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重返90,我来引领艺术品狂潮!

第5章 这次气不死你,以后我也眼红死你!

重返90,我来引领艺术品狂潮! 云斋居士 0 2025-03-17 11:33:53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重返90,我来引领艺术品狂潮!》最新章节!

临近下午六点。

随着一声“克赛前来拜访”,刚5岁的小外甥‘周鸿飞’兴冲冲跑进院子。

后面跟着的,则是孙云佐的大姐夫‘周春诚’。

这时,母亲卡着点炖的老母鸡也好了。

孙云佐从厨房出来跟姐夫打过招呼,然后就主动在院里摆开桌子马扎,张罗着一家人晚上吃饭的地方。

看着孙云佐忙前忙后,周春诚顿时感慨夸赞道:“要开始工作了就是不一样,小三也成大人了。”

他今年30,比妻子孙绍芬大4岁,比孙云佐整整大了一旬12岁。

第一次登岳家门时,孙云佐才12,说他从小看着孙云佐长大的都一点不为过。

“姐夫你都说我是大人了,那一会我敬你酒,你可别耍赖不喝。”孙云佐笑着从屋里拿出一瓶52度的扳倒井摆在桌上。

虽然大姐夫是转业军人,如今在博山另一家明星企业美陶厂(博山美术陶瓷厂),也是当了个中层小领导,但因为酒量不好,又怎么也练不出来,一辈子都是谈酒色变,能躲就躲,不能躲就赖。

因此每次喝酒前,他都要先拿话堵着。

果然。

一见孙云佐摆出酒来,还是52度的高度酒,周春诚脸色立马就变了:“这可是扳倒井啊。这么好的酒,小三你留着进厂后送人,尤其是你师傅那,刚跟人家学艺,一定要会办事。”

“给他师傅送的礼我都准备好了。”母亲王翠芝端着一盘刚炒好的木须肉,一盘已经凉透了的炸花生米,笑着从厨房走出来,“今天高兴,咱们都喝点。反正明天是周六,你们一家子晚上也别走了。”

“哎,妈,那就都喝点。”

得,丈母娘都发话了,周春诚自然不敢再推脱。

“这又是鸡,又是肉的,还有扳倒井……吃的比过年还丰盛啊?”这时大姐‘孙绍芬’从外面走进了院子,看到桌上的菜和酒,顿时明白胡同里的婶子们,为何突然热情无比地拉着她说了半天怪话了。

“妈,这不年不节的,就算是为了庆祝小三能进厂,也别太张扬了,邻居们——”

孙绍芬的话还没说完,王翠芝就冷笑着打断:“甭搭理那些傻老婆,让她们眼红去,再有跟你说怪话的,你也别跟她们客气。”

她丈夫73年病逝,留下的三个孩子,最大的孙绍芬10岁,最小的孙云佐那时才2岁。

要是没点厉害,她们家怕是早就被人欺负死了。

就比如说,厂里照顾她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孩子不容易,除了每月发的抚恤金外,还经常安排些轻松的零工让她干。还有厂里逢年过节分的福利,给她家都是按厂里有在职工人的标准发放,这些都被领居那些长舌妇编排着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为此,王翠芝操着一个马扎坐在胡同口,堵着整整骂了一天……从那以后,整个胡同都没人敢在她面前说怪话了。

说起来,孙云佐年轻时遇事就敢上的冲劲,倒是亲随他妈王翠芝。

“以前咱们家虽然有厂里照看着,每月还有些别的进项,比别人家有工人的也不算少,可你们仨都还小,三小学的美术又费钱,我也不敢太铺张,得算计着过日子。”

“但现在你们都大了,三小也要工作了,以后咱们家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吃点喝点不算事。”王翠芝笑着道,“三,给你姐夫、姐姐都倒上酒,今晚咱们都喝高兴。”

“哎。”孙云佐开始倒酒。

见二姐给小外甥起开一瓶健力宝后,没有给自己杯子里倒,反而看着大姐杯里的白酒,一幅跃跃欲试的样子,于是孙云佐给大姐倒满酒后,索性也拿过了二姐的杯子。

“哎,我没喝过,我不会喝。”

听着二姐‘假模假样’的拒绝,孙云佐笑了。

“没事,喝一次就会了。”孙云佐笑道,“而且二姐你以后少不得要和朋友同事们聚餐喝酒,先在家里喝点白的看看酒量,以后再在外面参加酒场时就有数了。”

“嗯,三小说的对。在家里喝醉了不要紧,出去喝醉了可不行。”本来也想着阻止的王翠芝点了点头。

手心手背都是肉,以前她最在意的是小儿子,但现在小儿子成丁了,就剩这个还没出嫁,颜色(长相)又招人的二丫头让她在意了。

一圈酒倒下来,孙云佐正等着母亲先开口,就见姐夫、大姐都笑着看着自己,母亲也微笑着看着自己。

“都看着我做啥?”孙云佐先是一怔,随后反应过来,这是在等着他先开口。

因为按照山东的传统老观念,结了婚的女儿、女婿算客,家里有客的酒宴称‘席’,而家里女人是不上席的。

这既是老规矩老礼,也代表着家里谁掌有着话语权,谁来当家做主。

以前他还小,孙家门里没男人,当家做主的自然是母亲。

但他过两天就将工作开始赚钱了,意味着已经成丁能顶门立户了。

换言之,从此刻开始,他已经取代了母亲,成为了孙家门里的掌话人。以后家里的大事小事,不管是卖房子还是卖地,就是母亲都得听他的意思。

当然了。

话是如此,可他要真敢乱来,那老妈的竹板炒肉也肯定会立马安排上。

……诸多念头快速闪过,孙云佐知道自己不先提酒开口,姐夫母亲他们是不会先开口的。

“那个,我说一句。”孙云佐端起酒来,“这些年,先谢谢姐夫对我们家的照顾,咱妈虽然没跟我们说过,但我知道,姐夫每个月都会给妈一笔钱,不然我这几年在美校,也不会从来都没为水彩画纸发愁过。”

“咱们都是一家人,而且你姐姐对我好,我自然也要对你们好。”周春诚看了眼身边的妻子,笑呵呵地端起了杯子。

“我第二个要谢的人,就是咱妈。”孙云佐又看向母亲。

想到后世自己出了事故后,白天就躲在家里睡觉,晚上就起来看电视喝酒,一连近十年都是让母亲养着,就连结婚后,也都是吃着母亲攒下的老本……想到这,他的眼睛就忍不住酸胀发红起来。

“咱爸走得早,要是没有咱妈,也就没有我们三个。”

“今天,我想跟咱妈说,妈,三小回来了,三小长大了,以后三小一定好好孝敬您,让您过上好日子。”

“好好,妈等着,妈等着。”听着小儿子动情暖心的话,王翠芝也不禁哽咽起来。

这么多年吃过的苦,受过的累……

终于熬到头了。

“姥娘,你哭什么?小舅不是说要让你过上好日子嘛?你该笑才对呀。”

稚嫩的小鸿飞学着大人端着杯子,见姥娘她们都不喝,实在忍不住先喝了一口健力宝。

“姥娘没哭,姥娘这是高兴的。”王翠芝擦了擦眼圈。

“对,高兴的。”周春诚哈哈一笑,“来,就为小三说的这些话,咱们这第一杯酒,都大口喝。”

说完他扬起杯子,嘴巴却紧紧抿着,任凭小半杯酒洒落胸前。

“姐夫,你这就是大口喝了啊?又耍赖!”

“已经很大了,你没看我脸都红了。”

“你这是臊的吧。”

……当晚。

孙云佐醉了。

大姐夫周春诚更是被他喝的,抿着喝酒都喝到坐不住了,身体一下滑到了桌底下。

王翠芝、孙绍芬等母女三人倒是没事。

但她们抢着把玩着孙绍芳拿出来献宝的礼物‘内画壶’。看她们那样子,显然也是醉意深了。

翌日。

晨起的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射在孙云佐脸上。

“嗯?”孙云佐揉了揉眼,猛地一下从床上坐起。

待看到四周还是他记忆中的老屋房间,旁边在地上打地铺的姐夫正‘呼哈’作响,再看自己的右手还白皙纤长……孙云佐这才终于放下心来。

“是真的,不是梦。”孙云佐畅快的伸了个懒腰。

对他现在的年轻身体而言,昨晚的大半斤酒实在算不得什么,睡一觉后连点感觉都没有。

起身出屋,院子里静悄悄的。

回头看看客厅里的座钟。

快9点了。

大姐要送小外甥去少年文化宫练书法。

二姐在医院工作不休周末,只歇轮休,这会是上班去了。

母亲则一定是去厂里干活了。

毕竟很多零工,都是去给周末休息的正式工人补岗。

“干点什么呢?”孙云佐挠挠头。

想想这时在西冶街路口卖烧饼的王大爷还没去世,这个点也还不到他收摊的时候,于是孙云佐胡乱洗了把脸,回屋里拿了5块钱,便穿着拖鞋走出了家门。

1990年的西冶街,还是街面青砖铺地、两边店铺皆是灰砖石瓦的沧桑老街。

这里曾是明清时期中国琉璃的制作中心,是乾隆皇帝都造访过的文化名街。这里生产的各种琉璃料器产品,数百年前便已经开始朝贡皇室、出口海外。

至于现在的美琉厂(淄博美术琉璃厂),前身的‘炉业料器供销合作社’,就是建国后对私营企业改造,集合了五十年代西冶街上最大的九家私营琉璃作坊,方才最终成立的。

九炉四姓,孙氏一半。

那时最大的九家私营琉璃作坊,他孙氏一脉的老祖宗就占了5家,可想他们家当初的地位。

当然。

那都是几十年前的老事了,而且现在也不兴什么家族。

不过孙氏在西冶街,在整个博山还都是大姓。

所以孙云佐踢拉着拖鞋一路走来,这个叔,那个伯的,老街坊基本上都是沾亲带故的。

不过就算是没出五服的亲人,也不见得都会看着你家过得好。

这不,等孙云佐提着8个焦庄烧饼,外加一大袋油粉(怎么解释呢,咸口,有粉条、豆腐、豆芽,算是粥的一种吧)回到胡同里时,跟孙云佐他们家隔着两个门的赵四媳妇开口了。

“吆,孙家小三啊,这还没进厂呢,你们家日子就不过了?昨天一家人酒肉喝着,今天早上还买这么多烧饼?”

因为博山是琉璃陶瓷之乡,区里不但有几十家工厂,下面乡镇里还有煤矿,所以博山人一直很富(没衰败前),也都习惯早上在外边吃早餐。

但一个5毛钱的焦庄烧饼,对博山普通家庭,尤其是有一大口子的人家而言,也是比较奢侈的东西了,轻易不舍得吃。

就算是吃,一般也是一人吃一个解解馋,再配上几个素火烧才能真正顶饱,哪里会像孙云佐这样,一买就是8个焦庄烧饼的。

也不怕撑死!

“哦,是四婶啊。”孙云佐先是热情地招呼了一声,随后故意提着手里的焦庄烧饼,像是生怕赵四媳妇看不见似的。

“你说这几个烧饼啊?嗨,这才几个钱。”孙云佐笑着说道,“四婶你也知道,我二姐工作了,我也马上工作了,我妈在厂里每月有我爸的抚恤金,还有打零工挣得工资……算算今后我们一家人,每月光拿工资也得五六百块钱,吃点烧饼不算啥。”

“这不我们昨晚还商量着攒几个月钱,等年下给家里买台电视机。我听说现在最时兴的彩电也不算贵,才三千来块钱……”

说着,孙云佐走到赵四家门口时还特意停了一下,半是疑惑半是认真地问道,“对了,四婶,你们家那电视还黑白的?这也买好几年了,该换就换了。”

说完没理会赵四媳妇眼珠子快要喷火的吃人表情,孙云佐自顾自地溜达着回家。

“呸,有爹生没爹养的玩意,还想买彩电,烧(博山土话,得意)死你们家算了。”赵四媳妇没敢当着孙云佐的面骂,直到见他进了家门才小声朝地上吐了口唾沫。

不过最好面子的她,还真怕就要抖起来的孙家买彩电。

当初在胡同里第一个买电视的是他们老赵家,现在第一个买彩电的荣耀,当然也得是他们老赵家!

于是赵四媳妇转身就急匆匆地跑回屋里。

看着昨晚打了一夜牌,这会躲在西屋正呼呼睡着的男人,赵四媳妇张嘴就吼道:“赵四,你个狗熊玩意要是再去打牌,我就跟你离婚!”

“你有病啊,我上了一星期班,周末打点牌怎么了?”

“你说怎么了,要不是你打牌,咱家电视早就换成彩电了!”

“啥?我一晚上才输个块儿八毛的,打一年都比不上你去学一次气功花的多,你他妈还好意思怨我?”

……

听着从赵四家那边传来的争吵声,尔后是逐渐发展成激烈的乒里乓啷声,孙云佐颇感满意地笑了。

“哼哼,昨天拿话招我二姐、大姐还不够,今天还想来惹我?”

“这次气不死你,以后我也眼红死你。”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