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釜底抽薪!去轧钢厂贴大字报!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四合院:从被顶替后,我厂里通天》最新章节!
天色未亮,晨间的寒气像无形的针,透过薄薄的窗户纸,刺入骨髓。
林卫国睁开眼,屋子里一片死寂。
他没有立刻起身,而是静静地听着。
身旁,是妻子苏云平稳但极浅的呼吸声。隔壁房间,是妹妹林小妹偶尔翻身的细微声响。
这个家,安静得只剩下活着的声音。
也贫穷得只剩下活着了。
他缓缓坐起身,动作轻得像一只猫。他看了一眼床头那件洗得发白、缝了又缝的旧棉袄,目光最终落在了桌子上。
那里,静静地躺着一叠纸。
是墨,是刀,也是他为王振华准备的绞索。
片刻后,当第一缕灰白的光线艰难地挤进屋子,林卫国已经穿戴整齐。他没有点灯,只是借着这微光,将苏云和林小妹叫到了桌前。
“苏云,小妹。”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重量,瞬间驱散了清晨的睡意。
“我有件事,要跟你们商量。”
林卫国神色肃穆,那张曾经总是挂着一丝吊儿郎当的脸上,此刻只剩下冰冷的决绝。
“哥,你说,我们都听你的。”林小妹的眼睛在昏暗中亮得惊人,经过了之前的事情,她对哥哥的信任已经近乎盲从。
苏云没有说话,只是用一双写满担忧的眼睛看着丈夫,双手下意识地绞紧了衣角。
林卫国没有看她们,他的视线穿透了破旧的墙壁,仿佛已经看到了轧钢厂那座威严的大门。
“王振华顶替了我父母的工作名额。”
他一字一顿,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血腥味。
“这笔账,我一定要算。”
他顿了顿,话锋陡然一转,声音里透出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森冷与老练。
“但我不会像个莽夫一样,提着刀去找他拼命。那是蠢货才会干的事,是最低级的报复。”
苏云紧绷的神经稍稍一松,但立刻又被更大的忧虑攫住。
“那你打算怎么办?”她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王振华在厂里……他的根太深了,我们只是鸡蛋,碰不过他那块石头的。”
“石头?”
林卫国终于笑了,那笑容里没有半分暖意,只有彻骨的寒。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他王振华最怕什么?”
他没有等她们回答,而是自问自答,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诛心。
“他怕唾沫星子淹死他。他怕丢了头上的乌纱帽。他怕一辈子积攒的名声,一夜之间变成人人唾弃的垃圾!”
“我就要从他最怕的地方,狠狠地捅进去!”
话音落下的瞬间,他猛地伸手,将桌上那叠纸拍在了桌面上。
啪!
一声轻响,却让苏云和林小妹的心都跟着狠狠一跳。
“我准备去轧钢厂门口。”
“贴大字报!”
“大字报?!”
两个女人同时失声惊呼,脸上血色尽褪。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这三个字的分量,足以压垮任何一个人。它是一把看不见的刀,是能掀起滔天巨浪的舆论武器。一旦张贴出去,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哥,你要写……写他顶替名额的事?”林小妹的声音都变了调,既兴奋又恐惧。
林卫国缓缓摇头,眼神幽深得像一口古井。
“不。”
“关于顶替名额的事,我一个字都不会提。”
他修长的手指捏起那叠纸的一角,轻轻展开。昏暗的光线下,那密密麻麻的黑色字迹,仿佛组成了一张巨大的、充满怨念的网。
苏云和小妹凑了过去,视线触及标题的那一刻,两个人都僵住了。
《请全厂工友评评理——一个烈属子女的血泪控诉》
鲜红的墨水写就的标题,像一道刚刚凝固的伤口,狰狞而刺眼。
内容,更是让她们倒吸一口凉气。
这根本不是一篇战斗檄文,而是一封字字泣血的求救信。
文章没有半句控诉王振华的恶行,而是用最朴实、也最煽情的笔触,描绘了他的父母——两个轧钢厂的老工人,是如何将一辈子都奉献给了工厂。那些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细节,那些为工厂流过的汗、受过的伤,被林卫国写得活灵活现,仿佛就在眼前。
紧接着,笔锋陡然一转,如泣如诉。
写父母意外惨死,写他这个唯一的儿子,如何在巨大的悲痛和迷茫中“行差踏错”,染上了恶习,走上了一条人人唾弃的歪路。他没有为自己辩解,反而主动剖开了自己最不堪的伤疤,进行了一场深刻到近乎自虐的“自我批判”。
而后,文章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他用最卑微的姿态,描写自己如今如何幡然悔悟,如何渴望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却发现,前路已断,后路无门。家中,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妹妹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整个家已经陷入了绝境。
最后,他没有要求,只有恳求。
恳求厂领导,恳求全厂的叔叔阿姨、兄弟姐妹们,看在他为工厂流尽最后一滴血的父母份上,看在他是一个真心悔改的浪子份上,给他一个机会。
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一条养家糊口的活路。
通篇下来,没有一个字提到王振华,却又仿佛每个字都在拷问他。
“卫国,这……”
苏云看完了,她抬起头,看向自己丈夫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一丝……畏惧。
她从未想过,那个曾经只知道斗鸡走狗的林卫国,竟能写出这样一篇杀人不见血的文章。
林卫国将妻子的神情尽收眼底,他平静地收回那叠纸,声音恢复了冷静。
“如果我直接写王振华顶替名额,那就是正面宣战。他有一万种方法可以反咬我一口,说我血口喷人,说我诬陷领导。厂里的领导为了息事宁人,最大的可能,就是把我们各打五十大板,然后把这件事压下去。”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像是在为自己的计划打着节拍。
“但现在,我不攻击他。”
“我只说我惨,只求一条活路。”
“如此一来,我就不是一个闹事者,而是一个走投无路的可怜人。我就站在了道德的最高点。”
“工人们的心都是肉长的,他们同情弱者。他们看到我父母是为厂捐躯的老工人,看到我这个烈属子女现在过得猪狗不如,他们会怎么想?他们会帮谁说话?”
“舆论的压力,会像潮水一样涌向轧钢厂,涌向他王振华!”
“到时候,他就算想捂盖子,就算想压,也压不住!他敢撕我的大字报,就是与全厂的同情心为敌!”
这就是林卫国的计划。
避实就虚,以退为进!
他要用全厂工人的同情和愤怒,编织一张天罗地网,将王振华牢牢困在中央,用舆论的火焰,把他架起来,慢慢地烤!
林小妹终于听懂了,她那张因营养不良而有些蜡黄的小脸上,泛起了激动的红晕,拳头都攥紧了。
“哥!这办法太好了!”
“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看!看看他王振华是怎么欺负我们孤儿寡母的!让他装!看他能装到什么时候!”
苏云的心依旧在狂跳,那是一种混杂着恐惧和兴奋的剧烈搏动。她看着丈夫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所有的担忧和劝阻都堵在了喉咙里。
最终,她深吸一口气,像是做出了某种重大的决定,重重地点了点头。
“卫国,我支持你。”
她的声音依然很轻,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但是,你一定要注意安全。”
林卫国笑了,这一次,他的笑容里终于有了一丝温度。他伸手,轻轻握住了妻子冰凉的手。
“放心。”
“我有分寸。”
他将那叠浸透了心血与计谋的大字报仔细收好,揣进怀里,紧贴着胸口。
那里,仿佛有一团火正在重新燃烧。
“明天一早,我就去轧钢厂。”
他的眼中,闪烁着猎人般自信而危险的光芒。
“给咱们的王副主任,送一份永生难忘的大礼!”
复仇的序幕,即将拉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天色未亮,晨间的寒气像无形的针,透过薄薄的窗户纸,刺入骨髓。
林卫国睁开眼,屋子里一片死寂。
他没有立刻起身,而是静静地听着。
身旁,是妻子苏云平稳但极浅的呼吸声。隔壁房间,是妹妹林小妹偶尔翻身的细微声响。
这个家,安静得只剩下活着的声音。
也贫穷得只剩下活着了。
他缓缓坐起身,动作轻得像一只猫。他看了一眼床头那件洗得发白、缝了又缝的旧棉袄,目光最终落在了桌子上。
那里,静静地躺着一叠纸。
是墨,是刀,也是他为王振华准备的绞索。
片刻后,当第一缕灰白的光线艰难地挤进屋子,林卫国已经穿戴整齐。他没有点灯,只是借着这微光,将苏云和林小妹叫到了桌前。
“苏云,小妹。”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重量,瞬间驱散了清晨的睡意。
“我有件事,要跟你们商量。”
林卫国神色肃穆,那张曾经总是挂着一丝吊儿郎当的脸上,此刻只剩下冰冷的决绝。
“哥,你说,我们都听你的。”林小妹的眼睛在昏暗中亮得惊人,经过了之前的事情,她对哥哥的信任已经近乎盲从。
苏云没有说话,只是用一双写满担忧的眼睛看着丈夫,双手下意识地绞紧了衣角。
林卫国没有看她们,他的视线穿透了破旧的墙壁,仿佛已经看到了轧钢厂那座威严的大门。
“王振华顶替了我父母的工作名额。”
他一字一顿,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血腥味。
“这笔账,我一定要算。”
他顿了顿,话锋陡然一转,声音里透出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森冷与老练。
“但我不会像个莽夫一样,提着刀去找他拼命。那是蠢货才会干的事,是最低级的报复。”
苏云紧绷的神经稍稍一松,但立刻又被更大的忧虑攫住。
“那你打算怎么办?”她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王振华在厂里……他的根太深了,我们只是鸡蛋,碰不过他那块石头的。”
“石头?”
林卫国终于笑了,那笑容里没有半分暖意,只有彻骨的寒。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他王振华最怕什么?”
他没有等她们回答,而是自问自答,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诛心。
“他怕唾沫星子淹死他。他怕丢了头上的乌纱帽。他怕一辈子积攒的名声,一夜之间变成人人唾弃的垃圾!”
“我就要从他最怕的地方,狠狠地捅进去!”
话音落下的瞬间,他猛地伸手,将桌上那叠纸拍在了桌面上。
啪!
一声轻响,却让苏云和林小妹的心都跟着狠狠一跳。
“我准备去轧钢厂门口。”
“贴大字报!”
“大字报?!”
两个女人同时失声惊呼,脸上血色尽褪。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这三个字的分量,足以压垮任何一个人。它是一把看不见的刀,是能掀起滔天巨浪的舆论武器。一旦张贴出去,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哥,你要写……写他顶替名额的事?”林小妹的声音都变了调,既兴奋又恐惧。
林卫国缓缓摇头,眼神幽深得像一口古井。
“不。”
“关于顶替名额的事,我一个字都不会提。”
他修长的手指捏起那叠纸的一角,轻轻展开。昏暗的光线下,那密密麻麻的黑色字迹,仿佛组成了一张巨大的、充满怨念的网。
苏云和小妹凑了过去,视线触及标题的那一刻,两个人都僵住了。
《请全厂工友评评理——一个烈属子女的血泪控诉》
鲜红的墨水写就的标题,像一道刚刚凝固的伤口,狰狞而刺眼。
内容,更是让她们倒吸一口凉气。
这根本不是一篇战斗檄文,而是一封字字泣血的求救信。
文章没有半句控诉王振华的恶行,而是用最朴实、也最煽情的笔触,描绘了他的父母——两个轧钢厂的老工人,是如何将一辈子都奉献给了工厂。那些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细节,那些为工厂流过的汗、受过的伤,被林卫国写得活灵活现,仿佛就在眼前。
紧接着,笔锋陡然一转,如泣如诉。
写父母意外惨死,写他这个唯一的儿子,如何在巨大的悲痛和迷茫中“行差踏错”,染上了恶习,走上了一条人人唾弃的歪路。他没有为自己辩解,反而主动剖开了自己最不堪的伤疤,进行了一场深刻到近乎自虐的“自我批判”。
而后,文章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他用最卑微的姿态,描写自己如今如何幡然悔悟,如何渴望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却发现,前路已断,后路无门。家中,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妹妹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整个家已经陷入了绝境。
最后,他没有要求,只有恳求。
恳求厂领导,恳求全厂的叔叔阿姨、兄弟姐妹们,看在他为工厂流尽最后一滴血的父母份上,看在他是一个真心悔改的浪子份上,给他一个机会。
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一条养家糊口的活路。
通篇下来,没有一个字提到王振华,却又仿佛每个字都在拷问他。
“卫国,这……”
苏云看完了,她抬起头,看向自己丈夫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一丝……畏惧。
她从未想过,那个曾经只知道斗鸡走狗的林卫国,竟能写出这样一篇杀人不见血的文章。
林卫国将妻子的神情尽收眼底,他平静地收回那叠纸,声音恢复了冷静。
“如果我直接写王振华顶替名额,那就是正面宣战。他有一万种方法可以反咬我一口,说我血口喷人,说我诬陷领导。厂里的领导为了息事宁人,最大的可能,就是把我们各打五十大板,然后把这件事压下去。”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像是在为自己的计划打着节拍。
“但现在,我不攻击他。”
“我只说我惨,只求一条活路。”
“如此一来,我就不是一个闹事者,而是一个走投无路的可怜人。我就站在了道德的最高点。”
“工人们的心都是肉长的,他们同情弱者。他们看到我父母是为厂捐躯的老工人,看到我这个烈属子女现在过得猪狗不如,他们会怎么想?他们会帮谁说话?”
“舆论的压力,会像潮水一样涌向轧钢厂,涌向他王振华!”
“到时候,他就算想捂盖子,就算想压,也压不住!他敢撕我的大字报,就是与全厂的同情心为敌!”
这就是林卫国的计划。
避实就虚,以退为进!
他要用全厂工人的同情和愤怒,编织一张天罗地网,将王振华牢牢困在中央,用舆论的火焰,把他架起来,慢慢地烤!
林小妹终于听懂了,她那张因营养不良而有些蜡黄的小脸上,泛起了激动的红晕,拳头都攥紧了。
“哥!这办法太好了!”
“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看!看看他王振华是怎么欺负我们孤儿寡母的!让他装!看他能装到什么时候!”
苏云的心依旧在狂跳,那是一种混杂着恐惧和兴奋的剧烈搏动。她看着丈夫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所有的担忧和劝阻都堵在了喉咙里。
最终,她深吸一口气,像是做出了某种重大的决定,重重地点了点头。
“卫国,我支持你。”
她的声音依然很轻,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但是,你一定要注意安全。”
林卫国笑了,这一次,他的笑容里终于有了一丝温度。他伸手,轻轻握住了妻子冰凉的手。
“放心。”
“我有分寸。”
他将那叠浸透了心血与计谋的大字报仔细收好,揣进怀里,紧贴着胸口。
那里,仿佛有一团火正在重新燃烧。
“明天一早,我就去轧钢厂。”
他的眼中,闪烁着猎人般自信而危险的光芒。
“给咱们的王副主任,送一份永生难忘的大礼!”
复仇的序幕,即将拉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