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纳兰全词

浣溪沙 红桥怀古

纳兰全词 侯清恒,李少辉 30.01万 2022-11-28 04:01:51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纳兰全词》最新章节!


    和王阮亭韵①

    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②。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注解】

    ①王阮亭:王士祯,字子真,一字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少时多填词。

    ②《水调》:曲调名,据说是隋炀帝时,为开汴渠而作。短亭:古代外大道旁,每里设短亭,每十里设长亭,为行人休憩或送别的地方。

    【典评】

    康熙二十三年十月,纳兰性德随同巡幸江南到了扬州,为唱和王阮亭的《浣溪沙》而创作了这首词。

    王阮亭就是康熙年间诗领袖的王渔洋,本名王士祯,喜欢结交天下朋友,不管贫富贵贱,擅长用诗文结交朋友。

    整首词是针对隋炀帝挖凿汴渠来写的。绵绵不断的汴水好像仍是隋时的那样,没有一点改变,然而,岁月却像这这流水——东流到海不复回了。迷茫中,当年哀婉的《水调》在这个秋日再次响起(据传《水调》是隋炀帝在开凿汴河时创作的),述说着“长亭连短亭”的离别。隋炀帝为开凿运河,调集了大批劳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拆散了数不尽的家庭。清冷的月光好像也是旧时的,静静地洒满扬州这座古城。

    隋堤上的杨柳曾栓过华丽的锦制船揽,却也因此瘦削不堪,到现在忧愁苦闷难以述说。作为宫女坟墓的“玉钩斜”就在“迷楼”边上。该词在应用对比突出上,和杜工部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相似的妙处,很强的对比真是惊心动魄。皇族们富丽堂皇的生活是用无数百姓的白骨为代价换来的啊,瘦削的杨柳也恰是千万困苦不堪的百姓的象征。

    上片说“生离”,下片哀“死别”。整首词“婉而多讽”。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