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协议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青云上贵人指路,权力巅我主沉浮》最新章节!
“应该没问题。”李敏将速度再次放低,说道,“要是张威同志也参与进来的话,年前应该就能把资料整理出来。”
“张威有其他的事要做,你们年底或者是年后能把资料整理出来就行。”想了想方成又说道,“直接开车去养老院吧,正好去看看。”
从内心出发,方成还是很想将镇里的孤老都送到养老院去的,但送去之前,自己总得先了解一下养老院的环境和条件。
见李敏面色为难,方成突然笑道:“怎么了?不认识路?”
李敏赶忙摇了摇头:“方主任,您待会儿可别生气啊。”
方成呆了一瞬,随即意味深长地笑了声:“好,看你面子,我只带眼睛和耳朵去,把嘴放家里。”
几个人到镇政府的时候,陈玉梅和一个办事员下了车,李敏则带着方成到了那个传说中由水泥厂出资建设,免费供养老人的养老院。
找了地方停车,方成下车看到一旁围墙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字样,惊奇道:“这儿原来是个学校?”
“以前好像是个小学,后来合并之后,就租出去养猪了,结果头一年,猪场染了猪瘟,猪全死了之后,就废弃了。”
听李敏解释着这地方的来历,方成表情古怪地笑道:“那这地方,可够晦气的。”
李敏也跟着尴尬地笑了笑,没有说话。
养老院门口,守着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正在打盹,方成也没打扰他的清梦,和李敏从老人身边绕了过去。
进到大门,入眼便是三幢类似校舍一样的六层小楼。楼道里有不少的老人,在倚着或是坐在楼道里晒太阳。
原来操场上的一角,摆着一些健身的设施和一些石桌,这会儿正有好些老人,围在一起打牌。
“氛围倒是不错。”相较于海市的养老院,这个养老院的这种设施,就只能算是个残次品,但在这种地方,有这么一个环境,方成也并没有苛求太多。
李敏在一旁介绍道:“左手边这一栋,主要是接收的漠水本地的老人,对面那一栋,是隔壁青山镇的,右手边这一栋就没定数了,十里八乡的,反正谁来都收。”
“有什么区别吗?”
“对面那一栋,不管是采光,还是伙食方面都会好一些,其次是漠水县的,再其次,就是那边的。”
李敏见方成的表情似嗔似怒,解释道,“方主任,这事主要是皮总的老婆在管,她是青山镇的人,所以……”
“温益华?”
李敏点点头,方成也就不再多问了,毕竟是人家出钱办事,总不能什么都想要。
从左手边这栋楼进去,方成就感受到一股腐朽的气息。
方成强忍着恶心,从一楼一路走过去,这个楼层基本没什么人,房间门也都敞开着,只是房间里的杂乱让方成忍不住又蹙了蹙眉。
“这些都没人整理的吗?”
李敏摇摇头:“他们不让,这些老人大多都喜欢囤东西,也不用,就是喜欢囤。”
“你们找谁啊?”二人说话的当口,从屋子里走出一个穿着工装的中年妇女,在方成身后喊道。
方成回身道:“我就是看看这儿的环境,打算把我爷爷给送过来住两天。”
“哦。”
中年妇女正要回身,方成叫住她问道:“你们这儿没安排医护人员吗?”
“什么?”
“没事。”
方成不喜欢和这种耳朵不太好的人说话,扭头看向李敏,李敏当然明白方成的意思,说道:“方主任,卫生院都缺医生。”
“再说,这里也只需要一种药,口服的,不需要医生。”
“什么药?”方成心里纳闷,什么药还能包治百病不成?
“麻醉药。”李敏生怕方成当场发飙,立马补充道,“这些老人很多都不愿意住在这儿,总是闹着要回去,尤其是那些神志不太稳定的,也是没办法。”
“没有副作用?”
“有。”
楼层越往上,里面的老人就越显得不太正常。
方成在第五层的时候,突然跑出来一个老太太拦住了他的去路,一把抓住了他的手,眼里透着诡异的光,差点吓得方成当场就给对方一记左勾拳。
“你是不是来带我回去的?”
李敏还是头一次见方成不知所措的样子,当即站出来说道:“是嘞,你先去收东西,我去找院长说一下,就带你走啊。”
“欸欸,好。”老太太一脸喜色地松开方成的手,当即就回屋子里去收拾东西去了。
李敏拉着方成赶紧上楼,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他们已经不认识人了,见谁都要求他们带自己回去。”
“那她……”
“没事,等下她闹起来,会有人管的。”
方成沉默着上了六楼,顿时就感觉到了一股死气袭来。
如果说五楼往下的老人算是行尸走肉,五楼的人虽说疯疯癫癫,但起码还有些精神,到了六楼这儿,方成就像是走进了蜡像馆一样。
那些人分明还活着,但都呆愣愣地坐在椅子上,眼里已然没有半分生气。
只是他们身上那条连带着绑在椅子上的黑色绑带,方成觉得分外的刺眼:“把他们绑着干嘛?”
“没办法,之前有出了一件意外的事,自那以后,养老院就要家属一定要签协议了。”
“那他们家人不管?”
“真正管得早就把老人接走了,就算不是自己带着,也是送到县里的养老院。”
“那里有专门的护工,要是老人没法吃饭,都是有人喂的,夏天每天洗一次澡,冬天每两天洗一次澡,就是收费一般家庭可能撑不了太久。”
“多少钱?”
“一个月连带伙食费三千多块钱。”
方成呆了呆,不可置信道:“三千多块钱就能拖垮一个家庭吗?”
李敏很仔细地想了想,然后很认真地点了点头:“如果是几兄弟平摊可能会好一些,如果是一个人承担的话,真的撑不住。”
这时,一个阿姨推着餐车过来,方成侧身避让开,看了眼餐车里面的食物,一大盘蒸蛋,再加上不知道名字的青菜糊糊。
“应该没问题。”李敏将速度再次放低,说道,“要是张威同志也参与进来的话,年前应该就能把资料整理出来。”
“张威有其他的事要做,你们年底或者是年后能把资料整理出来就行。”想了想方成又说道,“直接开车去养老院吧,正好去看看。”
从内心出发,方成还是很想将镇里的孤老都送到养老院去的,但送去之前,自己总得先了解一下养老院的环境和条件。
见李敏面色为难,方成突然笑道:“怎么了?不认识路?”
李敏赶忙摇了摇头:“方主任,您待会儿可别生气啊。”
方成呆了一瞬,随即意味深长地笑了声:“好,看你面子,我只带眼睛和耳朵去,把嘴放家里。”
几个人到镇政府的时候,陈玉梅和一个办事员下了车,李敏则带着方成到了那个传说中由水泥厂出资建设,免费供养老人的养老院。
找了地方停车,方成下车看到一旁围墙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字样,惊奇道:“这儿原来是个学校?”
“以前好像是个小学,后来合并之后,就租出去养猪了,结果头一年,猪场染了猪瘟,猪全死了之后,就废弃了。”
听李敏解释着这地方的来历,方成表情古怪地笑道:“那这地方,可够晦气的。”
李敏也跟着尴尬地笑了笑,没有说话。
养老院门口,守着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正在打盹,方成也没打扰他的清梦,和李敏从老人身边绕了过去。
进到大门,入眼便是三幢类似校舍一样的六层小楼。楼道里有不少的老人,在倚着或是坐在楼道里晒太阳。
原来操场上的一角,摆着一些健身的设施和一些石桌,这会儿正有好些老人,围在一起打牌。
“氛围倒是不错。”相较于海市的养老院,这个养老院的这种设施,就只能算是个残次品,但在这种地方,有这么一个环境,方成也并没有苛求太多。
李敏在一旁介绍道:“左手边这一栋,主要是接收的漠水本地的老人,对面那一栋,是隔壁青山镇的,右手边这一栋就没定数了,十里八乡的,反正谁来都收。”
“有什么区别吗?”
“对面那一栋,不管是采光,还是伙食方面都会好一些,其次是漠水县的,再其次,就是那边的。”
李敏见方成的表情似嗔似怒,解释道,“方主任,这事主要是皮总的老婆在管,她是青山镇的人,所以……”
“温益华?”
李敏点点头,方成也就不再多问了,毕竟是人家出钱办事,总不能什么都想要。
从左手边这栋楼进去,方成就感受到一股腐朽的气息。
方成强忍着恶心,从一楼一路走过去,这个楼层基本没什么人,房间门也都敞开着,只是房间里的杂乱让方成忍不住又蹙了蹙眉。
“这些都没人整理的吗?”
李敏摇摇头:“他们不让,这些老人大多都喜欢囤东西,也不用,就是喜欢囤。”
“你们找谁啊?”二人说话的当口,从屋子里走出一个穿着工装的中年妇女,在方成身后喊道。
方成回身道:“我就是看看这儿的环境,打算把我爷爷给送过来住两天。”
“哦。”
中年妇女正要回身,方成叫住她问道:“你们这儿没安排医护人员吗?”
“什么?”
“没事。”
方成不喜欢和这种耳朵不太好的人说话,扭头看向李敏,李敏当然明白方成的意思,说道:“方主任,卫生院都缺医生。”
“再说,这里也只需要一种药,口服的,不需要医生。”
“什么药?”方成心里纳闷,什么药还能包治百病不成?
“麻醉药。”李敏生怕方成当场发飙,立马补充道,“这些老人很多都不愿意住在这儿,总是闹着要回去,尤其是那些神志不太稳定的,也是没办法。”
“没有副作用?”
“有。”
楼层越往上,里面的老人就越显得不太正常。
方成在第五层的时候,突然跑出来一个老太太拦住了他的去路,一把抓住了他的手,眼里透着诡异的光,差点吓得方成当场就给对方一记左勾拳。
“你是不是来带我回去的?”
李敏还是头一次见方成不知所措的样子,当即站出来说道:“是嘞,你先去收东西,我去找院长说一下,就带你走啊。”
“欸欸,好。”老太太一脸喜色地松开方成的手,当即就回屋子里去收拾东西去了。
李敏拉着方成赶紧上楼,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他们已经不认识人了,见谁都要求他们带自己回去。”
“那她……”
“没事,等下她闹起来,会有人管的。”
方成沉默着上了六楼,顿时就感觉到了一股死气袭来。
如果说五楼往下的老人算是行尸走肉,五楼的人虽说疯疯癫癫,但起码还有些精神,到了六楼这儿,方成就像是走进了蜡像馆一样。
那些人分明还活着,但都呆愣愣地坐在椅子上,眼里已然没有半分生气。
只是他们身上那条连带着绑在椅子上的黑色绑带,方成觉得分外的刺眼:“把他们绑着干嘛?”
“没办法,之前有出了一件意外的事,自那以后,养老院就要家属一定要签协议了。”
“那他们家人不管?”
“真正管得早就把老人接走了,就算不是自己带着,也是送到县里的养老院。”
“那里有专门的护工,要是老人没法吃饭,都是有人喂的,夏天每天洗一次澡,冬天每两天洗一次澡,就是收费一般家庭可能撑不了太久。”
“多少钱?”
“一个月连带伙食费三千多块钱。”
方成呆了呆,不可置信道:“三千多块钱就能拖垮一个家庭吗?”
李敏很仔细地想了想,然后很认真地点了点头:“如果是几兄弟平摊可能会好一些,如果是一个人承担的话,真的撑不住。”
这时,一个阿姨推着餐车过来,方成侧身避让开,看了眼餐车里面的食物,一大盘蒸蛋,再加上不知道名字的青菜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