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收徒
不得不说,黄公子在生和生不如死之间,脑子转得极快,眼见妙英是不会松口了,而自己也自知要保持十年不动邪念不易于天方夜谭。眼见妙英拂袖而去,黄公子立即一面修书至本家,请求本家寻找高人,搜罗天下修道之法,一面可怜兮兮的找上了王允,商请王允为说客。他之前便知道妙英是为了报恩跟着王家的,王允出面说不得比活佛的面子更大些。
黄公子也知道自己要是暴露了妖身的事情,那便是天下之大也容不得的事情,所以也只是说自己经此一役,只觉得沧海一粟,唯有道途长存,决口不提自己遇见的大麻烦。
本家的反应大大出乎了黄公子的意料,太常卿动用了驿站官道,四百里加急,老祖宗的语气,黄太常卿亲自执笔,信中痛骂黄公子不孝,如此大好的机遇便在眼前,却想跑去修道,丝毫不顾念族中的立场,简直全然忘记了家族辛苦的栽培和长辈期许,罪大恶极。
黄二只觉得自己冤枉,他可是比任何人都眷恋大好的尘世繁华,也一心想在官场仕途上大展拳脚,可是又不能把实情给告诉家中长辈,只好写信诚恳告罪忏悔,边派人大肆在九瑶采购土仪,送往本家府邸分分各人,一个也不敢拉下,那封信算是破坏了他这些年在黄家的小心翼翼,如今不过亡羊补牢罢了。
黄公子在王允这边也碰了壁,王允老于世故,怎会不知道黄仁愿是大好的前程,现下为他做说客半点也讨不着好,得罪黄家不说,等黄仁愿清醒更是会埋怨,只是端着长辈的架子苦口婆心的劝着。
黄二一下子便反应过来,只是他有口难言,只得日日讨好妙英,举凡端茶递水那不必言,眼见妙英疼爱花花,好吃好玩的也是源源不断,几日下来倒是与花花处得不错,王允见他一个世家公子做到如此地步,直叹气,只觉得这黄二是废了。
一开始妙英还能无视于黄二,但眼看着花花拿了人家的东西大嚼大咽,实在不好再端了冷脸,几次下来干脆在房里闭门不出眼不见为净。
黄二也是急疯了,见妙英闭门不出,病急乱投医,竟是想请福峥做说客。
这几日下来,王允算是把黄二利用得通透,把黄二如此不顾家族的行为,彻彻底底的给福峥做了分析,从黄二今后的下场到黄家错失的机会,弄得福峥都有些瞧不起黄二。
但王允怎么也想不到黄二会把主意打到福峥的头上,所以唯独忘记了告诉福峥,帮他做说客的人会彻底的得罪黄家。而福峥也只是孩子,若是多给他些几日,他也能想通这层,可他从来便不喜黄二,王夫人有意让宝钏出嫁的时候,那黄二跑宰相府不知多勤快,那副殷勤的样子,看得福峥便觉得他讨厌。是以,福峥眼见一个大好陷害黄二的机会近在眼前,怎么可能会放过?当下非常爽快的答应替黄二做说客。
王允知道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妙英已经答应了,事关性命,黄二速度奇快,连拜师的谢仪都准备好了,惟恐妙英反悔。
妙英虽然不喜黄二利用福峥,但是也能看出福峥想让她收黄二入门墙是发自内心,看了福峥那副期待的样子,花花也在一边以咿呀咿呀的扯她的袖子,虽然知道福峥不是想帮黄二,而花花只是想吃点心,妙英还是说不出拒绝的话。
“贫道见你确实是一心向道的良才美玉,便收你为徒吧。”妙英不忍让福峥花花失望,硬着头皮说了违心之言。
黄公子虽然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念头央了福峥来当说客,但是从心底也没真指望福峥能说得妙英真人点头。妙英答应的时候黄二还犹自不可置信,反应过来后立马让人拿了早备下的六礼束修和投师贴,鞠躬献上,妙英才刚接下,黄二立马跪下献茶,半点时间也没浪费,倒是妙英也没想到黄仁愿准备的速度这样快,口袋空空实在是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回礼,不得已从袖子里拿了张平安符凑数。
黄仁愿笑得见牙不见脸,紧紧抓平安符,满心的激动,这于他是货真价实的救命符啊。
礼成,王允接了下人报信,正好推门而入,扫了四周,见虽然简陋儿戏,但是该有的礼数一样不缺,只觉得天旋地转,他本就为孙儿出仕担忧,现在眼见福峥又替自己增加了个变数,怎么不气急沮丧?气急中还是觉得自己孙儿乖巧懂事,利眼狠狠扫了黄二和妙英,只觉得这两人简直是在陷害福峥。
妙英有段时间日日陪着福峥做功课,怎么会不知道这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尤其王夫人曾一天到晚的在耳边说这黄公子的事迹,妙英想通其中关节不难,她也不会为了一时宠溺替福峥埋下隐患,当下不理王允利眼,说道:
“仁愿啊,为师看你尘缘未了,可你又一心向道,现传你本门的功法第一层,你好生修行,待到尘缘尽了再来寻为师。为师知道你不日将与潜戒大师同往长安,若是有什么不了解尽管去问大师,不必拘谨。”尘缘已了,什么叫尘缘已了?就是黄仁愿自己在尘世里待到不想呆了,妙英怎么会看不出来,这黄仁愿眼里可没半点的求道之心,百般的奉承讨好,不过就是为了保住小命,既然他能找上福峥为说客,也就是天意了,妙英索性成全了他。
黄公子这拜师拜得确实是儿戏,其一,妙英一没交代清师门来历,黄二也没拜祖师,要真论起来,黄二还算不得四达门的弟子,自然不算辱没门墙了,其二,说是拜师,妙英既没训诫门规也没赐予他道号,真真是儿戏一场。妙英这般的费劲心机不外乎也是为了福峥,她日日用神念防备刺客,王允日日长吁短叹,许是血脉相连,妙英确实是对福峥有着母子之情,今日她收黄仁愿为徒,他日黄仁愿自然是要襄助福峥的。谁说修士出尘?尘世里打滚的总是要妥协于人情权势,少有例外。
王允听了妙英的话,徒然觉得,这妙英真人指不定是真的欠下了他们王家的大恩,早前妙英还百般推诿,福峥来了便一口答应,不但如此,甚至要把黄二举荐给了活佛,活佛去了长安地位超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妙英作为活佛的友人,黄二作为妙英的弟子,那交往是谁也诟病不了了,长此以往,黄二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如此这般,黄家非但不会怪罪,还要感谢王家相助,王允想通了此层,很是开怀的摸着胡子,一副欣慰后辈得偿所愿的模样。
黄仁愿怎么也想不到会有如此的好事,他原先还做好了和红尘世界告别的准备,见妙英如此爽快的交出功法,还放他自由,真是喜出望外,再次下拜,这次他不慌不忙,很是规矩的表达了他一心想在妙英跟前伺候的决心,言辞恳切而悲伤。
妙英应了两句也受不了和这名义上的徒儿这样的依依惜别,借口乏了便打发了黄二出去,黄二这次很识相的告辞走了,王允自然也带着福峥告辞,悬着的心放下来,他现在准备回房好好教导福峥为人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