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天亮了,然后呢?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李世民:朕的贞观群聊被剧透了》最新章节!
东宫,丽正殿。
这座曾经象征着帝国未来的宫殿,如今像一座被遗忘的陵墓,静静地蛰伏在深沉的夜色里。
殿内,没有掌灯。
清冷的月光,透过格窗的缝隙,洒落在冰冷的地砖上,勾勒出一片片破碎的、惨白的光斑。
李承乾就站在这片光斑的中央。
他的面前,是一架冰冷的铁甲。
那不是太子仪仗中那种华而不实的鎏金铠甲,而是一具真正上过战场、带着陈年血腥味和铁锈味的瘊子甲。每一片甲叶,都闪烁着冰冷而决绝的光。
一个忠心耿地跟着他多年的老太监,正颤抖着手,为他一件一件地穿戴。
冰冷的甲片贴上皮肤,激起一阵战栗。
很重,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这不是他熟悉的感觉。他熟悉的是笔墨的清香,是书卷的温润,是父皇曾经抚摸他头顶时,手掌的温度。
“殿下……三思啊……”老太监的声音带着哭腔,泪水一滴滴落在甲片上,瞬间隐没不见。
“不必再说了。”
李承乾的声音平静得可怕,没有一丝波澜,仿佛在说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
他抬起手,任由老太监为他戴上臂铠,系紧护腕。
那双手,曾写过让大儒都赞不绝口的飞白书,也曾笨拙地为父皇奉上一碗亲手熬制的汤药。
而现在,它将要握住的,是冰冷的剑柄。
当最后一顶头盔戴上,遮住了他大半张脸,只留下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睛时,李承乾挥了挥手,示意太监退下。
偌大的宫殿,只剩下他一个人,一个被钢铁完全包裹起来的、孤独的囚徒。
他缓缓地、一步一步地,走到殿中那面巨大的铜镜前。
镜中的人影,模糊而陌生。
一个全身披挂的武将,身形不算魁梧,却透着一股被逼到绝境后的孤狼般的凶狠。
那不是他。
不是那个温文尔雅、谨遵教诲的大唐太子。
那是谁?
李承乾伸出手,冰冷的铁甲指套,轻轻触碰着镜中那个陌生的自己。
他想起了很久以前。
那时父皇还不是皇帝,他也不是太子。
父皇会把他架在脖子上,带他去看玄甲军的操练,会指着那些驰骋沙场的猛将,豪气干云地对他说:“看,承乾,这才是我李家男儿该有的模样!”
那时的他,眼中全是崇拜。
他也想起了父皇登基之后。
父皇开始教他帝王之术,教他权衡,教他制衡,教他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储君。
他学得很努力,他以为自己做得很好。
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切都变了?
是从父皇开始频繁地“夜观天象”、“梦中得神启”开始?
还是从父皇看他的眼神,变得越来越像在看一个……敌人开始?
他想不明白。
他曾彻夜不眠地反思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是哪一句话说得不对,是哪一件事办得不妥。
可他找不到答案。
他只看到,父皇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像一个被什么东西操控的、清醒的疯子。
他建言,父皇说他“觊觎储位”。
他沉默,父皇说他“心怀怨怼”。
他与兄弟亲近,父皇说他“拉帮结派”。
他离群索居,父皇说他“孤僻阴沉”。
这世上,有一种最深沉的绝望,叫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有一种最极致的痛苦,是你眼睁睁看着最敬爱的人,亲手将你推向深渊,你却连一句“为什么”都问不出口。
他已经不想再要答案了。
累了。
“父皇……”
李承乾对着镜中的陌生人,轻轻地、最后一次地,用这个称谓呼唤着那个男人。
“您赢了。”
“您亲手把儿子,变成了您最希望我不要成为,却又日夜防备我成为的……那个人。”
镜中的武将,缓缓抬起了头。
那双眼睛里,曾经的孺慕、崇拜、委屈、不解,如同潮水般退去,只剩下了一片死寂的、冰冷的决绝。
他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到殿门前,推开了那扇沉重的门。
门外,夜色正浓,但东方的天际,已隐隐泛起一丝鱼肚白。
他麾下的东宫六率,那些忠诚于他的将士,早已披甲执锐,无声地列队在广场上,像一片沉默的钢铁森林。
看到他出现,所有人单膝跪地,甲胄碰撞,发出一片沉闷而肃杀的响声。
李承乾没有看他们。
他只是抬起头,最后一次,望向了皇城深处,甘露殿的方向。
那里,是帝国的权力中枢,也是他曾经以为最温暖的家。
今夜之后,要么,他踏着尸骨,走进那座殿,去质问那个高高在上的神。
要么,他变成一具尸骨,被永远地留在这条通往甘露殿的路上。
没有第三条路。
天,快亮了。
是新生,还是死亡?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从今往后,他不再是谁的儿子,也不再是谁的储君。
他,只是李承承乾。
一个,企图杀死过去,为自己寻一条活路的人。
“出发。”
冰冷的两个字,从头盔下吐出,没有一丝感情。
钢铁的洪流,开始缓缓涌动。
朝着那注定血流成河的黎明,义无反顾。
读者老爷们!
求鲜花!
求打赏!
求收藏!
求月票!
东宫,丽正殿。
这座曾经象征着帝国未来的宫殿,如今像一座被遗忘的陵墓,静静地蛰伏在深沉的夜色里。
殿内,没有掌灯。
清冷的月光,透过格窗的缝隙,洒落在冰冷的地砖上,勾勒出一片片破碎的、惨白的光斑。
李承乾就站在这片光斑的中央。
他的面前,是一架冰冷的铁甲。
那不是太子仪仗中那种华而不实的鎏金铠甲,而是一具真正上过战场、带着陈年血腥味和铁锈味的瘊子甲。每一片甲叶,都闪烁着冰冷而决绝的光。
一个忠心耿地跟着他多年的老太监,正颤抖着手,为他一件一件地穿戴。
冰冷的甲片贴上皮肤,激起一阵战栗。
很重,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这不是他熟悉的感觉。他熟悉的是笔墨的清香,是书卷的温润,是父皇曾经抚摸他头顶时,手掌的温度。
“殿下……三思啊……”老太监的声音带着哭腔,泪水一滴滴落在甲片上,瞬间隐没不见。
“不必再说了。”
李承乾的声音平静得可怕,没有一丝波澜,仿佛在说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
他抬起手,任由老太监为他戴上臂铠,系紧护腕。
那双手,曾写过让大儒都赞不绝口的飞白书,也曾笨拙地为父皇奉上一碗亲手熬制的汤药。
而现在,它将要握住的,是冰冷的剑柄。
当最后一顶头盔戴上,遮住了他大半张脸,只留下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睛时,李承乾挥了挥手,示意太监退下。
偌大的宫殿,只剩下他一个人,一个被钢铁完全包裹起来的、孤独的囚徒。
他缓缓地、一步一步地,走到殿中那面巨大的铜镜前。
镜中的人影,模糊而陌生。
一个全身披挂的武将,身形不算魁梧,却透着一股被逼到绝境后的孤狼般的凶狠。
那不是他。
不是那个温文尔雅、谨遵教诲的大唐太子。
那是谁?
李承乾伸出手,冰冷的铁甲指套,轻轻触碰着镜中那个陌生的自己。
他想起了很久以前。
那时父皇还不是皇帝,他也不是太子。
父皇会把他架在脖子上,带他去看玄甲军的操练,会指着那些驰骋沙场的猛将,豪气干云地对他说:“看,承乾,这才是我李家男儿该有的模样!”
那时的他,眼中全是崇拜。
他也想起了父皇登基之后。
父皇开始教他帝王之术,教他权衡,教他制衡,教他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储君。
他学得很努力,他以为自己做得很好。
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切都变了?
是从父皇开始频繁地“夜观天象”、“梦中得神启”开始?
还是从父皇看他的眼神,变得越来越像在看一个……敌人开始?
他想不明白。
他曾彻夜不眠地反思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是哪一句话说得不对,是哪一件事办得不妥。
可他找不到答案。
他只看到,父皇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像一个被什么东西操控的、清醒的疯子。
他建言,父皇说他“觊觎储位”。
他沉默,父皇说他“心怀怨怼”。
他与兄弟亲近,父皇说他“拉帮结派”。
他离群索居,父皇说他“孤僻阴沉”。
这世上,有一种最深沉的绝望,叫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有一种最极致的痛苦,是你眼睁睁看着最敬爱的人,亲手将你推向深渊,你却连一句“为什么”都问不出口。
他已经不想再要答案了。
累了。
“父皇……”
李承乾对着镜中的陌生人,轻轻地、最后一次地,用这个称谓呼唤着那个男人。
“您赢了。”
“您亲手把儿子,变成了您最希望我不要成为,却又日夜防备我成为的……那个人。”
镜中的武将,缓缓抬起了头。
那双眼睛里,曾经的孺慕、崇拜、委屈、不解,如同潮水般退去,只剩下了一片死寂的、冰冷的决绝。
他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到殿门前,推开了那扇沉重的门。
门外,夜色正浓,但东方的天际,已隐隐泛起一丝鱼肚白。
他麾下的东宫六率,那些忠诚于他的将士,早已披甲执锐,无声地列队在广场上,像一片沉默的钢铁森林。
看到他出现,所有人单膝跪地,甲胄碰撞,发出一片沉闷而肃杀的响声。
李承乾没有看他们。
他只是抬起头,最后一次,望向了皇城深处,甘露殿的方向。
那里,是帝国的权力中枢,也是他曾经以为最温暖的家。
今夜之后,要么,他踏着尸骨,走进那座殿,去质问那个高高在上的神。
要么,他变成一具尸骨,被永远地留在这条通往甘露殿的路上。
没有第三条路。
天,快亮了。
是新生,还是死亡?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从今往后,他不再是谁的儿子,也不再是谁的储君。
他,只是李承承乾。
一个,企图杀死过去,为自己寻一条活路的人。
“出发。”
冰冷的两个字,从头盔下吐出,没有一丝感情。
钢铁的洪流,开始缓缓涌动。
朝着那注定血流成河的黎明,义无反顾。
读者老爷们!
求鲜花!
求打赏!
求收藏!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