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 为不公争取权益
吴凤,一位坚守在南阳十中宿管员岗位的女性,却日益感受到内心的阴霾。她的职责原是管理学生宿舍,却屡屡被指派参与本职之外的事务,这令她倍感疲惫。
南阳十中的民乐团以其卓越表现被誉为“南阳优秀校园文艺团队”,频繁的汇报演出使得吴凤不得不常常协助搬运乐器至大剧院,直至深夜。她心中明了,此非自己份内之事,毕竟乐团自有音乐教师及总务处负责此类事宜。
吴凤曾向董主任表达过自己的疑惑与不解,认为这些任务不应落在宿管员肩上。然而,董主任只是强调全校教职工均须支持民乐团工作,这是周校长的明确指示。于是,吴凤只得在深夜与搬运师傅一同确保乐器安然无恙地抵达剧院。
每完成这样的任务,张婷都会以严厉的语气质疑吴凤:“你和搬运师傅一起走了吗?乐器摆放好了吗?”起初,吴凤还会耐心回应,但随着时间流逝,她连解释的力气都失去了。张婷的质问,对她而言,无异于一种挑衅与压迫。
夜班结束后,无车可乘的吴凤只能打车返回学校,而报销车费又需张婷副校长的签字。为了保持心态平和,不影响女儿倩倩的生活,她选择放弃报销。倩倩还住在学校的厕所宿舍里,吴凤不愿让这些琐事打扰到她的平静。
每当民乐团演出获得赞誉,南阳六中便借机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张婷因此撰写论文,发表在南阳教育杂志上,甚至接受电视采访。民乐团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周校长亦因此倍感自豪。然而,吴凤在背后的默默奉献,只要不遭遇张婷的斥责,便已算是幸运的了。
领导们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声誉而加班,而作为临时工的吴凤,却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在不断被消耗。在那些搬运器材归来的夜晚,她虽在后台聆听民乐团的尾音,感受音乐的高低起伏,但内心的不快乐却始终无法消散。
现实的无情让吴凤坚守了自己的信条:“处困境而有所不为,处贫贱而有所不取。”一个人的品德,往往在贫困潦倒、身处低谷之际,显现出来他何以为之,何以为戒。许多人在顺境中或许能坚守高尚的道德准则,然而逆境一来,便要求全世界为自己让步。而另一类人,不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能恪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底线,始终秉持着做人的原则。
吴凤,这位坚韧的单亲母亲,与年幼的女儿倩倩相依为命。她不愿被生活的重压摧毁,甘于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即便在生活的低谷中,她也力求过得有价值,展现自我风采。于是,她带领着生活老师们向周校长请愿,争取提高宿管和生活老师的待遇。
吴凤以事实为依据,向周校长指出她们宿舍工作人员的工资相较于南阳城其他高中偏低的现象,这些数据是她和生活老师共同努力收集的。她还提到,学校在高考、中考期间,监考和后勤保障的老师都会获得奖金。同样,宿管和生活老师在高考期间坚守岗位,管理好留宿的学生,关心和提醒高三考生,他们同样是高考期间不可或缺的后勤保障力量。然而,其他监考和后勤人员都有奖金,宿舍工作人员却从未得到过一分钱……
她们甚至没有工龄工资。比如年纪最长的王阿姨,在南阳十中工作了六年,六年前后的工资都是两千,吴凤认为这是极不合理的。生活老师们日常为工作量争执不休,却都无果。吴凤带领她们向学校争取权益,提高工资……这是她对学校不公的抗议,尤其是对张婷副校长那种半夜安排她搬运民乐团乐器,对她默默付出却视若无睹,周校长也未能主持公道的行为的抗议!
有人认为她在给周校长制造难题,给学校带来困扰。但她无畏无惧,坚信沉默并非死亡,就是在沉默中爆发。德育主任董敏找到她,提出要利用职权给予她关照。那是指学校每年一次的困难员工申报,虽然学校评选先进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仅限于编制内的教师,但困难职工的评选面向的是全校所有员工,这一点对吴凤来说非常有利。
申报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名额的稀缺上,这无疑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名额的有限性意味着荣誉及附带福利只能为少数佼佼者所获。在这种大环境下,申报者必须证明自己在岗位上的卓越贡献和对学校的显著付出,方能在激烈的角逐中拔得头筹。
董主任在与她的谈话中,详尽地阐述了申报的相关条件和范畴:“我深入分析了相关文件,申报对象并不局限于在职编制员工,退休职工、合同工,乃至与学校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均有机会参与申报。”这表明,尽管名额有限,但申报的门槛并不高,为更多人敞开了参与的大门。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不禁要思考,申报过程是否纯粹基于个人能力和贡献,还是其中蕴含了其他考量。毕竟,在职场中,人脉的积累和向领导示好,对于拥有投票权的编制员工来说,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权重。职场如棋局,人情世故往往与个人能力并重,有时甚至在决策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她的话语中流露出对你的认可:“推荐你,是因为确实看到了你的闪光点。”这暗示了个人努力和成就虽重要,但人际关系和领导的青睐同样不可或缺。在职场中,获得领导的青睐往往预示着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你的个人状况——离婚,带着女儿居住在校园宿舍,下班后还需租房度日,收入并不宽裕——这些因素在申报时同样被纳入考量。在这种语境下,个人的私生活和家庭状况也成为了申报过程中的重要考量因素,使得整个过程更加复杂和敏感。
我已经向周校长汇报过,提及你为学生宿舍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你目前较为拮据的家庭生活,校长已经同意了我的申报提议。不过,你也应注意自己近期的言行举止。这反映出领导对员工个人状况的关注,并会在决策时考虑这些因素。这也提示员工在申报期间需更加小心谨慎。
吴凤稍作停顿后说:“最近我听说物管的一位电工师傅在工作中不幸受伤,本应休假疗伤,但学校正值电工短缺,他仍坚持带伤工作。”她的言谈充满了对同事的同情和对工作环境的关切。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员工的关怀和支持显得尤为关键。
还有宿舍区年龄最长的王阿姨,她负责的公共卫生区域总是打理得井井有条,家庭状况虽不宽裕,但她在学校服务的这些年从未请过一天假。这些细节凸显了员工对工作的敬业和忠诚,同时也体现了他们所面临的个人挑战。
我看不如将她们列入困难员工名单,适当给予一些慰问金,以此作为一种平衡。至于我,购房已毕,我并不处于困境之中!吴凤语气和缓,实则透露出自身的底气和自信,她不需要事后的补偿,她要对抗学校对她的不公待遇!她这番言论,显示了她对申报过程中公平性的个人见解,并决心为维护自身权益而行动。
“机会赋予,若不珍惜,便是自行放弃。”“确实!”吴凤回答得毫不犹豫。这反映出她虽然对申报过程持有保留态度,但依然珍视这一机会,并愿意投入努力。
“哎呦!”董敏感叹一声,对吴凤无可奈何。作为领导,也不能强迫员工接受困难名额,这体现了领导在处理员工个人意愿与组织决策间的无奈。
吴凤继续带领生活老师向周校长申诉权益。四位生活老师与她决心坚定,若学校不提升待遇,她们将集体辞职,以此争取全体宿管生活老师的权益。这一行动表明,面对不公待遇,员工们会团结一致,共同争取自己的利益。
吴凤的反抗并非无的放矢,她深知南阳十中正在申报一类关键事项,那段时间全校都在冲刺,专家组随时可能回访。学校的住宿条件、宿舍环境和配置、消防安全都是检查的重要内容。在关键时刻,宿舍人员大变动,上哪里能迅速找到熟练人手?周校长也不敢轻率行事。这说明,吴凤的反抗是基于对学校现状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考量。
她争取学校提高待遇,每人每月增加两百元,高考期间还有一定数额的高考奖金。她要求周校长的承诺不仅停留在口头上,还要以学校办公会议纪要的形式正式确认。会议纪要盖上学校红章后,吴凤为每位生活老师复印了一份。虽然待遇提升不多,但这代表着学校对她们为南阳十中学生宿舍付出努力的认可。
她带领生活老师成功争取到这一权益,感到非常高兴。她提议,她们五位宿舍区的工作人员共同出资,在学校留下最美的身影,取名为“微笑工作”。她们筹集了一千元,商定了价格,选定了照片和相框,请来了一位摄影师。她们为这些日复一日美化和服务学生宿舍的外聘人员提供了一次展现美丽的机会。
人生需要进取,她的努力也是以身作则,为女儿倩倩树立榜样,希望女儿从小就能在心中种下女性也应努力奋进的种子。这不仅体现了吴凤在职场的积极进取,也展现了她对下一代的期望。
“微笑工作”活动在校园内举行。她们化上美美的妆,进行了一次“校园街拍”。阿姨,头低一点,身体侧一点......好,3,2,1。”摄影师按下快门。精心打扮的她们,在校园的不同角落摆出各种姿势,吸引了许多师生驻足观看。这是一次展示她们美丽与自信的活动,也是对她们辛勤工作的一种肯定。
看到有老师和同学围观,几位生活老师露出羞涩的笑容:“第一次这样拍照,如果拍得不好看,你们别笑。”生活李老师一边为自己戴上丝巾、项链,“平时上班都不能戴,今天终于可以戴一戴了。”生活王老师不好意思地摸摸头发:“我本来不打算来的,年纪大了,还化什么妆!”吴凤换上了一件红色的针织衫,笑着说,“我穿红的也好看,很喜庆!”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这是一次充满欢笑的活动,让她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也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她们对自己的“新形象”非常满意,认为化妆后气色更好,更加精神、自信。这表明,通过这次活动,她们不仅提升了自信心,还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倩倩在一旁看到妈妈穿着红衣服在花丛中拍照,非常兴奋。她大叫:“妈妈真漂亮!”“来,倩倩,你也来一张……”大家开心地叫着。这是一幅温馨的画面,女儿为母亲的美丽而自豪,也反映了吴凤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对女儿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活动,吴凤不仅在职场上取得了成就,也在家庭中传递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