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狩猎
几天过后,妙英又一次进了小树林,这次不同的是,小义山也跟来了。妙英给小义山解释了药糊的作用是捕猎后,小义山就搬出各种理由,说服妙英让他来看看“自己做的草药”的成果,虽然年纪小小,但喜爱狩猎毕竟是男儿的天性,平常温顺乖巧的小义山也不例外。
妙英犹豫之后还是同意了,有了草药防身,小义山跟在她身边比一个人在家更让人放心。
小义山是第一次进林子,之前妙英一直不允许他靠近树林,所以他对树林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可又很规矩的跟在妙英身边,只是不时轻轻晃动小脑袋,眼角瞄向草丛里跳跃的蟋蟀,在树丛里忽隐忽现的小野兔,枝头扑腾的小雀,……小义山感到一切都是这么的新奇有趣
妙英饶有趣味的看着小义山故作稳重的样子,明明很想跑过去玩一玩,动一动,可是又不敢向妙英开口,就这么为难着。妙英没忍心让小义山继续挣扎,虽然她觉得那样子可爱透了。
“山儿,现在风向不对,娘先在这里休息一下。你帮娘采些草药吧,如果看到认识的草药就装进篮子里,只是别走得太远让娘看不见你。”
果然妙英一说完这话,就看到小义山眼睛刹得亮了。小义山看了妙英一眼,从妙英手上结果篮子,虽然力求稳重,但是还是显出雀跃的往林子边上走去,爱玩才是孩子的天性,不是吗?
妙英挑了一个能晒到太阳的石头坐下,看着小义山东摸摸西蹭噌。虽说采药只是妙英让义山去好好玩一场的借口,可是小义山却是把这当成了重要的任务,很用心的找起了草药,虽然在途中免不了被其他东西吸引,可是心思还是能很快回到找药材上来。
妙英就这么嘴角含笑的看着难得显出六岁孩子调皮朝气的小义山,不知是因为她继承了王宝钏的记忆,或是这具身体与小义山血脉相连,又或是其他什么原因,现在妙英已经开始真正对小义山有了母子之情,而不是单纯对王宝钏的歉疚弥补。
风儿拂着树叶沙沙作响,石头上母亲带着满足骄傲的神气,慈爱的看着远方调皮儿子,这一刻简直美的像一幅画。又过了好一会,妙英觉得差不多了,向远处的小义山招招手,示意他可以回来了。
小义山毕竟还是孩童心性,有些意犹未尽,但看到娘亲向他招手,还是很快的往妙英那里走。有些羞涩的把篮子交还给妙英。
篮子里只有寥寥的几株药草,事实这样的数量已经大大的超出妙英的意料了。这里还只是接近小树林的中部,要知道昨天妙英找到的药草绝大部分是在小树林的最深处找到的,那里树木密集中间却有有一小片空地能接受阳光,许多药草就长在那里。而且妙英仔细的看了一下,发现每一株都是昨天教过小义山的,里面竟没有一株不对。
妙英大大的表扬了小义山,这孩子在识别药草上的天赋令人欣喜。
替变成小花猫的小义山整好衣襟,妙英取出昨天遮面的两件衣服,依旧把自己和小义山的口鼻遮住。
衣服上还是有股淡淡的臭味,小义山皱着张小脸,很乖的忍耐着。
妙英测好风向,逆着风,把那包小一点的药糊用枯树枝隔一段距离均匀的抹在地上或是草叶上,义山在边上有样学样的帮忙,到了后边,妙英索性不做了,在旁边指点小义山的动作。
药糊不一会就用光了。母子俩逆着风从林子的另一边绕回寒窑,此时还不到午时,小义山一回到家就捧着书摇头晃脑的背诵。他虽然和母亲上山,可是功课一点也不敢放松。
而妙英则是用回来路上采回的,半干的野草搓出了几条绳子,连着枯枝捆出了一个简易的笼子,只剩下一面没有封上。
大概到了将近申时(下午3时正至下午5时正)的时候,妙英往又往上山去了,小义山还是跟着,衣服也是紧紧的掩住口鼻,要是不知情的人看见,真以为是一大一小两个逃犯,索性这一带荒芜人烟,也不存在吓到人的问题。
母子俩到了抹了药的地方,果然很快发现了一只仿佛睡着了的野鸡,小义山兴奋的看着妙英把鸡放进带来的笼子里,然后两母子在这块地里分头寻找。
结果是令人鼓舞的,他们一共收获了两只野鸡和四只野兔,妙英事先做好的笼里竟然装不下了,幸好妙英多带了几条草绳,于是母子俩满载而归。走出一段距离,妙英才把用叶子包着的一小包东西朝抹了药的地方扔过去。
到了家,妙英又赶紧做了两个笼子,牢牢的把枯枝绑紧。接着,妙英把臭药抹在自己用来掩住口鼻的的衣服上,然后用衣服盖住笼子。
不一会野兔的耳朵动了动,醒了,龇牙蹬腿,想从笼子里脱困;很快野鸡也醒来了,狭小的笼子令它无法扇动翅膀,摆脱困境。
可能药性没有完全散去,鸡兔都焉焉的。小义山忍着臭味饶有兴趣的观察着这一切,这可是他猎到的呢!小义山心里充满着成就感,看着这几只鸡兔发呆,连吃饭都是妙英喊了才去。
很多天以后,在兔子和鸡都瘦了很多以后,才被小义山吃进嘴里,一是因为妙英在尝试看可不可以驯养,可惜野兔和野鸡对递到眼前的食物一屑不顾。二是因为,“臭药”实在是太臭了,鸡兔身上的臭味流连好久才消失,这臭味平常闻着就挺恶心了,要真吃进嘴里,肉也不好吃了。
妙英见用药可行,几乎天天都上山放药,而且翻过了武家坡,往更深的山里而去。
天气已经渐渐的开始冷起来了,妙英希望在冬天来临之前储备足够的肉食。而在山里辛苦“捕猎”的妙英不知道,此时一个不速之客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