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 要是现在停下来,无疑是在打杨厂长的脸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四合院:以德服人,我玩坏众禽!》最新章节!
他的行为,体现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关爱。
街道办收到捐赠后深受感动,将这些物资分发给了真正有需要的人,让爱心传递给了更多人。
易中海同志的善举,不仅帮助了他人,也温暖了整个大院。
为表彰他的先进事迹,街道办授予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是对他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他高尚品德的最好证明。
厂里得知此事后,同样深受感动与鼓舞。
为鼓励易中海同志继续保持大公无私的精神,同时号召全厂工友向他学习,厂里决定给予他十元现金奖励。
这十元钱虽不算多,却代表着厂里对他的敬意与鼓励,希望他能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在此,我们通过广播向全厂工友发出倡议:让我们共同向易中海同志学习,学习他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精神。
生活中或许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但我们应时刻为他人着想、为社会着想,尽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一个小小的善举,可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一份无私的奉献,可能温暖整个大院的心。
我们厂是一个大家庭,每位工友都是家庭的一员,希望大家都能像易中海同志一样,拥有善良、无私的心。
让我们在工作中拼搏奋斗,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共同营造团结友爱、互助互爱的良好氛围。
最后,再次向易中海同志致以衷心的感谢与崇高的敬意!
愿他的事迹激励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都成为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广播宣告终结。
李正阳完全陷入了震惊状态,先前广播虽也对他进行了表扬,可那表扬稿满打满算都没超过二十句话。
可轮到易中海时,情形就大相径庭了,广播持续播报了好几分钟。
不过是十斤白面罢了,真有必要做到这种程度吗?不明就里的人恐怕还会以为易中海捐赠了一颗原子弹呢!
但李正阳很快就琢磨透了其中的缘由,这显然是杨厂长和李怀德之间的争斗已然拉开了序幕。
作为主管生产的厂长,杨厂长自然希望车间的人员能够在各方面胜过后勤部门的人员。
在李正阳的认知里,杨厂长这种就连他一个小小的炊事员都要区别对待的性格,也难怪他在与李怀德的争斗中会处于劣势。
实际上,李正阳对于广播表扬并不怎么在意,相较而言,李怀德给予的东西显得更为实用。
“易中海此次捐赠白面,恐怕是没办法轻易停下了,要是现在停下来,无疑是在打杨厂长的脸。”
想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后,李正阳反倒觉得刚才那则广播的时长有些短了。
要是能连续播报一个月,说不定易中海捐赠白面的行为,三五年都难以停止。
“你一个人在那儿自言自语些什么呢?”
啊!
“师傅,您可把我吓了一跳,我没说什么,我正琢磨您跟我讲的炒菜窍门呢!”
蔡永点了点头,说道:“干活的时候要集中精力,等把活干完了再去想别的事情。”
“我知道了,师傅。”
在车间里,易中海受到了大伙儿的极力奉承,各种各样的夸赞之词不绝于耳,他始终面带笑容一一回应。
可当他回到自己的工位,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愁容。
此次如此大张旗鼓的表扬,让他原本的计划彻底泡汤了。
他原本打算先捐赠几个月,之后再找个合适的理由停止捐赠,至于那个“先进个人”的锦旗,他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然而经过这一番宣传,他成了大家眼中的榜样,如今再想停止捐赠,可谓难上加难。
锻工车间的刘海忠此刻嫉妒得快要失去理智,他心里想着,早知道捐赠十斤白面就能获得如此高的赞誉,说什么他也会去捐赠的!
刘海忠觉得最近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打算回家教训儿子来冲冲晦气。
刘光天兄弟俩还不知道,他们的父亲刘海忠又要让他们“体验”完整的童年了。
晚上下班以后,李正阳先把师傅送回家,然后迅速骑上自行车朝着四合院赶去。
他打算给易中海“再加把劲”,让捐赠粮食这件事继续下去,反正易中海家境殷实,也不差那点粮食。
想到自己的计划,李正阳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桀桀桀”的怪笑声。
“各位老少爷们儿,一大爷回来啦,大家给一大爷鼓鼓掌吧!”
随即就响起了“啪啪啪啪”的掌声。
“东旭,这次考核……”
易中海刚走进院子,就听到李正阳让大家为他鼓掌,他原本还想安慰考核没通过的贾东旭。
易中海和贾东旭满脸疑惑地走进中院,一大妈看到易中海回来,赶忙迎上去说:“当家的,正阳他……”
十分钟之前……
“各位街坊邻居,今天一大爷被轧钢厂的大广播表扬了好几分钟,早上还得到了王主任的夸奖,我觉得咱们院子也不能落后!咱们可是先进文明大院,所以我……”
阎埠贵一把拉住李正阳,说道:“正阳,你直接说想做什么吧,大家还得回去做饭呢。”
李正阳瞪了阎埠贵一眼,接着说道:“各位老少爷们、婶子大娘,一大爷的人品大家都很清楚,谁家要是有困难,一大爷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忙,我就拿贾家来说吧,贾……”
李正阳的话还没说完,又被阎埠贵拉住了。
“三大爷,你拉我干什么?我正说着话呢!”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说道:“正阳啊,别总是说贾家,也说说其他人家。”
李正阳听了阎埠贵的话,心里觉得这老头十分狡猾,易中海除了帮助徒弟家,确实没怎么帮助过别人,但这话不能直接说出来。
底下的街坊们也开始小声议论起来:“是啊,好像一大爷就帮助过贾家。”
“谁说不是呢,平时一大爷就只会说些好听的话,从来没给我们提供过实际帮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他的行为,体现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关爱。
街道办收到捐赠后深受感动,将这些物资分发给了真正有需要的人,让爱心传递给了更多人。
易中海同志的善举,不仅帮助了他人,也温暖了整个大院。
为表彰他的先进事迹,街道办授予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是对他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他高尚品德的最好证明。
厂里得知此事后,同样深受感动与鼓舞。
为鼓励易中海同志继续保持大公无私的精神,同时号召全厂工友向他学习,厂里决定给予他十元现金奖励。
这十元钱虽不算多,却代表着厂里对他的敬意与鼓励,希望他能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在此,我们通过广播向全厂工友发出倡议:让我们共同向易中海同志学习,学习他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精神。
生活中或许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但我们应时刻为他人着想、为社会着想,尽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一个小小的善举,可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一份无私的奉献,可能温暖整个大院的心。
我们厂是一个大家庭,每位工友都是家庭的一员,希望大家都能像易中海同志一样,拥有善良、无私的心。
让我们在工作中拼搏奋斗,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共同营造团结友爱、互助互爱的良好氛围。
最后,再次向易中海同志致以衷心的感谢与崇高的敬意!
愿他的事迹激励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都成为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广播宣告终结。
李正阳完全陷入了震惊状态,先前广播虽也对他进行了表扬,可那表扬稿满打满算都没超过二十句话。
可轮到易中海时,情形就大相径庭了,广播持续播报了好几分钟。
不过是十斤白面罢了,真有必要做到这种程度吗?不明就里的人恐怕还会以为易中海捐赠了一颗原子弹呢!
但李正阳很快就琢磨透了其中的缘由,这显然是杨厂长和李怀德之间的争斗已然拉开了序幕。
作为主管生产的厂长,杨厂长自然希望车间的人员能够在各方面胜过后勤部门的人员。
在李正阳的认知里,杨厂长这种就连他一个小小的炊事员都要区别对待的性格,也难怪他在与李怀德的争斗中会处于劣势。
实际上,李正阳对于广播表扬并不怎么在意,相较而言,李怀德给予的东西显得更为实用。
“易中海此次捐赠白面,恐怕是没办法轻易停下了,要是现在停下来,无疑是在打杨厂长的脸。”
想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后,李正阳反倒觉得刚才那则广播的时长有些短了。
要是能连续播报一个月,说不定易中海捐赠白面的行为,三五年都难以停止。
“你一个人在那儿自言自语些什么呢?”
啊!
“师傅,您可把我吓了一跳,我没说什么,我正琢磨您跟我讲的炒菜窍门呢!”
蔡永点了点头,说道:“干活的时候要集中精力,等把活干完了再去想别的事情。”
“我知道了,师傅。”
在车间里,易中海受到了大伙儿的极力奉承,各种各样的夸赞之词不绝于耳,他始终面带笑容一一回应。
可当他回到自己的工位,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愁容。
此次如此大张旗鼓的表扬,让他原本的计划彻底泡汤了。
他原本打算先捐赠几个月,之后再找个合适的理由停止捐赠,至于那个“先进个人”的锦旗,他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然而经过这一番宣传,他成了大家眼中的榜样,如今再想停止捐赠,可谓难上加难。
锻工车间的刘海忠此刻嫉妒得快要失去理智,他心里想着,早知道捐赠十斤白面就能获得如此高的赞誉,说什么他也会去捐赠的!
刘海忠觉得最近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打算回家教训儿子来冲冲晦气。
刘光天兄弟俩还不知道,他们的父亲刘海忠又要让他们“体验”完整的童年了。
晚上下班以后,李正阳先把师傅送回家,然后迅速骑上自行车朝着四合院赶去。
他打算给易中海“再加把劲”,让捐赠粮食这件事继续下去,反正易中海家境殷实,也不差那点粮食。
想到自己的计划,李正阳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桀桀桀”的怪笑声。
“各位老少爷们儿,一大爷回来啦,大家给一大爷鼓鼓掌吧!”
随即就响起了“啪啪啪啪”的掌声。
“东旭,这次考核……”
易中海刚走进院子,就听到李正阳让大家为他鼓掌,他原本还想安慰考核没通过的贾东旭。
易中海和贾东旭满脸疑惑地走进中院,一大妈看到易中海回来,赶忙迎上去说:“当家的,正阳他……”
十分钟之前……
“各位街坊邻居,今天一大爷被轧钢厂的大广播表扬了好几分钟,早上还得到了王主任的夸奖,我觉得咱们院子也不能落后!咱们可是先进文明大院,所以我……”
阎埠贵一把拉住李正阳,说道:“正阳,你直接说想做什么吧,大家还得回去做饭呢。”
李正阳瞪了阎埠贵一眼,接着说道:“各位老少爷们、婶子大娘,一大爷的人品大家都很清楚,谁家要是有困难,一大爷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忙,我就拿贾家来说吧,贾……”
李正阳的话还没说完,又被阎埠贵拉住了。
“三大爷,你拉我干什么?我正说着话呢!”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说道:“正阳啊,别总是说贾家,也说说其他人家。”
李正阳听了阎埠贵的话,心里觉得这老头十分狡猾,易中海除了帮助徒弟家,确实没怎么帮助过别人,但这话不能直接说出来。
底下的街坊们也开始小声议论起来:“是啊,好像一大爷就帮助过贾家。”
“谁说不是呢,平时一大爷就只会说些好听的话,从来没给我们提供过实际帮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