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系统:我在北美当皇帝

第8章 铁轨与汽笛

大明系统:我在北美当皇帝 何静文 4.18万 2025-07-15 06:22:25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大明系统:我在北美当皇帝》最新章节!
  詹天佑的铁路铺到第五里时,遇到了一片沼泽。黑泥没到膝盖,木轨刚铺好就往下陷,几个跟着学修路的印第安青年急得直跺脚。詹天佑却蹲在沼泽边,摸出沈括送的地质罗盘,又让士兵往泥里插竹竿:“看,这里的泥层薄,底下是硬土。咱们打松木桩,再垫上铁矿砂,能把路基抬高三尺。”

宋应星听说了,带着铁匠们送来一批铁制桩帽:“把这玩意儿套在木桩顶上,砸起来不容易裂。”他擦了擦汗,指着远处的熔炉,“精铁炼出来了,我试着造了个蒸汽锤,打桩比人快十倍,就是耗煤厉害。”

朱慈烺正站在铁轨旁,看着第一列马拉矿车“哐当哐当”驶过刚修好的路段。车厢里装满赤褐色的铁矿石,车轮碾过铁轨的声音,比之前的木轮车清脆得多。系统面板上,“初级铁路技术”进度条走完,弹出提示:【奖励召唤点数4000。当前可召唤:瓦特(剩余点数2000)、爱迪生(电学家,消耗8000点)。】

“等铁路通到熔炉,就召瓦特。”他对身边的郑经说,“到时候,蒸汽锤、抽水机,都能用上真正的动力。”

铁路贯通那天,全“新津”的人都来看热闹。马拉矿车第一次从铁矿直达熔炉,只用了半个时辰——比之前的人力搬运快了四倍。非洲铁匠们敲着铁砧欢呼,欧洲学者们围着铁轨测量弧度,印第安孩子们追着矿车跑,手里攥着用玉米换来的糖块(孙思邈用甘蔗试制的)。

詹天佑站在终点的站牌旁,牌子上写着“铁源站”三个汉字。他摸着被汗水浸湿的测量仪,忽然对朱慈烺道:“殿下,这窄轨能跑马车,将来换了蒸汽机,就能跑更快的车。我想试试,能不能把铁轨铺到海边,让矿石直接装船。”

“准了。”朱慈烺看着远处的码头,郑和的第二支航队正在装货,“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召唤瓦特的契机,来自一场暴雨。连续三日的大雨让熔炉的煤窑进水,柴火受潮烧不旺,铁水迟迟炼不出来。宋应星急得满嘴燎泡,徐寿拿着湿度计叹气:“煤要是能自己送进炉膛就好了。”

当晚,朱慈烺用积攒的6000点召唤了瓦特。白光里的英国人穿着长礼服,手里还捏着张蒸汽机图纸,看到熔炉旁的蒸汽锤(宋应星按徐寿的描述造的简易版),眼睛立刻瞪圆了:“这机器……缺个分离式冷凝器!”

他顾不上寒暄,拉着宋应星在泥地上画图纸:“把蒸汽冷凝的部分分开,热损失能减一半。再用齿轮传动,不仅能锤铁,还能抽水、拉车。”宋应星虽不懂“热力学”,但看图纸里的结构,立刻明白:“就像水车的原理,只是动力从水流变成了蒸汽器,就能让动力更匀净。”他从怀里掏出个铜制小玩意儿,“你看这个离心调速器,转速快了就收窄蒸汽通道,慢了就放宽,跟人喘气似的匀实。”

朱慈烺接过那小铜器,指尖触到冰凉的齿轮:“能用到铁轨上吗?”

瓦特眼睛一亮:“当然!只要把蒸汽机和车轮连起来,再用这调速器稳住劲头,铁轨上跑的就不是马车,是‘铁马车’了!”

这话让詹天佑来了精神。他当即拉着瓦特去丈量铁轨:“我们这窄轨间距三尺,轮子得配着做。车头要轻,不然沼泽路段扛不住……”两人蹲在“铁源站”的站牌下画草图,一个算着轨距承重,一个标着气缸尺寸,宋应星凑过来插句:“锅炉用无缝铁管,我让铁匠们连夜锻!”

半个月后,新津的第一条蒸汽铁轨旁挤满了人。车头像个铁盒子,烟囱里冒着白汽,詹天佑亲手扳下道岔,瓦特把调速器拨到“慢”档。朱慈烺站在车厢里,看着车轮缓缓转动,压过铁轨时发出“哐当——哐当——”的重响,比马拉矿车沉实百倍。

“走了!”有人喊了一声。

蒸汽机车慢慢提速,两旁的玉米地向后退去。印第安孩子们追着跑了几步,被大人拉住;郑和船队的水手们站在码头眺望,手里的缆绳都忘了收紧。当车头准时抵达熔炉站,烟囱里的白汽冲上蓝天时,宋应星突然大笑起来:“比马快!还不用喂草料!”

瓦特掏出怀表看了看,对朱慈烺道:“时速十五里,比我在英国造的第一台快两倍。要是换宽轨,再加大锅炉……”

“先铺到海边。”朱慈烺打断他,指着詹天佑早已画好的延长线,“等矿石能直接从矿山装进蒸汽船,咱们再琢磨更快的。”

那天傍晚,蒸汽机车的汽笛声第一次响彻新津的海岸。郑经站在码头,看着机车把矿石倾倒入蒸汽船的货舱,忽然想起刚来时用独木舟运货的日子。他转头对朱慈烺道:“殿下,系统面板又跳提示了——‘蒸汽动力应用’进度满了,奖励8000点,爱迪生能召了。”

朱慈烺望着夕阳里冒白汽的烟囱,笑了笑:“电学家?那下次下雨,就不用怕煤窑进水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