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秀儿
总不能是翻山跑了吧。林封又派出人手去山上搜寻,仍旧是一无所获。按理说,如今刚刚入秋,山上气候湿润泥土松软,林间颇多野草,若是刺客在其中行走,必然留下痕迹。但如今全无影踪,便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刺客就藏在围猎场中。
围猎场中人员复杂,并不好大张旗鼓挨个盘问,于是林封想了一招,打草惊蛇。他故意散播消息,说已经有了刺客身份的线索,又在宦官当中大张旗鼓的检查,结果当天晚上就有了成效。
深夜,三更刚过,太监房里就有一人,带着包裹偷偷摸摸地溜了出来。林封的心腹此刻已经在行宫的围墙上埋伏监视,发现此人鬼鬼祟祟,便赶紧通知林封,把他抓了个正着。
此人是围猎场中负责看守的宦官之一,平日里负责巡查树林,防火捡柴什么的。由于身份卑微,很少有人注意到他,所以被人收买也是有可能的。但行刺李婕妤这样的事,他一个宦官,并不精通武艺,又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怎么会有人想到叫他来做呢?
“回大人,奴婢的确不通武艺,但奴婢小时候就经常玩弹弓,在这当差偶尔也会打些雀鸟。”
“你是想说,那日你是用弹弓伤了李婕妤的马?”
“是。”
“而且你不知道指使你的是什么人?”
“奴婢不敢欺瞒。”
“放肆!还敢狡辩撒谎!不知道对方是谁,就敢替人办事,当我是傻子么?”林封气得捏住那人的腮帮子:“还不肯说实话,是想继续试试这些刑具么?”
那人吓得浑身发颤,不一会还传出了尿骚味。林封嫌弃地后退好几步,道:“赶紧说了,没准我还能饶你一条性命。”
那太监一边打着哆嗦一边回答道:“大人饶命,奴婢真不知道那女子是谁啊!”
“女子?”林封眉头一皱,李婕妤出事,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后宫争斗,如今又说是女子,更是大有可疑。于是他接着问道:“什么女子?”
“奴婢也不知这女子是何人,她只说已经拿住了我的父母亲人,要我帮她办件事,事成之后就调我进宫,再也不用做苦役了。”
林封暗自点头,若这太监所言不虚,那么这女子定是宫中之人,且颇有些权柄在手上。于是他叫人带来一个画师,想凭借太监的描述,描绘出这女子的画像。
不过短短一个时辰,画师便粗略地画出这女子的肖像,让太监认了,确定无疑,手下人便把画像呈给林封。林封打开一看,这女子颇为熟悉,不正是嘉淑仪身边,那个一等宫女秀儿么。
林封赶紧叫人把供词和画像一起拿去,给那太监画了押,然后找了太医给太监简单包扎下伤口,又吩咐人好生看管,于是自己拿着画像和供词,亲自去见陛下。
皇帝看完了供词,又看了画像,脸色阴沉的很。他半晌没说话,林封刚想开口请示皇帝要如何处理,结果皇帝先开口了:“找几个可靠的人,先封了霜染阁,任何人不许进出。把那秀儿贱人收监拷问,不准死了,告诉你手下人,切记不要走漏风声。”
林封领命去了,他知道,皇帝这次动了大怒。当年废太后谋反,皇帝也是这样不动声色,结果一击致死,让人连翻身的余地都没有。如今又是这样,若此事真是嘉淑仪指使秀儿,那嘉淑仪怕是没什么好果子吃了。
林封到了霜染阁,把其他几个人都留在门口,自己只带了两个侍卫进去。侍卫进了嫔妃的住所,这并不是寻常事件,一看就是出了大事,于是唐免赶紧出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启禀淑仪娘娘,臣奉命前来,请秀儿姑娘去问几句话。”
“秀儿?秀儿她怎么了?”
“有人供出秀儿姑娘与李婕妤被刺一案有关,还请娘娘将秀儿姑娘交由臣带回去,若查清此事与秀儿姑娘无关,臣自会将她交还娘娘。”
秀儿此刻就站在唐免身边,听闻此话扑通一声跪下,手里抓着唐免的裙摆,哀求道:“娘娘,奴婢与此事无关,娘娘您是知道的啊!”
唐免伸手去拉她,安慰道:“我自然知道你与此事无关,但林统领是奉命前来,我也无能为力。不过你既清白,想必林统领定不会冤枉了你,你便跟他去,把话说清楚了不就行了么?”
唐免万万没想到,秀儿听了这话竟万分震惊地看着她道:“娘娘!奴婢断没想到娘娘如此无情,当初奴婢不想去做那事,娘娘指天发誓定不会叫奴婢受牵连,如今事发,娘娘就要将奴婢推出去了么?”
林封一听话头不对吗,连忙叫身后侍卫把秀儿拉到一边,然后又对唐免道:“对不住了娘娘,此事如今已牵扯到您,臣也只能请娘娘随臣走一趟了。”
唐免此刻还一脸懵逼,可人家都这么说了,自己也少不得跟着走一趟。不过清者自清,唐免总不相信自己清清白白,还能替别人顶罪受罚不成么?
于是秀儿唐免双双下狱,不过秀儿当时便被拉去提审,而唐免则被安排在一间偏僻的宫殿看守起来,不仅有干净的被褥,甚至还有桌椅板凳,桌上还放了一壶茶水。
林封安顿好这两人,就又去向皇帝复命了。皇帝听了方才发生的事,仍旧一言不发,半晌才挥挥手道:“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于是林封便按照宫里的规矩,先是叫了太监去搜查嘉淑仪临时住的霜染阁,在秀儿的房间里搜出大量银钱珠宝,和秀儿所供述的一模一样。后来又在嘉淑仪的寝殿找到了一些特制的慢性毒药,据秀儿供述,这都是嘉淑仪自己调配的。
虽然嘉淑仪自己极力反对,但是秀儿却把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连证据都是指向她的,由不得别人不信了。
此事证据确凿,林封梳理好整个案情经过,并准备好人证物证要去面见皇帝交差的时候,却正巧赶上有大臣在内奏对。于是他等在门外,结果听见皇帝开心的笑声:
“好!好极了!镇北侯已经连下三城,大挫燕军锐气!以当前形势来看,一旦这仗打到深秋,燕国必然前来求和。到时候,便是我陈国扬眉吐气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