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铜镜通古今,大唐的复兴

第114章 安排任务

铜镜通古今,大唐的复兴 苦辣的橙子 0 2025-04-05 07:16:24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铜镜通古今,大唐的复兴》最新章节!

李弘茂怀揣着对庐州未来发展的无限憧憬,大步流星地迈进庆王府。

刚踏入府邸,便瞧见常梦锡神色匆匆地迎面走来,脸上带着几分焦急与期待。

常梦锡见到李弘茂,赶忙上前行礼,说道:

“殿下,您可算回来了,下官正有要事向您汇报。”

李弘茂微微点头,示意常梦锡起身,神色关切地问道:“常大人,何事如此着急?”

常梦锡清了清嗓子,说道:“殿下,外地来的灾民分到土地后,土豆种子的派发工作已经开展。只是没想到,这土豆种子的需求量如此之大,目前已经派发完了,可还有很多灾民没有领到种子。”

李弘茂听后,心中虽有些意外,但脸上却依旧镇定自若。

他摆了摆手,安慰道:“常大人,不必担心。再过两天,就会有大量的土豆种子运到。这些种子足够满足所有灾民的需求,你且先安抚好那些还未领到种子的灾民。”

还好他早有准备,要不然还真要耽误事。

常梦锡听后松了一口气,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连忙说道: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有殿下的安排,下官就放心了。灾民们分到土地后,都盼着能尽快种上土豆呢。”

李弘茂点了点头:“土豆的产量高,耐储存,能帮助灾民们度过难关。你让灾民不必担忧,土豆种子很快就会运到庐州。”

常梦锡拱手道:“殿下英明,百姓们有您这样的王爷,真是他们的福气。”

李弘茂摆了摆手:“常大人,百姓们的幸福才是我们最大的目标。接下来,我还有更重要的计划。”

在常梦锡疑惑的目光中,李弘茂不紧不慢的开口。

“常大人,我打算成立一个顺丰镖局,专门负责庐州和外地来往货物的物流运输。”

顺丰这个名字还是他从后世学来的,每次把货物运送到别墅的都是顺丰物流。

久而久之,他也就对顺丰有了深刻的印象。

之后他有在网上查过顺丰的相关信息,发现顺丰的业务遍及全国,而且重要的是送货时间非常快速。

他希望有朝一日,顺丰镖局也能像顺丰物流那般厉害。

常梦锡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殿下,这顺丰镖局……不知具体是如何运作?”

李弘茂耐心解释道:“这顺丰镖局,第一阶段先招募两千人。这些人将负责把庐州的货物,如军工厂的武器、盐厂的精盐、日后铁锅厂生产的铁锅等,安全、快速地运送到外地。同时,也将外地的货物运回庐州。随着业务的扩展,未来我们的镖局还会将业务拓展到其他各国,到那时,还会招募大量的人员。”

常梦锡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殿下,这是个好主意。庐州如今有了铁矿场、煤矿场、盐厂和军工厂,产品运输是个大问题。有了镖局,货物运输就方便多了。”

李弘茂点了点头:“不错。庐州的产品要卖到全天下,必须有一个高效的物流系统。顺丰镖局的成立,不仅能解决运输问题,还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据他所了解,物流运输解决的就业人员有数百万之多,这也是他看重顺丰镖局的一个重要原因。

常梦锡欣然应允:“殿下,我会立刻安排人手,开始招募镖局的成员。我会亲自监督此事,确保镖局顺利成立。”

李弘茂微微一笑:“好,庐州的未来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随后,李弘茂把要建厂的计划和常梦锡和盘托出。

“常大人,我还有一个计划。”李弘茂继续说道,“我想在庐州建立一个铁锅厂,你负责招募五千工人专门生产铁锅。”

常梦锡微微一愣,好奇地问道:“殿下,这铁锅……下官从未听闻,不知是何物?”

李弘茂微微一笑,从带回来的资料中找出一张铁锅的图片,递给常梦锡。

“这就是铁锅。它是一种用铁制成的烹饪器具,相比我们现在使用的陶器,有着诸多好处。”

常梦锡接过图片,仔细看了看,脸上露出一丝好奇。

“殿下,铁锅真的有这么好吗?”

单从图片上看,铁锅有些像盾牌,用来炒菜做饭倒也合适。

李弘茂点了点头,一脸自信。

他早已品尝过用铁锅做出来的美味佳肴,自然知道铁锅的好处。

第一次见识到铁锅的好处时,他便想将铁锅带回来。

不过那时他还在都城,人多眼杂,也就就此作罢。

现在在庐州,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

当下,他就给常梦锡解释起铁锅的好处来。

“铁锅的好处很多。它导热快,受热均匀,能节省燃料。而且铁锅炒菜还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对健康有益。用它做饭炒菜,不仅省时省力,还能让食物更加美味。最重要的是,铁锅的价格便宜,普通百姓都能买得起。一旦生产出来,必定会受到百姓的欢迎,市场前景广阔,日后肯定会供不应求。”

庐州就有现成的铁矿场,制作铁锅的成本也不高,也不担心老百姓买不起。

常梦锡看着图片,又听了李弘茂的介绍,心中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但见殿下如此笃定,也只能勉强接受。

“既然殿下如此看好这铁锅厂,下官定会尽力招募工人,确保工厂能够顺利建立。不过,五千工人可能有些多吧?”

在没有看到铁锅的市场前景之前,他担心五千人太多。

前期的话可以少招募一些工人,比如一千人就完全足够,这样也能节省一些人员开支。

先把第一批铁锅生产出来拿出去售卖,看看老百姓的接受程度如何。

如果真如殿下所说的那般受欢迎,到时候再多招募一些工人也来得及。

李弘茂摇了摇头,对于常梦锡的保守倒也没有怪罪。

但他相信铁锅的受欢迎程度,五千人还只是开胃菜罢了。

“铁锅厂需要大量工人,而且我们要尽快扩大生产规模。五千工人只是起步,后续还会增加。庐州有很多闲散劳动力,正好可以利用起来。”

常梦锡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既然殿下都这么说了,他自然只能照办。

“殿下,我明白了。我会立刻安排人手,开始招募工人。”

李弘茂见常梦锡接受了铁锅厂的提议,心中十分高兴。

这时,他突然想起之前刷到的一个视频,农村地区用煤炉子烧火做饭,上面架着一口大铁锅,而使用的燃料就是蜂窝煤。

他眼前一亮,大丰山正好有煤矿场。

如果能建立一个蜂窝煤厂,不仅能解决百姓的燃料问题,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常大人,我还有一个计划。”李弘茂说道,“我想在庐州建立一个蜂窝煤厂,专门生产蜂窝煤。”

常梦锡微微一愣:“蜂窝煤?殿下,这是什么?”

李弘茂解释道:“这蜂窝煤是一种用煤炭制成的燃料,它呈蜂窝状,中间有许多小孔。相比于普通的煤炭,蜂窝煤燃烧更充分,火力更旺,而且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干净。用它烧火做饭,不仅能节省煤炭资源,还能让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

常梦锡听后,仔细思索了一番,觉得这个想法确实可行,高兴地答应下来。

相比于铁锅,还是蜂窝煤听起来更加靠谱。

“殿下,这个主意太好了!庐州的百姓大多用柴火做饭,如果能用蜂窝煤代替,不仅能节省木材,而且老百姓也能负担得起。”

由于长年累月的砍伐,庐州城附近的木柴早已经砍光。

老百姓平时使用柴火做饭,需要到老远的地方砍伐。

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收获还小,毕竟无主的柴火可不多。

但蜂窝煤就大不一样,庐州大丰山就有一个大型的煤矿场。

就近取材制作蜂窝煤,价格也低廉,老百姓也能负担得起。

李弘茂点了点头:“不错。蜂窝煤的生产成本低,而且大丰山有丰富的煤矿资源。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出大量蜂窝煤,满足庐州百姓的需求。”

常梦锡兴奋地说道:“殿下,我立刻去安排。五千工人应该足够蜂窝煤厂的起步了。”

李弘茂微微一笑:“好,庐州的未来需要更多的产业。铁锅厂和蜂窝煤厂的建立,不仅能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李弘茂和常梦锡敲定了铁锅厂与蜂窝煤厂的筹备事宜后,李弘茂的思绪又飘向了新的方向。

他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

“常大人,这建立铁锅厂和蜂窝煤厂,只是我们发展计划的一部分。我还打算建立一个大型的服装厂。”

常梦锡原本正沉浸在对新工厂的构想中,闻言微微一愣,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殿下,这服装厂……是做什么的?”

李弘茂放下茶杯,耐心解释道:“常大人,这服装厂,就是将布料加工缝制成衣服的地方。我们从外面采购布料,然后在厂里经过裁剪、缝制等工序,把布料变成一件件可以穿的衣服,再卖到各地。”

常梦锡眉头紧皱,眼中满是不解。

“殿下,下官实在不解,为何要多此一举把布料制成衣服售卖呢?直接售卖布料,岂不是更省事?”

李弘茂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道:“常大人有所不知,我有办法搞来很多物美价廉的布料。这些布料在我们这里,经过加工制成衣服后,即便以低价出售,也能有大量的利润。而且,百姓买回去就能直接穿,比起买布料回去自己制作,方便太多了,市场需求肯定很大。”

常梦锡若有所思,微微点头,但心中仍有疑虑。

“殿下所言虽有道理,但这服装厂得招募多少工人啊?”

李弘茂神色坚定,目光炯炯。

“我打算招募一万名女子。”

“一万名女子?”常梦锡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殿下,为何要招募如此多的女子?而且,为何只招募女子呢?”

李弘茂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缓缓说道:“常大人,这其中有几个原因。其一,在我们唐国,女子大多被困于家中,操持家务,没有机会外出工作赚钱。招募女子进入服装厂,能让她们有自己的收入,提升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常梦锡微微点头,示意李弘茂继续说下去。

“其二,服装厂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一万名女子,既能满足工厂的生产需求,又能解决庐州众多女子的就业问题。这对于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其三,女子心思细腻,心灵手巧,在缝制衣服这类精细活上,比男子更有优势。让她们来制作衣服,能保证衣服的质量,做出的衣服肯定更受百姓欢迎。”

目前南唐的布料价格昂贵,普通百姓很难买到合适的衣服。

如果能生产出价格低廉的服装,一定能受到百姓的欢迎。

常梦锡虽然接受了李弘茂的解释,但仍然有些疑惑。

“殿下,您说得有道理。但把布料缝制成一件件衣服太耗费时间了吧?一个服装厂每天根本生产不了多少衣服。”

李弘茂微微一笑:“你有所不知,有一种叫缝纫机的工具,可以极大提高缝制效率。而且,采用分工合作的流水线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这样一来,服装厂每天可以生产大量的衣服。”

常梦锡眼前一亮:“原来如此!这样一来,每个老百姓都能穿上物美价廉的衣服了。”

至于缝纫机是什么,他倒是没有细问。

既然殿下都对缝纫机推崇备至,那他也没什么好说的。

以殿下的神奇手段,搞来缝纫机也不是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李弘茂点了点头:“没错。而且,服装厂不仅能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还能为庐州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常梦锡听后,沉思良久,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

他起身行礼道:“殿下深谋远虑,下官佩服。只是这一万名女子的招募工作,恐怕需要些时日。”

李弘茂点头道:“常大人,此事急不得。你先拟定一个招募计划,在庐州城及周边地区张贴告示,说明服装厂的工作内容、薪资待遇等。相信只要条件优厚,会有不少女子愿意前来应聘的。”

常梦锡领命道:“下官明白,定当尽快办理。只是这服装厂的选址、设备采购等事宜,还需殿下明示。”

李弘茂重新坐下,说道:“服装厂的选址,要选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之处,方便工人上下班,也便于货物运输,在庐州城找一块合适的地方不难。设备采购方面,你不用担心,我自会搞定”

常梦锡认真记录下要点,又问道:“殿下,这服装厂生产的衣服,要卖到哪些地方呢?”

李弘茂目光坚定,望向远方。

“我们的目标,是整个唐国,乃至周边各国。先在庐州打开市场,然后逐步向外拓展。只要我们的衣服物美价廉,不愁没有销路。”

常梦锡心中对李弘茂的雄心壮志深感钦佩,他再次行礼。

“殿下志向远大,下官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殿下完成大业。”

随后,两人又讨论了服装厂的管理模式、质量把控等细节。

李弘茂借鉴后世的经验,提出了流水线作业的概念。

将制作衣服的工序细分,每个工人只负责一道工序。

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保证质量。

常梦锡虽然对这些新观念有些陌生,但他相信殿下的眼光,认真倾听并记录下来。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常梦锡准备告辞离开。

带着满满的任务和对未来的期待,准备为服装厂的建立而努力。

“常大人,这几个新产业的建立,关系到庐州的未来发展。你务必尽心尽力,遇到任何问题,都可随时向我汇报。”

常梦锡郑重地行礼道:“殿下放心,下官定当不负所托!”

待常梦锡离开后,李弘茂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

他看着桌上的资料和规划,心中充满了信心。

他知道这些新产业的建立,将会给庐州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而他,正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为了庐州的繁荣昌盛,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

他将不断努力,创造更多的奇迹,让庐州成为天下瞩目的繁华之地。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