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回 想做岚朝小诗仙?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山风蛊》最新章节!
翌日,杨显照着日常早起,按着每日去给母妃上柱香,跪上一个时辰,然后回小院,富泉派人过来谢赏,一场无聊的社交表演,‘作业’也交了,难得清闲两日。
林合浦白日不敢露面,就藏匿在陆衡的厢房中。
于是陆衡陪着祭奠武妃之后,被杨显派去厨房督促清洗野味,是的,今日的重点就是傍晚开始的烧烤,本来杨显想亲自去的,又觉得一大群人兢兢战战没有意思,想着昨晚上林合浦提醒自己应该尽量低调,才能起到被京师惦记的人不那么忌恨,出去陪着侍卫们练了一趟拳,午饭之后,照例消消食,准备午休,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书。
看书可有有效的蓄养瞌睡,但也可能是神游天外,想着来了这么久,发现这个时代的并没有发展出诗词,而是偏重于策论,这玩意儿,哪怕是历史专业毕业的也让同学们深恶痛绝,很头痛,按说这历史轨迹也该产生不同的文学形式,却因为大汉的国祚被刘裕建立的后汉强势延续,又将汉赋定为国学,必考策论,逆天的文学发展走了回头路。
市井文化虽然繁荣,也有些颜色书籍,却没有长篇,多是短篇,是真的很短的那种,还显得太过晦涩,对底层没有文学底子的百姓来说,根本看不懂,比如:某某书生家中贫苦,却日读不辍,学成之时,宰相看顾,贤王频邀,于席中偶遇名门贵女,钦慕之,愿与之相携,朝思暮想,终于寻机,子时相约,一朝共赴,畅游巫山,云雨翻腾,天色微明,依依不舍,父识无奈,唯聘东床,时人皆赞。
这……这TM都是什么鬼东西,要细节没细节,要内容没内容,要情节没情节,要背景没背景,干瘪无趣,结果,嘿,在王府的清客中广为流传,个个如痴如醉,私下说起来像做贼一般,要不是有一副书生仕女的插图在旁,还以为是什么老师布置的作业呢,啊……呸。
要说之前看过许多穿越的作品,还有的在几千年前想出了船坚炮利的工业时代,真是……反正通过‘倒霉鬼杨显’的记忆,这个时代,估计会死很惨,还是生铁时代,连钢都是极少产量,少到……杨显还没有见过。
但是哪个穿穿不做文抄公的,不过要抄红楼、水浒、西游、三国、金品梅,那是真记不住,字数多,而且内容丰富,可要说小说,还是能记住许多主要情节的,而且这个时代也没有听说过李杜,哈哈哈,那岂不是随便一首唐三百,都稳坐文学界大拿位子,之前看过一个改编的电视剧,主角就是靠着诗三百打底,直接成为了天下诗仙,啊,爽,干脆啊……等等,两个问题,一抄小说的话毛笔字啊,要了亲命了,二就是诗仙这个风头怕是有些危险,身份不同嘛。不行,先做一支硬笔吧,然后来可以考虑考虑抄小说,小说有笔名嘛,现成的,兰陵笑笑生,哈哈哈哈,至于后边的做业,过两天再说吧。
说干就干,这玩意儿,现在最多的就是厨房,招呼上李展、武迁,就来到厨房,一进去看到众人忙得热火朝天的,又要准备午食,又要给相王准备傍晚的食材,杨显也不啰嗦,直接找到在一旁监督的闲人‘炊上火’,示意不要声张,然后低声问其给自己找一些煤炭。
“煤炭?却不知是何物?”
“嗯,黑黑的,烧火用的……”
“哦,殿下说的是石炭?”
“石炭?嗯,给孤拿点我看看。”
“诺。”
崔晌获招呼人跟着去提着个篮子,在一个砖砌的角落里捡了十几根黑黢黢的石炭过来,杨显拿起来一看,这是什么鬼?这么粗的?像是……
“树枝?”
“是,殿下,这些主要是柳条烧制的木棒,烧制之后就成了硬而脆的石头,可用来生火取暖、做饭,因此取名石炭。”
“哦,那无烟炭是?”
“无烟炭乃是少府特制,专供宫中、王公贵族使用,同样燃烧却不生浓烟,是石炭中的极品,呵呵,西陵却是没有,倒是入冬之后,宫中定会按份额赏赐殿下用度的。”
“平日里没有吗?”问出口杨显就觉得不合适,好在‘炊上火’只当是相王问的西陵这地方有没有,如实回答。“据小人所知,冬日使用缺额甚大,至于平日里除了少府存储一些以供宫中赏赐之外,还未曾听闻谁家会留着第二年的。咱们西陵……嘿嘿,更是没有。”
“哦,孤看看。”
捻起几支煤棍子,在地上写画,用着不顺手,太粗了,拿起来仔细端倪,决定回去用小刀削个尖头再看看。
“好了,就这一筐吧,回去孤先试试。”
“敢问殿下用来?”
“写……作画,毛笔太软了,孤准备尝试一种新的方法,用碳枝作画。”
“哎呀,殿下早说啊,之前章相曾经也用过碳枝作画,还用来试着写过字,只是他老人家说,可惜了太硬,写字画画过于匠气,不能体现我华夏文华,啧啧。”
“章相也是用的这个?”
“章相当时选了一根,然后令人做了装裹。”
“装裹?如何装裹?”杨显很感兴趣,这章九陵可是当代闻名于世的大书法家,他做的东西,特别是笔,或许有什么选择的心得。
“殿下稍待,当年章相说完之后,准备弃之,小人讨来,本是想做个传家之物,一直小心收藏在身边,待小人去取来,殿下一观。”
“也好,那就麻烦崔管事了。”杨显是有求于人,自然是客气得很,让‘炊上火’受宠若惊,高兴得嘴角都快压不住了:“哎呀,殿下客气,客气了,哈哈,小人不敢当不敢当啊,稍待稍待。”
杨显待了这么长时间,自然许多人都看到了,不过崔管事不曾多说什么,也就都装作没有看见,只是没人不开眼,跑到杨显面前晃荡。但是分心的不少,崔晌获本来今日一直警惕的监督着三个掌勺,万不可对着相王府的人说了什么,得罪了都尉府,自己这几两肉经不起折腾,谁知被杨显一客套,自己就先飘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翌日,杨显照着日常早起,按着每日去给母妃上柱香,跪上一个时辰,然后回小院,富泉派人过来谢赏,一场无聊的社交表演,‘作业’也交了,难得清闲两日。
林合浦白日不敢露面,就藏匿在陆衡的厢房中。
于是陆衡陪着祭奠武妃之后,被杨显派去厨房督促清洗野味,是的,今日的重点就是傍晚开始的烧烤,本来杨显想亲自去的,又觉得一大群人兢兢战战没有意思,想着昨晚上林合浦提醒自己应该尽量低调,才能起到被京师惦记的人不那么忌恨,出去陪着侍卫们练了一趟拳,午饭之后,照例消消食,准备午休,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书。
看书可有有效的蓄养瞌睡,但也可能是神游天外,想着来了这么久,发现这个时代的并没有发展出诗词,而是偏重于策论,这玩意儿,哪怕是历史专业毕业的也让同学们深恶痛绝,很头痛,按说这历史轨迹也该产生不同的文学形式,却因为大汉的国祚被刘裕建立的后汉强势延续,又将汉赋定为国学,必考策论,逆天的文学发展走了回头路。
市井文化虽然繁荣,也有些颜色书籍,却没有长篇,多是短篇,是真的很短的那种,还显得太过晦涩,对底层没有文学底子的百姓来说,根本看不懂,比如:某某书生家中贫苦,却日读不辍,学成之时,宰相看顾,贤王频邀,于席中偶遇名门贵女,钦慕之,愿与之相携,朝思暮想,终于寻机,子时相约,一朝共赴,畅游巫山,云雨翻腾,天色微明,依依不舍,父识无奈,唯聘东床,时人皆赞。
这……这TM都是什么鬼东西,要细节没细节,要内容没内容,要情节没情节,要背景没背景,干瘪无趣,结果,嘿,在王府的清客中广为流传,个个如痴如醉,私下说起来像做贼一般,要不是有一副书生仕女的插图在旁,还以为是什么老师布置的作业呢,啊……呸。
要说之前看过许多穿越的作品,还有的在几千年前想出了船坚炮利的工业时代,真是……反正通过‘倒霉鬼杨显’的记忆,这个时代,估计会死很惨,还是生铁时代,连钢都是极少产量,少到……杨显还没有见过。
但是哪个穿穿不做文抄公的,不过要抄红楼、水浒、西游、三国、金品梅,那是真记不住,字数多,而且内容丰富,可要说小说,还是能记住许多主要情节的,而且这个时代也没有听说过李杜,哈哈哈,那岂不是随便一首唐三百,都稳坐文学界大拿位子,之前看过一个改编的电视剧,主角就是靠着诗三百打底,直接成为了天下诗仙,啊,爽,干脆啊……等等,两个问题,一抄小说的话毛笔字啊,要了亲命了,二就是诗仙这个风头怕是有些危险,身份不同嘛。不行,先做一支硬笔吧,然后来可以考虑考虑抄小说,小说有笔名嘛,现成的,兰陵笑笑生,哈哈哈哈,至于后边的做业,过两天再说吧。
说干就干,这玩意儿,现在最多的就是厨房,招呼上李展、武迁,就来到厨房,一进去看到众人忙得热火朝天的,又要准备午食,又要给相王准备傍晚的食材,杨显也不啰嗦,直接找到在一旁监督的闲人‘炊上火’,示意不要声张,然后低声问其给自己找一些煤炭。
“煤炭?却不知是何物?”
“嗯,黑黑的,烧火用的……”
“哦,殿下说的是石炭?”
“石炭?嗯,给孤拿点我看看。”
“诺。”
崔晌获招呼人跟着去提着个篮子,在一个砖砌的角落里捡了十几根黑黢黢的石炭过来,杨显拿起来一看,这是什么鬼?这么粗的?像是……
“树枝?”
“是,殿下,这些主要是柳条烧制的木棒,烧制之后就成了硬而脆的石头,可用来生火取暖、做饭,因此取名石炭。”
“哦,那无烟炭是?”
“无烟炭乃是少府特制,专供宫中、王公贵族使用,同样燃烧却不生浓烟,是石炭中的极品,呵呵,西陵却是没有,倒是入冬之后,宫中定会按份额赏赐殿下用度的。”
“平日里没有吗?”问出口杨显就觉得不合适,好在‘炊上火’只当是相王问的西陵这地方有没有,如实回答。“据小人所知,冬日使用缺额甚大,至于平日里除了少府存储一些以供宫中赏赐之外,还未曾听闻谁家会留着第二年的。咱们西陵……嘿嘿,更是没有。”
“哦,孤看看。”
捻起几支煤棍子,在地上写画,用着不顺手,太粗了,拿起来仔细端倪,决定回去用小刀削个尖头再看看。
“好了,就这一筐吧,回去孤先试试。”
“敢问殿下用来?”
“写……作画,毛笔太软了,孤准备尝试一种新的方法,用碳枝作画。”
“哎呀,殿下早说啊,之前章相曾经也用过碳枝作画,还用来试着写过字,只是他老人家说,可惜了太硬,写字画画过于匠气,不能体现我华夏文华,啧啧。”
“章相也是用的这个?”
“章相当时选了一根,然后令人做了装裹。”
“装裹?如何装裹?”杨显很感兴趣,这章九陵可是当代闻名于世的大书法家,他做的东西,特别是笔,或许有什么选择的心得。
“殿下稍待,当年章相说完之后,准备弃之,小人讨来,本是想做个传家之物,一直小心收藏在身边,待小人去取来,殿下一观。”
“也好,那就麻烦崔管事了。”杨显是有求于人,自然是客气得很,让‘炊上火’受宠若惊,高兴得嘴角都快压不住了:“哎呀,殿下客气,客气了,哈哈,小人不敢当不敢当啊,稍待稍待。”
杨显待了这么长时间,自然许多人都看到了,不过崔管事不曾多说什么,也就都装作没有看见,只是没人不开眼,跑到杨显面前晃荡。但是分心的不少,崔晌获本来今日一直警惕的监督着三个掌勺,万不可对着相王府的人说了什么,得罪了都尉府,自己这几两肉经不起折腾,谁知被杨显一客套,自己就先飘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