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 像是无厘头的欧亨利式,结束了(二)
“十一点了啊”
苏哲看着桌面上的炉石,又看了右下角的时间,不禁打了个哈欠。
“你说过的,我玩到几点你就陪我玩到几点”
“我是这么说过”苏哲苦笑道,“但我以为你最多玩到五六点,不打算回家了?”
稚川用手指将她的发丝卷起来:
“不回,反正陪我就是了”
语气有着自然而然的厌恶,好像对这一话题十分不感兴趣,以至连提都不想提。
“行呗,反正只是通宵,我给苏萌发个消息先”
苏哲眨眨眼,装模作样地应了声,随后拿出手机。
稚川换了个姿势,右手手肘放在扶椅上,撑着脸,看着面前荧亮色的屏幕出神。
苏哲看到她这个状态,也没在意,全当做是打游戏打久了,有些头晕罢了。
他在电脑上点了杯奶茶,反正是她的网费,倒也不心疼。
他突然感觉自己有些卑鄙,但也只是笑笑。
一把炉石很快结束,苏哲还在回着消息,彻夜不归这种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虽然自己家里人不在,但总得有个交代。
等到他发完信息,发现稚川已经打开一部电影。
“什么电影?”苏哲探过头,好奇地问道。
“地震,一部由出版小说改编的电影”她撑着脸颊说道,“一起看?这部电影评分蛮高的”
“看看呗,几小时的?”
“俩个小时半”
“好久”苏哲仔细看了看屏幕,“不是国内的啊”
“没引进,好像是涉及到的元素有点多”
“怪不得”
包间先陷入了沉寂中,二人都没再说话,而是专注地看起电影。
苏哲主动将自己面前那台电脑屏幕熄灭,并将椅子向她那边挪了点; 稚川斜眼瞥了下,什么都没做,依旧保持着那份手撑脸的姿势,只是身子稍稍向着右边靠,顺带着脑袋也是。
她将耳机调到最大声,放在桌面; 从那里传来的声音连手机扬声器都比不过,但至少能够听清。
之前点的那杯奶茶是打破这短暂沉寂的小插曲,网管将奶茶送到桌面后就离开了,之后就进入长久的安静中。
网吧外面的大喊大叫已经少了很多,深夜了,该走的都走了,余下的,只有一些满脸胡茬,叼着香烟的大叔。
当然,喊叫声还是存在的;毕竟是网吧,时不时还是会从外面传来声音。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二人的观影
那散发的白光将二人脸庞照的通白,随着电影色彩光影的变换,二人的面容也是一会黯淡一会骤亮。
二人保持着一样的观影姿势,都是手肘顶在扶手上,用手撑着脸。
不过一个是握拳顶脸,一个是捂嘴细看。
以前,他也不是没有在外面通过宵,和人一起的情况虽然没有,但有时也会想象一下这画面的发生。
他只会觉得烦躁。
苏哲始终认为,人与人的交际的确是必要的; 可某些时刻,某些事情,人总会不希望有别人来打扰他。
或许这个时刻是在享受电影或小说,又或是在娱乐; 像抽烟,打牌,游戏,发呆都好,无论是什么,总该会有一些的。
而苏哲不喜欢的,是不喜欢有人和他一起享受夜晚。
他喜欢熬夜,但他说不上为何喜欢。
是因为有想看的节目?还是有想做的事情?还是说对未来感到不安?
没有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有一点。
对这一天没有感觉到满足。
人们总是在白天消耗了太多的时间,是人际交往,是工作,是碌碌无为对明天感到恐惧的心理活动。
这些压力总是会逼的人喘不过气,并消耗人们大部分时间。
仿佛大家一旦睡去,就会彻底结束一天,旋即发出近乎是恐惧的叹息。
又挥霍了一天。
是的,又挥霍了一天,无意义的人偶戏又向后面延长了一天。
明天会如何?一样的人偶戏,还是不一样的新剧场?
不知道,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估计还是一样的人偶戏。
正因为人们积攒了太多过去的经验,所以才希望迫切地延长一天结束的时间; 哪怕什么都不干,但至少,属于自己的时间变多了。
所以,苏哲不喜欢有人和他一起享受夜晚。
属于自己的时间被剥夺了,这会是一种无可奈何,又会离奇愤怒的事情。
大伙都一样。
望着这部电影开头,他一边想着,一边收回了注意力。
这部电影的视角是从一位经历过末日的小说家讲起,他所创作的小说,名字很巧合,也叫《地震》
是第四面墙?很有趣的噱头。
接下来呢?既然设立了这堵墙,是否会打破?像死侍屠杀漫威宇宙一样?
苏哲抱着期待感看了下去,刚刚思索的问题也抛之脑后。
剧情随着一个转场就开始了,一位全副武装,身上满是灰尘的男子出现了; 他的穿着很像是美式电影里的那种硬汉,但面容却十分年轻,甚至鼻梁上还带着一副眼镜;、
他皮肤很白,稍稍整理一下,就会让人感觉像是那种出道明星;不过,他的眼神却十分忧郁,像是对世界绝望了一般; 苏哲看着这双眼睛,想起了哪位演过《钢琴家》《超脱》的阿德里安·布劳迪,那双眼睛和他很像。
故事继续发展,先是交代了世界观——末世来临,突如其来的陨石毁灭了多数人类,而基因变异,怪物增多算是末世电影最常见的存在了了。
“三十分钟了,主线还没出”
“确实有些慢,但不会无聊”
因为不断抛出的设定与画面,并不会让人觉得审美疲劳,打戏,阴谋,伏笔,这些无论在电影还是小说中,都是十分吸引人的画面。
“是因为小说改编?”稚川接着问。
“这是文学作品吗?”
“流行文学”
“电影肯定是要有清晰的主线,如果全按小说来改编,那就不清楚了”
“小说就可以没有主线了吗”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苏哲放下手,张了张嘴,像是想说什么,但电影里的剧情比他快了一步,“女主出来了”
这是整部电影中第二个角色;前三十分钟,主角只是在许多地方进行冒险,与怪物搏斗,发现资料,获得枪支一系列任务。
因为节奏的密集,所以在前三十分钟并不会让人觉得无聊,但如果通篇都是这样的话,那就很快会审美疲劳了。
“节奏慢下来了”苏哲接着说。
稚川没有在乎苏哲前一句到底想说什么,只在他喊了一声后,就将注意力放回到电影中。
正如他所说,随着男女主的相认,节奏彻底放慢了,主线也逐渐清晰起来,二人开始思考这场灾难的源头。
“主线吗?”稚川像是自问,又像是在问他。
“应该是了”苏哲似是而非的说。
二人像是对话的自言自语很快就结束了。
剧情进入了一套较为老套的循环里,打怪,获取装备,获得信息,如此往复,持续了半个小时。
若是关注剧情的人,估计此刻已经不耐烦了。
但这部影片不会,因为男女主的台词与伏笔,就在这些循环中一一展现了出来。
身世,家庭,对话,信息。
男主的母亲是杀人犯,不是有冤情的那种,而是彻彻底底的杀人狂魔,是有着反社会人格倾向的疯子。
而男主也继承了母亲的性格,在加上后天环境的养成,他也像是疯了一样。
虽然电影中没有具体描绘出,但与女主的对话,以及时不时给的镜头中的自言自语,都足以证明他的态度。
【这个世界能毁灭,真的太好了。】
而女主恰恰相反,她是那种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抱有着不切实际的梦,若是说她出身贫穷家庭还好,但凭一出场的衣着,就足以发现不是了。
贵族大小姐吗?苏哲瞥了眼身旁的女孩,发现她的神情依然放在电影中,也就收回了视线。
“他们的性格,肯定会发生冲突吧”
稚川突然说道。
“嗯,倒不如说,理想主义和谁都会发生碰撞,因为想法过于不切实际,她肯定会对男主庆幸这个世界毁灭的想法进行斥责”
“是圣母啊”
“自我中心者更恰当一点”
像是预言一样,男女主果然发生了冲突,节奏也逐渐加快起来。
争吵,冷战,因为前面交代了男主是拥有一定的反社会性格,所以突然将女主杀害的可能也不是没有,这是谁都想到的事情。
导演正是利用了这种谁都想到的可能,增加了紧张感。
如果女主真死了,那就真的是神片了,当然,要在她的任务达成后。
每个角色都有他的任务,如果是主角,那就是完成主线,如果是配角,那就是推进主线,至于二者之后的结局,什么可能都有。
越是出其不意,那么带给人的震撼感也就越大。
欧亨利式结尾,这是创作者最后的戏法。
苏哲在心里分析道。
电影的侧重开始变为心理活动,男女主在搜集情报,努力活下去的同时,剧情也在飞速推进。
“进打戏了”
“帧数变多了,看来是要用画面来吸引观众了”
“结局会怎么样?”
“不清楚,我倾向be”
“大团圆不好吗?”
“个人喜好”
剧情没有在二人的交谈中停下来,很快就到了结尾。
地震
恰如其名,这一抹的奇幻色彩,总算出现了。
没有狗血的剧情,没有紊乱的逻辑,通过前面的信息,最后的答案十分简单。
小行星群罢了。
跟开头背景故事一样,答案其实一直都摆在面前,只是因为女主的理想主义不相信陨石毁灭地球的阴谋论,从而引导出的一系列故事。
所谓主线,到这里就结束了。
或许最后的结局十分搞笑,出于的动机也是令人摇头,但这部电影中的思想内核,确实十分优秀。
像是对真相的所求,其实男主早就在剧中说过
【你所追求的,如同山峦间的迷雾,充斥着雪的美丽,如昙花一现般,合上了,就什么也记不住了】
真相总是残酷的,女主在最后,也是遭受不了打击,一个人离开了。
而故事的结尾,那个小说家又出现了。
这次是他的全身,那是一个带着眼镜,相貌白白净净,看上去十分斯文的男子。
电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