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江南运盐的陷阱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重生民国之盐商千金逆袭记》最新章节!
一夜辗转,天色渐明。赵国祯虽一夜未眠,但眼神却越发坚定。晨雾未散,江面浮着一层薄霜。赵国祯站在码头边,看着船队一艘接一艘地缓缓启航,心中却像压了块石头。
她身侧站着账房老张,正翻着手中的货单,眉头皱得能夹住一只蚊子:“东家,这盐袋的数目和重量对不上,有十几包明显比别的沉。”
赵国祯没说话,只是接过老张递来的清单,又扫了一眼船上已经封好的货舱口。她心中一紧,瞬间思索着这背后的缘由,但面上仍不动声色,她点点头,道:“再抽检三袋。”
几个伙计应声而动,很快扛来三袋盐。赵国祯亲手拆开一袋,伸手抓了一把,指尖触到几粒异样的颗粒。她挑眉,从盐堆里摸出一块硬物——是一小块木片,边缘削得整齐,上面刻着一个模糊的图腾。
“这是什么?”老张凑近看。
“像是……印章。”赵国祯将木片在衣袖上擦了擦,图腾轮廓渐渐清晰,“不是我们用的东西。”
她将木片收进怀中,抬头望向远处那艘领头的大船。船帆上绣着江南巨贾的徽记,迎风招展,仿佛随时会飞走。
“继续装船吧。”她转身吩咐道,“但每艘船都要派人盯着,尤其是货舱口。”
老张点头应下,转身去安排人手。赵国祯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原地,望着那些搬运工人的背影,若有所思。
她知道,这一趟南下,不会太平。
船队行至第三日,江面忽然起了风浪。乌云压顶,水面泛起层层白沫,空气里透着一股潮湿的咸腥味。
赵国祯正在舱内查看货物记录,忽听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她放下手中的笔,掀帘而出。
几名官兵正站在甲板上,手持长矛,神情肃然。领头的是一名身材高大的军官,腰间佩刀闪着寒光。
“奉命检查违禁品,所有人不得阻拦。”军官声音冷硬,不带半点温度。
赵国祯上前一步,拱手笑道:“这位大人辛苦了,我们是曹州‘祯记盐行’,与江南商会合作运盐,手续齐全,不知为何被拦?”
军官目光扫过她,没有回应,而是抬手指了指货舱:“打开。”
赵国祯心中一紧,瞬间思索着这背后的缘由,但面上仍不动声色地点点头,示意身旁伙计照办。
赵国祯神色不变,示意身旁伙计照办。她一边让人搬开几袋盐,一边不动声色地打量军官袖口。果然,一抹熟悉的玉佩轮廓隐约可见——与她在盐税司偏厅见到的那枚如出一辙。
她心头一凛,面上却不显,反而笑着开口:“大人仔细查,我们绝无隐瞒。”
官兵们开始翻找,动作粗鲁,盐袋被踢得四处滚动。赵国祯强装镇定地站在一旁,目光紧紧锁住那名军官,可双手却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心也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官兵们真的翻出什么不利于自己的东西。
“大人既然怀疑,不如让我亲自协助,也好尽快完成检查,免得耽误行程。”她语气轻快,带着几分调侃,“这风浪越来越大,可不适合久留。”
军官看了她一眼,终于开口:“你倒是镇定。”
“做买卖的人,哪天不被查几次?”赵国祯耸肩一笑,“只要问心无愧,怕什么?”
军官没再说话,挥手让手下加快动作。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踢翻了一个盐袋,袋子裂开,里面掉出一个黑色布包。
赵国祯瞳孔微缩,随即快步上前:“哎呀,这是防潮布,用来垫底的,防止雨水渗进来。”
她弯腰捡起布包,随手展开一角:“您瞧,里面全是干草和油纸,没什么特别的。”
士兵狐疑地看着她,似乎不太信服。
“风浪来了。”赵国祯突然抬头,指着远处翻涌的江水,“要是再拖下去,恐怕连人都要站不稳了。”
赵国祯只觉心跳陡然加快,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这绝非偶然,背后必定有人精心策划。
她话音刚落,一阵大风吹过,船身猛地晃了一下,几名官兵脚下一个趔趄。
军官皱眉看了看天色,最终挥了挥手:“行了,让他们走。”
赵国祯暗自松了口气,但心中的警惕却丝毫未减,她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平静,更大的危机或许还在后面。
赵国祯松了口气,脸上笑意更深:“多谢大人通情达理。”
官兵们陆续下船,临走前,军官回头看她一眼,目光意味深长。
等船队重新启航,赵国祯才低头看向手中那个黑色布包。她轻轻拉开缝线,露出一角印痕——赫然是“盐税司”三个字。
她的心跳漏了一拍。
这不是普通的陷阱,而是有人早就在等着她踩进去。
夜幕降临,船队停泊在一处避风的小港。赵国祯坐在舱内,面前摊开几张纸,正是白天抽查出的货物清单和那块木片。
她将木片放在灯下细看,图腾轮廓越发清晰,确实是江南商会的标志无疑。
“是谁在背后动手?”她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门外传来敲门声。
“进来。”
一名年轻伙计推门而入,低声道:“东家,刚才有两个船员不见了,说是回老家探亲,但没人见过他们登记。”
赵国祯点点头:“记下名字和籍贯,派人盯住他们的家人。”
“是。”
等伙计离开后,赵国祯站起身,走到窗边。江水在月光下泛着银光,远处传来几声蛙鸣,显得格外寂静。
她将那块木片放入怀中,脑海中却浮现出沈明远昨日离开时的样子。
他会不会也被卷了进来?
她不愿相信,但事实摆在眼前,不容她回避。
这一趟南下,不只是生意,更是一场赌局。
而她,必须赢。
赵国祯回到舱内,将那份货物清单重新整理了一遍。她发现,除了那几袋异常的盐,还有三处细节值得注意:
一是那块木片上的图腾,与江南商会的印章极为相似;
二是黑布包角落的“盐税司”字样,显然不是普通商贩会使用的印记;
三是那两名突然离开的船员,其中一人曾在沈家长辈的老盐场做过工。
她将这些线索一一写在纸上,最后在“江南巨贾”四个字下面重重画了一道线。
如果这一切真是对方设下的陷阱,那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是想让她背上走私之罪?还是借机吞并她的盐行?
赵国祯抿了抿唇,眼中闪过一抹锐利。
不管他们想要什么,她都不会让他们如意。
她将纸条折好,藏入袖中,然后走出舱门。
夜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
“今晚谁值班?”她问守在甲板上的伙计。
“是阿牛和二虎。”
“让他们过来一趟。”
“是。”
赵国祯站在船头,望着漆黑的江面,心中已有了打算。
这一局,她不会坐以待毙。
她要先发制人。
一夜辗转,天色渐明。赵国祯虽一夜未眠,但眼神却越发坚定。晨雾未散,江面浮着一层薄霜。赵国祯站在码头边,看着船队一艘接一艘地缓缓启航,心中却像压了块石头。
她身侧站着账房老张,正翻着手中的货单,眉头皱得能夹住一只蚊子:“东家,这盐袋的数目和重量对不上,有十几包明显比别的沉。”
赵国祯没说话,只是接过老张递来的清单,又扫了一眼船上已经封好的货舱口。她心中一紧,瞬间思索着这背后的缘由,但面上仍不动声色,她点点头,道:“再抽检三袋。”
几个伙计应声而动,很快扛来三袋盐。赵国祯亲手拆开一袋,伸手抓了一把,指尖触到几粒异样的颗粒。她挑眉,从盐堆里摸出一块硬物——是一小块木片,边缘削得整齐,上面刻着一个模糊的图腾。
“这是什么?”老张凑近看。
“像是……印章。”赵国祯将木片在衣袖上擦了擦,图腾轮廓渐渐清晰,“不是我们用的东西。”
她将木片收进怀中,抬头望向远处那艘领头的大船。船帆上绣着江南巨贾的徽记,迎风招展,仿佛随时会飞走。
“继续装船吧。”她转身吩咐道,“但每艘船都要派人盯着,尤其是货舱口。”
老张点头应下,转身去安排人手。赵国祯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原地,望着那些搬运工人的背影,若有所思。
她知道,这一趟南下,不会太平。
船队行至第三日,江面忽然起了风浪。乌云压顶,水面泛起层层白沫,空气里透着一股潮湿的咸腥味。
赵国祯正在舱内查看货物记录,忽听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她放下手中的笔,掀帘而出。
几名官兵正站在甲板上,手持长矛,神情肃然。领头的是一名身材高大的军官,腰间佩刀闪着寒光。
“奉命检查违禁品,所有人不得阻拦。”军官声音冷硬,不带半点温度。
赵国祯上前一步,拱手笑道:“这位大人辛苦了,我们是曹州‘祯记盐行’,与江南商会合作运盐,手续齐全,不知为何被拦?”
军官目光扫过她,没有回应,而是抬手指了指货舱:“打开。”
赵国祯心中一紧,瞬间思索着这背后的缘由,但面上仍不动声色地点点头,示意身旁伙计照办。
赵国祯神色不变,示意身旁伙计照办。她一边让人搬开几袋盐,一边不动声色地打量军官袖口。果然,一抹熟悉的玉佩轮廓隐约可见——与她在盐税司偏厅见到的那枚如出一辙。
她心头一凛,面上却不显,反而笑着开口:“大人仔细查,我们绝无隐瞒。”
官兵们开始翻找,动作粗鲁,盐袋被踢得四处滚动。赵国祯强装镇定地站在一旁,目光紧紧锁住那名军官,可双手却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心也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官兵们真的翻出什么不利于自己的东西。
“大人既然怀疑,不如让我亲自协助,也好尽快完成检查,免得耽误行程。”她语气轻快,带着几分调侃,“这风浪越来越大,可不适合久留。”
军官看了她一眼,终于开口:“你倒是镇定。”
“做买卖的人,哪天不被查几次?”赵国祯耸肩一笑,“只要问心无愧,怕什么?”
军官没再说话,挥手让手下加快动作。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踢翻了一个盐袋,袋子裂开,里面掉出一个黑色布包。
赵国祯瞳孔微缩,随即快步上前:“哎呀,这是防潮布,用来垫底的,防止雨水渗进来。”
她弯腰捡起布包,随手展开一角:“您瞧,里面全是干草和油纸,没什么特别的。”
士兵狐疑地看着她,似乎不太信服。
“风浪来了。”赵国祯突然抬头,指着远处翻涌的江水,“要是再拖下去,恐怕连人都要站不稳了。”
赵国祯只觉心跳陡然加快,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这绝非偶然,背后必定有人精心策划。
她话音刚落,一阵大风吹过,船身猛地晃了一下,几名官兵脚下一个趔趄。
军官皱眉看了看天色,最终挥了挥手:“行了,让他们走。”
赵国祯暗自松了口气,但心中的警惕却丝毫未减,她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平静,更大的危机或许还在后面。
赵国祯松了口气,脸上笑意更深:“多谢大人通情达理。”
官兵们陆续下船,临走前,军官回头看她一眼,目光意味深长。
等船队重新启航,赵国祯才低头看向手中那个黑色布包。她轻轻拉开缝线,露出一角印痕——赫然是“盐税司”三个字。
她的心跳漏了一拍。
这不是普通的陷阱,而是有人早就在等着她踩进去。
夜幕降临,船队停泊在一处避风的小港。赵国祯坐在舱内,面前摊开几张纸,正是白天抽查出的货物清单和那块木片。
她将木片放在灯下细看,图腾轮廓越发清晰,确实是江南商会的标志无疑。
“是谁在背后动手?”她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门外传来敲门声。
“进来。”
一名年轻伙计推门而入,低声道:“东家,刚才有两个船员不见了,说是回老家探亲,但没人见过他们登记。”
赵国祯点点头:“记下名字和籍贯,派人盯住他们的家人。”
“是。”
等伙计离开后,赵国祯站起身,走到窗边。江水在月光下泛着银光,远处传来几声蛙鸣,显得格外寂静。
她将那块木片放入怀中,脑海中却浮现出沈明远昨日离开时的样子。
他会不会也被卷了进来?
她不愿相信,但事实摆在眼前,不容她回避。
这一趟南下,不只是生意,更是一场赌局。
而她,必须赢。
赵国祯回到舱内,将那份货物清单重新整理了一遍。她发现,除了那几袋异常的盐,还有三处细节值得注意:
一是那块木片上的图腾,与江南商会的印章极为相似;
二是黑布包角落的“盐税司”字样,显然不是普通商贩会使用的印记;
三是那两名突然离开的船员,其中一人曾在沈家长辈的老盐场做过工。
她将这些线索一一写在纸上,最后在“江南巨贾”四个字下面重重画了一道线。
如果这一切真是对方设下的陷阱,那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是想让她背上走私之罪?还是借机吞并她的盐行?
赵国祯抿了抿唇,眼中闪过一抹锐利。
不管他们想要什么,她都不会让他们如意。
她将纸条折好,藏入袖中,然后走出舱门。
夜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
“今晚谁值班?”她问守在甲板上的伙计。
“是阿牛和二虎。”
“让他们过来一趟。”
“是。”
赵国祯站在船头,望着漆黑的江面,心中已有了打算。
这一局,她不会坐以待毙。
她要先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