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百世
望着院子里整齐站着的两排学徒,秦松身后还站着十四位正式徒弟,这些人全部都是秦字木工班的人,他从小小的一位靠着做平常家具摆设木工的货郎,变成了拥有三十四位徒弟的师傅,今后,他创建的秦字木工班会渊源流传下去。
“咳咳!”
“欢迎你们加入秦字木工班大家庭。”
“在这里,你们将会学习到传统的木工技艺,同时,我们也有在传统的技艺上创新。如今在永安县,同时被卖往大周朝各地的首饰箱就是秦字木工班的出品,而我们也改良了三锭脚踏纺车,变成了四锭脚踏纺车,省城的白家已经在我们这里买了一批四锭脚踏纺车。”
“我告诉你们这些,是想让你们明白,在这里学习木工技艺,同时,你们也要发散想法,创造出更好的成品。”
“当然,我和你们说这些,你们可能不是很情愿。首先,告诉你们记名学徒的工钱,一个月五百文钱,做多少活我们都有记录,排名在第五名的学徒能涨一百文钱,第四名涨两百文钱,以此类推,到了第一名,将会涨五百文钱。”
“很眼热对不对,还有更令你们眼热的,望字辈的大师兄秦成望出列。”
“是!”
“大声告诉他们,七月份你的工钱是多少?”
“十五两银子。”
“很好,回到队伍里去,学徒们,听到了吗?成为正式弟子,你们的工钱也会达到这样的地步。”
“每三个月会进行正式弟子考核,过关的学徒就能成为正式弟子。”
“现在,请你们告诉我,想要成为正式弟子吗?”
“想!”
“想要赚钱养家吗?”
“想!”
“保持你们这一股精气神,来到了秦字木工班,你们就是秦字木工班的人,所有的师兄弟团结一心,我们要变成大周朝最大的木工班!我们要将秦字木工班的名声传到天下知!我们要让后世的人永远记着我们!”
“流传百世!”
“流传百世!!!”
来自三十四位学徒加弟子的声音盖过了秦松的声音,令走过秦家庄的村民们被这一声给吓住了,不禁摇摇头,老秦当上了爵爷,越来越不靠谱了呢。
外面的人哪里能看见三十四位红着眼睛的男人,以及他们激动、亢奋的心。
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不,比打了鸡血还要严重,等到能去房间放东西时,也是跑着去的,还有那年长的照顾着年幼的弟弟。
秦松:o((⊙﹏⊙))o
这……婉婉写的小纸条如此厉害?
按照秦婉写出的发言背下来的秦父,再次认识到自家女儿的厉害。
秦家木工班走上了正轨,第一日上午,等所有人收拾好出来,秦松安排十四位弟子都带上一名学徒,至于他和秦阿爷则带上六位。
午饭时间,在食堂,四张长条形的桌上上,各放了四盆菜,是的,用的木盆,堆起来的三菜是鸡蛋炒韭菜,土豆烧肉,炒黄瓜,还有一份萝卜大骨汤。
菜品丰富,白米饭管饱,这些人还真没吃过这么好的。
大口吃菜,大口填饭,吃完后再来一碗鲜美的汤,里面还有肉,简直美死了。
吴桐在长身体阶段,吃的也多,两碗饭才见饱,一脸忧愁的盯着碗里的汤,惹来了刘鹰的询问:“怎么了?不和胃口?”
十岁的男童摇头:“不是,很好吃,太好吃了,可我的阿娘在家里只能啃菜团子。”
没想到是在担心家里。
刘鹰劝解道:“你若是真想让你的阿娘过好日子,那就在这剩下的日子里努力,争取在前五名之内,好好把活干完,拿着工钱回去。”
“我明白,谢谢刘鹰大哥。”
“行了。快吃吧!”
“……”
导致这秦字木工班都有传统了,新来的学徒,一日问得最多的肯定是“(早中晚)饭吃什么?”
白记布庄最近很神秘,自从上次白启带入了一批货物进去后,每每瞧见布庄的人,他们脸上挂着的笑脸,遮都遮不了,作为同省城敌人的其他布庄老板,疑惑不已。
其实,在白记布庄内部是这样的。
“哇哦!织娘一日不停歇,一日半就能完成一匹细软棉布,三爷带来的四锭脚踏纺车实在太好了!”一位管事发自内心喜悦的感慨。
“管事,我们什么时候能换上?”眼红的织娘也想换上好的,她们织一匹布,就能获得五十文钱,寻常要四五天,而这,只需要一日半,三天能得到两匹,能赚更多铜钱了。
“等着吧,已经订货了,隔几日送来。”管事满意的说着。
等管事走了,还是有织娘围绕在十架四锭脚踏纺车,瞧着十位织娘与她们不同的动作,心里想着:四锭脚踏纺车来齐了,她们上手,会更快。
同时,白记布庄也放出消息,九月一日起,布庄里其他布料的价格不变,而新品细软棉布的价格低价至一两银子一匹。
一两银子一匹?
省城很多老百姓的脑袋里冒出了问号。
一两银子,不是吧,真的一两银子?平时不是要二两银子以上一匹吗?
这白家是钱多没处花?准备给老百姓送福利?还是布庄开不下去了准备不开?或者……
大家心里想出了很多条理由,他们都认为一两银子一匹布,白家肯定亏损了。
但这价格,是白启和布庄的掌柜商量后订下的,八月份陆陆续续的从秦家买来了三十架四锭脚踏纺车,将那一批老旧的三锭脚踏纺车卖出去,二十两银子也有人收,回收了一笔钱。
整整八月份,白记布庄的织娘虽说给的一匹布价钱少了,但她们每个月工钱还是多了不少,大家牟足了劲的织布,一共攒下了四百匹,这还不是从月初开始就三十架纺车运作,其中分了三批,不降价,堆积的布匹多了,也难以卖出去。
北江省城,一座一进院子里,一位十八岁娇俏的少女走跑进了家门,朝着阿娘的房间里去,大喊着:“阿娘!阿娘!”
里面的妇人喝止了少女鲁莽的行为:“你这都快要嫁人了,还如此不稳重,让夫家嫌弃了如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