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六 胆如斗大
魏游出生贫困,参军也不算早。好在其为人老实又兢兢业业,立了几次剿灭匪寇的小功后,便迅速被提拔成了牙门将,在这偌大的长安城内也算得上是年轻有为。
魏游本不识字,本是农家出生的他,从小对于念书识字也没太大的兴趣。直到一次城中执法时,跟一帮胡作非为的二世祖们起了点冲突。本来,这种事在如今这个世道下也是稀疏平常,可其中有个口齿伶俐的富家小姐,人长不怎么样,名字倒是十分拗口难念。魏游一介白丁,听都听不明白,何谈将她名字流利说出口。
这一来,被一帮二世祖逮到了机会,使了劲地讥笑魏游目不识丁,对他的“称呼”从土佬、地龙到睁眼瞎,怎么损人自尊怎么来。尤其是那名字拗口难念的富家女子,出口更是粗俗难听,跟大家闺秀四字八竿子打不着一边。
魏游虽说是农家出生,人也老实和善,但总归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哪受得了这侮辱。但自己确实没念过书,学过字,没法反驳这帮不要脸面的五陵年少。可自己又不能动手,只好默默忍受这些粗言劣语。
虽说后来在太守府的干预下,事情也算圆满解决,一帮二世祖们也受到了该有的教训,但二世祖们对魏游那粗言粗语的评价实在让魏游难以释怀,所以过了些日子后,魏游便开始学文,免得日后再发生诸如此类的情况。
结果书一捧到手,魏游便深刻地理解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被人嘴上说到烂的经典之言。书中深刻的知识和故事使他再难以将书放下手,也算得上是手不释卷了。
而此时他手里正握着一本《独异志》看得全神贯注,其实他对这类神仙鬼怪之书本没什么兴趣,可谁让这是他心仪女子所赠。为了不让心仪女子伤心,便抱着打发时间的想法看了看,结果越看越入迷,经常忘了吃饭。
这情况就好似,你的狐朋狗友拉着你去一些奇奇怪怪的摊头吃饭。到了地你才发现,那做菜的摊头师傅膘肥体壮,胖得像头猪不说,做饭做菜用的食油比他身上油的还多。你心说不妙,但此时反悔既不给朋友面子又显得自己娇气,只好怀着不安的心情等着师傅上菜上饭。可真等到菜上以后那么一尝,这味道真让直呼“真香”。
而魏游,因公事在外,没法见到自己心仪女子,就差把这“真香”两字托梦告诉那心仪女子,来表达这书的古怪有趣、引人入胜。
而就当魏游看书入神到已不知外间日夜时,一名驻守士兵慌慌张张地跑入军营中,打断了魏游的专注。这名士兵身材高大,脸庞略显稚嫩,而慌慌张张的态度怎么看都像是刚入伍的新兵蛋,也难怪会派来做这种跑腿的任务。
年轻士兵走到魏游面前,声音洪亮:“魏哥,不好了不好了……”
魏游抬起头看了看他,有些好笑地说道:“交代你多少次了,做事要冷静,不要总是这么慌慌张张、冒冒失失的。军营里怎么了,孙飞那二世祖又跟人吵架了?”
年轻士兵回道:“不是孙飞,孙飞还没回来。”
魏游皱了皱眉:“那是怎么了?”
年轻士兵回道:“有个红头发的少年,说找魏哥你。”
魏游思索了一番,虽然自己记性算不上很好,但赤红发色这种见了便能留下深刻影响的特征,还不至于忘记,所以自己与他应该不是旧识,那他到底何故要来军营找自己。
魏游又开口问道:“那红头发的少年人还有说什么吗?”
年轻士兵回道:“没有,他就笑嘻嘻地说要跟魏哥你聊会天。”
这道士兵这番回答,魏游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实在想不通红发少年的来意:“那少年看起来正常吗?”
年轻士兵挠了挠头,皱着眉回忆了下:“看起来挺正常的,说话既迅速又正经的,态度也没啥问题,用个词形容叫什么从善……啥的。”
魏游“从善……如流。”
年轻士兵一拍脑袋:“对对对……就是从善如流。”
魏游再问:“除了找我聊天外,他还有说其他的吗?”
年轻士兵摇头:“其他应该是没说什么了。”
魏游一听没什么其他事,便不再将这红衣少年放在心上,估计是不知道哪来的野小子,缺了根筋。虽然这种事不多见,但还是有的,至少魏游就碰见过。
魏游说道:“既然没什么重要的事,你便告诉他,军营乃是重地,不是谈天说地的地方,让他速速离开。”
年轻士兵一脸苦相说道:“这话老吕早就说过了,不管用啊……为此小赵还跟他动手了。”
魏游听到动手两字,猛地放下手中书籍,脸色一变,迅速站起问道:“谁先动的手?”
年轻士兵回道:“小赵。”
一听到是自家袍泽先动的手,魏游心里还是松了口气。如果是那不知来历的红发少年先动手,那就是袭军罪,事情相对而言就麻烦许多。虽然那红发少年不知道缺了哪根筋来军营惹事,但看他行为也没觉得有什么出格的地方。万一因为这点小事出了意外,他家中的养育他长大的父母不知该多伤心。
想到这,魏游不禁想起了乡下的母亲。
魏游父亲早年患疾,无法干一些重活,所以从小家中的重负便担在了母亲一人的肩上。而相貌平平的母亲并未因为家中的重担而心灰意冷或是自暴自弃,反倒是更加细心耐心地教导了魏游许许多多做人处事的道理,为魏游相对顺利的军途打下了不小的基础。
记忆中,除了自己参军入伍离开村子时为自己送行,坚强的母亲从未哭过,即便是家中吃不起饭的困难时候,母亲温暖的笑容在魏游的眼中,依旧是白日里最温和的阳光,又或是夜晚间天上指引明路的北斗星。
虽然平时也有托人寄信和银子回去,但自己确实好多年没回去了。幸好托外公的福,母亲识得一些字,回寄的书信上也告诉了魏游中一切安好。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回过神来,魏游想起眼前事还未解决便又问:“小赵出手经常没轻没重,那红发少年没受伤吧?”
年轻士兵那张略显稚嫩的脸庞顿时化作了猪肝,欲言又止。
魏游心说糟糕,小赵这兔崽子,平日里对练就没轻没重的,不会给人打伤打残了吧?
“到底怎么了,你倒是说啊?”魏游有些着急。
“魏哥你说反了,那红发少年生龙活虎的,半点屁事没有。倒是小赵,我估计没十天半月可能下不了床了。”
“什么?!”魏游满脸震惊,“小赵虽然入伍没多久,但从小练武,虽然没搞成什么绝世高手。但以他的身手,放在全军营都算得上是佼佼者,你说他败了我都不太信。”
魏游摸了摸下巴,迟疑道:“小李啊!大白天的,你小子是不是在拿你魏哥我寻开心?”
年轻士兵一脸苦涩:“魏哥你看看我这脸,就算绣朵花在上面,这满脸的老实麻子也不像是说谎的料啊。”
虽说这批兵入伍并不算久,但他们从第一天来到军营,就是跟着魏游练的。所以哪个新兵脾气差、哪个新兵手活麻利,魏游早就知根知底了。整个军营唯独他傻个儿李岳不会假话,魏游并不是怀疑他,只是对他口中描述的这个结果实在不敢相信罢了。
但事情算是木已成舟,魏游知道在这在也无法改变眼前的情况,只能去回回这不速之客了。
魏游拍了拍李岳厚重的肩膀,只说了一个走字,便迈步走出了营帐,李岳也快步迅速跟上。
而军营的另一边可就热闹多了,一个红发少年面对了十来位军兵,独自坐在一根粗壮的树枝上,双腿随意摆动,怡然自得。
红发少年身材精瘦,而四肢看起来又略微长于常人,要是脸上再补两抹红色,配上他那奇怪的挠头姿势,真就活脱脱成了一只红毛猴子。
而军营大门内的士兵们对他也是议论不休。虽然这红毛小子行为举止奇奇怪怪,但与大家伙交谈的态度不错也是有目共睹的,但你真要说有好感,也谈不上,毕竟他的的确确出手打伤了自己的袍泽,即便这事的可以说是小赵起的头,但军队里护短,人尽皆知。
此时魏游正领着李岳走到军营口,大家伙看到了自家老大的身影,此起彼伏的议论声也渐渐停息,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开始考虑并调整阵列,这明显是平日里经常训练的结果。
而不远处树上的红发少年,看到军营口的情况,也猜到了什么情况。少年双手一撑,便从树枝上落了下来,精瘦的身形宛若一抹轻云,紧接着走到了军营口。
魏游此时正穿越过整齐的阵列走向军营门口,最终在红发少年身前不足三尺的距离停下脚步。
红发少年的身形不算矮小,但跟魏游先比,还是略矮一筹的。于是少年抬头,魏游低头,四目相对。
魏游虽然平日里待人待物性情温和,但是因为多年入伍行军的经历外加上比较高大的身形,使得他在严肃时,压迫感十足。但红发少年的反应出乎了魏游的意料,少年丝毫没有躲避魏游的目光,反倒是微微一笑,满脸的云淡风轻。
两人僵持了大约五息的时间,反倒是魏游沉不住气,率先开口:“末将魏游,是这边的领军,不知这位少年英雄来此军营重地,有何贵干?”
红发少年笑道:“也没啥事。就是我听说魏将军英雄气派,我十分仰慕,所以过来想见识一下,然后跟魏将军聊聊天罢了。”
魏游一听这少年似乎真没什么要事,心中暗骂了一声“不知所谓”,开口道:“那不知少年英雄想跟我聊些什么?”
红发少年饶了绕左侧的眉毛笑道:“当兵好玩吗?”
当兵好玩吗?
魏游听完便是一愣。这扰乱军营秩序,浪费自己时间的少年,竟然问了这样一个幼稚得令人发笑的问题,仿佛在侮辱自己,顿时怒火中烧。但这么多人在场,他又不好发作,只能强忍怒气,转头就走。
红发少年一看魏游沉默不语、转身要走的样子,反而变得有些慌乱,左脚向前一迈,伸出右手抓住了魏游右臂,说道:“魏将军别急着走,再跟我聊一会成不成?“
魏游扯了扯右臂发现挣脱不了少年,觉得有些惊诧。自己力气在军营里虽然算不上数一数二,但绝对可以说是名列前茅,而身后这精瘦的红发少年脸庞青稚,明显都还未到弱冠的年纪,哪来的这么大气力。
虽然心中暗暗称奇,但魏游神色不变:“我跟你没什么好聊的,我看在你年岁还小份上,不与你一般计较。希望小兄弟你能够知进退晓分寸,别再扰乱军营纪律了,不然……”
红发少年一听,令人难以理解地满脸欣喜,打断魏游道:“不然怎么样,是不是要教训我?”
魏游听了少年的话又是一愣,在军营里惹了事非但毫无怯意,看他的表情似乎还满是欣喜?实在太不寻常。
魏游心里一下子便有了答案:这红毛少年,要么就是哪家的二世祖在这有恃无恐,要么就是脑子真的有些问题。
但是……不像啊。
魏游心里拿不准,但没有功夫也没有兴趣跟这毛头小子扯皮下去。反正无论是二世祖也好,愣头青也罢,又能怎样呢?
魏游猛地抽手,大步往营地走去,伸手示意让袍泽们将那红发小子拦住,再也听不见身后的喊叫,心中只想着营中《独异志》里还没看完的故事。
可魏游还未走几步,天上一道身影从他身后飞来,重重地砸在了他的身前。
而这粗大身形与稚嫩的脸庞,显然便是那新兵李岳。
一时间,有种不祥的预感从魏游心头涌起。
他猛地回头,发现那红发少年以一敌众,与众多袍泽厮打了起来。
陡然间,他想起了《独异志》里那句“汉将姜维既死,剖其腹,视其胆如斗大”。
而那远处的红发少年,似乎……也没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