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烧烤
“什么怎么样?”姜念漫不经心地答:“你的同窗又不是我的同窗,你干什么问我?”
林淮安:“可我看他对你还挺关注的,杜钧师兄一表人才,你对他没好感吗?”
姜念起身白了林淮安一眼,收拾东西进了厨房。
现在这具身体周岁才十三岁,放现代社会才上初中,不会真有变态恋童癖能对这具身体有兴趣吧?
林淮安的生辰宴结束,姜念没事就在琢磨羊奶的事。
羊奶其实营养价值很高,《本草纲目》中记载“羊乳甘温无毒,可益五脏、补肾虚、益精气、养心肺;治消渴、疗虚劳;利皮肤、润毛发;和小肠、利大肠”。
羊奶在国际营养学界被称为“奶中之王”。
羊奶不易过敏,也更易吸收,可见羊奶是个好东西,那为什么羊奶喝的比牛奶要少呢?
除了产量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因为羊奶中有股羊膻味。
但这膻味也并不是不能去掉,常用的办法有用杏仁除膻,以及使用花茶除膻。
姜念用杏仁煮了一锅几乎没有膻味的羊奶。
解决了膻味问题的羊奶,能做的奶制品简直不要太多。
首先最经典的肯定得是奶茶了。
奶茶其实有两个做法,第一种不加水,直接用热奶泡茶。
这一种十分简单,但最大的问题是泡茶不充分,茶叶不能完全泡开,茶味会淡。
第二种则是用水泡茶,用淡奶代替奶,再将淡奶与泡茶的水充分混合。
淡奶是什么呢?把奶加热,奶开后不停搅拌,让其蒸发掉一半的水分,剩下的就是淡奶了。
这个做法的原理就是把泡茶用的水量先从奶里减出来,泡出来就是不浓不淡的奶茶了。
姜念果断选择了第二种做法,丝滑可口的奶茶上线了。
姜念打了一批容量大概在300ml的杯子,一杯奶茶卖到无糖七文钱,加糖八文钱。
在开卖前,再次祭出试吃大法,每个来姜记用餐的人可以免费品尝一盅奶茶。
于是奶茶就如火如荼地卖了起来。
即使杯子不让带走,依然阻挡不了人们买奶茶的热情,很多富户宁可自己带壶来装走。
奶茶的糖度可以调,姜念本人是喜欢无糖的,但开卖的几天看下来,缺糖的大越朝几乎都要全糖,哪怕全糖比无糖的贵一文钱。
只有小胖子方高轩在买奶茶时被姜念强势劝阻,让他试试无糖的,喝了几次无糖奶茶之后终于发现了无糖的妙处。
“不放糖果然能更好尝出茶叶的香味。”方高轩赞不绝口。
姜念:我是怕你年纪轻轻就三高,你还是少吃点糖吧。
姜念还推出了布丁和双皮奶。
在姜念看来,布丁和双皮奶的做法简直和蒸蛋羹一模一样。
布丁就是把蛋液加糖搅匀,把奶混合进去,上锅蒸,出来就是原味布丁了。
如果想吃甜一点,还可以淋上焦糖酱。
双皮奶比布丁要麻烦一些。
鸡蛋只用蛋白不用蛋黄,蛋白搅匀。
奶中加糖加热,微开后倒进碗里,过一会儿就会看到它结出了一层奶皮,再把奶倒到另一个碗里,把奶皮保留在原来的碗中。
把蛋白液倒进奶里搅匀,再倒回原来留有一层奶皮的碗里,上锅蒸熟,双皮奶就做好了。
吃的时候可以空口直接吃,也可以加果酱、加蜜红豆,红豆双皮奶也非常受欢迎。
除了这几种奶制品,因为水果逐渐下来了,姜念做了好几种果酱,桃子果酱、草莓果酱,还有一大筐葡萄,于是果茶也提上日程。
说到果茶,不得不提到一种姜念尤其偏爱的饮品,那就是某雪的蜜桃四季春。
这种饮品制作起来也非常方便,把四季春茶泡开,放上两大勺桃子果酱,再切一些桃粒放进去,就做好了。葡萄相关的饮品大概要数多肉葡萄了。
葡萄去籽,留下几块葡萄果肉,剩下全部榨汁,葡萄汁加葡萄果肉加泡好的茶汤,就是多肉葡萄了。
草莓酱的做法那就更是多种多样了。
草莓酱蛋糕卷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草莓奶的受欢迎程度也不输给奶茶,但最让人惊喜的还是草莓派。
姜念前一阵一直在鼓捣蛋糕,竟然忘了还有派这么个既不需要打发蛋清又不需要奶油的甜品。
麦麦的派皮是脆的,理论上和煎饼里夹的薄脆做法应该很像,
于是姜念尝试用淀粉、油和盐来和面,做出了一个大面团,再切成小剂子,擀成长方形的片,往中间加入草莓酱,再对折叠起来,四周封好,下进油锅里炸到金黄出锅。
果然做出了一口酥脆掉渣的草莓派。
草莓派的大受欢迎是可以预见的,因为它不仅是个甜食,还是油炸食品,双重美味双倍快感,虽然也是双倍的长肉。
自从姜念陆续推出这些小食,本来每天人不多的未时申时也渐渐开始来人了。
姜记之前的受众人群大多是家境中等的人群,手头略有闲余但也算不得富裕的家庭。
但这些奶制品与小食推广开来后,吸引来了很多豪绅富户,三五不时就有丫鬟小厮拎着食盒来买。
姜记的日盈利也逐渐稳定在了三两到四两之间。
这些变化都在姜念的预料之中,还有一个变化就在姜念意料之外了。
那就是从那之后杜钧成了姜记的常客。
杜钧和其他县学学生不一样,其他学生怕误了上课的时间,在姜记停留时间很短。
但杜钧好像并没有这种担忧,好几次姜念看到明明已经是上课点了他还在店里坐着吃甜品喝果茶。
这么持续了几天,姜念终于忍不住问:“杜公子,你不去上课吗?”
杜钧苦涩笑了一下:“有些事情想不清楚,我学不进去。”
姜念八卦的心情上来了:“能给我讲讲吗?”
杜钧:“我不知道还要不要读书了。”
杜钧今年二十一岁,他很早考上举人,然后进士落第了。
后年应该是他第二次考进士,但他心里知道,其实自己这次也不可能考上。
他和方高轩的际遇很像,都是年少时就中了举,但进士落榜。
但方高轩心思单纯心无杂物,他却知道自己其实并不喜欢读书,也不想做官。
杜钧家中是做生意的,他听父亲到处跑商的经历十分羡慕,他知道自己更喜欢跑商,他更想跟着商队四处走而不是坐在县学里读着不知多久才能结束的书。
周围人都告诉他,商人是社会最底层,多少人想读书都读不了,你从读书人变商人就是倒退,就是糟蹋自己的前途。
他这一年一直在犹豫这件事。
姜念听完杜钧的烦恼,眼睛都瞪大了:“请问你跟着商队出去转转难道朝廷会剥夺你的举人身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