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三个谜题
天衍突然的警告,让徐明不得不谨慎起来。
他必须追问得更加具体:“长老,这是什么意思?”
“我说的是钱大师负责的部分,发负责统筹协调城中商贩,”天衍笑着回答。
徐明闻言眯起眼:“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道长的意思是,钱大师会向各个商铺敲诈保护费?”
“敲诈这个字眼太难听了,”天衍悄悄打量了一下徐明的表情,“要是钱大师听到,可是会大发雷霆的。”
“这么说,道长是认可的?”
“轮不到我认不认可,”天衍道,“你要知道,钱大师可是武家的。”
“那又如何?”
“就拿你我释道两家来说,都是世外修行的出家人,修行之外的事情,我们称为俗事,城中开店售货,我们自然不会多看一眼。”
听到此处,徐明似乎有些明白:“难道,武家在这方面有什么特殊性?”
“中原四大宗门,武家与江湖的关系最为密切,与巧匠、商人、农夫、渔猎等各行各业,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历史悠远的口头协议,也许都可以称呼传统了。虽然在我等看来稍欠正当,但要贸然全盘否定,贫道以为,多少有些自以为是了。”
天衍的话不无道理,徐明一个外门后辈,一个出家人,最没有道理去多管闲事。
不过,如果这件事会影响到苏姑娘,徐明很难保证自己会袖手旁观。
似乎是察觉到徐明的表情不对劲:“小和尚,不管你做什么,记得三思而后行。”
“嗯,”徐明点头,“多谢长老提醒。”
“之所以能够形成四家共存的稳定格局,靠的就是各家之间的相互理解,比如儒家与朝堂最为密切,他们的在百姓眼中的地位远远高于我们这些和尚、道士、武师,实际上,我们也时而需要服从朝堂的统筹安排,如果只因为个人的情绪而改变格局,未必对天下有利。”
对于天衍的大道理,徐明保留意见。
他想要知道更为具体的东西:“敢问道长,您建议那家豆腐店接受钱大师等人的庇护吗?”
“是的,”天衍点头,“而且,要非常配合。”
“什么意思?”
“江湖人都喜欢讲些不知所谓的义气,这些事情未必总是好事,钱大师又是个不善掩饰情绪之人,上次事件中,他对豆腐店的态度必然被手下人得知,因此他的手下可能为了给钱大师出气,而百般刁难。”
“什么样的刁难?”
“这种事情我回来不了,太过具体了,对了,说是找茬你懂吧?”
徐明点头,他曾经就被这样对待过。
当时,就是使用武力将对方赶走。
“钱大师也是江湖中人,”天衍道,“他照样有用不完的义气,因此,一旦爆发冲突,他绝对不会袖手旁观,所以,我才建议你忍让。”
说得轻巧,徐明自己倒是不在意什么面子,为了更长远的目标,暂时忍气吞声,他十分能够接受。
问题是周云帘这个丫头,脾气不单爆,关键还有点实力,就怕她会惹出什么幺蛾子。
看来,最近还得找个机会,去苏姑娘那里,给那疯丫头做点心理建设才行。
徐明朝天衍表示感谢,天衍微笑点头。
这时,徐明看到几个道士排成队列,在宅邸中巡逻。
看见天衍,便朝这边插拳行礼。
天衍朝他们点头,这群人便继续执行他们的任务。
这样的场景,徐明已经在这里遇见几次了。
几乎每走上一段距离,就可以遇见这样的巡逻。
而且巡逻的不是同一批人,且巡逻的路径也不一样。
可见,宅邸中的守备非常森严。
徐明不禁好奇:“长老,请问这里的巡逻,是最近才这样安排的吗?”
“你注意到了啊,”天衍笑着望向徐明,心情似乎没错,“我知道你想问什么,很遗憾,在案件发生前,就是这样的守备。”
“这么说来,盗贼,必然非常厉害,”徐明若有所思道。
“要想在我安排的重重守备中,抵达通仙会的库房,的确不容易,”天衍道,“可以说得上是高手,但是,能做到这些的人,也有不少,图明啊,我觉得你就能做到。”
徐明却不这么认为,不会额外身法的他,潜入的难度实在太大。
但他什么也没有说,他可不想将自己的短板直接告诉能对自己造成威胁的人。
看着徐明没有说话,天衍也没有多说。
他们又走了一段距离,天衍忽然停下:“到了,就是这里。”
徐明看了看眼前的楼房,不禁蹙眉。
这是一栋独立的阁楼,立在一片石子当中,周边没有任何树木花草遮挡。
门口还有站岗的守卫,这样一来,就连要想不被察觉地接近,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些守卫也是道士,与巡逻一样,见到天衍,需要行礼。
天衍点头,挥了挥手,这些人便立即退开到稍远的地方,给天衍和徐明空间。
天衍这才说道:“你正在调查的事情,即使是我的弟子,即使是负责看守此处的人员,也不知道细节,无法言明的案件,自然难以调查,这也是我们三个长老需要你的原因。”
徐明颔首:“原来如此,看来长老们对库房里的东西非常重视啊。”
“那是自然,”天衍道。
“从目前来看,库房周围的看守非常严格,我暂时没有看出漏洞。”
“如果你这么想,那么,你肯定调查不出犯人,”天衍毫不留情地说。
徐明闻言,眉头一紧,立即问到:“长老,此话怎讲?”
“通仙会是修士的组织,盗窃者也必然是修士,天下门派繁多,功法各异,哪可用寻常的眼光看待,抛却一般思维,才是调查出真相的前提!”
徐明闻言,明白言之有理:“晚辈受教了。”
“不过,图明,你说得也没错,我的确尽己所能在防备了,”天衍道,“然而,这些在厉害之人面前不值一提,而我所想要告诉你,对于现场,其实我有三个疑问,却不包括你刚才所言。”
“三个疑问?”
“没错,或者说,三个谜题,”天衍说着,拿出钥匙,将库房的门打开,“请。”
徐明点头,步入屋内。
进入后,徐明立即转头四顾,尽量将房中场景吸收到自己眼睛和记忆当中。
屋内整齐地摆放着柜子、桌子、箱子,上面陈列了各种文书、道具、工具或者装饰品。
要想将这些东西全部准确记下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显然,通仙会平时用到的君子誓,就存放在这里,徐明一眼就扫到了几格柜中的誓言合同。
就在此时,天衍对徐明道:“你现在,已经验证了我的第一个谜题。”
“嗯?什么时候?”
“就在刚才,”天衍道。
徐明一脸疑惑,不明所以。
这副表情容易读懂,天衍也不打算卖关子,便解释道:
“图明啊,你们佛家有法宝,我们道家有法器,你知道武家有什么吗?”
徐明在昨天晚上,刚好通过常甑得知了答案。
“巧塑?”
“嗯,正是,”天衍道,“而你正处在巧塑当中。”
“现在?处在?”徐明闻言,愣了一瞬,但他很快反应过来,“你是说,这所屋子,就是巧塑?”
“对!”天衍答,“这所屋子,乃通仙会的一位顶级巧塑师所造,名曰‘中隐阁’。”
“这中隐阁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自然,否则怎会叫巧塑,”天衍挑眉而道,“武家的巧塑,有别于其他门派的造物之处,便在于他们所利用的原理不同,而这中隐阁,利用的东西,则是气场。”
“气场?”
“你听过杀气吧?那就是一种气场。任何生物,或多或少都会释放出气场,除非修为极其深厚,才能隐藏气场,但要想完全藏匿,至少在我们道家,必须要是仙人级别的修士了。”
听到这样的解释,徐明不禁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之前从常甑口中,听到了关于氛围的描述。
通过操纵氛围,武家的人甚至能够利用世界的“不确定”。
那具名叫“唤客”的铜锣巧塑,便能够操控氛围。
而眼下,所处在的“中隐阁”,又是一种可以利用气场的巧塑。
又是气场,又是氛围,武家的玩意儿,外行人真是难以琢磨。
“这中隐阁,是如何利用气场的呢?”徐明问。
“中隐阁一共有两个功能,第一,只有正门方可进入,”天衍解释道,“第二,一旦有人进入,便可感受其气场,屋子的主人,便能瞬间得知,而此阁的主人,就是我?”
“为什么是你?”
“我有地契,”天衍回答。
“那谜题又是什么?”
天衍闻言,眼睛瞟向屋子大门,目不转睛,语气有些沉重地说:“失窃当晚,库房被盗之前,我接收到任何感应。”
“没有接收到?巧塑失灵了?”
“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天衍望向徐明,“这件巧塑不可能。”
“为何?”
“造此阁者,乃通仙会中名家,一生只修巧塑造物,虽然不善战斗,但其造之巧塑,从来没有失灵的时候!”
“原来如此……”徐明若有所思地点头,“也就是说,盗贼有办法逃避中隐阁的限制?”
“嗯,问题是他如何做到的。”
“隐藏自己气场?”
“中隐阁能够感受到最为微弱的气场,除非那个盗贼抵达了我方才所言的极致境界。”
“这个世界有那种人吗?”
“肯定有,”天衍踱步道,“但我从来没有直接接触过,而我并不认为,这样的人出来南方的一座小城中偷东西,再不济,也不会用‘偷’这种手段。”
“那么对方也利用了什么功法或者宝物呢?”徐明又提出一种假设。
“这倒有可能,不过,这些就要你自己调查了。”
至此,徐明终于明白,为何天衍要说这是个谜题。
无法轻易得出答案,而一旦解开,将大大推进案情进度。
正当徐明据此深思时,天衍伸手转动了一下机关。
一张檀木长桌从地板上平移开来,显露出躺在的地上的门框轮廓。
天衍道:“这,就是第二个谜题。”
“这扇门要如何打开?”徐明问。
“那还用说,开门自然要用钥匙。”
“不用钥匙绝对打不开?”
“锁只是普通的锁,一般的小偷也可以将它打开。”
平常的回答反倒引起了徐明的好奇:“那为何说它是第二道谜题。”
“问题在锁孔上,”天衍指向锁孔的位置说。
锁眼开在一块光滑的椭圆面上,似乎是金属材质,尖锐地反射着光芒。
也像是一面嘻哈镜,可以从上面看到自己被光线扭曲后的形象。
徐明问:“这个锁孔有什么特殊的吗?”
“非常特殊,准确来说,这是一件法器,名叫银鱼石,是一种可能被塑造成其他形状的法器,眼下,则被塑造成了锁孔。”
“功能呢?”
“封存了观术。”
“观?”
“对,如其名,乃是观察类的法术,”天衍解释,“一旦银鱼石被观察,它就会反过来观察观察它的对象。”
“这有什么意义吗?”
“虽然不能防盗,却能收集盗贼的信息,之后只需将观察盗的情报提取出来,便可成为寻找盗贼的线索。”
徐明闻之欣喜:“长老,将将这些情报给我。”
“第二个谜题是,银鱼石没有观察到什么东西。”
徐明面露不解,但还没来得及开口提问,天衍便解释道:
“要开锁,首先需要找到锁孔,用眼睛看,用身体感知,就算远距离用观术来寻找,也必然被银鱼石感知,照理来说,只有有盗贼想要通过这扇门,就必然被观察到。”
“为什么会这样?”
“不知道,也许又是利用了什么在我认知外的功法和宝物吧,”天衍道。
徐明问:“长老,要是我没有猜错的话,这扇门后面,就是原本翡翠瓶所在位置吧?”
“没错,”天衍点头,“也是第三个谜题产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