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离去
妙英没事,虽然金钗刺破了她的道袍。福峥一击不中的遗憾满溢在脸上,他毕竟大病初愈,斜斜的倒下去,头重重撞到窗栏上的雕花。王允夫妇紧张的看着妙英,甚至来不及心疼福峥,离得更近的王夫人已经整个人半搂半趴在福峥身前,大有以身相代的意思。
妙英知道自己错了,因为错了,才会有心魔滋生,但是她直到这一刻之前都没有领悟到她错在哪里,确实是愚钝,福峥的举动再一次告诉妙英,她错了。
花花肉乎乎的小脸皱着,慢慢离开福峥的床,飞快的爬上妙英的背。妙英却一句话也没有说,转头就走,神色如常。花花扭头看王家三口,神色有点恹恹的,胖手有气无力的摆动,却迟迟没有挥下,埋首在妙英怀里,似乎熟睡。
妙英还记得原本的打算是往泰山而去,渐渐的隐没了身形,往王宅以外去了。要说她心中真的平静无波是不可能的,她前生痴迷于修行,从来没动过收徒的念头。福峥喊她“母亲”,就像她的孩子,又像她的亲传弟子,她能为了福峥的请求破例收下黄仁愿,福峥在她心里确实很不一般。
胜平道君曾经说妙英太过规矩,缺少了修道人随心所欲那份灵气,确实,妙英甚至到这个时候,还能告诉自己,福峥没有做错。福峥侍母至孝,要驱除占用母亲身体的妖道,这道理便是在哪里也说得通的,妙英自己也认可。
妙英真心这样觉得,于是心里恍然一松,哦,她救了王宝钏的儿子一命,王福峥杀她不成,债已偿尽。至于情分,妙英又笑了,天下间情分如此之多,她弹指百年就是福峥的一身,何以谈情分。
修道无情。
妙英古板、顽固、愚钝未必就没有自己的道,世间的规矩本就人定的,能从根子上顽固并且贯彻本来就是妙英的道,是以一瞬间,妙英只觉得心境透彻通明,身体里没化解的黄精的药力游转四肢百脉。
汝州的街上来来往往,他们看不到妙英,却自然的替隐去身形的妙英让道,而自己全无察觉。妙英则一扫郁然颓气,脸色微微带笑,神气流转,抱着花花,身形如游鱼,在人来人往之间穿行,连袍脚一丝一毫也没触及四周人物。
趴在妙英身上的花花最快发现妙英的不同,他虽然不知到什么叫做顿悟,什么叫天人交感,但是花花近乎直觉的开始吸引四周的灵气,花花天生懵懂,他挂念和他上树捉鸟下湖玩水的福峥,就像小孩子发脾气一样,吸取灵气的时候难免霸道,妙英则沉浸在难得的顿悟中,对花花闹出的动静视若无睹。
妙英看似走得极慢,但是就在这种妙不可言的状态下,缩地成寸一样,不过几息的功夫已经到了城门外荒郊,远离人踪。
“阿弥陀佛,妙英道友别来无恙。”就在哪里等着妙英的是一排低头诵经的佛修,领头的潜戒穿着艳丽的红色袈裟在一群灰色僧袍的佛修中尤其醒目,其次便是唯一一个长发披肩却穿着光鲜海清(僧袍一种)的少年,虔诚的站在潜戒身后,赫然便是黄仁愿。
妙英初见潜戒的时候,潜戒初入凡尘,浑身上下天然自在,妙英满心是忧虑,气息涣散灵气混杂。而今再聚首,妙英历经诸事,堪破红尘,一身灵气圆润自然,潜戒佛力自然高深,却再也找不到那种纯粹,不得不说是造化。
“劳潜戒道友记挂,只是不知我这劣徒……”妙英脸色铁青,四达门乃道教行气一派分支,祖述王子乔,往上更可追溯历代先贤,自古佛道相争,虽然收下黄仁愿是赶鸭子上架,但是她妙英的弟子身着海清,便是给四达门蒙羞。
“无妄已经皈依我佛。”潜戒双手合十低头,默念佛号。当初是他半是请求半是勉强妙英收下黄仁愿,却也没想成有今日之变。
妙英正想说写什么,站在潜戒后面一动不动仿佛泥雕木塑一样的僧人却开始吟唱,一时间梵音渺渺,要是妙英仍然心魔在身,猝不及然之下只怕是立马陷入诸般幻境中去。妙英拦住花花想挥动的小手,朗声道:
“既然黄仁愿你要改投名门,四达门也不留你,从今以后你与四达门便毫无关系。”妙英喊出的话里带着灵气,梵音被这声音冲击得有些改变,没多久又回到调子上来了,妙英本来就有些恼怒,要不是才从天人交感中回过神,还带点脱俗之气,没准还真的马上陷入心魔。
妙英说着就打开胜平道君留下的门规,还是一滴血,虽然只是口中诉说,但是四达门规翻到妙英那页,
妙英,外门弟子,师承胜平道君。
曾经的弟子黄仁愿则被没消得一点痕迹也不曾有过了,四达门果然是随心所欲的门派,入门逐人,都是一句话的功夫,妙英自己的拜师礼也只有一句话,连黄仁愿如此儿戏的,都不如些。
“道友修行精进,小僧佩服。”潜戒似乎有点疑惑妙英这么快就从心魔缠身中摆脱,但是修行机缘处处,妙英适逢其会也不可能。
见梵音对妙英已经没有作用了,潜戒从袈裟你拿出一柄降魔杵,神色庄重,全身渐渐泛起刺眼的金光。妙英眼尖认出那柄降魔杵正是那两个修士的遗物之一,只要看杵身的掌印就知道别无分号。
妙英何等的灵敏,联系到胜平道君那句:“小心佛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立即撕裂手掌,转身便逃。血珠落在地上,顷刻间与灵气接触就化作漫天粉色血雾,血腥粉雾隔绝了灵气和神识,恰恰好给了妙英逃命的时间。
每一个修士都有些压箱底的逃命绝技,枯骨雾,这就是妙英的,要不是今天借着进入筑基后期的造化,妙英也使不出这招。
花花带着妙英土遁,花花如今带妙英土遁愈发的熟练,妙英自有护体灵气,已经不用催动枯藤了,两人转眼间就到了千里之外。还没等妙英松口气,耳边就传来潜戒的声音,
“道友莫再踏入汝州。”声音轻柔,恍若叹息。
妙英遥遥向汝州施礼,潜戒是累世佛修,真心杀她,除非曝露花花神通,或者胜平从天而降,要不她是逃不过的。虽然莲花台欺人在前,但是放了妙英一马,妙英还要感谢潜戒不杀之恩,看似荒诞却是修真的弱肉强食。
只愿她来日也有如此气盛。
妙英如此希望,抱着皱着鼻子赌气的花花,笑着往泰山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