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外室
“娘,你还是先同媒婆聊聊,女儿还有事,有事晚上回来说吧。”
张锦钰拉着美玉和珍珠,一溜烟跑出院子。
此时张锦钰还觉得,只有等娘被媒婆拒绝后,才会认清现实。
一上午的时间,张锦钰只查了两条街上的张家铺子。
原本爹给她的铺子并不多,可自从她说要学着做生意后,爹便直接将京都的铺子都交给了她,让她打理。
反观她爹,这些时日总是不在家中,也不知道究竟在忙些什么。
马车停在凤里街入口,此处是京都平头百姓的住所,无论何时,都特别热闹。
因人群拥挤,马车进入不便,张锦钰便吩咐车夫去前头宽敞的地方候着,她同珍珠、美玉步行进去。
凤里街毗邻琉璃河,若是在晚上,河两岸会亮起无数五颜六色的灯笼,河面被映照成波光粼粼的样子,因此得名琉璃河。
三人没走一会儿,便在一处馄饨摊停下。
摊主是一对夫妻,旁边坐着一个头上扎着两个丸子的小男娃,正奶声奶气地读书。
女主人见了张锦钰,热络地打招呼:“张娘子,许久不见了。”
张锦钰回以微笑,“还是老样子。”
“得嘞,我让我家那口子马上给三位娘子煮。”
三人挑了处挨着河边的位置坐下,在等馄饨端上桌时,说着些女儿家的闲话打发时间。
珍珠突然将手放到张锦钰手臂上,另一只手指着对岸某处:
“小姐,你瞧,那人是不是顾侯爷?”
张锦钰顺着珍珠指的地方望去,对岸一男子侧身对着她们,他的怀中赫然搂着一名女子的腰,而女子牵着七八岁男童。
似是感受到了被别人注视的目光,男子朝河对岸望来。
张锦钰三人齐齐低下头,悄摸地移动到护栏处,都只露出半个脑袋窥视对岸。
顾侯巡视了一番,只看到河对岸拥挤的人头,心想自己太过紧张了。
他又将怀中女人的身子往自己怀里紧了紧,“婉娘,我们快些回家吧,今日……”
他将嘴唇凑近女子耳朵旁说了几句,女子当即羞红了脸,将手握成拳头轻轻锤在顾侯胸膛。
“老爷,这还在白日呢。”
顾侯也不恼,只是将她的粉拳握在手里,两人就黏糊着回家了。
河对岸目睹一切的三人齐齐抖了抖身上的鸡皮疙瘩,真恶心。
一直以来,顾侯都是懦弱惧内的模样,无论出了何事,向来都是将侯夫人推到前头。
世人都说顾侯虽无才气能力,但好歹顾家,也算得上是个好夫婿。可如今看来,传言终究是不可信的。
三人坐回桌子上,张锦钰对美玉道:“一会儿让张沐带人去查查,摸清那女人的身份住处,或许今后能用得上。”
美玉点头回应。
等到三人吃过饭,又开始去查剩下的铺子。
每个铺子的老板在看见她手持的张家玉牌后,皆是恭恭敬敬。
尽管她爹许久没来京都查看过这些铺子,可这些铺子依旧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还一直在盈利。
张锦钰不得不感叹一句她爹的厉害。
天色渐黑,三人打道回府,在马车即将经过摘星楼时,珍珠对张锦钰道:
“小姐,前些日子摘星楼来了新的大厨,说是从塞外来的,会做好些塞外美食呢,不如我们打包一些回去给夫人尝尝鲜。”
珍珠说着说着,不由得吞咽了下口水。
本来昨日她便想说的,可小姐和王爷吵了架,她都没来得及开口。
张锦钰和美玉对视一眼,心底都暗暗发笑,明明是珍珠自己嘴馋了,还要拉夫人做借口,真是服了她了。
张锦钰让车夫停下马车。
“行吧,去尝尝这塞外美食。”
摘星楼,最高层的房间里,萧云知将将转醒。
昨夜他在花月巷喝了一宿的酒,今日天一亮,脑子还浑浑噩噩的,走路也走不稳,却催着卜二把他扶来这摘星楼。
掌柜知道张锦钰有意与萧云知结交,故将他安排在了张锦钰专属房间的隔壁。
他揉了揉太阳穴,望着不熟悉的地方,紧皱眉头。
“卜二,卜二。”
卜二从黑暗中现身,拿起火折子将蜡烛点燃。
此时萧云知才放下心来,打量起屋内。
“这是哪儿?”
“摘星楼。”
“本王怎么在这儿?”
卜二没有回答,而是清了清嗓子。
“王爷,我扶你回王府。”
随后他左跨一步,摇晃起身体,仿佛站不稳般,换了个声音道:
“本王不要回王府,去、去摘星楼,本王要去等那张锦钰,居然敢冲本王发脾气,本王、本王要治她的罪。”
“王爷,张老板现在不在摘星楼。”
“让你去就去,怎么那么多废话?那是她的地方,她肯定还会去的。”
“王爷打算怎么罚张老板?”
“罚她、罚她……”萧云知思考良久才道,“算了,本王大度,才不与她生气。”
随着卜二说得话,萧云知慢慢反应过来卜二在学他,脸越来越黑,快要与夜色融为一体。
“无聊至极。”
萧云知起身就往屋外走,这么丢脸的事情,他才不要承认。
走到楼梯口,他与上楼的张锦钰三人恰好对上。
张锦钰看着萧云知顺滑的衣服布满褶皱,又看到卜二从另一间房出来,心想这人怎么还把自己的摘星楼当自己家了。
她本想嘲讽两句,可又想起昨日自己的决定,将到了嘴边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三人屈膝行礼。
原想走的萧云知停下脚步,他没想那么快再见张锦钰的,一时不知双手该如何放,只听得自己问:
“你还在生气吗?”
张锦钰摇头。
萧云知脸上露出笑容,又问道:“要一起用膳吗?”
张锦钰委婉拒绝:“民女的爹娘还在家等候。”
萧云知似乎感受到了张锦钰语气中淡淡的疏离感,心中涌现出一股不安的感觉。
“昨日是本王说话不妥——”
“王爷,昨日是民女不对,还望王爷勿怪,今后民女一定谨言慎行,万不会坏了规矩。”
萧云知脸上的笑容一点点又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