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面对
慕迅雷的脑海中浮现的是父亲的音容笑貌,还有他对金凯旋的悔恨之意。或许正像他们说的,父母的离去让他承受了巨大的疼痛,所以他假想了个敌人,然后义无反顾地开始复仇之路,可是到了今天,他似乎才明白,原来他的假想敌人,偏偏是“最偏离真实轨道的”那个人,他偏偏是父亲的挚友,是对他帮助最大,也是他最亲密的人。
从父母离世起,他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好好地放纵过自己的情绪,这是唯一的一次。他哭着,哭着,不知道过去了多久,然后,他感觉到了一只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这只手温热、充满了力度,仿佛就像他此时的一颗救命稻草,在他最需要力量的时候,送来了力量。
他缓缓地抬起了头,看向身后,金凯旋正站在那里,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带着某种鼓励的光芒。他把放在他肩上的手,伸到他的面前,他想要给他一个支撑,让他重新站起来,就从这个地方,就从此时。
慕迅雷看着他的手,沧桑而遒劲,但是,他却不知道是不是应该伸出自己的手去握住他。此时,已经不是信任的问题了,刚刚的感动已经说明了一切。此时,左右他的是那该死的面子。他已经与他为敌那么久了,现在就因为他的几句话而妥协了吗?
那么下一步他应该怎么做呢?是直接站起来走掉?还是……他伸出了手,握住了他的!是的,慕迅雷没有再犹豫,此时他最应该做的就是这样,心的指引让他把手伸向了他。
金凯旋紧紧地握住了慕迅雷的手,然后一用力,把他拉了起来。紧接着他张开了双臂,把他拥入怀中,慕迅雷也没有犹豫和挣扎,似乎正是表达他此时心情的最好的方法。这样一抱,慕迅雷就又决堤了。泪水奔涌而下,他的心中已不是对金凯旋的悔恨,而是仿佛他贴近了他,就贴近了自己的父亲,曾几何时,他甚至觉得他拥抱的就是他的父亲。他哭着,哽咽着,他要把所有的委屈,伤心,难过,还有悔恨都一并释放出来,仅仅就这一次,永远不会再有。
云晓丹也在一旁泣不成声,她是经历了这一切的,她是真正盘踞在他们心中的知道一切历程的那个人。此时此刻,她最有权利,也最有资格感动。
这个拥抱化解了一切。当慕迅雷哭累了,从金凯旋的臂弯中重新独立,他微笑了。
“金叔叔,我,错了,对不起!”这是需要勇气的,也是一句对不起,化解了他们之间本有的一种气氛。
“我怎么会怪罪你呢?永远不会!我爱你,就像爱我的儿子。”说到这里,金凯旋似乎才想起来,自己的儿子,他也是刚刚才认了自己的儿子。
他转过头,去找萧迪,他正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他们对望着,不知说什么好。或者也来一个能够化解一切的拥抱。
“对不起,儿,孩子。”他变换了字眼,但是,这个小心翼翼的改变却另在场的人都为之一震。“你,能原谅我吗?”
萧迪的反应,不像慕迅雷那么强烈,他低着头,又抬起来。
“如果我不能原谅你,就不会和你一起战斗这么久;如果我没有原谅你,就不会与你并肩行走这么遥远;如果,我不能原谅你,那么我又怎么面对自己呢?我的身体里流着你的血液,这一点,你以为我是今天才知道的吗?我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很久了。”萧迪没有激烈也并不高亢,他只是告白,简单的告白,甚至让人觉得他太过平静。
金凯旋微笑了,没错,这是他的儿子,有他的冷静与沉稳。他走过去,伸出手,他们就像往常一样击掌然后握住彼此。只是这一次与以往不同,这一次蕴含了更深刻的情感。两个人没有更多的说的,他们彼此心照不宣。
就当一切感人的场面即将结束,大团圆的结果即将上演。“咣啷!”洞的远处传来了石头碰撞的声响。
“谁?”萧迪机警地问。声音消失了,这里不可能有声音的,萧迪慢慢地走了过去,却依然一片安静,或许,是小动物?他并没有走更远,而是返了回来。
此时,张林远正在一片黑暗之中,暗自发笑,他屏住呼吸,深藏在洞壁的褶皱之处,心里充满了亢奋。这可是天大的新闻,好久了,不得意的他都没有再遇上过这种机遇,可以让他一夜成名。恐怕在那一头哭得动情的慕迅雷也没想到,他通知的张林远会真的来到这个洞里,会真的听到他们所说的一切。
张林远静静的等待,他是绝对不会冒险逃出去的。他要保住这份得来不易的“幸福”。没有多久,暴风雨就几**静,金凯旋他们一行几个人从楼梯密道离开。直到静的一点声音都没有了,他才慢慢打开手电筒,从工地入口走出。
走出洞口,张林远深深地吸了口气,他看着即将满月的月亮,莫名的兴奋了起来。他是狼人?狼人?没错。他想起了多年前那起疑似狼人伤人的案件。萧迪,金凯旋,这两个名字正是案件的两位主角,原来,他们是父子,而慕迅雷,通知他来这里的人,原来也才发现,仇人并非仇人而是恩人。
他点燃一根烟,慢慢地朝工地外面走去。他的脚步轻松且带着喜悦。明天,等他的报道第一时间在报纸上出现,全镇的人都将知道,原来他们崇拜已久的大英雄,是恶魔,而真正的大英雄是他。
是的,没有任何意外,第二天一早,佛瑞德自由报上就登了一篇名为《狼人侦探,嗜血?英雄?》的文章。
文章在第二版几乎用了半个版面的篇幅把这个“狼人侦探”的故事惟妙惟肖地讲了一遍,其中不乏大幅度的想象与夸张的点缀。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瞠目结舌,驻足于大街上,咖啡馆中,早茶桌上......然后,他们奔走相告,然后,不到上午十点,几乎每一个佛瑞德人的手上就都拿了一份《自由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