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华娱:我真在拯救娱乐圈

第58章 首映礼和绯闻

华娱:我真在拯救娱乐圈 庆骄嘲柔 0 2025-04-13 20:16:26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华娱:我真在拯救娱乐圈》最新章节!

背对着刘静的林易听到这句话长叹一声。

还是挑明了吗?

可是自己能答应吗。

从刘静的态度来看,她对自己今天在媒体前说的话,是十分不满的。

如果自己同意,她会答应自己接着跟刘一菲炒作恋情嘛。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想来没有人会接受自己的对象和别人公开搞绯闻。

何况刘静这样骄傲的人。

林易一时间陷入两难。

他接受,必然会打乱全盘计划;可是不接受,这也不是自己想要的。

正当他犹豫如何抉择的时候,房门被敲响了。

不是刘静的房门,而是隔壁自己的房门。

“小易,小易。”

是二叔的声音。

林易松了一口气,他回头对刘静道:“回国之后,我会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

现在既然给不了答案,那就只能使用拖字诀。

等回国再说吧。

不等刘静说话,他迅速打开房门,走了出来。

“怎么了?”

林求实看了一眼面前紧闭的房门,又看了看从旁边出来的林易,一时间愣住了。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那是刘静的房间。

于是他调侃道:“这么晚了,又在聊工作?”

林易关上门,淡定的点点头:

“没错,有什么事?”

二叔显然不相信,他笑呵呵的道:

“我在附近找到个酒吧,想喊你一起去转转,不过看你工作这么忙,还是算了吧。”

闻言,林易突然提高音调:

“什么?那好,我跟你去。”

“呦,不忙工作了。”

二叔挑了挑眉,嘿嘿笑道。

“还是正事要紧,咱们现在就走。”

林易大声说完后,便推搡着二叔离开。

来到二叔所说的酒吧,正值电影节期间,人满为患,两人走向吧台,二叔对服务员伸出两个手指:

“两杯beer。”

林易坐下后环顾了一圈,这里的酒吧布置跟国内的不太一样。

中央有一个舞台,上面还有表演节目的舞女。

穿着很清凉。

四周不少看客都举着啤酒杯,随着舞女衣服一件件褪去,台下的看客们一阵阵高呼,不停的吹着口哨。

“你找的什么酒吧?”

就算国外再怎么开放,这样的表演也不可能是随意一个酒吧里都能有的吧。

二叔得意一笑:

“这可是我找了一个晚上才发现的宝地。”

“你不是说出来打探消息吗?”

林易一脸黑线。

他还真以为二叔是出去干正事的,没想到是去找酒吧了。

二叔咳嗽一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是打探消息的一种嘛。”

随后他搂着林易的肩膀,“好不容易出国一趟,总得见识见识。”

林易觉得二叔说的有理。

随后他喝了一口黑啤,抱着欣赏的态度,观看起舞台上的表演。

嗯,国外的文化果然有独到之处。

浪漫自由之都,果然名不虚传。

此时酒吧里播放并不是德国歌曲,而是一首英文歌,旋律轻快,节奏带感。

不过林易总感觉似曾相识,在第二遍副歌的时候,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

“Sunshine in the rain~”

“Sunshine in the rain~”

等歌曲高潮来临时,林易脑海灵光一闪,不自觉跟着音乐唱道:

“我要送你日不落的想念,起初代表爱的……”

嗯?

林易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唱的不是蔡依琳那首《日不落》吗?

怪不得音乐听着这么熟悉,简直跟《日不落》一模一样。

难道这首歌还有英文版本?

不过在他印象里,蔡依琳这首歌好像还没发行吧。

难道《日不落》是抄袭?

要是蔡依琳能抄袭,那自己抄一抄应该也没问题吧。

这么想着,林易便开口问酒吧的服务生,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可是他不懂德语,酒吧的人也听不懂英语,完全沟通不了。

没办法,他只能记下歌曲中出现最多的歌曲“Sunshine in the rain”,等回头再问问。

因为明早还有事,而且国外的晚上也不安全,林易跟二叔也没待太晚。

欣赏完两支舞曲,就回了酒店。

……

放映厅前,一副巨大的落地海报上,一面红墙占据了绝大部分面积,墙下是两个小孩面对面站立。

旁边标注着电影的名字:“ red flower”。

这是张原电影《看上去很美》的宣传海报。

不过现在他把电影名改成了《小红花》。这是为了吸引欧美观众注意。

据张原说,对欧美观众而言,“看上去很美”这几字太抽象,不如“小红花”直观,一目了然。

林易仔细想了一下,好像也确实如此。

欧美电影的名字都很直观,比如《谍影重重》,其实电影原名的英文直译,是“伯恩的身份”;《碟中谍》,直译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只是国内翻译外国电影名字的时候,经过了更为抽象的加工。

而这,也是因为国内观众更喜欢有诗意的电影名。

这就是国家文化的不同。

搞得林易都想换一换自己电影的英文名。

《听见星星》直译过来就是“Hear the stars”,听起来也挺抽象的。

要不改成“兄弟俩”?

或者“哥哥和弟弟”“失明的弟弟”“我的弟弟是盲童”?

走进放映厅,林易在第三排坐下。

第一排是电影的主创人员,导演张原,编剧宁带,也是他的妻子。

以及电影的女一号,宁原原,也是张原的女儿。

这部电影,可谓是他全家出动。

第二排是请来的各国影评人和记者媒体。

第三排则是助阵的嘉宾,这次入围的国内电影剧组都来了。

陈恺歌、彭浩祥还有他们剧组的主演。

以张原的地位跟面子,他们还是愿意过来捧场的。

放映厅里基本都坐满了人,上座率能有9成。

张原“威尼斯最佳导演”的名头摆在那里,外国人还是很买账的。

人基本都到齐后,电影开始。

这部改编自王硕同名小说的电影,只截取了小说前三分之一的部分,剧情主要集中在幼儿园。

电影以“小红花”为主线,主要讲小孩子在幼儿园被管理教育的故事。

孩子们为了得到老师的赞许和同龄人的羡慕,都在努力争取5朵小红花,主角从刚开始的不在意,在认识到重要性后,开始克服个人习性想要拿到小红花,可他发现怎么努力也凑不齐5朵小红花时,他失去了兴趣,在受到老师的冷眼和同学的排挤后,主角开始欺负同学,骂人,违反幼儿园规定。

影片讲述了一个羞怯的孩子在这种教育下被磨去棱角,变得圆滑,最终成为“坏孩子”的成长故事。

看的出来,张原很有想法,他想在影片中努力表现出更多的深层次涵义。

有关教育、成长、独立、自由、规定等等问题的探讨。

很显然,这部电影虽然是儿童电影,但并不适合儿童看,因为电影语言太过真实厚重。

不过倒是很符合柏林电影节的基调。

影片结束后,观众有序退场。

……

林易也要开始忙活自己的电影首映了。

张原给他介绍的意大利片商,也开始邀请相关媒体宣传。

电影的宣传还是很重要的,不然这里有上百部电影,林易一个无名无姓的导演拍的电影,很难让人产生兴趣。

林易身上也实在没有什么好宣传的,只能蹭着张原和陈恺歌的名气,以他们同门师弟的名义进行报道。

电影的名字最终还是直译成“Hear the stars”。

林易问过意大利片商,需不需改名。

他们的回答是“无所谓,反正都一样”。

虽然他们回答的很认真,但林易还是感觉他们的本意是“菜逼都一样的”。

因为意大利片商只是来帮忙的,所以宣传的所需的活动经费,需要林易自掏腰包。

好在他跟二叔现在不差钱,掏得起。

经过两天时间的宣传后,16日下午,《听见星星》的首映礼正式开始。

两天的宣发,时间太短了。

可是后天颁奖典礼就要开始。

要是等到明天,真正观影的人估计早就走完了,到时候还能剩多少观众看电影?

所以这也是无奈之举。

林易心里有些后悔,早知道就跟陈恺歌一起了,起码他来的比较早。

到场的人,除了邀请的各地片商和影评人、媒体人之外,还有助阵嘉宾。

很寒酸,只有张原和陈恺歌,还有刘火华。

《无极》剧组的主演已经回去了。

毕竟这部电影不评奖,明天的颁奖典礼,他们也没什么好去的。

只剩陈大导还在这里等待卖片。

刘火华倒是很仗义,特意推迟了一天的行程,过来帮林易撑场面,这让林易颇为感动。

至于彭浩祥剧组,林易就没请他们。

放映厅里的上座率,能有六成左右。

虽然不多,但这已经让林易很满意了。

现在临近电影节尾声,很多聚集过来的人,都已经离去。

本来观影的人就不多。

现在能吸引到这么多人掏钱买票,那就是成功。

随着现场灯光暗下,电影正式放映。

放映期间,林易能听身后第二排影评人所在的位置,时常传来低声交谈,这让他的心思,完全飘在银幕之外。

他很想知道这些影评人都在谈论什么,是说自己的电影好还是坏。

但是他听不懂外国话。

何况还是几个国家不同的语言。

尤其全神贯注的听着身后的动静,他甚至还听到了来自陈恺歌的一声轻笑。

定神一看屏幕,原来电影正好放映到跳茉莉花这一段,

这一发现,倒是让林易有些心安,起码陈大导是在专心看他的电影。

于是林易也不再多想,心思回转到屏幕上的画面。

随着电影中镜头一转,由孩子们在卖场上玩闹嬉戏的画面转向天空,电影中出现一刚字幕:

“此影片由真人真事改编,特此致敬。”

这是柏林电影节送审版本里,林易特意加上的一段话。

他的故事基调并不沉重,其实有点不符合柏林选片的风格,加上这一句话,能让电影显得更具有真实感。

真实事件该编的电影,也能更让人共情。

不管有没有用,反正加上总没有错,这是林二棉给他的建议。

灯光拉开,众人纷纷起身。

观影人群有序退场,张原走过来说道:

“拍的不错,运镜、转场、画面调度,都有章法。”

陈恺歌也点点头:“镜头色彩的搭配也很合理,有点意境。”

两人的风格不同,评价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林易正要开口,突然被一群记者围了上来。

“刘一菲客串你的电影,是因为她是你的女朋友吗?”

“是谁先追的谁?”

“那天你在机场落泪,是因为陈进飞的打压吗?”

“你打算怎么应付刘一菲的家人?”

林易定睛一看,好家伙。

新琅、网一、搜虎、新京报……还有六公主的媒体。

自己刚才怎么没看到他们,他们是什么时候进来的?

这阵势都赶上新闻发布会了。

刘一菲的恋情绯闻,果然如自己所料一般,关注度惊人。

“对不起,今天是我的电影首映,我不想谈论这件事。”

林易并不打算回应。

他也无法回应。

要是不承认刘一菲的恋情,那就无法炒作了;而主动承认,那就更不可能了。

这种事怎么能主动承认。

何况一个巴掌拍不响,要是刘一菲那边直接出面否认,那自己不就成小丑了。

那天在机场模棱两可的话,只能说一次。

说多了,不就明摆着是在故弄玄虚嘛。

所以不回应是最好的方式。

当然了,这种恋情绯闻没有石锤,一两天热度就下去了。

为了维持媒体的关注,自己要给他们一个期限。

“相关的话题,在柏林电影节之后,我会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答复。”

林易说完后,任凭记者如何发问,他再决口不提这件事。

不过看到林易被围在记者中间,倒是让那些过来观影的购片商有些惊讶。

这个导演,好像非常受欢迎。

原先没有意向的购片商,也开始思量了起来。

比如来自北美、欧洲和俄国的交易商。

他们也能看到采访林易的,都是他自己国家的媒体。

可是有这么多媒体采访,说明这个导演在本国的人气肯定非常高。

那么反过来想,这么有名气的人,在华人群体里应该也有一定知名度。

要知道,他们主管的这些地区,有很多华侨人口。

如果把林易的片子买回去,是不是也会有市场呢?

……

“我说你在你的国家非常有名,他们都相信了。”

听意大利片商转达的意思,这些人是看到自己受媒体欢迎,在询问过后,才动了购片的想法。

这倒是让林易有些没想到。

“多谢。”

林易道谢一声。

随后看着手中统计的报价单。

这些人出的价都不高。

就像这家北美的片商,报价仅2万美金,实在是有够低的。

也有诚意报价的,比如立本的购片商。

他们出价了3万美金。

这个购片价格,对一位新人导演的电影来说,已经不少了。

何况立本市场不比北美,开价比北美还高,也是少见。

林易严重怀疑,他们是看中了刘一菲的人气。

刘一菲能签约索尼本部,说名在立本是很有市场的。

也许是自己跟刘一菲的恋情报道,让他们看到了商机。

不过林易并不着急,反正过两天颁奖仪式就开始了。

要是自己获奖,价格还能往上涨;要是没获奖,也不会降低价格。

自己肯定是要等颁完奖的。

首映结束后,林易的电影还会接着放映。

这个放映厅他租了两天时间,明天还有一天。

不可能影片首映完就结束,接着放映,主要是为了让片商看到影片的市场接受度。

然后根据这个,再决定买不买片,或者出价多少。

林易跟意大利的负责人说自己要考虑考虑,等他离开之后,他找了个电话,打给刘一菲。

这件事得跟刘一菲澄清一下。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要稳住刘一菲。

电话接通后,简单的询问两句,林易便直奔主题:

“茜茜,你知道有媒体在炒作我跟你的恋情绯闻吗?”

“我知道。”

林易十四号到的柏林,已经过去两天,趁着柏林电影节的热度,这个话题也已经在国内爆开了。

林易立马主动承认错误:

“对不起,我是第一次接受采访,不知道记者的套路,我本意是咱们同窗四年,同学友谊感情稳定。

没想到被他们曲解成那个意思。

我总算知道你当时被网暴是什么感受了。”

“你千万不要生我的气。”

没想到刘一菲却并在意:

“没事的,我的绯闻男友那么多,胡哥、林智颖,多你一个不多。”

“额……”

林易一时间有些卡壳。

所以整了半天,我还是个小三?

“你也别担心,只要冷处理几天,热度自然就会过去的。”

刘一菲甚至还安慰起了林易。

“怎么感觉你很有经验一样。”

林易纳闷道。

“刘叔跟我说的啊,这种事情就是越解释越黑,不搭理就好了。”

原来是刘一菲经纪人支的招。

怪不得刘一菲这么淡定。

那正好,自己也不用想法子劝她别管这件事了。

“对,你就不要搭理,等我回国后,我会正式澄清的。”

“没事,你也不用这样。”

“我不希望因为我,影响到你的声誉。”

林易斩钉截铁的说道。

“这件事就交给我了,你先别对外做任何回应,安心等我的好消息。”

“好的。”

结束通话后,刘一菲对坐在一旁的母亲说道:

“你看,我就说林易不是那种人。

他第一次面对媒体采访,说错话也很正常。”

自从林易在机场接受采访后,第二天各大娱乐版报,就登报了林易跟刘一菲谈恋爱的新闻。

就像刘一菲说的,他的绯闻男友很多,这件事本不该有如此关注度。

但是谁让《隐形的翅膀》这么火呢。

大家一看,词曲作者是刘一菲的同班男同学。

男才女貌,又是同学,这本就容易被人误会。

加上这段时间刘一菲经常在媒体面前提起林易,然后林易又以新人之姿入围柏林电影节。

几种因素加在一起,关注度自然不是其他几位“前男友”能比的。

所以这则消息,在这两天收获了巨大的关注度。

女儿平白冒出个男朋友,还是看不顺眼的林易,这本来就很让刘晓丽生气了。

最重要的是,林易谈及刘一菲家人时突然落泪,这就成为了媒体猜测撰写的重点。

于是在有关两人恋情的报道中,刘晓丽被形容成棒打鸳鸯的恶妇。

这刘晓丽哪受得了。

对于罪魁祸首林易,她都有活剥了的心。

而林易在她心中,一直是心机深的形象,突然闹出这种幺蛾子,她自然就怀疑这都是林易捣的鬼。

“看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

刘晓丽根本不相信林易刚才的话。

“他也说了,等回国后会向媒体澄清的。”

“最好是这样。”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