我感激还来不及呢,”徐明躬身道。
“那么图明,你不惜私闯我的房间,也要来找我,我猜,你的事情与我们之间的交易有关吧。”
“如住持所料,”徐明肯首,“事实上,对于失窃案,我已经进行了一些调查,不过,线索实在匮乏。”
“那是自然,否则,犯不着我们三个长老,陪着你一个后生玩。”
“因此,我想要请求各位长老,辅助我收集更多的线索。”
“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是我们的交易条件之一,说说看,你要我们帮你什么?”
“我想去调查失窃地点。”
“调查那里?”
“嗯,不行吗?”
“不,不是不行,而是没有意义,事件发生距此都过去一个多月了,就算原本可能留下的什么难以察觉的线索,估计也难以再找到。”
“案发地点重新整理过了吗?”
“那里不归我负责,是天衍道长在操办,不过,我觉得以他的性格,在找到犯人之前,应该会保留现场。”
“那么,我想调查!”
永礼闻言,眯起眼,一言不发地盯着徐明看了半天。
徐明询问:“住持,怎么了吗?”
听到这番话,永礼才回过神来:“哦,没什么,我只是在想,有时候,还真猜不透你的思考方式。”
“也许我是怪人吧。”
“但这件案子,也许也正是需要怪人,才能有所进展吧,”永礼摇头微笑,
“图明,我答应你,虽然没有根据,我却有种感觉,得知案件内情不足三天的你,却已经比我们这些长老,更接近真相。”
“嗯,那么住持,现在带我去吧。”
“现在?也不必要急于一时吧。”
“我的调查时间已经只剩下了二十九天,一刻也浪费不起。”
永礼犹豫了几秒,终究还是妥协:“好吧,你跟我走。”
随后,永礼立即动身,带着徐明赶往会堂。
徐明在会堂之中等待了片刻,永礼便带来天衍。
“图明小和尚,”天衍看到徐明,亲切地喊道。
“长老,”徐明不敢怠慢,和什躬身。
“我听永礼大师说了,你急着要调查库房,那么,你必然想要了什么吧?”
“嗯,有点好奇一些事情,”徐明点头。
“我果然没有看错人,”天衍道,“那么跟我走吧。”
说着,天衍转头面向永礼:“永礼师傅,贫道带图明去查看,就不耽误你的时间了。”
“听道长的吩咐,那老衲就先告辞了。”
永礼行完礼,便转身朝来路离去。
天衍对徐明到:“走吧,小沙弥。”
说完,天衍便带着徐明,走在院子中的鹅卵石小路上。
一边走,天衍一边问徐明:“你对我们三个长老有多少了解。”
“知道长老们的名字以及门派,其他就不知道了。”
“看来你的确什么都没有打听啊,”天衍说,“我们三个,之所以能鼎足而立,共同协助,靠的可不是尊重,而是井水不犯河水。”
“此话怎讲。”
“你所在的归律寺对外开放,而我这道观,却闭门谢客,你猜这是为什么?”
徐明摇头。
“这是我们的协议,永礼师傅吸纳城中香火和信仰,我嘛,则负责运营通仙会,因此会堂与库房才会设立在我的宅邸。”
“原来如此,”徐明点头。
“对了,上次那家豆腐店的主人,是你的朋友吧?”
“嗯,怎么了吗?”
“倒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想提醒你一句,”
天衍说着,微笑地瞥了徐明一眼,
“要小心钱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