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九 李显
如老僧入定一般静坐其中,李治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超脱于俗世,开始触及那原本飘渺无序的世界。
这种七星海棠香,简直就如同罂粟一样,氤氲的香气,总能让人陷入无限的遐想当中。而这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实在是让人欲罢不能。
不过李治并非是追求这种感觉,这仅仅是他放松的一种方式,在这香气当中,他可以更安静的入睡,更沉静的思考问题,更冷静的斟酌如今的形势。
“父皇,你在里面吗?”
一个怯怯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李治叹了一声,收回纷乱的思绪,时间过的真快,只是以留神的功夫,竟然已经过了几个小时。天色都已经晚了。
“是显儿吧。进来。”
李治从声音中听出,门外是自己的大儿子,朝廷上的大皇子,皇后娘娘的亲生儿子,李显。
作为皇子中的长者,李显与其他皇子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点让李治也很奇怪,他一直都不明白,他小小的年纪,为什么总会思考那么深奥的问题,而他看向自己的眼神,也总是带着那么一丁点奇怪,就好像要看穿他似的。
很多时候,李治都无法将这种眼神,看成一个只有十岁的孩子。
“父皇,鸿弟没有进宫,留在书院了。”
李治点点头,这个,他当然知道,不过李显这么说,还是让他很高兴,因为这意味着李显在关心自己的弟弟。
一直以来,皇族当中,少有真挚的手足之情,即便是李治,也依旧得不到这种亲情,这是一种宿命的悲哀,而李治非常不喜欢这种宿命,继续的在自己的子女身上继承。所以他总是有意无意的培养这几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但即便如此,依旧收效甚微。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处在权力的漩涡,这权力的中心,虽然是李治,但还有更多的势力,他们都希望能够选择向着自己的皇帝,包括当今的皇后西越。
其实对于子女,李治更多的是放纵,他管教子女一直不严格,也没有太过要求他们什么,只不过因为西越的关系,李显身上的束缚,显然要比别的皇子多的多。李治也没有在意,对他来说,让谁继承自己的大统,这并不是一个问题,他相信,只要肯努力,谁都能有资格做皇帝。只不过如今孩子们都甚小,李治也不太能够了解他们的性格,所以也没有过早的表露出自己的倾向性,前次提出立储之事,李治也是有些欠考虑,不过他内心深处,还是比较李鸿,至于李显,他实在是看不透。
作为父亲,却看不透自己的儿子,李治不禁在内心深处苦笑。
“不过双儿妹妹跟来了,如今已经去紫微宫了。父皇,今天,陪我好吗?”
李显爬进了李治的怀中,李治爱恋的将他抱了起来,这孩子,对他的双儿妹妹好的不得了。这点,让李治最高兴。
其实在李治的子女当中,最幸福的,肯定不是李显,更不是李鸿,而是李双儿,其实,公主的命运,向来都是凄惨无比,一般来说,公主在出嫁之前,都是极为幸福的。因为她没有任何的责任,而且身份地位依旧是高高在上,可以说,作为公主,她的价值,仅仅在于政治婚姻,无论是对有功劳的大臣,或者是国与国之间的联姻,公主的婚姻,少有幸福的。这依旧是宿命。
而在永徽朝,李治却很彻底的这条规矩废掉了,从已开始,李治就已经明确的告诉天下人,别人家的子女,他管不着,但自己的女儿的感情大事,李治却绝对不会干涉。
如果以后,哪位公主,喜欢上的一个平头百姓,李治也绝对不会皱一皱眉头。
这是李治给自己的女儿的承诺,这个承诺的重量,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因为这一辈子,李治也没有做过几个承诺。
而且,还是对自己的女儿。
“父皇,你去看看娘亲好吗,最近母后很是想你。”
李显突然说道。
李治沉吟了片刻,低声问道:“你母后与你说了什么了。”
李显喏喏的看着李治,似乎想从他的脸上,判断出他的心情如何,但毕竟年纪尙轻,无法经历了无数年风雨的李治相提并论。
“母后只说想你。”
李显低下头,似乎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一样,说话的声音也低低的,让李治几乎都听不见了。
“唉,西越他。”
李治顿了一顿,却没有在说,只是苦笑着说:“孩子,你还小,长大了,你会懂的,快点长大吧,父皇需要你。”
李显若有所思,半晌,突然攥起自己的小拳头,掷地有声的说:“父皇,孩儿已经长大了。”
“是啊,你长大了。”
李治宠爱的抱起他,走向内房。
“今天和父皇一起睡吧。和我好好说会儿话。”
“恩。”
李显的声音,显得很疑惑。
——————
一片纷飞的黄叶,绕过了滴血的剑尖,跌落在尘土当中。
杨雁抿着嘴唇,望着手中的长剑,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大开杀戒了,很多时候,她都不想动手,可她总是身不由己。
虽然此次出来的时间不长,但她却已经深刻的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从前的自己,若是见到了贪官污吏,也许会厌烦的走开,因为那时的她,也希望这个大唐灭亡,而如今的她,却根本不能忍受这些人渣,这些社会上的垃圾,所以她总是大开杀戒,用手中的剑,来结束一条条本就不应该存在的生命。
“快看,皇榜。”
一群人唧唧喳喳的争吵着,杨雁略略有些奇怪,怎么回事,朝廷上又出什么事情了吗?
她一点都不担心李治,因为她相信,朝廷上没有李治解决不了的事情,而自己也不能帮他什么,虽然这么多年来,杨雁帮了李治不少忙,但实际上,这些,在杨雁看来,都无足轻重,李治不来做,并非是他做不来,而是给了杨雁一个活动的空间罢了。
没有挤进去看皇榜,杨雁站在周围,仔细的听着所有人的谈话,终于明白了这张皇榜的大意。
“大赦天下,皇上,你要干什么?”
这是一张大赦天下的皇榜,但内容却不仅仅是大赦天下,而且是在如今本已经很轻微的赋税上,又减免了三成,这对于天下的百姓来说,可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可对于杨雁来说,她更多的是一种隐忧。
旁人不清楚,她又怎么能不清楚如今朝廷的状况,朝廷上这些年征战连连,加上赋税很轻,战略储备已经用了将近八成,即便是维持赋税不变,也需要至少五年,才能回复储备,如今朝廷上却这么做。这不仅仅意味着朝廷最近不会有大的战争,更让杨雁担心的是,这仅仅是一种前兆。
历来如果朝廷上要发生什么重大的变故的话,都会出台一些安民政策,以安定民心,这是君主惯用的一种伎俩,而如今李治显然也在玩这么一手,那朝廷上,到底要发生什么大事呢。
无端的猜测了半晌,杨雁依旧是思绪纷乱了无头绪,沉吟了片刻,杨雁决定回去,此次出来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了,但杨雁很清楚,自己应该在李治需要自己的时候,留在他的身边,原本在她的预料中,这场风雨,不会在短时间内来临,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也许朝廷上,出了什么能伤筋动骨的大事,才让李治不得不这么做。
这张皇榜,不仅仅是在告诉天下百姓李治的心意,更是在告诉杨雁,而其中的潜台词,杨雁也明白的很,那就是,你,该回来了。
杨雁很了解李治,若是自己不回去,那下一句话就是,你,不用回来了。
她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人,但她更愿意与自己心爱的人去追求自由,这些日子在外流浪,虽然过的是自己向往的生活,但杨雁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似的,她明白,自己习惯了将李治放在自己思想的中心,而如今,生活中没有了这个重心,她就如同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有时候走路,竟然都不知道应该迈哪一条腿了。
等我吧,我会回来的,与你一起面对该面对的,只希望,你不要忘记我。
杨雁隐隐有一种担忧,这是她从来都没有担心过的,她害怕李治抛弃她,以前的时候,她觉得,李治最爱的人,是自己,无论是西越,还是楚楚,还是其他的贵妃娘娘,都无法与她相媲美,但如今,杨雁却有了危机感,也许他最爱的女人是自己,但爱情,也许并不能占据他生命的主旨。
也就是说,李治有可能放弃她!
这是杨雁所不能忍受的,她就是这样一个女人,敢爱敢恨,当初既然跟了李治,就一辈子跟定了这个男人,她允许李治喜欢别人,却绝对不允许李治不喜欢自己。她就是这么的决绝。也许她很自私,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可以抛弃李治,但她绝对不允许李治放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