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风寒汤联手,舌尖上的治愈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八零小馆主:开局抽奖得祖传菜谱》最新章节!
青石板路上的晚霞还没褪尽,福来居的蓝布门帘突然被撞得哗啦响。
陆言正蹲在门口擦桌子,抬头就见张婶扶着门框踉跄两步,鬓角的汗把白发黏成绺,额角红得反常:小陆...来碗热汤面,要最烫乎的。
他扔了抹布冲过去,指尖刚碰到张婶手腕就皱起眉——那温度烫得能煎鸡蛋。您这哪是要面?陆言半扶半架着人往木凳上坐,另一只手按在她额头上,烧得这么厉害,怎么不找清欢丫头?
张婶缩了缩脖子,攥着袖口直摆手:老毛病,熬熬就好。
昨儿晾被子着了风,喝碗热汤发发汗......话没说完就打了个寒颤,后槽牙碰得咯咯响。
陆言蹲在她跟前,盯着她发青的嘴唇突然火大。
这胡同里谁不知道张婶孤老婆子一个,儿子在外地当兵,平时连个端水递药的人都没有?
他一拍大腿站起来:熬什么熬!
我给您煮姜汁葱白汤,再加点紫苏叶——
小陆!
话音未落,门口传来清软的唤声。
苏清欢抱着药篓刚走到福来居门口,就见陆言掀着蓝布帘探出头,额角的碎发被灶火烤得翘起来。
她脚步顿了顿,药篓里的陈皮香混着面摊的烟火气涌进鼻腔,这才注意到木凳上蜷成一团的张婶。
风寒感冒。苏清欢放下药篓快步走过来,指尖搭在张婶腕间不过三秒,眉头就皱起来,脉浮紧,舌苔薄白,得辛温解表。
光姜汤不够。
陆言正往灶间跑的脚步猛地刹住,回头时眼睛亮得像点了盏灯:我知道!
我这儿有紫苏叶——前儿您给的那把还剩半把,搁竹篮里呢!他边说边掀起案板上的湿布,露出底下蔫蔫的绿叶子,再加点陈皮行气,发汗又不伤正气。
苏清欢愣住。
她原以为陆言懂的不过是锅碗瓢盆的火候,却不想连基本的配伍都知道。你还懂这个?
我爷爷当年给国宴做药膳!陆言抄起菜刀拍碎姜块,姜香嗤地窜出来,小时候我蹲灶台边儿偷吃,他就拿筷子头敲我手,说这味药引子得放三钱,那味辛温不能久煮——他突然顿住,耳尖有点发烫,就...就听了几耳朵。
苏清欢没接话,转身从药篓里掏出个牛皮纸包。
陆言余光瞥见她葱白似的手指捏着秤杆,砝码在铜盘上叮当作响,突然就想起前儿调陈皮茶时,她也是这么认真地数着茶叶粒儿。您这是制药还是做饭?他故意用勺子敲了敲砂锅沿。
两者我都擅长。苏清欢抬眼,眼尾在灶火里弯成月牙。
她把称好的紫苏叶递过去,指腹擦过陆言沾着姜渣的手背,紫苏叶煮三分钟就得捞,挥发油遇久热就散了。
火候我来控。陆言接过叶子扔进砂锅,蓝焰呼地窜高,汤面立刻翻起小泡。
他弯腰盯着火候,后颈的碎发被热气蒸得湿哒哒的,您盯着药,我盯着火,保准比济仁堂的药罐子还灵。
苏清欢没说话,却伸手把灶边歪了的蒲扇摆正。
两人的影子在墙上叠成一片,她能听见陆言不均匀的呼吸声,混着砂锅咕嘟咕嘟的响动。
张婶缩在木凳上,原本发沉的脑袋突然轻了些——姜香裹着紫苏的清苦漫过来,像有只温热的手在揉她发涨的太阳穴。
再加点红糖。苏清欢突然说,您橱柜第三层有块黄糖,是前儿王大爷送的。
陆言转头看她,正撞进她亮晶晶的眼睛里。
晚霞从窗户斜斜照进来,把她的旗袍滚边染成蜜色。
他突然想起前儿调陈皮茶时,两人也是这样并肩站着,连影子都贴得那么近。您怎么知道我藏糖的地儿?
上次给张婶送枇杷膏,看你鬼鬼祟祟往橱柜塞东西。苏清欢耳尖泛红,低头搅动砂锅,赶紧放,糖化了汤就成了。
陆言应了声,转身去够橱柜。
指尖刚碰到糖块,就听见身后传来张婶的轻咳。
他回头,正看见苏清欢舀了勺汤吹凉,递到张婶嘴边:婶儿,先喝两口润润。
张婶颤巍巍捧住碗,热意从掌心直往心口钻。
她喝了一小口,眼睛立刻亮起来:甜丝丝的,带点姜辣,比我那破炉子熬的药强多了!
陆言倚着灶台笑,看苏清欢低头给张婶理了理衣领。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落在青石板上像幅画。
他突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好厨子不光要喂饱肚子,还得暖人心。此刻福来居里的烟火气混着药香,暖得他心口发涨。
砂锅里的汤还在咕嘟冒泡,姜香裹着紫苏的清苦漫得满屋子都是。
张婶捧着碗又喝了两口,原本发沉的脑袋竟轻快了些。
陆言擦了擦额头的汗,转头想跟苏清欢说点什么,却见她正盯着自己腕子上的翡翠镯子——那是前儿张婶非塞给他的,说是祖传的招福玉。
看什么呢?他故意晃了晃手腕。
苏清欢别开脸,耳尖红得像灶口的蜂窝煤:没...没看什么。
窗外传来胡同里孩子们的嬉闹声,福来居的蓝布门帘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外头渐暗的天色。
陆言望着苏清欢被风吹乱的发梢,突然觉得这锅汤熬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香——不是因为姜,不是因为紫苏,而是因为旁边站着的人,连搅动汤勺的动作都带着股说不出的暖。
砂锅里的汤咕嘟到第七个泡时,陆言抄起竹勺搅了两圈,姜香裹着紫苏的清苦腾地漫过蓝布门帘。
张婶捧着粗瓷碗吹了吹,仰头灌下小半碗,喉结滚动间额角就沁出细密的汗珠。哎哟哟!她用袖口抹了把汗,指尖按在太阳穴上直乐,这汤比我去年在卫生院打的退烧针还灵!
脑门儿热乎了,后脊梁也发汗了,舒坦!
门帘哗啦一响,胡警官穿着警服跨进来,帽檐还沾着星子晚风。
他拎着个搪瓷缸晃到灶台边,瞅见张婶泛红的脸乐了:张婶这是喝了什么神仙汤?
瞧着比我上次逮着偷自行车的小贼还精神。
胡同志来得巧!陆言抄起漏勺捞汤里的姜片,手腕上的翡翠镯子碰得瓷勺叮当响,您张婶风寒,我跟清欢丫头搭伙熬的药膳汤。他歪头冲苏清欢挤眼,您说是不是,这叫医食双绝?
苏清欢正把药篓里的陈皮往牛皮纸包里收,闻言耳尖一烫。
她垂眼盯着指尖的秤杆,声音轻得像飘在汤面上的油花:不过是辛温解表的常法...
可别谦虚!胡警官拍了拍陆言的肩膀,又冲苏清欢竖起大拇指,我在胡同里转了十年,头回见有人把药罐子和灶台搭一块儿使。
要我说啊——他故意拖长音调,你们俩要真合伙开个药膳坊,保准比国营食堂的大锅菜还抢手!
陆言眼睛倏地亮起来,菜刀啪地拍在案板上:胡哥这主意妙啊!
您看咱们福来居腾半间屋,摆上清欢的药柜,我这儿熬粥炖汤都加两味药材——
陆言!苏清欢猛地抬头,眼尾的朱砂痣跟着颤了颤。
她攥着药包的手紧了紧,声音却软得像春雪:药食同源讲究君臣佐使,哪能由着你瞎搭?
陆言被她瞪得缩了缩脖子,可嘴角的笑怎么也压不住。
他抄起抹布擦了擦手,趁苏清欢低头整理药篓时,往她脚边的竹篮里丢了颗糖:成成成,我听大夫的。
那下回我熬雪梨膏,您得帮我看火候?
苏清欢没接话,却悄悄把那颗糖往手心拢了拢。
月亮爬上青瓦檐时,福来居的煤炉渐次熄了火。
苏清欢把最后一包紫苏叶收进药篓,系绳结时瞥见陆言蹲在橱柜前翻找什么。我走了。她拎起药篓转身,布鞋尖刚碰到门槛,就听见身后传来纸包窸窣的响动。
清欢!陆言跑过来,额角的碎发被穿堂风吹得翘成小扫帚。
他往她手里塞了个用油纸裹的小包,指腹蹭过她手背时像被烫了似的缩回去:今...今儿熬汤剩的陈皮,我切了丝拌了姜糖。
您...您总给街坊熬药,嗓子该润润。
苏清欢低头看那纸包,陈皮的橙香混着姜的辛辣钻进气鼻。
她捏了捏纸包,指尖触到里面细碎的糖粒,突然想起白天陆言往汤里加红糖时,也是这样小心翼翼地数着粒儿。谢谢。她抬头,正撞进陆言发亮的眼睛里,声音轻得像落在瓦上的月光。
陆言挠了挠后颈,喉结动了动:那...那回您说我熬的小米粥火候不够,要是...要是您有空,再教教我?
苏清欢把药篓往怀里拢了拢,嘴角慢慢弯成月牙:看你表现。
晚风卷着蓝布门帘忽闪,把两人的影子叠在青石板上。
苏清欢走出去十步远,回头时正看见陆言还站在门口,月光把他的白背心照得发亮。
她低头摩挲着手里的纸包,糖粒隔着油纸硌得手心发痒,嘴角的笑怎么也压不住。
陆言望着苏清欢的背影消失在胡同转角,这才一屁股坐在门槛上。
晚风裹着隔壁王大爷家的夜来香,混着福来居残留的姜香,熏得他心口发软。
他摸着腕子上的翡翠镯子,突然想起爷爷临终前说的话:小言啊,好厨子要守着锅,更要守着心。此刻他望着天上的月亮,忽然觉得这心,好像被什么软软的东西撞了一下。
叮——
熟悉的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时,陆言差点从门槛上摔下来。
他手忙脚乱摸了摸围裙兜,确定没碰着什么,这才反应过来是系统提示:风寒汤任务完成,食运值 50。
苏清欢好感度 5,当前好感度35。
好家伙。陆言摸着发烫的耳尖乐出声,合着系统比我还会算。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腿,转身要回屋时,月光正好漫过墙角的老木箱。
那是爷爷留下的,平时总锁着,今儿箱盖却虚掩着,露出半张泛黄的纸角。
陆言弯腰掀开箱盖,借着月光看清那纸上的字迹——是爷爷的笔迹,写着药膳秘方·冬。
他刚要伸手去拿,院外突然传来野猫的叫声。
陆言吓了一跳,手忙脚乱要关箱盖,却瞥见纸页下还压着张老照片:穿白大褂的青年抱着个襁褓,身后是红墙黄瓦的大饭店,牌匾上国宴厨房四个金字被岁月磨得发亮。
爷爷......陆言指尖轻轻碰了碰照片边缘,心跳突然快得像擂鼓。
胡同里的更夫敲响了梆子,陆言却顾不上这些。
他盯着老木箱里的纸页,突然想起白天苏清欢说的君臣佐使,想起系统里还没抽的药膳菜谱,想起爷爷从未提过的国宴往事......
青石板路上的月光越发明亮,福来居的蓝布门帘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屋内半开的老木箱。
箱底那叠泛黄的纸页,正随着穿堂风轻轻颤动。
青石板路上的晚霞还没褪尽,福来居的蓝布门帘突然被撞得哗啦响。
陆言正蹲在门口擦桌子,抬头就见张婶扶着门框踉跄两步,鬓角的汗把白发黏成绺,额角红得反常:小陆...来碗热汤面,要最烫乎的。
他扔了抹布冲过去,指尖刚碰到张婶手腕就皱起眉——那温度烫得能煎鸡蛋。您这哪是要面?陆言半扶半架着人往木凳上坐,另一只手按在她额头上,烧得这么厉害,怎么不找清欢丫头?
张婶缩了缩脖子,攥着袖口直摆手:老毛病,熬熬就好。
昨儿晾被子着了风,喝碗热汤发发汗......话没说完就打了个寒颤,后槽牙碰得咯咯响。
陆言蹲在她跟前,盯着她发青的嘴唇突然火大。
这胡同里谁不知道张婶孤老婆子一个,儿子在外地当兵,平时连个端水递药的人都没有?
他一拍大腿站起来:熬什么熬!
我给您煮姜汁葱白汤,再加点紫苏叶——
小陆!
话音未落,门口传来清软的唤声。
苏清欢抱着药篓刚走到福来居门口,就见陆言掀着蓝布帘探出头,额角的碎发被灶火烤得翘起来。
她脚步顿了顿,药篓里的陈皮香混着面摊的烟火气涌进鼻腔,这才注意到木凳上蜷成一团的张婶。
风寒感冒。苏清欢放下药篓快步走过来,指尖搭在张婶腕间不过三秒,眉头就皱起来,脉浮紧,舌苔薄白,得辛温解表。
光姜汤不够。
陆言正往灶间跑的脚步猛地刹住,回头时眼睛亮得像点了盏灯:我知道!
我这儿有紫苏叶——前儿您给的那把还剩半把,搁竹篮里呢!他边说边掀起案板上的湿布,露出底下蔫蔫的绿叶子,再加点陈皮行气,发汗又不伤正气。
苏清欢愣住。
她原以为陆言懂的不过是锅碗瓢盆的火候,却不想连基本的配伍都知道。你还懂这个?
我爷爷当年给国宴做药膳!陆言抄起菜刀拍碎姜块,姜香嗤地窜出来,小时候我蹲灶台边儿偷吃,他就拿筷子头敲我手,说这味药引子得放三钱,那味辛温不能久煮——他突然顿住,耳尖有点发烫,就...就听了几耳朵。
苏清欢没接话,转身从药篓里掏出个牛皮纸包。
陆言余光瞥见她葱白似的手指捏着秤杆,砝码在铜盘上叮当作响,突然就想起前儿调陈皮茶时,她也是这么认真地数着茶叶粒儿。您这是制药还是做饭?他故意用勺子敲了敲砂锅沿。
两者我都擅长。苏清欢抬眼,眼尾在灶火里弯成月牙。
她把称好的紫苏叶递过去,指腹擦过陆言沾着姜渣的手背,紫苏叶煮三分钟就得捞,挥发油遇久热就散了。
火候我来控。陆言接过叶子扔进砂锅,蓝焰呼地窜高,汤面立刻翻起小泡。
他弯腰盯着火候,后颈的碎发被热气蒸得湿哒哒的,您盯着药,我盯着火,保准比济仁堂的药罐子还灵。
苏清欢没说话,却伸手把灶边歪了的蒲扇摆正。
两人的影子在墙上叠成一片,她能听见陆言不均匀的呼吸声,混着砂锅咕嘟咕嘟的响动。
张婶缩在木凳上,原本发沉的脑袋突然轻了些——姜香裹着紫苏的清苦漫过来,像有只温热的手在揉她发涨的太阳穴。
再加点红糖。苏清欢突然说,您橱柜第三层有块黄糖,是前儿王大爷送的。
陆言转头看她,正撞进她亮晶晶的眼睛里。
晚霞从窗户斜斜照进来,把她的旗袍滚边染成蜜色。
他突然想起前儿调陈皮茶时,两人也是这样并肩站着,连影子都贴得那么近。您怎么知道我藏糖的地儿?
上次给张婶送枇杷膏,看你鬼鬼祟祟往橱柜塞东西。苏清欢耳尖泛红,低头搅动砂锅,赶紧放,糖化了汤就成了。
陆言应了声,转身去够橱柜。
指尖刚碰到糖块,就听见身后传来张婶的轻咳。
他回头,正看见苏清欢舀了勺汤吹凉,递到张婶嘴边:婶儿,先喝两口润润。
张婶颤巍巍捧住碗,热意从掌心直往心口钻。
她喝了一小口,眼睛立刻亮起来:甜丝丝的,带点姜辣,比我那破炉子熬的药强多了!
陆言倚着灶台笑,看苏清欢低头给张婶理了理衣领。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落在青石板上像幅画。
他突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好厨子不光要喂饱肚子,还得暖人心。此刻福来居里的烟火气混着药香,暖得他心口发涨。
砂锅里的汤还在咕嘟冒泡,姜香裹着紫苏的清苦漫得满屋子都是。
张婶捧着碗又喝了两口,原本发沉的脑袋竟轻快了些。
陆言擦了擦额头的汗,转头想跟苏清欢说点什么,却见她正盯着自己腕子上的翡翠镯子——那是前儿张婶非塞给他的,说是祖传的招福玉。
看什么呢?他故意晃了晃手腕。
苏清欢别开脸,耳尖红得像灶口的蜂窝煤:没...没看什么。
窗外传来胡同里孩子们的嬉闹声,福来居的蓝布门帘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外头渐暗的天色。
陆言望着苏清欢被风吹乱的发梢,突然觉得这锅汤熬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香——不是因为姜,不是因为紫苏,而是因为旁边站着的人,连搅动汤勺的动作都带着股说不出的暖。
砂锅里的汤咕嘟到第七个泡时,陆言抄起竹勺搅了两圈,姜香裹着紫苏的清苦腾地漫过蓝布门帘。
张婶捧着粗瓷碗吹了吹,仰头灌下小半碗,喉结滚动间额角就沁出细密的汗珠。哎哟哟!她用袖口抹了把汗,指尖按在太阳穴上直乐,这汤比我去年在卫生院打的退烧针还灵!
脑门儿热乎了,后脊梁也发汗了,舒坦!
门帘哗啦一响,胡警官穿着警服跨进来,帽檐还沾着星子晚风。
他拎着个搪瓷缸晃到灶台边,瞅见张婶泛红的脸乐了:张婶这是喝了什么神仙汤?
瞧着比我上次逮着偷自行车的小贼还精神。
胡同志来得巧!陆言抄起漏勺捞汤里的姜片,手腕上的翡翠镯子碰得瓷勺叮当响,您张婶风寒,我跟清欢丫头搭伙熬的药膳汤。他歪头冲苏清欢挤眼,您说是不是,这叫医食双绝?
苏清欢正把药篓里的陈皮往牛皮纸包里收,闻言耳尖一烫。
她垂眼盯着指尖的秤杆,声音轻得像飘在汤面上的油花:不过是辛温解表的常法...
可别谦虚!胡警官拍了拍陆言的肩膀,又冲苏清欢竖起大拇指,我在胡同里转了十年,头回见有人把药罐子和灶台搭一块儿使。
要我说啊——他故意拖长音调,你们俩要真合伙开个药膳坊,保准比国营食堂的大锅菜还抢手!
陆言眼睛倏地亮起来,菜刀啪地拍在案板上:胡哥这主意妙啊!
您看咱们福来居腾半间屋,摆上清欢的药柜,我这儿熬粥炖汤都加两味药材——
陆言!苏清欢猛地抬头,眼尾的朱砂痣跟着颤了颤。
她攥着药包的手紧了紧,声音却软得像春雪:药食同源讲究君臣佐使,哪能由着你瞎搭?
陆言被她瞪得缩了缩脖子,可嘴角的笑怎么也压不住。
他抄起抹布擦了擦手,趁苏清欢低头整理药篓时,往她脚边的竹篮里丢了颗糖:成成成,我听大夫的。
那下回我熬雪梨膏,您得帮我看火候?
苏清欢没接话,却悄悄把那颗糖往手心拢了拢。
月亮爬上青瓦檐时,福来居的煤炉渐次熄了火。
苏清欢把最后一包紫苏叶收进药篓,系绳结时瞥见陆言蹲在橱柜前翻找什么。我走了。她拎起药篓转身,布鞋尖刚碰到门槛,就听见身后传来纸包窸窣的响动。
清欢!陆言跑过来,额角的碎发被穿堂风吹得翘成小扫帚。
他往她手里塞了个用油纸裹的小包,指腹蹭过她手背时像被烫了似的缩回去:今...今儿熬汤剩的陈皮,我切了丝拌了姜糖。
您...您总给街坊熬药,嗓子该润润。
苏清欢低头看那纸包,陈皮的橙香混着姜的辛辣钻进气鼻。
她捏了捏纸包,指尖触到里面细碎的糖粒,突然想起白天陆言往汤里加红糖时,也是这样小心翼翼地数着粒儿。谢谢。她抬头,正撞进陆言发亮的眼睛里,声音轻得像落在瓦上的月光。
陆言挠了挠后颈,喉结动了动:那...那回您说我熬的小米粥火候不够,要是...要是您有空,再教教我?
苏清欢把药篓往怀里拢了拢,嘴角慢慢弯成月牙:看你表现。
晚风卷着蓝布门帘忽闪,把两人的影子叠在青石板上。
苏清欢走出去十步远,回头时正看见陆言还站在门口,月光把他的白背心照得发亮。
她低头摩挲着手里的纸包,糖粒隔着油纸硌得手心发痒,嘴角的笑怎么也压不住。
陆言望着苏清欢的背影消失在胡同转角,这才一屁股坐在门槛上。
晚风裹着隔壁王大爷家的夜来香,混着福来居残留的姜香,熏得他心口发软。
他摸着腕子上的翡翠镯子,突然想起爷爷临终前说的话:小言啊,好厨子要守着锅,更要守着心。此刻他望着天上的月亮,忽然觉得这心,好像被什么软软的东西撞了一下。
叮——
熟悉的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时,陆言差点从门槛上摔下来。
他手忙脚乱摸了摸围裙兜,确定没碰着什么,这才反应过来是系统提示:风寒汤任务完成,食运值 50。
苏清欢好感度 5,当前好感度35。
好家伙。陆言摸着发烫的耳尖乐出声,合着系统比我还会算。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腿,转身要回屋时,月光正好漫过墙角的老木箱。
那是爷爷留下的,平时总锁着,今儿箱盖却虚掩着,露出半张泛黄的纸角。
陆言弯腰掀开箱盖,借着月光看清那纸上的字迹——是爷爷的笔迹,写着药膳秘方·冬。
他刚要伸手去拿,院外突然传来野猫的叫声。
陆言吓了一跳,手忙脚乱要关箱盖,却瞥见纸页下还压着张老照片:穿白大褂的青年抱着个襁褓,身后是红墙黄瓦的大饭店,牌匾上国宴厨房四个金字被岁月磨得发亮。
爷爷......陆言指尖轻轻碰了碰照片边缘,心跳突然快得像擂鼓。
胡同里的更夫敲响了梆子,陆言却顾不上这些。
他盯着老木箱里的纸页,突然想起白天苏清欢说的君臣佐使,想起系统里还没抽的药膳菜谱,想起爷爷从未提过的国宴往事......
青石板路上的月光越发明亮,福来居的蓝布门帘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屋内半开的老木箱。
箱底那叠泛黄的纸页,正随着穿堂风轻轻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