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原来你这么贴心
第67章 原来你这么贴心
黎澈诚实地点了点头:“是!”
皇上闻言哭丧着脸,更加委屈!
黎澈云淡风轻地饮着茶,又道:“既然如今动不了苏家,硬碰硬不是明智之举。为君者,重在权衡,才能将不同的人为己所用。”
皇上似懂非懂,问道:“皇叔可有办法?”
黎澈道:“苏嫣儿可以进后宫,但不能给后位。给个妃位就够了!”
皇上为难道:“可太后和苏式能同意吗?”
“不同意就想办法让他们不敢反对!”
黎澈点拨道:“护国大将军涂鸣的小孙女正值豆蔻年华,听说是个泼辣厉害的狠角色,连涂老将军也时常头疼。将门虎女,就算和苏嫣儿位分不相上下,治她也是绰绰有余!更何况,宫里还有一个淑太妃!”
黎澈的话点到为止,皇上却立刻听明白了,不由眼前一亮。
涂鸣是黎国的三朝元老,功勋卓著,手里还有先帝御赐金牌令箭,是朝中少有德高望重之人,威望颇高。
连他的孙女都只能册封为妃,苏式哪来的脸要后位。
前朝需要平衡,后宫也是一样。如今太后在后宫独大,唯一说得上话的淑太妃除了背靠前朝的涂将军,几乎没有任何优势与之对抗。如果后宫不想出现先帝在位时的乱像,就必须打破苏家人只手遮天的局面。
在后宫给淑太妃找一位有足够分量的盟友,让她有底气和太后分庭抗礼,也算是深宫内苑的权衡。
皇上的难题得到解决,眉头顷刻舒展开来。但他牢记“喜怒不形于色”的教诲,愣是憋到黎澈离开,才高兴地连蹦了好几下。
涂鸣得知此消息的时候,一双老辣的眼睛危险地眯了眯,不辨喜怒地哼了几哼。
“臭小子!胆子可真是不小,连老夫的孙女都惦记上了!”
黎澈在宫里用过了午膳,回府的时候院里一片安静。
冷明冷月在睡午觉,若兰被嬷嬷带着去府上各处熟悉环境,只剩下冷姝一个人坐在房里,安静地收拾着从云阳城带来的衣物。
细微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亦挡住了从屋外投进来的光线,光影晃动间带着一股子清寒的气息。
冷姝不用回头也能猜到是何人。
这是摄政王府,能一点动静也没有就潜入她房间的,除了黎澈还能是谁?
冷姝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回过头去,正好对上他一双清澈的眸子,如月色般凉薄,却十分勾魂。
之前只知道他是个美男子,但从未认真欣赏过!如今仔细看过去,才发现这个男人的眼睛,简直比女人都好看。
黎澈对上她投来的目光莞尔一笑,问:“这小宅子可还满意?”
“若是还不满意,大概就只剩下紫禁城可以选了!”冷姝挪了挪小榻上的东西,将另一边的位置给黎澈留出来,问道:“你对我还有什么安排?能不能提前告诉我,省得我被蒙在鼓里,白做打算。”
黎澈问:“你原本有什么打算?”
冷姝道:“原本是打算将全部家当用来在京城置办宅子,然后找地打工挣钱。早知道解决生计的事情没那么迫切,我就计划其他事情了。”
黎澈抖了抖嘴角:“你准备打什么工?又有什么其他计划?”
冷姝将冷明冷月的几只小发簪装进盒子里,闻言回答道:“自然是做保镖!我也没什么其他才能,唯有拳脚功夫还能用上一用。至于其他计划,天机不可泄露!”
黎澈手肘撑着矮桌,费神地捏了捏鼻梁,苦口婆心劝道:“摄政王府养你们姐妹三人还是养得起的,打打杀杀的事情你就别想了。至于其他计划,现在还不是时候!你就算不想自己,也该想想你的幼妹,还有远在寒光寺的冷老爷和冷夫人!”
冷姝瞧着黎澈忧心的样子,忍不住好笑道:“你想哪里去了?我说的其他事情是冷明冷月,俩小妮子还小,我想着给她俩找个学堂继续读书。生活再苦再累也不能苦孩子不是?”
黎澈闻言松了口气,虽然被戏弄,但看在冷姝心情不错的份上,也不计较。
“学堂的事情你不必费心,本王早已让管家安排妥当。等过了年,会有一位老师登门,为她们授课。”
没想到黎澈想得如此周到,冷姝不禁瞠了瞠眼:“看不出来,原来你这么贴心!”
黎澈眉梢轻挑,显然因冷姝的夸赞心情十分愉悦。
回京后的第二天便是除夕夜。
今年黎澈终于不再孤身一人,摄政王府第一次出现主仆同庆的场面,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
因着有冷家三姐妹在,管家置办了很多烟花。黎澈也难得出现在院子里,亲手点燃了辞旧迎新的鞭炮。
震耳欲聋的声音骤然响起,细碎的红色纸屑在空中肆意翻飞。
黎澈闪身到廊下,目光穿过空气中的烟雾缭绕,看到不远处的女子妍姿巧笑,火光闪烁照亮了她的脸庞,她的眼睛如双瞳剪水、清澈明亮。
冷姝就这么在摄政王府住了下来。
不可否认,如今摄政王府于她们是最安全的地方。
早就听说摄政王在云阳城看上了富商冷家的女儿,如今不仅把人带了回来,还直接入住了摄政王府。
那座气派恢弘的朱门、尊贵奢华的府邸,是京城无数女子梦寐以求的地方。有多少人曾削尖了脑袋也钻不进去,可如今却被一商家女捷足先登。
一时间,冷姝成了她曾经不想成为的人:京城世家女子共同的敌人。
这其中最恨红了眼的,莫过于苏家大小姐苏卿儿。
这一日,皇上宣黎澈进宫,一起出现在御书房的,还有太后。
气氛隐隐有些不对,从黎澈一进殿门,皇上便对他挤眉弄眼,一顿暗示。
黎澈看在眼里,神色了然。
自云阳城一别,太后还是首次跟黎澈碰面,新怒旧怨加起来,那张脸上明显揣着隐忍的怒意。
见到黎澈进来,太后开门见山道:“摄政王,如今民间传得沸沸扬扬,说你要娶商户之女为妃,你作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