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触发特殊任务,朱瞻基又准备使坏了!
朱瞻壑的话让朱高煦这个当爹的心里都乐开了花。
没别的!
就朱瞻壑今日里的表现,他全都看在眼里。
老爷子现在对朱瞻基是表现得越发不待见,反而越发喜欢他这个长孙!
所以说,跟着一起爱屋及乌,这两天对他这个二儿子都满是笑脸。
莫非...
想到关键处,朱高煦忍不住问道:“瞻壑...你不会是听到什么了吧?快跟爹说说,是不是老爷子有意废了老大的太子,或者是改立你为太孙?”
朱瞻壑原以为他这个便宜爹聪明了,但没想到他还是这么蠢。
太子那是随便说废就废的吗?
既然他要拉着一家人朝皇位进发,那就得明白一个道理。
皇位压根不是靠讨好皇帝得来的,而是你首先得有这个让皇帝不得不禅位给你的底蕴。
朱瞻壑的意思是,大明银行这件事办好了以后,他们一家就等于是掌握了未来给所有勋贵官员贷款的权利。
你太子扶持他们上位又怎么样?
你没钱给人家贷款啊!
咱有钱,有钱就有人上赶着讨好你!
所以说,以后无论是贪官还是清官,只要你想贷款,你就得迎合汉王府。
至于说,朱瞻壑为何有这样的底气?
其实他早就想明白了,无论是清官还是贪官,其实谁不爱钱?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让那些清官看到,以后赚到的钱都是通过正当途径来的,那就足够了。
到时候,那群人立刻就会对他们百般迎合。
当然,朝堂上还是有真不爱钱的官员。
可数量少的可怜。
到时候,大部分的官员都倾向于汉王府,你太子身边就围着小猫两三只,能掀起多大风浪?
没看到么,今日里就连解缙的眼珠子都红了!
这就是朱瞻壑的底气!
想到这,看了眼一脸八卦的老爹,朱瞻壑无奈的叹了口气。
看来教导老爹的任务,得尽快提上日程。
...
入夜,躺在床上的朱瞻壑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只好起来琢磨一下接下来的计划。
原本从皇宫离开的时候,沐春和杨士奇他们那群文臣武将,都想拉着他聊一聊接下来第一步去哪扶贫的问题。
但朱瞻壑没答应,说是他还没想好。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目前他还没把握,彻底撼动太子一家在文臣心中的位置。
所以,这样提前泄露消息的话,很可能就会中途事变。
至于他第一步先去哪,他还是得好好琢磨。
毕竟,说是去扶贫,但那只是大臣们为了谋个好名声,而起的说辞。
实际上,他接下来是要去某个地方,搞一下大明银行的试点。
一套流程下来后,再由各地官员普及全国。
所以,这第一次的试点,必须得为朝廷筹集尽可能多的钱款。
湖广是个好地方,那里不仅历朝历代都是鱼米之乡,并且水路发达,各地的码头生意都是日进斗金。
去那里搞试点的话,想必能为大明银行普及全国的任务,开一个好头。
但就在朱瞻壑刚有这种想法的时候...
“叮!”
“系统检测到宿主即将外出,因此特地派发第一个特殊任务!”
“请宿主下一步前往湖广高官沙府地区,执行大明银行试点任务,并尽可能多的赚取民心!”
“特殊提示,宿主获得越多民心,系统奖励越丰厚,本次任务完成后,派发的奖励为特殊属性!”
什么情况?
突然被这熟悉的提示音一惊,朱瞻壑顿时疑惑了起来。
特殊奖励?
这系统目前还是第一次给他派发特殊任务,朱瞻壑还真有点好奇,特殊奖励会是什么了。
只是为什么偏偏选在长沙府?
是因为他刚想去湖广的原因吗?
朱瞻壑有些疑惑,他记得长沙府那地方似乎是谷王朱橞的封地。
要说起来,这朱橞是洪武皇帝的第十九子,按辈分的话他还得喊他一声堂爷爷。
但朱瞻壑可不想搭理这个名义上的大辈。
原因是这人不仅反复无常,在靖难的时候建文帝让他领兵,结果他一看朱棣太猛,反手就跟李景隆一起开城投降了。
靖难虽然有他一功,但这人迁封长沙后,每天就是鱼肉百姓,大肆敛财,杀人无数。
最后还打算谋反...
不过,他可没有朱棣的胆识与智慧。
造反的苗头刚起来,就让朱棣给废了,然后囚禁至死。
对于这样的人朱瞻壑不想有联系,还是琢磨一下,接下来去长沙府怎么搞试点的好。
然而,此刻朱瞻壑还不知道的是,就在他领取了第一个特殊任务的同时,朱棣在奉天殿里正在勃然大怒。
本来因为朱瞻壑的事情,朱棣心情很好。
可就在刚才他收到了长沙府送来的奏折,这就给他气坏了。
“贪官啊...”
看着手中的奏折,朱棣虽然没有想象中的暴怒,但阴沉的脸色却任谁都看得出来。
“爷爷,您怎么了?”
就在这时,进来给朱棣送热粥的朱瞻基,忽然看到了皇帝阴沉的脸色。
一想到自己这几天在朱瞻壑手里连连吃瘪,他连忙上去准备表现一下。
看到是太孙来了,朱棣这才脸色好点。
“怎么了?”
“还能是怎么样,贪官污吏呗,洪武年间的时候我爹就最恨贪官,没想到这贪官怎么就杀不完?”
听到这话,朱瞻基连忙接过朱棣递过来的奏折。
他这一看才明白。
原来是长沙府出了问题。
要知道,这长沙府可不是小地方,它下属管辖包括了长沙县和安化县在内的十一个县。
这地方本来就是鱼米之乡,物资丰富。
可新的长沙知府上任后,治理了三年时间,不仅没让百姓更富裕,反而让那里越来越穷。
弄得百姓是越来越少,人均纳税根本无法和前朝相比。
半年前又借着水灾的名义,向朝廷索要了十五万两的赈灾钱款。
那可是朝廷一年二十分之一的银子,结果半年下来不仅水灾治理的不咋地,现在竟然又上奏请求朝廷继续拨款。
这哪是治理不好水灾?
这分明就是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在胡作非为。
看到这里,朱瞻基立刻明白皇帝为何如此生气了。
可他也没有好办法。
不仅如此,尤其是这种贪污事件,自古以来便有。
光去查的话,了不起杀几个替罪羊。
想要根除,需要费很大的功夫。
但他虽然没有解决办法的能力,却可以甩锅给别人啊。
一想到这,朱瞻基满肚子的坏水又藏不住了,连忙说道:“爷爷,您说让堂兄去那里怎么样?”
“您想啊,堂兄这些时日正好要去搞大明银行的试点,这个借口足可以瞒住那些望风而逃的贪官。”
“借着这个名义,表面上是去搞银行,暗中让他调查贪官污吏。”
“到时候,贪官污吏和银行的事情两手抓,这不就是一举两得了吗?”
没错。
这个借口可以。
朱瞻基很清楚,贪官污吏的事情自古以来就是很难搞的问题。
把锅甩给朱瞻壑,一来不仅能让他疲于调查贪官,这样他的银行肯定搞不好。
就算银行最后能搞好,可那些贪官污吏的事情他搞不定,皇帝也不会再那么信任他。
届时,自己在朱瞻壑不在南京的这段时间里,还能跟朱棣恢复恢复感情。
与此同时,朱瞻基的话也让朱棣顿时想到了什么。
只见他闭目沉思了起来...
对啊!
贪污的事情从古至今都会发生。
想要杜绝是不可能的,但也不能不管。
只是寻常官员过去,那些贪官必然会藏得好好的,根本不会轻易路出马脚。
但朱瞻壑正好要去搞银行试点,如果让他打着这个名义去长沙府的话,那群贪官就不会那么紧张。
一来,朱瞻壑太年轻了,那些贪官不会放在心上。
二来,他也能借着这次整治贪官污吏,来考验一下朱瞻壑的能力。
想到这里后,朱棣立刻对着一旁的太监道:“去传解缙和杨士奇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