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盐税司衙门的博弈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重生民国之盐商千金逆袭记》最新章节!
晨光微熹,赵国祯策马疾行在通往盐税司的官道上。风卷起她衣角,吹得她发丝凌乱,但她眼神清明,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一趟,可得让他们好好尝尝‘证据’的滋味。”她低声自语,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仿佛这不是去揭发一桩大案,而是去赴一场老友茶会。
盐税司门前早已人来人往,巡检兵卒手持长矛,在门前来回巡视。赵国祯翻身下马,将缰绳随手系在一旁的木桩上,转身走向门口。
一名小吏迎上来,正要盘问,却见她递来一块碎银,笑吟吟道:“劳烦通传一声,我有要紧文书呈交主簿大人。”
那小吏眼皮一抬,接过银子,掂了掂分量,点了点头,“稍等,我给你安排个前排位置。”
赵国祯微微一笑,退后几步,靠在墙边等候。她从袖中摸出两封密函,一封是伪造的血书,另一封则是沈家长辈与私盐贩勾结的账册副本。纸张虽旧,但墨迹新润,显然是昨夜才誊写的。
“这年头,写假账比写真账还费劲。”她一边翻看,一边轻声嘀咕。
辰时三刻,大门终于打开,众人鱼贯而入。赵国祯不急不缓地跟着队伍前行,待走到主簿案桌前,她将两封密函分别放在主簿和副官的案桌上,然后轻轻点头,退身而出。
“这样,他们就得分神分辨哪份才是真的了。”她满意地拍了拍手,转身离开。
午后,赵国祯坐在盐场厨房外的小凳上,手里捏着一枚铜钱,轻轻抛起又接住。阳光透过树影洒在她脸上,映出一张略带倦意却依旧神采奕奕的脸。
“你说,那边动静该起了吧?”她问坐在对面的老仆。
老仆点点头,“姑娘安排得妥当,想来这时候,牢房的大门也该关上了。”
赵国祯笑了笑,没再说话。她站起身,朝盐场外走去,一路穿过几条小巷,最终停在了一间酒肆门前。
酒肆不大,但人不少。她径直走进去,找了个角落坐下,招来小二点了一壶清茶,然后不动声色地打量四周。
不多时,一名身穿皂衣的小吏走了进来,熟门熟路地坐到她旁边。
“赵姑娘。”他压低声音打招呼。
赵国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辛苦了,今日牢里如何?”
小吏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说道:“沈家几位长辈都押进去了,不过……今夜还有人在审另一个人。”
赵国祯眉头一挑,“哦?是谁?”
小吏摇头,“不知是谁,只听说是从别处调来的,连狱卒都不让靠近。”
赵国祯沉思片刻,忽然笑了,“看来,有人比我更着急呢。”
她将一枚铜钱推过去,“多谢了,回头请你喝酒。”
小吏接过铜钱,起身告辞。赵国祯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外,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像是在思考什么。
夜幕降临,赵国祯回到盐场,刚踏进院子,便察觉到一丝异样。
沈明远的房门紧闭,门口站着两名盐税司的便衣,神情冷峻,目光时不时扫向周围。
她没有直接上前,而是绕到后院,借着月色观察屋内情况。窗户上的布帘被风吹得轻轻晃动,隐约能看见里面灯火未熄。
“他在屋里?”她心头一动。
趁着两名便衣换岗的间隙,她快步走上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对守卫说:“我是来取些衣物的,沈公子说他明天要用。”
守卫上下打量她一眼,似乎有些迟疑,但终究没说什么,摆了摆手让她进去。
赵国祯推门而入,屋内光线昏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她走到床边,掀开枕头,果然在里面发现了一张折叠整齐的纸。
展开一看,是一幅船运图,上面标注着几处港口和航线,背面写着一行小字:“勿信主簿。”
赵国祯皱眉,“这是什么意思?”
她仔细端详图纸,忽然注意到边缘有一处烧焦的痕迹,像是曾被人用火燎过。
“看来,这张图背后另有隐情。”
她将图纸小心折好,藏入怀中,转身准备离开。可就在她伸手开门的一瞬间,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她迅速退回屋内,躲在窗边,透过缝隙望去,只见一名盐税司官员匆匆而来,身后跟着几名衙役。
“走,进去搜查!”那人低声喝道。
赵国祯屏住呼吸,心跳加快。她悄悄从后窗翻出,落地无声,借着夜色迅速消失在黑暗中。
直到走出一段距离,她才松了口气。
“沈明远……你到底知道些什么?”
她抬头望天,星光稀疏,夜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
“明日,盐税司怕是要热闹了。”
她转身离去,身影融入夜色之中。
而此刻,盐税司衙门内,烛火通明。
主簿案桌上,那份未干墨迹的“沈家产业清查令”静静躺着,仿佛等待着某个时刻的到来。
远处,牢房深处,隐隐传来铁链拖地的声音,夹杂着低低的拷问声。
一切,正在悄然发生。
而赵国祯并不知道,她的名字,已经被写在了某一份密报之上。
(本章完)
晨光微熹,赵国祯策马疾行在通往盐税司的官道上。风卷起她衣角,吹得她发丝凌乱,但她眼神清明,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一趟,可得让他们好好尝尝‘证据’的滋味。”她低声自语,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仿佛这不是去揭发一桩大案,而是去赴一场老友茶会。
盐税司门前早已人来人往,巡检兵卒手持长矛,在门前来回巡视。赵国祯翻身下马,将缰绳随手系在一旁的木桩上,转身走向门口。
一名小吏迎上来,正要盘问,却见她递来一块碎银,笑吟吟道:“劳烦通传一声,我有要紧文书呈交主簿大人。”
那小吏眼皮一抬,接过银子,掂了掂分量,点了点头,“稍等,我给你安排个前排位置。”
赵国祯微微一笑,退后几步,靠在墙边等候。她从袖中摸出两封密函,一封是伪造的血书,另一封则是沈家长辈与私盐贩勾结的账册副本。纸张虽旧,但墨迹新润,显然是昨夜才誊写的。
“这年头,写假账比写真账还费劲。”她一边翻看,一边轻声嘀咕。
辰时三刻,大门终于打开,众人鱼贯而入。赵国祯不急不缓地跟着队伍前行,待走到主簿案桌前,她将两封密函分别放在主簿和副官的案桌上,然后轻轻点头,退身而出。
“这样,他们就得分神分辨哪份才是真的了。”她满意地拍了拍手,转身离开。
午后,赵国祯坐在盐场厨房外的小凳上,手里捏着一枚铜钱,轻轻抛起又接住。阳光透过树影洒在她脸上,映出一张略带倦意却依旧神采奕奕的脸。
“你说,那边动静该起了吧?”她问坐在对面的老仆。
老仆点点头,“姑娘安排得妥当,想来这时候,牢房的大门也该关上了。”
赵国祯笑了笑,没再说话。她站起身,朝盐场外走去,一路穿过几条小巷,最终停在了一间酒肆门前。
酒肆不大,但人不少。她径直走进去,找了个角落坐下,招来小二点了一壶清茶,然后不动声色地打量四周。
不多时,一名身穿皂衣的小吏走了进来,熟门熟路地坐到她旁边。
“赵姑娘。”他压低声音打招呼。
赵国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辛苦了,今日牢里如何?”
小吏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说道:“沈家几位长辈都押进去了,不过……今夜还有人在审另一个人。”
赵国祯眉头一挑,“哦?是谁?”
小吏摇头,“不知是谁,只听说是从别处调来的,连狱卒都不让靠近。”
赵国祯沉思片刻,忽然笑了,“看来,有人比我更着急呢。”
她将一枚铜钱推过去,“多谢了,回头请你喝酒。”
小吏接过铜钱,起身告辞。赵国祯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外,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像是在思考什么。
夜幕降临,赵国祯回到盐场,刚踏进院子,便察觉到一丝异样。
沈明远的房门紧闭,门口站着两名盐税司的便衣,神情冷峻,目光时不时扫向周围。
她没有直接上前,而是绕到后院,借着月色观察屋内情况。窗户上的布帘被风吹得轻轻晃动,隐约能看见里面灯火未熄。
“他在屋里?”她心头一动。
趁着两名便衣换岗的间隙,她快步走上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对守卫说:“我是来取些衣物的,沈公子说他明天要用。”
守卫上下打量她一眼,似乎有些迟疑,但终究没说什么,摆了摆手让她进去。
赵国祯推门而入,屋内光线昏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她走到床边,掀开枕头,果然在里面发现了一张折叠整齐的纸。
展开一看,是一幅船运图,上面标注着几处港口和航线,背面写着一行小字:“勿信主簿。”
赵国祯皱眉,“这是什么意思?”
她仔细端详图纸,忽然注意到边缘有一处烧焦的痕迹,像是曾被人用火燎过。
“看来,这张图背后另有隐情。”
她将图纸小心折好,藏入怀中,转身准备离开。可就在她伸手开门的一瞬间,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她迅速退回屋内,躲在窗边,透过缝隙望去,只见一名盐税司官员匆匆而来,身后跟着几名衙役。
“走,进去搜查!”那人低声喝道。
赵国祯屏住呼吸,心跳加快。她悄悄从后窗翻出,落地无声,借着夜色迅速消失在黑暗中。
直到走出一段距离,她才松了口气。
“沈明远……你到底知道些什么?”
她抬头望天,星光稀疏,夜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
“明日,盐税司怕是要热闹了。”
她转身离去,身影融入夜色之中。
而此刻,盐税司衙门内,烛火通明。
主簿案桌上,那份未干墨迹的“沈家产业清查令”静静躺着,仿佛等待着某个时刻的到来。
远处,牢房深处,隐隐传来铁链拖地的声音,夹杂着低低的拷问声。
一切,正在悄然发生。
而赵国祯并不知道,她的名字,已经被写在了某一份密报之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