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钢铁与航船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大明系统:我在北美当皇帝》最新章节!
贝尔的电话还没在铁轨旁架稳,郑和就带着第三支航队的图纸找到了朱慈烺。老船长指着图纸上的船身,眉头拧成个疙瘩:“殿下,现在的货船还是木壳子,装矿石最多走三趟就得修——海浪一撞,木板缝就漏。要是能像蒸汽机车那样,用钢铁做船身呢?”
这话正戳在朱慈烺心上。前几日触礁的煤船就是吃了木壳的亏,要是换成铁船,别说撞礁石,就算在台风里也能多撑几分。他翻开系统面板,最新解锁的“钢铁船舶”进度条刚跳了个头,旁边弹出新的召唤选项:【布鲁内尔(造船工程师,消耗9000点)、卡尔·本茨(汽车发明者,消耗8000点)】。
“召布鲁内尔。”朱慈烺拍板时,宋应星正带着铁匠们锻打无缝钢管——自从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熔炉的铁水质量越来越高,连带着钢材的韧性也强了不少。
白光落在码头的船坞旁,穿长靴的英国人刚站稳,就盯着宋应星新铸的钢板直咂嘴:“这钢材的含碳量控制得正好!用来造船再合适不过。”他从皮包里掏出一卷图纸,展开来是艘奇怪的船:“船底用钢板铆成流线型,船头装个铁鼻子,能切开海浪;蒸汽机直接连螺旋桨,比风帆快三倍!”
詹天佑蹲在图纸旁比划:“船身要多长?铁轨能直接铺到船坞里,钢板可以用蒸汽机车运过来。”
“至少一百五十尺!”布鲁内尔大手一挥,“我要造能装五百吨矿石的铁船,从新津到南边的橡胶岛,往返不用等季风!”
接下来的三个月,码头成了最热闹的地方。非洲铁匠们抡着蒸汽锤铆接钢板,火星溅在海水里“滋滋”作响;印第安人用棕榈叶编了巨大的遮阳棚,给工人挡住毒辣的日头;贝尔则在船坞上架了电话线,让船头和船尾的工匠能随时喊话——“左边钢板歪了半寸!”“蒸汽铆钉烧好了,快传过来!”
朱慈烺常去船坞看进度。他发现布鲁内尔总对着船身发愁,一问才知,铁船比木船重太多,吃水太深,码头的浅滩怕是撑不住。
“把码头挖深。”他转头对郑和道,“让詹天佑设计个蒸汽挖泥船,用蒸汽机带动绞刀,比人工挖快十倍。”
詹天佑果然没让人失望。半个月后,一艘装着巨大铁绞刀的小船在码头旁启动,绞刀“咯吱咯吱”地啃着淤泥,再通过传送带把泥抛到海里。布鲁内尔站在船头看着,突然对朱慈烺道:“殿下,这挖泥船改改,就能当破冰船用!将来往北探索,再不怕冻住航道。”
铁船下水那天,新津的人几乎都涌到了海边。船身漆成黑色,船头的铁鼻子闪着冷光,烟囱里冒出的白汽比蒸汽机车粗三倍。布鲁内尔亲自掌舵,当蒸汽机带动螺旋桨转动,铁船缓缓驶离码头时,岸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时速十二里!”郑和掐着时辰,笑得满脸褶子,“比最快的帆船还快!”
宋应星突然指着船尾:“看!那根电话线还连着码头呢!”
贝尔拿起电话,对着话筒喊:“船身稳不稳?”
片刻后,布鲁内尔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海风的呼啸:“稳得很!就像在平地上走!”
铁船返航时,船舱里装满了橡胶和南边岛屿的特产——一种能提炼煤油的黑色液体。爱迪生闻到那气味,立刻拉着徐寿去了熔炉:“这油能点灯,还能当内燃机的燃料!比煤干净多了!”
系统面板恰在此时弹出提示:【“钢铁船舶与远洋航运”完成,奖励召唤点数10000。可召唤:卡尔·本茨(剩余点数2000)、莱特兄弟(飞机发明者,消耗15000点)。】
朱慈烺望着铁船在夕阳里抛锚,忽然想起刚到新津时,大家挤在独木舟里渡海的日子。如今,铁轨通了矿山,电流照亮了黑夜,钢铁的船能劈开海浪——这个曾经荒芜的地方,正被那些来自不同时空的智慧,一点点锻造成坚不可摧的家园。
“先造内燃机。”他对围过来的众人道,“等有了不用蒸汽的动力,咱们就造能在路上跑的车,在天上飞的船。”
海风卷着蒸汽的味道吹过,码头的电话铃突然响了,是矿站传来的消息:詹天佑在铺向海边的铁轨尽头,发现了一片储量惊人的油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贝尔的电话还没在铁轨旁架稳,郑和就带着第三支航队的图纸找到了朱慈烺。老船长指着图纸上的船身,眉头拧成个疙瘩:“殿下,现在的货船还是木壳子,装矿石最多走三趟就得修——海浪一撞,木板缝就漏。要是能像蒸汽机车那样,用钢铁做船身呢?”
这话正戳在朱慈烺心上。前几日触礁的煤船就是吃了木壳的亏,要是换成铁船,别说撞礁石,就算在台风里也能多撑几分。他翻开系统面板,最新解锁的“钢铁船舶”进度条刚跳了个头,旁边弹出新的召唤选项:【布鲁内尔(造船工程师,消耗9000点)、卡尔·本茨(汽车发明者,消耗8000点)】。
“召布鲁内尔。”朱慈烺拍板时,宋应星正带着铁匠们锻打无缝钢管——自从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熔炉的铁水质量越来越高,连带着钢材的韧性也强了不少。
白光落在码头的船坞旁,穿长靴的英国人刚站稳,就盯着宋应星新铸的钢板直咂嘴:“这钢材的含碳量控制得正好!用来造船再合适不过。”他从皮包里掏出一卷图纸,展开来是艘奇怪的船:“船底用钢板铆成流线型,船头装个铁鼻子,能切开海浪;蒸汽机直接连螺旋桨,比风帆快三倍!”
詹天佑蹲在图纸旁比划:“船身要多长?铁轨能直接铺到船坞里,钢板可以用蒸汽机车运过来。”
“至少一百五十尺!”布鲁内尔大手一挥,“我要造能装五百吨矿石的铁船,从新津到南边的橡胶岛,往返不用等季风!”
接下来的三个月,码头成了最热闹的地方。非洲铁匠们抡着蒸汽锤铆接钢板,火星溅在海水里“滋滋”作响;印第安人用棕榈叶编了巨大的遮阳棚,给工人挡住毒辣的日头;贝尔则在船坞上架了电话线,让船头和船尾的工匠能随时喊话——“左边钢板歪了半寸!”“蒸汽铆钉烧好了,快传过来!”
朱慈烺常去船坞看进度。他发现布鲁内尔总对着船身发愁,一问才知,铁船比木船重太多,吃水太深,码头的浅滩怕是撑不住。
“把码头挖深。”他转头对郑和道,“让詹天佑设计个蒸汽挖泥船,用蒸汽机带动绞刀,比人工挖快十倍。”
詹天佑果然没让人失望。半个月后,一艘装着巨大铁绞刀的小船在码头旁启动,绞刀“咯吱咯吱”地啃着淤泥,再通过传送带把泥抛到海里。布鲁内尔站在船头看着,突然对朱慈烺道:“殿下,这挖泥船改改,就能当破冰船用!将来往北探索,再不怕冻住航道。”
铁船下水那天,新津的人几乎都涌到了海边。船身漆成黑色,船头的铁鼻子闪着冷光,烟囱里冒出的白汽比蒸汽机车粗三倍。布鲁内尔亲自掌舵,当蒸汽机带动螺旋桨转动,铁船缓缓驶离码头时,岸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时速十二里!”郑和掐着时辰,笑得满脸褶子,“比最快的帆船还快!”
宋应星突然指着船尾:“看!那根电话线还连着码头呢!”
贝尔拿起电话,对着话筒喊:“船身稳不稳?”
片刻后,布鲁内尔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海风的呼啸:“稳得很!就像在平地上走!”
铁船返航时,船舱里装满了橡胶和南边岛屿的特产——一种能提炼煤油的黑色液体。爱迪生闻到那气味,立刻拉着徐寿去了熔炉:“这油能点灯,还能当内燃机的燃料!比煤干净多了!”
系统面板恰在此时弹出提示:【“钢铁船舶与远洋航运”完成,奖励召唤点数10000。可召唤:卡尔·本茨(剩余点数2000)、莱特兄弟(飞机发明者,消耗15000点)。】
朱慈烺望着铁船在夕阳里抛锚,忽然想起刚到新津时,大家挤在独木舟里渡海的日子。如今,铁轨通了矿山,电流照亮了黑夜,钢铁的船能劈开海浪——这个曾经荒芜的地方,正被那些来自不同时空的智慧,一点点锻造成坚不可摧的家园。
“先造内燃机。”他对围过来的众人道,“等有了不用蒸汽的动力,咱们就造能在路上跑的车,在天上飞的船。”
海风卷着蒸汽的味道吹过,码头的电话铃突然响了,是矿站传来的消息:詹天佑在铺向海边的铁轨尽头,发现了一片储量惊人的油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