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画中鬼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我左眼能看见鬼》最新章节!
把裂开的青铜镜推进锁影塔时,塔门突然“吱呀”一声自己合上了。门板上的纹路在月光下流转,像无数条小蛇在爬,最后在门中央汇成个“封”字,与苏璃贴的黄符严丝合缝。
“这下稳妥了。”苏璃拍了拍手上的灰,左眼已经重新戴上琉璃罩,只是新罩子不如之前的透亮,隐约能看见底下的红血丝,“至少百年内,影煞和镜妖谁也别想出来。”
我摸着怀里的铜镜,镜面边缘的树叶刻痕还在发烫。刚才推进青铜镜时,指尖分明触到镜背有块凸起,形状像只展翅的蝴蝶,与苏璃折扇上的图案有七分相似。
“你的扇子……”我刚开口,就被一阵马蹄声打断。
乱葬岗外的土路上,跑来匹黑马,马背上的人穿着官差服饰,怀里抱着个卷轴,神色慌张,看见我们就勒住缰绳,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
“两位……两位是高人吧?”官差的声音发颤,手里的卷轴掉在地上,散开的画纸上溅着几点暗红,像是血,“县衙……县衙出人命了!画里的人跑出来了,还……还带走了县太爷的小儿子!”
苏璃弯腰捡起卷轴,画纸上是幅《百子嬉春图》,画中几十个孩童围着棵桃树玩耍,笔触细腻,色彩鲜亮。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每个孩童的眼睛都是黑洞洞的,嘴角咧开的弧度大得诡异,像是被人硬生生扯上去的。
“这画……”苏璃的手指在画纸上摩挲,“用的是‘阴墨’,掺了坟头土和夭折孩童的指甲灰,是幅养鬼画。”
他指着画中最大的那个孩童:“你看他的衣领,绣着个‘李’字,跟镜水镇石碑上的刻痕同源,都是前朝阴阳师的手笔。”
官差急得直跺脚:“高人快跟我去看看吧!县太爷说了,谁能救出小少爷,赏银百两!”
我和苏璃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了然——这画里的“李”字,十有八九与九镇魂镜有关。
黑马跑得飞快,蹄子踏在石板路上“哒哒”作响,惊得镇里的狗狂吠不止。县衙在镜水镇中心,朱漆大门敞开着,门内灯火通明,却听不到半点人声,只有风吹过灯笼的呜咽,像极了锁影塔顶的布条声。
“就在里面。”官差指着正堂,声音抖得不成样子,“画原本挂在正堂,刚才突然自己烧起来,火光里钻出个穿红肚兜的小孩,抱着县太爷的小儿子就往画里钻,我们拦都拦不住,手一碰就像被针扎,全是血窟窿!”
正堂的地上果然有堆灰烬,灰烬里还残留着画轴的木杆,杆上刻着串符文,与青铜镜边缘的纹路如出一辙。墙角的太师椅上,坐着个穿锦袍的中年男人,正是县太爷,他怀里抱着件小小的虎头鞋,眼神呆滞,嘴里反复念叨:“阿宝……我的阿宝……”
苏璃的折扇在画轴灰烬上敲了敲:“画里的东西怕火,却能借着火势脱身,说明它已经修成了‘实体’,不再是普通的画魂。”
他突然指向县太爷怀里的虎头鞋:“这鞋上有阴气,是被画里的东西碰过!”
虎头鞋的鞋尖沾着片金色的鳞粉,在灯火下闪着微光。我左眼的红纹一跳,看见鳞粉里裹着根细如发丝的红线,线的另一端延伸向窗外,缠在街对面的阁楼飞檐上。
“在那边。”我拽着苏璃往窗外跑,红线的尽头越来越亮,像有团火焰在燃烧。
街对面的阁楼挂着块“聚雅轩”的牌匾,是家字画铺。铺门虚掩着,缝里透出红光,隐约能听见孩童的嬉笑声,还有毛笔划过宣纸的“沙沙”声。
苏璃推开铺门的瞬间,一股浓烈的墨香混着尸臭味扑面而来。铺里的货架倒了一地,字画散落得到处都是,每张画上的人物眼睛都被挖去了,只留下两个黑洞,洞里渗出墨汁,在地上汇成小小的溪流。
后堂的红光最亮。
我们冲进去,看见个穿红肚兜的小孩正趴在案前画画,他的手不是人手,是只毛茸茸的爪子,爪子握着支狼毫笔,笔尖沾着的不是墨,是暗红色的液体,画纸上的孩童正在慢慢睁开眼睛,眼珠竟是用颗颗细小红豆粘成的。
被他抓在怀里的县太爷小儿子,眼睛已经失去了神采,瞳孔里映着画中的景象,嘴角也咧开诡异的笑,跟画里的孩童一模一样。
“终于凑齐九十九个了……”红肚兜小孩转过身,他的脸是画出来的,五官用朱砂勾勒,眼睛是两颗黑琉璃珠,“再加上这个,就能拼成完整的‘百子图’,我就能出去找她了……”
他说的“她”,想必就是镜妖。
苏璃折扇一挥,扇面的山水图化作道水箭,射向红肚兜小孩。可水箭刚碰到他的衣服,就被吸进画里,小孩的红肚兜上多了片湿漉漉的墨迹,墨迹里浮出几个扭曲的人影,像是被吞噬的魂魄。
“又是你们……”小孩的琉璃珠眼睛转向我,珠子里映出锁影塔的轮廓,“坏我好事的人,都得变成画里的养料!”
他突然将狼毫笔往地上一戳,画纸上的孩童纷纷活了过来,从纸上跳到地面,变成一个个巴掌大的小纸人,手里拿着微型的刀剑,朝我们扑过来。
这些纸人不怕铜镜的红光,反而能借着红光更快移动,爬到我脚踝上就张嘴咬,牙齿是用细针做的,扎得人钻心疼。
“是用‘养魂纸’做的!”苏璃一边踢开纸人,一边喊道,“纸里裹着夭折孩童的骨头渣,快用火攻!”
我摸出火折子,刚想点燃纸人,却发现它们接触到空气就开始自燃,烧出的黑烟里飘着细小的骨头渣,落在地上又拼成新的纸人,越烧越多。
红肚兜小孩笑得更欢了,爪子在画纸上飞快涂抹,县太爷小儿子的眼睛里,红豆般的眼珠正在慢慢转动,像是要彻底变成画里的人。
“陈默!照他的真身!”苏璃突然指向小孩的影子,“画魂的本体都在影子里!”
我左眼的红纹炸开,铜镜红光直射向地面。红肚兜小孩的影子在红光里扭曲变形,露出团毛茸茸的轮廓,竟是只巨大的九尾狐,尾巴上缠着无数张画纸,每张纸上都画着个哭泣的孩童。
“是‘画狐’!”苏璃的声音带着震惊,“传说中以画为食的妖物,能钻进画里操控生灵,没想到真的存在!”
画狐的影子发出一声凄厉的嚎叫,尾巴上的画纸纷纷脱落,化作无数只小狐狸,朝我们扑过来。我将铜镜贴在地上,红光如网,将所有小狐狸罩在里面,它们在红光里挣扎,慢慢显露出纸人的原形,最后烧成灰烬。
红肚兜小孩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他惊恐地看着自己的爪子化作墨汁,滴在画纸上,晕开大片黑色:“不可能……我的百子图……”
他最后看了眼县太爷的小儿子,琉璃珠眼睛突然裂开,露出里面的东西——是半块破碎的镜片,镜面上刻着只蝴蝶,与青铜镜背的凸起一模一样。
“找到……另外半只……”
小孩的声音越来越弱,身体彻底化作墨汁,渗入画纸,只留下那张《百子嬉春图》在案上慢慢合拢,最后卷成个细筒,滚落在地。
县太爷的小儿子“哇”地一声哭出来,眼睛里的红豆消失了,只是眼神还有些呆滞。苏璃赶紧喂他吃了粒药丸,小孩的脸色才渐渐红润起来。
我捡起地上的画筒,筒底刻着行小字:“九镜之一,画狐镇于墨山。”
墨山?
苏璃凑过来看了看,折扇在手心敲了敲:“我师父的笔记里提过,镜水镇往西百里有座墨山,山上产的墨石能吸附阴气,是练阴墨的好材料,前朝有位画圣在山上隐居过。”
他的目光落在画筒里露出的半只蝴蝶镜片上:“看来这画狐镜,就是九镇魂镜里的‘画镜’。”
县衙外的天已经蒙蒙亮,东方泛起鱼肚白。我摸着怀里的铜镜,边缘的树叶刻痕与画筒底的蝴蝶镜片产生共鸣,发出细微的嗡鸣。
九镜已现其二,剩下的七面还散落在各地。
画狐提到的“另外半只”,想必是指完整的蝴蝶镜。
玄清道长的笔记,清风道长的过往,还有我爹娘的秘密……
都藏在这九面镜子背后。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把裂开的青铜镜推进锁影塔时,塔门突然“吱呀”一声自己合上了。门板上的纹路在月光下流转,像无数条小蛇在爬,最后在门中央汇成个“封”字,与苏璃贴的黄符严丝合缝。
“这下稳妥了。”苏璃拍了拍手上的灰,左眼已经重新戴上琉璃罩,只是新罩子不如之前的透亮,隐约能看见底下的红血丝,“至少百年内,影煞和镜妖谁也别想出来。”
我摸着怀里的铜镜,镜面边缘的树叶刻痕还在发烫。刚才推进青铜镜时,指尖分明触到镜背有块凸起,形状像只展翅的蝴蝶,与苏璃折扇上的图案有七分相似。
“你的扇子……”我刚开口,就被一阵马蹄声打断。
乱葬岗外的土路上,跑来匹黑马,马背上的人穿着官差服饰,怀里抱着个卷轴,神色慌张,看见我们就勒住缰绳,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
“两位……两位是高人吧?”官差的声音发颤,手里的卷轴掉在地上,散开的画纸上溅着几点暗红,像是血,“县衙……县衙出人命了!画里的人跑出来了,还……还带走了县太爷的小儿子!”
苏璃弯腰捡起卷轴,画纸上是幅《百子嬉春图》,画中几十个孩童围着棵桃树玩耍,笔触细腻,色彩鲜亮。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每个孩童的眼睛都是黑洞洞的,嘴角咧开的弧度大得诡异,像是被人硬生生扯上去的。
“这画……”苏璃的手指在画纸上摩挲,“用的是‘阴墨’,掺了坟头土和夭折孩童的指甲灰,是幅养鬼画。”
他指着画中最大的那个孩童:“你看他的衣领,绣着个‘李’字,跟镜水镇石碑上的刻痕同源,都是前朝阴阳师的手笔。”
官差急得直跺脚:“高人快跟我去看看吧!县太爷说了,谁能救出小少爷,赏银百两!”
我和苏璃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了然——这画里的“李”字,十有八九与九镇魂镜有关。
黑马跑得飞快,蹄子踏在石板路上“哒哒”作响,惊得镇里的狗狂吠不止。县衙在镜水镇中心,朱漆大门敞开着,门内灯火通明,却听不到半点人声,只有风吹过灯笼的呜咽,像极了锁影塔顶的布条声。
“就在里面。”官差指着正堂,声音抖得不成样子,“画原本挂在正堂,刚才突然自己烧起来,火光里钻出个穿红肚兜的小孩,抱着县太爷的小儿子就往画里钻,我们拦都拦不住,手一碰就像被针扎,全是血窟窿!”
正堂的地上果然有堆灰烬,灰烬里还残留着画轴的木杆,杆上刻着串符文,与青铜镜边缘的纹路如出一辙。墙角的太师椅上,坐着个穿锦袍的中年男人,正是县太爷,他怀里抱着件小小的虎头鞋,眼神呆滞,嘴里反复念叨:“阿宝……我的阿宝……”
苏璃的折扇在画轴灰烬上敲了敲:“画里的东西怕火,却能借着火势脱身,说明它已经修成了‘实体’,不再是普通的画魂。”
他突然指向县太爷怀里的虎头鞋:“这鞋上有阴气,是被画里的东西碰过!”
虎头鞋的鞋尖沾着片金色的鳞粉,在灯火下闪着微光。我左眼的红纹一跳,看见鳞粉里裹着根细如发丝的红线,线的另一端延伸向窗外,缠在街对面的阁楼飞檐上。
“在那边。”我拽着苏璃往窗外跑,红线的尽头越来越亮,像有团火焰在燃烧。
街对面的阁楼挂着块“聚雅轩”的牌匾,是家字画铺。铺门虚掩着,缝里透出红光,隐约能听见孩童的嬉笑声,还有毛笔划过宣纸的“沙沙”声。
苏璃推开铺门的瞬间,一股浓烈的墨香混着尸臭味扑面而来。铺里的货架倒了一地,字画散落得到处都是,每张画上的人物眼睛都被挖去了,只留下两个黑洞,洞里渗出墨汁,在地上汇成小小的溪流。
后堂的红光最亮。
我们冲进去,看见个穿红肚兜的小孩正趴在案前画画,他的手不是人手,是只毛茸茸的爪子,爪子握着支狼毫笔,笔尖沾着的不是墨,是暗红色的液体,画纸上的孩童正在慢慢睁开眼睛,眼珠竟是用颗颗细小红豆粘成的。
被他抓在怀里的县太爷小儿子,眼睛已经失去了神采,瞳孔里映着画中的景象,嘴角也咧开诡异的笑,跟画里的孩童一模一样。
“终于凑齐九十九个了……”红肚兜小孩转过身,他的脸是画出来的,五官用朱砂勾勒,眼睛是两颗黑琉璃珠,“再加上这个,就能拼成完整的‘百子图’,我就能出去找她了……”
他说的“她”,想必就是镜妖。
苏璃折扇一挥,扇面的山水图化作道水箭,射向红肚兜小孩。可水箭刚碰到他的衣服,就被吸进画里,小孩的红肚兜上多了片湿漉漉的墨迹,墨迹里浮出几个扭曲的人影,像是被吞噬的魂魄。
“又是你们……”小孩的琉璃珠眼睛转向我,珠子里映出锁影塔的轮廓,“坏我好事的人,都得变成画里的养料!”
他突然将狼毫笔往地上一戳,画纸上的孩童纷纷活了过来,从纸上跳到地面,变成一个个巴掌大的小纸人,手里拿着微型的刀剑,朝我们扑过来。
这些纸人不怕铜镜的红光,反而能借着红光更快移动,爬到我脚踝上就张嘴咬,牙齿是用细针做的,扎得人钻心疼。
“是用‘养魂纸’做的!”苏璃一边踢开纸人,一边喊道,“纸里裹着夭折孩童的骨头渣,快用火攻!”
我摸出火折子,刚想点燃纸人,却发现它们接触到空气就开始自燃,烧出的黑烟里飘着细小的骨头渣,落在地上又拼成新的纸人,越烧越多。
红肚兜小孩笑得更欢了,爪子在画纸上飞快涂抹,县太爷小儿子的眼睛里,红豆般的眼珠正在慢慢转动,像是要彻底变成画里的人。
“陈默!照他的真身!”苏璃突然指向小孩的影子,“画魂的本体都在影子里!”
我左眼的红纹炸开,铜镜红光直射向地面。红肚兜小孩的影子在红光里扭曲变形,露出团毛茸茸的轮廓,竟是只巨大的九尾狐,尾巴上缠着无数张画纸,每张纸上都画着个哭泣的孩童。
“是‘画狐’!”苏璃的声音带着震惊,“传说中以画为食的妖物,能钻进画里操控生灵,没想到真的存在!”
画狐的影子发出一声凄厉的嚎叫,尾巴上的画纸纷纷脱落,化作无数只小狐狸,朝我们扑过来。我将铜镜贴在地上,红光如网,将所有小狐狸罩在里面,它们在红光里挣扎,慢慢显露出纸人的原形,最后烧成灰烬。
红肚兜小孩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他惊恐地看着自己的爪子化作墨汁,滴在画纸上,晕开大片黑色:“不可能……我的百子图……”
他最后看了眼县太爷的小儿子,琉璃珠眼睛突然裂开,露出里面的东西——是半块破碎的镜片,镜面上刻着只蝴蝶,与青铜镜背的凸起一模一样。
“找到……另外半只……”
小孩的声音越来越弱,身体彻底化作墨汁,渗入画纸,只留下那张《百子嬉春图》在案上慢慢合拢,最后卷成个细筒,滚落在地。
县太爷的小儿子“哇”地一声哭出来,眼睛里的红豆消失了,只是眼神还有些呆滞。苏璃赶紧喂他吃了粒药丸,小孩的脸色才渐渐红润起来。
我捡起地上的画筒,筒底刻着行小字:“九镜之一,画狐镇于墨山。”
墨山?
苏璃凑过来看了看,折扇在手心敲了敲:“我师父的笔记里提过,镜水镇往西百里有座墨山,山上产的墨石能吸附阴气,是练阴墨的好材料,前朝有位画圣在山上隐居过。”
他的目光落在画筒里露出的半只蝴蝶镜片上:“看来这画狐镜,就是九镇魂镜里的‘画镜’。”
县衙外的天已经蒙蒙亮,东方泛起鱼肚白。我摸着怀里的铜镜,边缘的树叶刻痕与画筒底的蝴蝶镜片产生共鸣,发出细微的嗡鸣。
九镜已现其二,剩下的七面还散落在各地。
画狐提到的“另外半只”,想必是指完整的蝴蝶镜。
玄清道长的笔记,清风道长的过往,还有我爹娘的秘密……
都藏在这九面镜子背后。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