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笼中之鸟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寒门录》最新章节!
分配防务:
关羽:总领北门、西门防务(直面曹操主力),督率本部精锐及部分丹阳降兵。
张飞:负责东门、南门防务,兼领城内预备队(陷阵营为核心),随时支援。
陈武:负责城内治安、巡逻、肃奸,组织民夫搬运物资,协助守城。
陈登:总揽后勤、粮草调配、民夫调度、情报收集(燕七娘网络)、稳定民心。
糜竺:筹措粮草(已极匮乏),管理府库,安抚士绅。
孙乾:负责文书、檄文、联络(尤其关注河北动向)。
整合军队:收编部分刘岱降兵(严格甄别,打散编入各部),招募城中青壮,与本部兵马混编。刘备亲自巡视各营,鼓舞士气,与士兵同甘共苦。
“公祐!”刘备紧握孙乾的手,眼中充满希冀与焦虑,“河北之行,关乎徐州存亡!务必面见袁本初,陈明利害!备之生死,徐州百万生灵,皆系于公一身!”
“主公放心!”孙乾神色肃然,“乾必竭尽全力,说动袁公发兵!”他携带刘备亲笔信(言辞谦卑恳切)及汉献帝血诏副本,在数名精干护卫(燕七娘属下)保护下,星夜兼程,北上邺城。
邺城,袁绍府邸。雕梁画栋,极尽奢华。
孙乾风尘仆仆,奉上书信血诏,慷慨陈词:“明公!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志在篡逆!今其倾巢而出,欲灭刘豫州,吞并徐州!若其得逞,则中原尽入其手!届时,明公虽据河北,然独木难支,岂能抗曹贼倾国之兵?今刘豫州奉诏讨贼,据下邳孤城,死抗曹军!此乃天赐明公良机!若明公提河北虎狼之师,南下击曹!则曹操腹背受敌,必败无疑!明公可趁势入主中原,迎奉天子,成就桓、文之霸业!此乃天授,岂可错失?!”
袁绍看着血诏,听着孙乾激昂的言辞,又想到刘备信中将自己比作齐桓、晋文,心中颇为受用,捋须微笑:“玄德公忠义,吾素知之。曹操跋扈,吾亦深恨之!公祐远来辛苦,且先歇息。此事…容吾与诸公商议。”
议事厅内,争论激烈。
郭图(逢迎派):“主公!孙乾所言极是!此乃千载难逢之机!刘备在徐州拖住曹操主力,我军若南下,直捣许都,迎奉天子,则天下可定!主公当为天下主!”
审配(强硬派):“郭公所言甚是!曹操精锐尽出,许都空虚!机不可失!”
田丰(耿直派):“主公不可!曹操用兵如神,岂能不防河北?许都必有重兵留守!且我军新定河北,公孙瓒余孽未靖,黑山张燕为患,粮草转运千里,困难重重!若贸然南下,曹操只需遣一上将断我粮道,或张燕袭我后方,则我军危矣!当务之急,乃稳固根本,休养生息,待曹操、刘备两败俱伤,再挥师南下,可收全功!”
沮授(稳健派):“元皓(田丰)之言,老成谋国。刘备虽勇,然其力孤,下邳必不能久守。我军若仓促南下,胜则利在刘备,败则损我根基!且刘备…其心难测,恐非久居人下之辈。不如…遣一偏师,佯攻黎阳(黄河渡口),牵制曹操部分兵力,助刘备多撑时日,待其消耗曹操锐气,我军再伺机而动。”
袁绍被两派意见搞得头昏脑胀。他既想趁机灭曹,成就霸业,又担心风险;既轻视刘备,又贪图“救援”之名和可能的好处。他犹豫不决,最终拍板:“诸公所言皆有道理…然,曹操势大,不可不防。刘备忠义,不可不救。吾意…先遣淳于琼率军五万,进驻黎阳,做出南下姿态,牵制曹操!待…待下邳战况明朗,再作定夺!”他选择了最保守也最无效的方案。
孙乾得知,心急如焚,每日求见,袁绍或避而不见,或敷衍了事。他只能通过贿赂袁绍近侍,得知内部争论不休,援军遥遥无期。他修书密报刘备:“袁公犹豫,援兵难期。望主公…早做打算!”
十五万曹军,如同无边无际的黑色潮水,席卷而来。旌旗遮天蔽日,刀枪映日生寒,战马嘶鸣如雷,脚步声震得大地颤抖。所过之处,郡县无不城门洞开,官吏匍匐道旁。曹操的威势,令天地失色。
不日,大军抵达下邳城外。连绵的营寨拔地而起,如同钢铁森林,将下邳城围得水泄不通!营中刁斗森严,巡骑如梭,杀气冲天!十五万大军的肃杀之气,如同实质的巨手,扼住了下邳城的咽喉!
曹操金盔金甲,在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徐晃、张辽(若在)等一众猛将谋士(郭嘉、荀攸、程昱等)簇拥下,策马至城北高坡。他眺望着这座在十五万大军面前显得格外渺小的城池,嘴角勾起一丝残酷的冷笑。
“刘备!”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身后诸将耳中,“汝可知,螳臂当车,是何下场?汝这笼中之鸟,瓮中之鳖,看汝还能挣扎几时?!传令!扎营!休整三日!三日后,攻城!”
下邳城头。寒风如刀,刮在脸上生疼。刘备裹着半旧的皮裘,在关羽、陈登陪同下,巡视城防。守城士兵蜷缩在垛口后,面色青紫,呵气成霜。许多人衣甲单薄,手脚冻伤。看着城外无边无际的敌军营寨和那面猎猎作响的“曹”字大纛,绝望如同瘟疫般蔓延。
刘备走到一名冻得瑟瑟发抖的年轻士兵面前,解下自己的皮裘,披在士兵身上。
“主…主公!不可!”士兵惶恐欲拒。
“穿着!”刘备按住他的手,声音嘶哑却充满力量,“兄弟们!冷吗?饿吗?怕吗?”他环视周围。
士兵们沉默,但眼中流露出恐惧。
“备也冷!也饿!也怕!”刘备的声音陡然拔高,“但!我们身后是什么?是下邳城!是我们的父母妻儿!是徐州百万父老乡亲!曹操是什么?是国贼!他挟持天子,屠戮忠良,所过之处,白骨盈野!若城破,我等皆死不足惜!然我等妻儿老小,必遭凌辱屠戮!徐州大地,必成鬼域!”
他猛地拔出佩剑,剑锋直指城外曹营:“今日!吾等已无退路!唯有死战!人在城在!城破人亡!备,在此立誓!城在,备与诸君同食同寝!城破,备当先诸君而死!黄泉路上,吾等结伴而行!来世,再做兄弟!”
“人在城在!城破人亡!”
“誓死追随主公!”
关羽振臂高呼!张飞在另一段城墙上咆哮响应!陈登、陈武等将领齐声怒吼!士兵们被刘备的悲壮与决绝点燃!恐惧化为悲愤,绝望化为死志!低沉的怒吼如同沉睡的火山,在城头各处爆发!汇聚成震天的声浪:
“人在城在!城破人亡!”
“誓杀曹贼!保卫家园!”
声浪如同不屈的战鼓,穿透寒风,撞击在城外曹军的营寨上!
夜色深沉。喧嚣了一日的下邳城,陷入死寂。寒风呜咽着掠过城头,卷动残破的旗帜。
刘备独立在最高的箭楼之上,怀中抱着熟睡的阿斗(甘夫人因惊吓过度病倒)。他望着城外连绵数十里、灯火如星海的曹军营寨,又望向北方漆黑一片的夜空(邺城方向)。
没有援军的消息。只有无尽的黑暗和刺骨的寒风。
陈登悄然走近,低声道:“主公,城内粮草…仅够十日之用。箭矢消耗过半,火油金汁不足三成。伤兵营…已无地安置。曹操…似在挖掘地道,方向在西门…”
刘备沉默良久,轻轻拍着怀中的阿斗,声音低沉而沙哑:“知道了。元龙,辛苦你了。告诉李拙,在西门内…多备干柴、火油、硫磺。”
他抬起头,目光穿透沉沉夜幕,仿佛要看破这令人窒息的绝望。那轮清冷的孤月,悬挂中天,将惨白的光辉洒在孤城之上,也映照着他眼中那簇永不熄灭的火焰。
“袁本初…”他低声自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备…还能等到你的惊雷吗?”
身后,关羽默默擦拭着青龙刀,刀身在月光下流淌着幽寒的光泽。张飞抱着蛇矛,靠着冰冷的城墙,发出粗重的鼾声,仿佛随时准备跳起厮杀。
下邳城,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在名为曹操的滔天巨浪前,倔强地漂浮着,等待着未知的命运。而黎明之后,将是更加惨烈的血与火的洗礼。
分配防务:
关羽:总领北门、西门防务(直面曹操主力),督率本部精锐及部分丹阳降兵。
张飞:负责东门、南门防务,兼领城内预备队(陷阵营为核心),随时支援。
陈武:负责城内治安、巡逻、肃奸,组织民夫搬运物资,协助守城。
陈登:总揽后勤、粮草调配、民夫调度、情报收集(燕七娘网络)、稳定民心。
糜竺:筹措粮草(已极匮乏),管理府库,安抚士绅。
孙乾:负责文书、檄文、联络(尤其关注河北动向)。
整合军队:收编部分刘岱降兵(严格甄别,打散编入各部),招募城中青壮,与本部兵马混编。刘备亲自巡视各营,鼓舞士气,与士兵同甘共苦。
“公祐!”刘备紧握孙乾的手,眼中充满希冀与焦虑,“河北之行,关乎徐州存亡!务必面见袁本初,陈明利害!备之生死,徐州百万生灵,皆系于公一身!”
“主公放心!”孙乾神色肃然,“乾必竭尽全力,说动袁公发兵!”他携带刘备亲笔信(言辞谦卑恳切)及汉献帝血诏副本,在数名精干护卫(燕七娘属下)保护下,星夜兼程,北上邺城。
邺城,袁绍府邸。雕梁画栋,极尽奢华。
孙乾风尘仆仆,奉上书信血诏,慷慨陈词:“明公!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志在篡逆!今其倾巢而出,欲灭刘豫州,吞并徐州!若其得逞,则中原尽入其手!届时,明公虽据河北,然独木难支,岂能抗曹贼倾国之兵?今刘豫州奉诏讨贼,据下邳孤城,死抗曹军!此乃天赐明公良机!若明公提河北虎狼之师,南下击曹!则曹操腹背受敌,必败无疑!明公可趁势入主中原,迎奉天子,成就桓、文之霸业!此乃天授,岂可错失?!”
袁绍看着血诏,听着孙乾激昂的言辞,又想到刘备信中将自己比作齐桓、晋文,心中颇为受用,捋须微笑:“玄德公忠义,吾素知之。曹操跋扈,吾亦深恨之!公祐远来辛苦,且先歇息。此事…容吾与诸公商议。”
议事厅内,争论激烈。
郭图(逢迎派):“主公!孙乾所言极是!此乃千载难逢之机!刘备在徐州拖住曹操主力,我军若南下,直捣许都,迎奉天子,则天下可定!主公当为天下主!”
审配(强硬派):“郭公所言甚是!曹操精锐尽出,许都空虚!机不可失!”
田丰(耿直派):“主公不可!曹操用兵如神,岂能不防河北?许都必有重兵留守!且我军新定河北,公孙瓒余孽未靖,黑山张燕为患,粮草转运千里,困难重重!若贸然南下,曹操只需遣一上将断我粮道,或张燕袭我后方,则我军危矣!当务之急,乃稳固根本,休养生息,待曹操、刘备两败俱伤,再挥师南下,可收全功!”
沮授(稳健派):“元皓(田丰)之言,老成谋国。刘备虽勇,然其力孤,下邳必不能久守。我军若仓促南下,胜则利在刘备,败则损我根基!且刘备…其心难测,恐非久居人下之辈。不如…遣一偏师,佯攻黎阳(黄河渡口),牵制曹操部分兵力,助刘备多撑时日,待其消耗曹操锐气,我军再伺机而动。”
袁绍被两派意见搞得头昏脑胀。他既想趁机灭曹,成就霸业,又担心风险;既轻视刘备,又贪图“救援”之名和可能的好处。他犹豫不决,最终拍板:“诸公所言皆有道理…然,曹操势大,不可不防。刘备忠义,不可不救。吾意…先遣淳于琼率军五万,进驻黎阳,做出南下姿态,牵制曹操!待…待下邳战况明朗,再作定夺!”他选择了最保守也最无效的方案。
孙乾得知,心急如焚,每日求见,袁绍或避而不见,或敷衍了事。他只能通过贿赂袁绍近侍,得知内部争论不休,援军遥遥无期。他修书密报刘备:“袁公犹豫,援兵难期。望主公…早做打算!”
十五万曹军,如同无边无际的黑色潮水,席卷而来。旌旗遮天蔽日,刀枪映日生寒,战马嘶鸣如雷,脚步声震得大地颤抖。所过之处,郡县无不城门洞开,官吏匍匐道旁。曹操的威势,令天地失色。
不日,大军抵达下邳城外。连绵的营寨拔地而起,如同钢铁森林,将下邳城围得水泄不通!营中刁斗森严,巡骑如梭,杀气冲天!十五万大军的肃杀之气,如同实质的巨手,扼住了下邳城的咽喉!
曹操金盔金甲,在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徐晃、张辽(若在)等一众猛将谋士(郭嘉、荀攸、程昱等)簇拥下,策马至城北高坡。他眺望着这座在十五万大军面前显得格外渺小的城池,嘴角勾起一丝残酷的冷笑。
“刘备!”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身后诸将耳中,“汝可知,螳臂当车,是何下场?汝这笼中之鸟,瓮中之鳖,看汝还能挣扎几时?!传令!扎营!休整三日!三日后,攻城!”
下邳城头。寒风如刀,刮在脸上生疼。刘备裹着半旧的皮裘,在关羽、陈登陪同下,巡视城防。守城士兵蜷缩在垛口后,面色青紫,呵气成霜。许多人衣甲单薄,手脚冻伤。看着城外无边无际的敌军营寨和那面猎猎作响的“曹”字大纛,绝望如同瘟疫般蔓延。
刘备走到一名冻得瑟瑟发抖的年轻士兵面前,解下自己的皮裘,披在士兵身上。
“主…主公!不可!”士兵惶恐欲拒。
“穿着!”刘备按住他的手,声音嘶哑却充满力量,“兄弟们!冷吗?饿吗?怕吗?”他环视周围。
士兵们沉默,但眼中流露出恐惧。
“备也冷!也饿!也怕!”刘备的声音陡然拔高,“但!我们身后是什么?是下邳城!是我们的父母妻儿!是徐州百万父老乡亲!曹操是什么?是国贼!他挟持天子,屠戮忠良,所过之处,白骨盈野!若城破,我等皆死不足惜!然我等妻儿老小,必遭凌辱屠戮!徐州大地,必成鬼域!”
他猛地拔出佩剑,剑锋直指城外曹营:“今日!吾等已无退路!唯有死战!人在城在!城破人亡!备,在此立誓!城在,备与诸君同食同寝!城破,备当先诸君而死!黄泉路上,吾等结伴而行!来世,再做兄弟!”
“人在城在!城破人亡!”
“誓死追随主公!”
关羽振臂高呼!张飞在另一段城墙上咆哮响应!陈登、陈武等将领齐声怒吼!士兵们被刘备的悲壮与决绝点燃!恐惧化为悲愤,绝望化为死志!低沉的怒吼如同沉睡的火山,在城头各处爆发!汇聚成震天的声浪:
“人在城在!城破人亡!”
“誓杀曹贼!保卫家园!”
声浪如同不屈的战鼓,穿透寒风,撞击在城外曹军的营寨上!
夜色深沉。喧嚣了一日的下邳城,陷入死寂。寒风呜咽着掠过城头,卷动残破的旗帜。
刘备独立在最高的箭楼之上,怀中抱着熟睡的阿斗(甘夫人因惊吓过度病倒)。他望着城外连绵数十里、灯火如星海的曹军营寨,又望向北方漆黑一片的夜空(邺城方向)。
没有援军的消息。只有无尽的黑暗和刺骨的寒风。
陈登悄然走近,低声道:“主公,城内粮草…仅够十日之用。箭矢消耗过半,火油金汁不足三成。伤兵营…已无地安置。曹操…似在挖掘地道,方向在西门…”
刘备沉默良久,轻轻拍着怀中的阿斗,声音低沉而沙哑:“知道了。元龙,辛苦你了。告诉李拙,在西门内…多备干柴、火油、硫磺。”
他抬起头,目光穿透沉沉夜幕,仿佛要看破这令人窒息的绝望。那轮清冷的孤月,悬挂中天,将惨白的光辉洒在孤城之上,也映照着他眼中那簇永不熄灭的火焰。
“袁本初…”他低声自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备…还能等到你的惊雷吗?”
身后,关羽默默擦拭着青龙刀,刀身在月光下流淌着幽寒的光泽。张飞抱着蛇矛,靠着冰冷的城墙,发出粗重的鼾声,仿佛随时准备跳起厮杀。
下邳城,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在名为曹操的滔天巨浪前,倔强地漂浮着,等待着未知的命运。而黎明之后,将是更加惨烈的血与火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