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想坑人者必反被坑之,朱瞻壑要做钦差大臣了!
此刻,朱瞻壑正坐在房间里,看着桌子上摆着的一个木制方盒。
鲁班锁。
还是十六柱的。
不仅如此,朱瞻壑拆开后发现发现里面还有一张纸,上面写着个看似很难的上联。
以朱瞻壑对明史的了解,他可不相信寻常人能做出这十六柱的鲁班锁。
要知道,这东西虽然在后世算不得什么,可在这个年代还算是一门学问。
这东西,说白了就是只用几根木条,制造出的一种密码锁。
可除非是一些专门研究机关的学问人,或者是传了几代人的老木匠,才会对这东西深有研究。
然而这个十六柱的鲁班锁,竟然是眼前这个青年拿来的。
想到关键处,朱瞻壑转头看了眼次座上的沐斌。
今晚刚入夜,这和夯货就大咧咧的来了。
刚一进汉王府,就直接热情的和朱瞻壑称兄道弟,说是他爹和他大伯让他来汉王府送礼的。
估计是沐春一回家,就将这个侄子打发来了。
对于送礼的人朱瞻壑自然不会拒绝,而且只不过是让他带着沐斌去搞银行试点,正好多了个帮手。
至于这沐斌,他爹是黔国公沐晟。
虽然如今卧病在家,但早年间的战功还是让他在朝堂上有不少话语权。
武将一门向来团结,他以后又要去军中历练,人家甚至低下头来,也愿意为自己的儿子谋一个出身,这已经是在对汉王府示好了。
未来汉王府要是准备和太子夺权,沐家不会袖手旁观。
不过朱瞻壑怎么也不相信,这鲁班锁和对联是出自沐斌之手。
眼前的青年,虽然年仅十七八岁,但已然长得一副威武大汉的身形。
特别是两鬓的络腮胡,以及胳膊上喷张的肌肉,怎么看都是只长肌肉不长脑子的笨蛋。
也不知道他爹沐晟那样的雄才大略,怎么就没遗传给自己的儿子。
想到这,朱瞻壑沉吟着开口道:“兄弟放心,既然黔国公都开口了,我也自然不会拒绝。明日一早,随我去一趟户部,先帮我把银行试点搞好。只要你不做什么坏事,未来必然不可限量。”
“但是你要告诉我,这个东西是哪来的?”
沐斌是个典型的豪爽性格,见朱瞻壑答应带他做事,他立刻拍着胸脯保证道:“世子放心!咱们两家都是军伍起家,来之前我爹都说了,只要我一心跟着你,未来必有大福!”
“只要你带着我,我自然懂规矩。在外面你是世子,只要带着我就行。至于这个木疙瘩,原来叫鲁班锁?”
说到这,明显回忆了一番,然后接着说道:“这是我到府上之前,一个二十七八岁的人叫我带给你的。我当时以为是什么礼物?怎么,不是吗?”
看样子,沐斌确实不知道这是什么。
然而他不懂其中缘由,朱瞻壑却想到了。
他前些时日护驾于车前的一幕,南京城里不少人都看到了。
并且,他今早提出的大明银行计划,现如今整个朝堂无人不知。
百姓之中,有认识官员的人也不少。
所以,他的事迹流传到坊间,并不困难。
毫无疑问,这是哪个有本事的读书人认识朝堂里的官员,所以准备在入仕前投奔他来了。
至于这个人是谁?
朱瞻壑心里多少已经有数。
只不过,对方显然是还没确定,是否要做汉王府的幕僚。
所以才借鲁班锁和对联的由头,想试探一下他这个汉王世子的才华。
既然是这样!
你做了个十六柱的鲁班锁,那他就做个二十四柱的。
想到这,朱瞻壑起身说道:“沐斌你等我一下...”
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后,朱瞻壑抱着一个八面棱形的木疙瘩回到了大厅。
接着,他拿出一张宣旨,让沐斌给他研墨。
这盒子里的上联,是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不错!
前后呼应,并且没有任何平仄的错误,还能对照现实。
但这种对联或许在古代有点文采,放在后世的网络上,这种烂大街的对联基本都是白菜价。
朱瞻壑提笔就来。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在沐斌一脸疑惑的注视下,朱瞻壑写好了对联。
然后又将其放在了二十四柱的鲁班锁里,让人将其摆放到了汉王府大门口。
“兄弟你这是?啊,我明白了!”
“世子真乃奇才!刚一崭露头角,立刻就有人想拜入门下做幕僚!”
朱瞻壑都做的如此明显了,沐斌就算再憨直,也明白了个中缘由。
于是,他连忙真心的俯身下拜。
不过就在这时。
“陛下有旨!宣,汉王世子朱瞻壑进宫!”
听到宦官的叫嚷,朱瞻壑顿时一愣。
什么情况?
他刚从皇宫出来没多久,朱棣这就让他连夜进宫。
难不成,是刚分配给他的七成利益他还是不满意?
朱老头也太贪了吧?
一想到这,朱瞻壑心中立刻计较起来,他到要看看这贪老头要干嘛。
于是,朱瞻壑立刻留下沐斌,又拜别了朱高煦后,立刻跟随内侍直奔皇帝那边。
然而等他来到奉天殿,听完一干人的解释后,朱瞻壑顿时松了口气。
“原来是去长沙府,我当是皇爷爷不满意分给朝廷的红利呢。”
听到朱瞻壑的话,朱棣一脸的无语。
他现在怎么越看朱瞻壑,越不想是老二那个莽夫生的?
这妥妥的一个精细鬼啊!
回头再看一眼偷着乐的朱瞻基,朱棣越发感觉这太孙之位是不是定的太早了。
就朱瞻基那点小心思,他如何猜不透?
不就是想借机给朱瞻壑泼脏水吗?
要不是他也想检验一下朱瞻壑的真本事,就朱瞻基那路人皆知的心思,能成功打动他?
再跟朱瞻壑一比。
人家听了是要去长沙府查案的苦差事,却一点都没拒绝的意思。
瞧瞧,这才叫为君分忧,哪像朱瞻基这样一遇到事就躲。
朱瞻壑当然不会躲。
他本来想的就是去湖广地区搞试点。
原本还想着,手里没有军队能指挥的话,会很难搞。
现在有了这能当钦差的条件,他如何会拒绝?
不就是去查贪污么,只要是去办案,那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调动兵权。
到时候,银行还不是随随便便就搞起来了?
一念至此,朱瞻壑立刻点头道:“原来是去查案,皇爷爷放心,只要您让我随意调动湖广境内的兵力,有多少贪官污吏我全给你压回来!”
没错!
朱瞻壑就是准备要兵权了!
想让他做事,那就必须得给好处。
没有兵权的话,他去长沙府别说是办案,估计连银行的事都要耽误。
朱瞻基想搞他?
别说笑了。
他朱瞻壑如今可是个来自于后世的灵魂,后世人精明似鬼!
什么都可以吃,但就是不吃亏!
果然!
一听这话,朱瞻基顿时一惊。
他怎么忘了,京官去地方办案的话,是有圣旨可以调动兵权的。
如果有了兵权在手,朱瞻壑只要将贪官的事情调查出来,直接就能指挥军队来对付那些官员。
到时候,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一想到,朱瞻壑可能又要被朱棣大加赞赏,他心里就那叫一个憋气啊!
这怎么好似自己的操作,全都给朱瞻壑做了嫁衣?
对此,朱棣也是没有丝毫犹豫,直接下令道:“既如此,朱瞻壑,上前听旨!”
朱瞻壑一听,也收起了轻松的外表。
无比严肃的站在一旁,双手作礼,等待皇命。
“朕,且命你去调查长沙府贪污之事,再另赐你圣旨一道,见圣旨如见朕,知府之下官员,皆可先斩后奏!如遇危险时刻,知府级别,亦可斩杀!”
“另外,凭此圣旨,你在回京复命之前,湖广地区的兵力,你可任意调派哪一支,但最多限制一万人!”
说完,朱棣浑身的霸道之气散发出来。
看样子,不难发现,他这次是真被长沙府的贪官污吏给惹怒了。
对此,朱瞻壑领了圣旨和皇命后,也是没多说什么。
只是在朱瞻基嫉妒欲死的目光里,平静的回答道:“孙儿,定当为我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