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金銮殿上!图穷匕见!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血书休妻后,我成大周最强异姓王》最新章节!
翌日,寅时。
皇城,承天门外。
天空依旧阴沉,时不时飘来的雨点打湿群臣的朝服。
文武百官手持笏板,在微冷的晨风中静静伫立,等待着宫门开启。
气氛,前所未有的压抑。
踏踏踏。
马蹄声传来。
林昭身穿崭新的青绿色獬豸官袍,配着春秋剑,来到百官的队伍末尾,翻身下马。
顿时,无数朝臣的目光都被他吸引。
或惊疑,或好奇,或敌视。
林昭没有理会那些目光,只是静静的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定,闭目养神。
“铛——!”
钟声响起,宫门大开。
百官鱼贯而入。
走在百官最前列的,正是当朝左相秦汝贞。
他像是察觉到了什么,脚步微不可察的一顿,回首望向身后。
十余步外,一个穿着青绿色官袍的身影格外扎眼。
一老一少,二者的目光在阴冷的晨光中交汇。
秦汝贞目光深邃如井,波澜不惊。
林昭目光锐利如剑,锋芒毕露。
秦汝贞收回目光,冷笑一声,迈步而去。
这宫道从承天门到金銮殿足足有九百九十九步。
这九百九十九步,他秦汝贞足足走了四十年,步步为营,如履薄冰,才最终走到了尽头。
今天,也不会例外。
九百九十九步走尽。
金銮殿的大门在面前敞开。
殿内灯火通明,雕龙画凤之间,帝王之气威严无比,压得人喘不上气。
百官按品阶站定。
秦汝贞立于百官之首。
他闭着眼,仿佛一尊石佛,和这朝堂融为一体。
林昭则站在御史队列之中,手持笏板,宛若一把出鞘的利剑。
“陛下驾到——!”
李德全高声唱喏。
身着龙袍的周皇赵乾,面色沉凝的走上丹陛,落座于龙椅之上。
百官齐齐高呼万岁。
“众爱卿平身。”
周皇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他抬眼目光扫过群臣,最后在秦汝贞和林昭的身上各停留了一瞬。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一旁的内侍喊道。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最先出列的不是左相秦汝贞,也不是御史林昭。
而是一直以中立闻名的兵部尚书蔡庸。
他手持笏板,面色惨白:“启奏陛下!”
“启奏陛下!昨夜收到北境八百里加急军报!蛮族三万铁骑,绕过前哨,突袭我雁门关西侧翼营地!”
“我守军猝不及防,折损校尉三员,兵士八百余!如今关外蛮族大军压境,粮草军需告急,恳请陛下速发援军,以解国难!”
轰!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什么?!雁门关告急了?!”
“怎么可能?!蛮族吃了熊心豹子胆赶在这个时候寇边?!”
“定是北境连月大雪惹得灾祸!牛羊冻毙,水草不长,北境蛮子缺衣少食,自然只能对我大周下手!”
“三万铁骑!这已经是蛮子几个大部落合兵才有的兵力了!”
百官一片震惊。
周皇亦是面色阴沉。
先前让林昭调查北境贪腐一事尚未有结果,北境的蛮子就已经寇边。
英国公魏渊和左相秦汝贞对视一眼,微微点头,立刻跨步出列,朗声道:“陛下!北境乃国之门户,雁门关更是重中之重!”
“如今将士浴血,粮草告急,臣恳请陛下,即刻从京畿大营调拨精兵三万,粮草十万石,火速驰援!”
魏渊这番话说的滴水不漏,引得百官纷纷点头。
周皇也是微微颔首,看向户部尚书张敬。
张敬面色惶恐,出列后直接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陛下!”
“国难当头,臣本应该为大军备足粮草!”
“可......可国库如今空虚,实在是筹措不出一点粮草啊!”
“什么?!”
“国库空了?!”
“怎么可能?江南的赋税连年上涨,国库怎么可能会空虚?”
群臣议论纷纷。
卫骁虎目圆睁,怒吼道:“张敬!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
“陛下月前才拨出十万两赈灾银,数万石赈灾粮,都喂了狗不成?!”
“卫将军息怒!”度支司郎中杜延立刻出列,一脸委屈的辩解道,“将军有所不知!”
“钱粮早已发往北境。”
“但奈何遭遇天灾,粮船倾覆,损耗巨大!”
“我等户部上下,日夜操劳,许久未曾安歇,亦是回天乏术!”
“通州漕运衙门已有文书为证,沉船走水,实非人力可抗啊!”
杜延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将责任推卸的一干二净。
卫骁是知道事情真相的,他一双虎目死死的盯着杜延,恨不得将其剥皮生吞!
“混账东西!分明就是你们中饱私囊!侵吞赈灾粮!”
“卫将军!你不要血口喷人!”杜延脸色一冷,直接顶了上去。
“那通州河远在千里之外!杜某就算是手眼通天,难道还能让那通州河故意掀了粮船不成?!”
“你!”卫骁气得浑身发抖,他虽是沙场猛将,但论起朝堂之上的口舌之争。
又哪里是杜延这种的老油条的对手!
金銮殿上,一片嘈杂。
有不少听过衰人录的官吏此刻都冷眼旁观,静静的看着杜延的表演。
还有一部分左相一党的官吏,皆是出列帮着说话。
周皇坐在龙椅上,将朝堂上蝇营狗苟的一幕尽收眼底,心中怒火越烧越旺!
北蛮寇边,大敌当前。
朝臣却依旧尸位素餐,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斗不休,放任北境百姓在饥寒和铁蹄下受苦!
朝堂之上,就没有一人肯为朕,肯为这天下百姓分忧的吗?!
正在周皇面色阴沉到极点的时候,一道清朗的声音从百官的末尾处传来!
“陛下!臣有本奏!”
瞬间,整个金銮殿都安静了下来。
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汇集到了那个手持笏板,缓步走出队列的年轻人身上。
正是监察御史,林昭!
秦汝贞半眯着的眼睛骤然睁开,一道寒光闪过。
杜延也停下了与卫骁的争吵,回头看向林昭,眼神中满是杀意。
来了!
他终于还是忍不住跳出来了!
“讲。”周皇的声音中听不出喜怒。林昭对着龙椅长揖及地,随后直起身,目光平静地扫过杜延和户部尚书张敬,朗声道:
“户部尚书与度支司郎中,口口声声言国库空虚,钱粮皆因天灾而损耗。”
“但臣,却以为不然!”
“所谓天灾!”
“实乃人祸!”
翌日,寅时。
皇城,承天门外。
天空依旧阴沉,时不时飘来的雨点打湿群臣的朝服。
文武百官手持笏板,在微冷的晨风中静静伫立,等待着宫门开启。
气氛,前所未有的压抑。
踏踏踏。
马蹄声传来。
林昭身穿崭新的青绿色獬豸官袍,配着春秋剑,来到百官的队伍末尾,翻身下马。
顿时,无数朝臣的目光都被他吸引。
或惊疑,或好奇,或敌视。
林昭没有理会那些目光,只是静静的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定,闭目养神。
“铛——!”
钟声响起,宫门大开。
百官鱼贯而入。
走在百官最前列的,正是当朝左相秦汝贞。
他像是察觉到了什么,脚步微不可察的一顿,回首望向身后。
十余步外,一个穿着青绿色官袍的身影格外扎眼。
一老一少,二者的目光在阴冷的晨光中交汇。
秦汝贞目光深邃如井,波澜不惊。
林昭目光锐利如剑,锋芒毕露。
秦汝贞收回目光,冷笑一声,迈步而去。
这宫道从承天门到金銮殿足足有九百九十九步。
这九百九十九步,他秦汝贞足足走了四十年,步步为营,如履薄冰,才最终走到了尽头。
今天,也不会例外。
九百九十九步走尽。
金銮殿的大门在面前敞开。
殿内灯火通明,雕龙画凤之间,帝王之气威严无比,压得人喘不上气。
百官按品阶站定。
秦汝贞立于百官之首。
他闭着眼,仿佛一尊石佛,和这朝堂融为一体。
林昭则站在御史队列之中,手持笏板,宛若一把出鞘的利剑。
“陛下驾到——!”
李德全高声唱喏。
身着龙袍的周皇赵乾,面色沉凝的走上丹陛,落座于龙椅之上。
百官齐齐高呼万岁。
“众爱卿平身。”
周皇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他抬眼目光扫过群臣,最后在秦汝贞和林昭的身上各停留了一瞬。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一旁的内侍喊道。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最先出列的不是左相秦汝贞,也不是御史林昭。
而是一直以中立闻名的兵部尚书蔡庸。
他手持笏板,面色惨白:“启奏陛下!”
“启奏陛下!昨夜收到北境八百里加急军报!蛮族三万铁骑,绕过前哨,突袭我雁门关西侧翼营地!”
“我守军猝不及防,折损校尉三员,兵士八百余!如今关外蛮族大军压境,粮草军需告急,恳请陛下速发援军,以解国难!”
轰!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什么?!雁门关告急了?!”
“怎么可能?!蛮族吃了熊心豹子胆赶在这个时候寇边?!”
“定是北境连月大雪惹得灾祸!牛羊冻毙,水草不长,北境蛮子缺衣少食,自然只能对我大周下手!”
“三万铁骑!这已经是蛮子几个大部落合兵才有的兵力了!”
百官一片震惊。
周皇亦是面色阴沉。
先前让林昭调查北境贪腐一事尚未有结果,北境的蛮子就已经寇边。
英国公魏渊和左相秦汝贞对视一眼,微微点头,立刻跨步出列,朗声道:“陛下!北境乃国之门户,雁门关更是重中之重!”
“如今将士浴血,粮草告急,臣恳请陛下,即刻从京畿大营调拨精兵三万,粮草十万石,火速驰援!”
魏渊这番话说的滴水不漏,引得百官纷纷点头。
周皇也是微微颔首,看向户部尚书张敬。
张敬面色惶恐,出列后直接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陛下!”
“国难当头,臣本应该为大军备足粮草!”
“可......可国库如今空虚,实在是筹措不出一点粮草啊!”
“什么?!”
“国库空了?!”
“怎么可能?江南的赋税连年上涨,国库怎么可能会空虚?”
群臣议论纷纷。
卫骁虎目圆睁,怒吼道:“张敬!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
“陛下月前才拨出十万两赈灾银,数万石赈灾粮,都喂了狗不成?!”
“卫将军息怒!”度支司郎中杜延立刻出列,一脸委屈的辩解道,“将军有所不知!”
“钱粮早已发往北境。”
“但奈何遭遇天灾,粮船倾覆,损耗巨大!”
“我等户部上下,日夜操劳,许久未曾安歇,亦是回天乏术!”
“通州漕运衙门已有文书为证,沉船走水,实非人力可抗啊!”
杜延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将责任推卸的一干二净。
卫骁是知道事情真相的,他一双虎目死死的盯着杜延,恨不得将其剥皮生吞!
“混账东西!分明就是你们中饱私囊!侵吞赈灾粮!”
“卫将军!你不要血口喷人!”杜延脸色一冷,直接顶了上去。
“那通州河远在千里之外!杜某就算是手眼通天,难道还能让那通州河故意掀了粮船不成?!”
“你!”卫骁气得浑身发抖,他虽是沙场猛将,但论起朝堂之上的口舌之争。
又哪里是杜延这种的老油条的对手!
金銮殿上,一片嘈杂。
有不少听过衰人录的官吏此刻都冷眼旁观,静静的看着杜延的表演。
还有一部分左相一党的官吏,皆是出列帮着说话。
周皇坐在龙椅上,将朝堂上蝇营狗苟的一幕尽收眼底,心中怒火越烧越旺!
北蛮寇边,大敌当前。
朝臣却依旧尸位素餐,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斗不休,放任北境百姓在饥寒和铁蹄下受苦!
朝堂之上,就没有一人肯为朕,肯为这天下百姓分忧的吗?!
正在周皇面色阴沉到极点的时候,一道清朗的声音从百官的末尾处传来!
“陛下!臣有本奏!”
瞬间,整个金銮殿都安静了下来。
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汇集到了那个手持笏板,缓步走出队列的年轻人身上。
正是监察御史,林昭!
秦汝贞半眯着的眼睛骤然睁开,一道寒光闪过。
杜延也停下了与卫骁的争吵,回头看向林昭,眼神中满是杀意。
来了!
他终于还是忍不住跳出来了!
“讲。”周皇的声音中听不出喜怒。林昭对着龙椅长揖及地,随后直起身,目光平静地扫过杜延和户部尚书张敬,朗声道:
“户部尚书与度支司郎中,口口声声言国库空虚,钱粮皆因天灾而损耗。”
“但臣,却以为不然!”
“所谓天灾!”
“实乃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