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沈家长辈的试探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重生民国之盐商千金逆袭记》最新章节!
赵国祯坐在盐行后院的廊下,手中捏着一枚铜钱,轻轻一抛,又稳稳接住。阳光从屋檐斜斜地洒下来,在她脚边拉出一道细长的影子。远处传来盐工们卸货的吆喝声,那声音粗犷而有力,还夹杂着牛车轱辘碾过石板路的吱呀声。微风拂过,带来淡淡的海盐味道。
赵国祯心里明白,胶东沈家正在低价抛售库存,恐怕是要有所动作了。果不其然,没过几日,沈家那几位长辈便派人传话,说要来“商议盐场用人之事”。
但她的眉头始终没松开。
沈家那几位长辈已经派人传话,说要来“商议盐场用人之事”。这话听着客客气气,可谁不知道,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账本、管理权、还有她这“赵记盐行”的命脉。
“东家,他们到了。”小厮在门口轻声道。
赵国祯将铜钱收进袖中,站起身来,整了整衣襟,脸上露出一抹温婉笑意:“请他们进来吧。”
不多时,三位年岁不小的沈家长辈被引入庭院。一位是沈明远的三叔公,须发皆白,拄着拐杖;另两位是婶娘,一个精瘦,一个圆脸,眼神里透着几分算计。
“赵姑娘,别来无恙啊。”三叔公咳嗽两声,慢悠悠开口,“我们几个老骨头,今日特来与你商议些正事。”
赵国祯亲自搬了椅子请他们坐下,又让丫鬟端上茶点。她双手稳稳地拿起茶壶,缓缓地将茶水倒入杯中,动作轻柔而优雅,一边斟茶,一边笑盈盈道:“叔公您太客气啦,有啥事儿您就直说。”
三叔公摆摆手:“不是吩咐,是商量。你也知道,如今沈家虽不如从前,但也还是有几分薄面的。咱们几个合计了一下,想请你把盐行的账本交出来,由我们几位共同监管,也好为日后沈家重振做准备。”
赵国祯低头看着茶汤微微晃动的波纹,嘴角依旧带着笑:“叔公说得有理。不过……我这账本,都是这些年经营下来的,一时还真不好拿出来。”
“哦?”圆脸婶娘眯起眼,“难不成你是怕我们看了去?”
“婶娘误会了。”赵国祯抬眸一笑,“我只是想着,这些账本里头,有不少是我父亲留下的旧账,还夹杂着一些沈家以前的往来记录。若是要拿出来,倒不如直接归还给沈家,也算物归原主。”
她说着,朝内堂招了招手。一名心腹丫鬟立刻捧着一个木匣走了出来,恭敬地放在桌上。
三叔公打开一看,果然是一摞泛黄的账册,封面上还盖着沈家旧印。
“这些……是我们沈家的东西?”三叔公语气顿时缓和了些。
“正是。”赵国祯点头,“我一直想着,既然如今沈家也打算重整旗鼓,那这些账目自然该归还。只是新账嘛……还得我自己掌着,毕竟现在生意上的事情,许多人都盯着呢。”
圆脸婶娘翻了几页,皱眉道:“怎么内容这么简略?连进项支出都没写清楚。”
“这些是旧账,当时还没用上现在的记账法。”赵国祯解释得合情合理,“若真想看新账,您几位可以亲自监管一部分业务,我也好腾出手来处理其他事务。”
“哦?”三叔公来了兴趣,“你打算让我们管哪块?”
赵国祯笑着指了指桌上的地图:“码头那边的杂货运输,还有每日账务核对,我都安排了专人协助。您几位若有兴致,随时可以过去看看。”
三人交换了个眼神,圆脸婶娘嘴角微扬:“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送走他们之后,赵国祯站在廊下,望着天边最后一缕晚霞,手指轻轻摩挲着袖中的玉佩。
她当然不会真的交出账本。
那些所谓的“旧账”,不过是她早就准备好的副本,里面故意遗漏了许多关键信息,甚至连几处重要交易都被模糊带过。至于她刚才提到的“杂货运输”和“账务核对”,更是埋下了不少引线——就等着他们踩进去。
“小满。”她唤了一声。
贴身丫鬟应声而出。
“从明天开始,你每天去一趟他们住的地方,给他们送些点心。顺便……留意一下他们的动静。”赵国祯心里明白,沈家人不会轻易罢休,让小满去送点心顺便留意动静,或许能提前知晓他们的下一步计划,这样自己也好早做准备。
小满会意地点点头。
夜色渐深,赵国祯回到书房,取出藏在暗格里的真账本,一页页翻过,指尖在某些数字上停留片刻,眼神渐渐沉了下来。
她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沈家人不会就此罢休。
而她,也早就不像从前那样好拿捏了。
?
次日清晨,沈家长辈果真派了人前往码头接管账务。赵国祯早已安排妥当,让专门负责虚假报表的伙计上前接待,并递上一份“日常流水”。
“这是最近几天的进出账,您几位先看看,若有疑问,我随时在旁解答。”
三叔公接过账本,粗略翻了几页,眉头却皱了起来:“这‘南岸盐栈’还在运作?我记得那儿早就荒废了。”
“是最近刚重新启用的。”伙计答得滴水不漏,“因为那边靠海,运输方便。”
圆脸婶娘狐疑地看了眼三叔公:“要不要过去看看?”
“去看看也好。”三叔公点点头,“免得被人蒙在鼓里。”
他们走后,伙计悄悄溜回盐行,将对话一字不落地禀报给了赵国祯。
她听完,嘴角微扬:“让他们去吧,正好借机摸清他们的底牌。”
她转身走到窗前,看着外头忙碌的盐工们,心中已有盘算。
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她不怕他们试探。
只怕他们试探得太浅,还看不出真正的水有多深。
?
傍晚时分,小满匆匆回来,低声禀报:“方才我去送点心,听到他们在屋里议论……提到了‘调价’和‘账’字。”
赵国祯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看来,他们已经开始动手了。”
她轻轻合上账本,目光如炬。
“接下来,就让我看看,你们到底想玩什么花样。”
赵国祯坐在盐行后院的廊下,手中捏着一枚铜钱,轻轻一抛,又稳稳接住。阳光从屋檐斜斜地洒下来,在她脚边拉出一道细长的影子。远处传来盐工们卸货的吆喝声,那声音粗犷而有力,还夹杂着牛车轱辘碾过石板路的吱呀声。微风拂过,带来淡淡的海盐味道。
赵国祯心里明白,胶东沈家正在低价抛售库存,恐怕是要有所动作了。果不其然,没过几日,沈家那几位长辈便派人传话,说要来“商议盐场用人之事”。
但她的眉头始终没松开。
沈家那几位长辈已经派人传话,说要来“商议盐场用人之事”。这话听着客客气气,可谁不知道,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账本、管理权、还有她这“赵记盐行”的命脉。
“东家,他们到了。”小厮在门口轻声道。
赵国祯将铜钱收进袖中,站起身来,整了整衣襟,脸上露出一抹温婉笑意:“请他们进来吧。”
不多时,三位年岁不小的沈家长辈被引入庭院。一位是沈明远的三叔公,须发皆白,拄着拐杖;另两位是婶娘,一个精瘦,一个圆脸,眼神里透着几分算计。
“赵姑娘,别来无恙啊。”三叔公咳嗽两声,慢悠悠开口,“我们几个老骨头,今日特来与你商议些正事。”
赵国祯亲自搬了椅子请他们坐下,又让丫鬟端上茶点。她双手稳稳地拿起茶壶,缓缓地将茶水倒入杯中,动作轻柔而优雅,一边斟茶,一边笑盈盈道:“叔公您太客气啦,有啥事儿您就直说。”
三叔公摆摆手:“不是吩咐,是商量。你也知道,如今沈家虽不如从前,但也还是有几分薄面的。咱们几个合计了一下,想请你把盐行的账本交出来,由我们几位共同监管,也好为日后沈家重振做准备。”
赵国祯低头看着茶汤微微晃动的波纹,嘴角依旧带着笑:“叔公说得有理。不过……我这账本,都是这些年经营下来的,一时还真不好拿出来。”
“哦?”圆脸婶娘眯起眼,“难不成你是怕我们看了去?”
“婶娘误会了。”赵国祯抬眸一笑,“我只是想着,这些账本里头,有不少是我父亲留下的旧账,还夹杂着一些沈家以前的往来记录。若是要拿出来,倒不如直接归还给沈家,也算物归原主。”
她说着,朝内堂招了招手。一名心腹丫鬟立刻捧着一个木匣走了出来,恭敬地放在桌上。
三叔公打开一看,果然是一摞泛黄的账册,封面上还盖着沈家旧印。
“这些……是我们沈家的东西?”三叔公语气顿时缓和了些。
“正是。”赵国祯点头,“我一直想着,既然如今沈家也打算重整旗鼓,那这些账目自然该归还。只是新账嘛……还得我自己掌着,毕竟现在生意上的事情,许多人都盯着呢。”
圆脸婶娘翻了几页,皱眉道:“怎么内容这么简略?连进项支出都没写清楚。”
“这些是旧账,当时还没用上现在的记账法。”赵国祯解释得合情合理,“若真想看新账,您几位可以亲自监管一部分业务,我也好腾出手来处理其他事务。”
“哦?”三叔公来了兴趣,“你打算让我们管哪块?”
赵国祯笑着指了指桌上的地图:“码头那边的杂货运输,还有每日账务核对,我都安排了专人协助。您几位若有兴致,随时可以过去看看。”
三人交换了个眼神,圆脸婶娘嘴角微扬:“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送走他们之后,赵国祯站在廊下,望着天边最后一缕晚霞,手指轻轻摩挲着袖中的玉佩。
她当然不会真的交出账本。
那些所谓的“旧账”,不过是她早就准备好的副本,里面故意遗漏了许多关键信息,甚至连几处重要交易都被模糊带过。至于她刚才提到的“杂货运输”和“账务核对”,更是埋下了不少引线——就等着他们踩进去。
“小满。”她唤了一声。
贴身丫鬟应声而出。
“从明天开始,你每天去一趟他们住的地方,给他们送些点心。顺便……留意一下他们的动静。”赵国祯心里明白,沈家人不会轻易罢休,让小满去送点心顺便留意动静,或许能提前知晓他们的下一步计划,这样自己也好早做准备。
小满会意地点点头。
夜色渐深,赵国祯回到书房,取出藏在暗格里的真账本,一页页翻过,指尖在某些数字上停留片刻,眼神渐渐沉了下来。
她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沈家人不会就此罢休。
而她,也早就不像从前那样好拿捏了。
?
次日清晨,沈家长辈果真派了人前往码头接管账务。赵国祯早已安排妥当,让专门负责虚假报表的伙计上前接待,并递上一份“日常流水”。
“这是最近几天的进出账,您几位先看看,若有疑问,我随时在旁解答。”
三叔公接过账本,粗略翻了几页,眉头却皱了起来:“这‘南岸盐栈’还在运作?我记得那儿早就荒废了。”
“是最近刚重新启用的。”伙计答得滴水不漏,“因为那边靠海,运输方便。”
圆脸婶娘狐疑地看了眼三叔公:“要不要过去看看?”
“去看看也好。”三叔公点点头,“免得被人蒙在鼓里。”
他们走后,伙计悄悄溜回盐行,将对话一字不落地禀报给了赵国祯。
她听完,嘴角微扬:“让他们去吧,正好借机摸清他们的底牌。”
她转身走到窗前,看着外头忙碌的盐工们,心中已有盘算。
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她不怕他们试探。
只怕他们试探得太浅,还看不出真正的水有多深。
?
傍晚时分,小满匆匆回来,低声禀报:“方才我去送点心,听到他们在屋里议论……提到了‘调价’和‘账’字。”
赵国祯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看来,他们已经开始动手了。”
她轻轻合上账本,目光如炬。
“接下来,就让我看看,你们到底想玩什么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